当前位置 首页 清穿之后院晋升守则 第159章 同去毓庆宫

《清穿之后院晋升守则》第159章 同去毓庆宫

作者:棠梨落月 字数:1754 书籍:清穿之后院晋升守则

  小宦官抬来的竹子,是用来做爆竹的干竹。

  此时还没有火药,更没有什么炮仗烟花。到了年节下,家家户户便在院中堆起竹竿,用火点着。竹子被烧爆时便发出‘噼啪’的声响,是为爆竹。

  姜沃见过烟花,还真没见过爆竹,就特意请人挑来一小担竹子。

  送爆竹的小宦官,还特别仔细地带来了引火的干草,并把竹子摆出了一个柴火堆一样的造型,憨笑道:“这样比较好点着。”

  姜沃数了钱给他,小宦官忙双手接过来,见数目多,又忙道谢。之后欢欢喜喜的走了。

  *

  除夕夜里,姜沃和媚娘是跟着陶姑姑一起吃的,主菜是一道烧鹅。三人吃完后,媚娘望着这烧鹅,还说起了在家时听说的一个神童。

  “算来那骆宾王跟咱们年纪应当差不多大,他七岁的时候就做了首《咏鹅》,许多孩子都会背。”说着将‘鹅鹅鹅’背了一遍。

  陶枳是头一回听这首诗,听媚娘背完点头道:“虽是七岁孩童之作,却格外生动。闭上眼,倒似能想出白鹅凫于绿水之上,鹅掌拨动的样子。”

  媚娘脸上也是一片赞叹向往:“正是姑姑这话了。七岁就有如此文采,真不知将来他能做出什么样的华彩文章诗篇来!”

  姜沃将汤牢丸(饺子)蘸着醋吃了一个,又看了一眼媚娘脸上的期待,默默把话往肚子里咽:将来骆宾王最出名的文章,是你临朝称制时候,他跟着反者徐敬业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被后世称为千古第一檄文,跟陈琳骂曹操那篇一般,流传千古。

  “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1]

  姜沃还记得檄文里最慷慨激昂的一句。

  人生际遇就是这么跌宕起伏。

  宫正司各院渐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伴随着欢快的笑语。陶枳隔壁住的就是刘司正,姜沃隔着院墙都听到了她的声音:“哎哟,这火星子蹦到我裙子上了!多好的衣裳,给我烧个洞!”

  陶枳就对她们笑道:“走吧,你们也去放爆竹吧,去一去旧年的晦气。就是小心些,别烧了手烧了裙子的。”

  媚娘和姜沃就起身:“等我们点完爆竹,再回来陪姑姑守夜。”姜沃又问道:“姑姑真不跟我们一起去点爆竹吗?”

  陶枳摇头笑道:“你们自去玩。”

  看着两人挽手出去的背影,陶枳便想起,很多年前,她跟尹德仪一起放爆竹的旧事。真是很多年了,那时候,她们还在秦王府呢。

  *

  爆竹烧出一片金红色的小火花,在黑夜里跳跃着,虽不比烟火璀璨,但配着‘噼啪’之声,确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

  姜沃是蹲在爆竹旁点火的时候,收到了系统邮件。

  退回去边看爆竹边点开系统邮件,发现系统竟然发给了她年终奖,足足有六根筹子。

  “小爱同学,是你帮我申请的?”姜沃又细看了一遍邮件,呼唤出自己的人工小客服。

  小爱同学声音了带了些不好意思:“是的,姜老板,我没有那些星级客服手里的权限多,争取了很久也只争取到六根。”

  “六为骰之极,也是六六大顺之意,希望姜老板将来事事通达。”

  姜沃很感念:“来年,咱们一起努力吧。”

  不多时,只见陶姑姑裹着皮裘从门口走来:“爆竹放完了?快来,李厨娘熬了一锅好饴糖,吃了这糖,明年一年都是甜的。”

