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寒门秀才锦鲤妻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反

《寒门秀才锦鲤妻》第一百一十九章 相反

作者:叫我阿鲤 字数:1874 书籍:寒门秀才锦鲤妻

  严婶开口,郑同和熊氏都打量了她一眼。

  严婶腼腆一笑。

  严婶自从跟了主家小姐,倒是觉得她家这位主家除了花钱手大没数些,其实哪里都挺好。

  徐雅后世家里虽不是一直都很有钱,但并不穷困。

  她从小手里却是一直没怎么缺过钱的。长大后,她又一直勤工俭学到家里拆迁。

  因此,她花钱的风格便有些不自觉的大手大脚。她自己能挣到钱,她才会如此的。

  而严婶对此则看得有些惊心。

  她要自称奴婢,徐雅不让,就是称呼徐雅“主家小姐”,还是她坚持要这么主次分明的,对方其实也不让。

  主家小姐对她挺好,为了还报主家,她可得帮主家约束好了规矩。

  大凡女子,在她看来,矜持些总是不会错的。

  可她实在错看了徐雅,对方可能为了完成任务,这辈子恐怕都无法懂何为矜持一说。

  因严婶称呼徐雅“主家小姐”,郑同很快猜出,这是徐雅买的奴仆。

  对此,他并没有多说多问什么。

  但,熊氏却忍不住。

  她看向徐雅,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地问:“这是你家买的仆妇吗?”

  徐雅看不出对方心里想的什么。

  她抿唇一笑,大方承认,“是啊,婶子。”

  这时,熊氏已经在严婶的帮扶下扶起了郑同。

  郑同起身后便感到头痛得厉害,他想上手抚额,可却才意识到自己的胳膊骨折了,被固定着,不能乱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这还没三十年,一个孤女却因旁人的收养,日子显见得过得比自家好上许多了。

  熊氏哪里知道,徐雅能过上如今的日子,除了徐氏收养以外,则多数靠的她自己罢了。

  熊氏想起公爹在世时,家里有两三个仆妇伺候的日子,又想到家里如今的现状以及眼见到的徐雅的现状,这么一对比,她这才感到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还好,她品性端良,并不会因此而对徐雅产生什么嫉妒不平的心思。

  郑同先问了他二叔,知道二叔被郑文带回了家去,他便放心下来。

  其后,他有心没有向二婶说起家里欠债一千两的事,而是问起自己的身体状况。

  他认为,对家里欠债一千两的事,他二叔没说给他二婶听。

  若是说了,他二婶如今不会如此冷静地坐在这里和他说话。

  熊氏果真是不知那一千两欠债的事。

  她那丈夫根本就不敢向她提起这事,尤其是在一向厌恶他的儿子郑文面前。

  郑二叔实在没把握敢说欠债的事,他真怕厌恶他的郑文,会大逆不道地上手揍他这个败家不成器的老子。

  只是,他焦急的是,这一千两赌债又该如何还?

  他哪里知道,他那侄儿郑同,已经将主意打在了买书还债的地步。

  古代诗书传家的读书人家里的书籍,若是家里保存了有价值的古本的话,一本卖出几百到近千两的银子,都是没问题的。

  可郑同知道,他家的古本没什么,有的话就是那几本保存完好的《东汉观记》、《晋书》等古本史书。

  还有便是近百年前,在圣祖皇帝朝晚年出版后,不再出版的《圣祖皇帝传》了。

  他也不知,他若是卖了那些祖辈珍藏的心血的话,能卖出多少钱。

  若非万不得已,诗书传家的人家,谁也不会打这个主意的。

  这是历来败家子才会干的事情。

  熊氏眨了眨眼,将眼里即将涌出的泪压住并低头眨没了,然后抬头强颜欢笑。

  此时,她只怕郑同经受不住打击,故而不敢说实话。

  而对她,郑同基本同样也是如此心态。所以,他才没告诉她家里欠债如此之多的事。

  “你胳膊处的伤,大体是乡试前好不了了,那咱们就不去乡试了。三年后再说。”

  这话使得平静的郑同怔愣了下,沉默一时后,他愧疚道:“二婶,你别难过,是我的错。是我自己不小心,忘了你交代我不许上山的话。”

  丈夫没出息,儿子不成器,偏偏有个懂事的侄儿,还懂事得让人这么心疼。

  三岁前的事情,这孩子因着害怕,自己哪里能记得住这恐高的事。

  她约束侄儿不要去上山的次数屈指可数,只因侄儿自其父母离世后,面对读书举业以及养家的重担,基本没有什么闲适时间去爬山。

  这些感触,让熊氏那压下的眼泪瞬间又涌了出来。

  她掏出帕子擦去眼泪,红着眼说道:“这是意外,是你那二叔不操心,没提醒你,如何能怪你?”

  郑同低头沉默,到底还是怪自己不小心。二婶是告诉过他的,他因恐高而不能上山。

  可他自己却没在意,他根本不知,他那恐高症严重到了这种地步。

  徐雅太感性,人也眼窝浅,看见悲伤的事就爱感性地跟着流眼泪。

  尽管她知道,郑同喝了营养液就会好,但她实在是看不得这婶侄两人间那情深意切的一幕,只好找去医馆前头,告诉医馆的大夫郑同醒了,问问那大夫可否要给郑同熬药。

  这熬药的事,还是让她接手一下吧。否则,她那给郑同的营养液,却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放进去。

  若她将营养液放进送来的饭里,郑同万一不吃,那岂不是白白浪费?

  所以,她认为,将营养液放进药里,才是最保险的。

  果真,大夫听说郑同醒了,到了后堂给他又重新切脉诊脉,问了问他的感受,立时就给他重新调整了药方,还告诉他,喝了