  糖的香气飘来。

  媚娘与姜沃同时想到:这是我在这陌生的宫廷里过得第一个年。

  这样的年,一转眼过去了三个。

  **

  姜沃想,她穿到原身身上也是有原因的:两人不但姓名相同,连生辰也一样。

  按阴历算都是腊月二十五。

  贞观十四年,腊月二十五日清晨。

  哪怕年节下忙的脚不沾地,陶枳还是不忘抽出时间来,早起亲自下厨煮了一碗面,煮和盛的时候都很仔细,不肯夹断一根面条。

  这是一碗长寿面。

  李厨娘在旁准备旁的小菜,见此不免感叹道:“宫正待姜司历真好,亲娘也不过如此了。”

  陶枳一笑,略带怅然道:“你不知道,当年她的母亲,待我比亲妹妹还好。”

  李厨娘待要说:这世上忘恩负义的人多了,便是当年德仪女官待陶宫正有提携爱护知恩,但像陶宫正这样从不忘记,十年如一日待恩人之女的也少。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见锅里的烙饼好了,忙止住话头,去忙活装盘去了。

  *

  姜沃将一碗面吃完。

  陶枳望着她“真快,转眼都要二十岁了。”

  姜沃险些没呛到:陶姑姑也太会四舍五入了。

  按周岁算,她过得这是十六周岁的生日,只是这会子人算年纪,都不按生辰那天算,而是按年算,过了一年就大了一岁,像姜沃这种年底出生的比较惨,原本现在才十六周岁,但却是年初就早早被算作十六岁了,加上虚一岁,就是十七岁——再有五天过年,过完年在陶姑姑眼里就是十八,十八就约等于二十——姜沃就这么长了四岁。

  甭管她怎么抗议,陶枳反正就这么算了。

  接下来就是一句:“你如今跟着两位仙师学了三年,在太史局也逐渐历练出来了,将来前程自然只有好的……”

  不错,三年过后,姜沃用自衡量法来判断,自家的阴阳风水造诣基本已经从小学飞跃到了高中水平。

  在旁人看来是突飞猛进,极有慧根,果然不愧是两位仙师一起挑中的亲传弟子(姜沃:感谢数学、物理、地理课!感谢九年义务教育!),在两位师父看来,也挺满意,起码今年过年,他们已经放心姜沃代替他们独立值班了。

  太史局日常的测算工作,两人已经放手交给姜沃代办。

  也只有出现异常天时与气候时,才需要他们亲自出手。近一年来,李淳风多半在溜号,花了很多时间继续去推演他那‘日月当空,照临下土’的李唐王朝不吉星象。

  可惜并没有寸进。

  每次两位师父谈起这件事,姜沃就乖乖喝水。

  如今姜沃虽然还身兼两职,但随着她在太史局的工作日重,掖庭这边基本只打卡领工资了。

  旁人对她的称呼也渐渐不闻宫正司‘姜典正’,而是太史局‘姜司历’——甚至过了今年,应该要升一级,有可能变成从六品太史丞,袁天罡已经在写奏表准备给徒弟申请升职了。

  “只是……”听到陶姑姑表扬了她的工作进步后加了个只是,姜沃就开始头疼。

  果然陶姑姑道:“只是这终身大事也该考虑起来了。”

  别看陶姑姑自己一世不成婚,但对姜沃是很上心的:“掖庭女官多是一辈子不出宫不嫁人的,除非圣人皇后赐婚——一般人也没有那样的体面让圣人操心婚事。可你不同,两位仙师在圣人那里有好大的颜面,正可给你挑一个夫婿,那翊卫、校尉中多有青年才俊……”

  原本陶姑姑只是暗示,这第一回明着提出来,姜沃无奈之余倒也松了口气。

  她笑眯眯道:“姑姑,师父们给我算过了,我不宜姻缘,尤其不能早嫁!”

  听闻神仙算的这般,陶枳大受打击,半晌才道:“既如此就好生做官吧。”

  好在她本人也是女官,有一份很忙碌充实的事业,并不是那种觉得孩子不嫁人一辈子就完了的迂腐。

  对陶枳来说,甭管是做官还是嫁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过得好。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普世观点就是肉(嫁人)比菜(一辈子做女官)好,那陶姑姑就希望姜沃去吃肉吃饱。

  但要是孩子吃肉过敏,吃菜也行,反正饱了才是最终目的。

  只要姜沃过得好。

  于是陶枳受了一回打击后,在姜沃的婚事上,也就暂且躺平了。

  倒是媚娘过来送姜沃生辰礼的时候,陶枳看着她又心焦起来:沃儿也罢了,顶多跟自己一样,一世在宫中为官,总是衣食不愁还受人敬奉。

  可媚娘这孩子咋办啊!这花容月貌的,一直无宠更不会有子,难道将来圣人成仙去了,她就剃了头发去做姑子?

  陶枳深知许多宫闱内幕,知道那先帝嫔妃‘静修’的皇家感业寺,并不是清净礼佛地,里头的姑子们都是有背景的,作威作福勒掯钱财都是小事,还有些黑心的以戏弄这些前妃嫔们为乐,专爱折磨这些曾经的‘天子嫔御’,行事很下作。

  因此很替媚娘着急,这样乖巧可爱毫无心机的孩子落在那种地方,岂不叫那群尼姑们嚼吧嚼吧连骨头都吃了?

  媚娘送来的是一身亲手做的贴身衣裳。

  “可惜妹妹一直要穿太史局官服,否则我得了两匹好缎子,很可以做一条漂亮的间色裙给她。”

  宫中嫔妃流行的间色裙,是将两种颜色的绸缎裁剪成长条,再间色拼接起来,显得身形修长。

  间色裙最要紧的就是配色。

  媚娘的配色就很出挑,带着碰撞感和亮眼的美感。此时她身上就穿着一条,烟雨蒙蒙春色一般的柔嫩绿色,碰撞的偏是清亮带着流动感的橙红色缎子,丝毫没有红绿配的俗气,在这暗沉阴冷的冬日里,像是一株破冰而出的凌霄花。

  陶枳一见就更扎心了:这样的容貌,这样的慧巧心思,怎么偏就没那一点运气呢。

  距离媚娘上一回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圣人眼前,已经过去了三年多。

  二凤皇帝跟世家关于《氏族志》的拉扯也落下了帷幕——毫无疑问以二凤皇帝的大获全胜告终。他不但把老李家排在了崔卢等世家前头,还把长孙家(老婆家)窦氏(亲娘家)等都排在了那些世家前头。

  让陶枳来看:皇帝的气儿应该很顺啦。

  倒是那些世家们气鼓鼓了三年多,至今还在拉圈子排斥这些新世家。

  既然皇帝气儿顺,按说更不会再为此迁怒后宫一个小才人。而这三年里,圣人也已经陆续召幸了两三个才人,当然最得宠的还是徐婕妤,据说皇上有意明年升她为二品充容。

  陶枳怎么能不替媚娘着急。

  她消息灵通,知道新出头的才人,都是由后宫诸如韦贵妃、杨妃等人举荐的。

  于是陶枳也想替媚娘寻一位举荐者。

  后宫有一位宋修容与陶枳关系很好,宋修容跟皇帝年龄差不了两岁,今年刚好四十岁,她自己早就放弃得宠了,膝下又有个公主,非常满足。

  只是近来看同事们都提携推荐小新人们,宋修容不免有些动心:她的女儿虽是公主,但圣人二十一个女儿哩,公主多了便也不稀奇了。

  且公主过完年就十四岁了,接下来几年正是婚配的关键年龄。宋修容就也想提携个新人,若是得宠的话,可以帮自家说说话,不得宠也没妨碍。

  最近正在瞄人呢。

  因问到陶枳这里,陶枳就试着给她提起媚娘,宋修容一口拒绝了:“哦,我还记得那武才人呢,这可不成,她的出身不讨圣人喜欢也就罢了,但都在圣人跟前露过脸了,还是无用,那便是不能了。”

  宋修容跟了皇帝多年,很了解他的脾性,女子的出身是其次——宫里吴王的生母杨妃还是隋炀帝的女儿呢,圣人照样很宠爱他们母子俩。可见出身是一回事,合不合皇帝眼缘是最要紧的。

  武才人既然已经想过法子在圣人跟前留下了名姓,却一直未得出头,那宋修容觉得,就不必在她身上浪费时间了。

  陶枳还欲再说两句好话,就听宋修容叹道:“你看上的姑娘必然是好的。只是你久在宫中难道不明白?再好的人,也要看圣人中意与否。圣人不中意,再好都百搭——我看我自己还比韦贵妃强呢,又有何用?”

  两人关系实在是好,宋修容这种幽怨话都说出来了。

  但正因如此,陶枳便也无话可说了。

  宋修容说的是大实话。

  官员们还有系统的考评标准,分个上中下等,然而后宫嫔御只有一个标准:皇帝的喜好。

  就像媚娘是个再好的大橘子,但皇帝是只猫,只爱吃鱼讨厌橘子味,那就白搭。

  宋修容拉着陶枳:“另外选一个低位嫔妃荐给我嘛!要选那文绉绉的,跟徐婕妤似的,对了,你那武才人听说是在圣人跟前打马球了?唉,她想必也是打听了从前圣人的喜好,却不知皇后娘娘去后,这几年圣人只喜欢文静秀弱的姑娘,她算是没出头的日子啦……”

  听得陶枳更心塞了,只能按照宋修容的要求,提起一个小白花小鸽子似娇弱的才人。

  *

  “好孩子,坐一会儿再走,有刚烤出来的牛乳酥饼。”陶枳拉着媚娘坐下。

  媚娘笑应着坐下来——她入宫快要四年了,在北漪园受到的冷言嘲讽越多,越体会得到宫正司上下待她的好。

  于是她又拿出给陶枳做的衣裳,是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做的里衣,所有针脚都很细致的藏了起来。

  陶枳更觉心疼。

  她想了想,对媚娘透漏了个消息:“年后二月,圣人要往九成宫去,这一去只怕要呆大半年。那里人口和规矩都少些,到时你可多在圣人跟前表现一二。”

  媚娘一怔:“去九成宫这样的好事,怎么会有我的份?”

  *

  与此同时,姜沃在太史局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

  晋王客客气气道:“姜司历,明年二月,父皇要带我们兄弟姊妹们往九成宫去。”

  他眉目低垂,似乎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开口道:“到时,我有件私事相扰,请姜司历帮一个忙。”

  姜沃奇道:“晋王直说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即将开启九成宫副本。

  [1]出自《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感谢在2022-12-2908:33:56~2022-12-3008:54: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eaii2个;我的钱花不完!、欢歌依旧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暮色丶青瑶359瓶;水树200瓶;只要给够加班费166瓶;的130瓶;第71颗糖88瓶;薄酒82瓶;冉冉和升旗60瓶;给你比个小心心、文银子、茶茶50瓶;十二减壹木28瓶;手中水月、zylrxs、萌主颜令妩20瓶;sophie18瓶;张起灵17瓶;查理苏的未婚妻15瓶;Lana13瓶;明熹、叶秋、睡一觉.、我追的作者日更三万、楚汐、鹿木木、伊鹿有你、少年先疯队、安瑟、手捧窝窝头、茉莉莉莉、嘎吱、想要一只喵10瓶;月满关山、晨钟暮鼓、YJ5瓶;姒玥3瓶;晴鹤云上、Naziki2瓶;只谈风月、月亮草、小熊薰浔兮、黧烨、正月里的理发匠、自在开心就好2333、颜三绘、傅诗迩、暗黑神农的子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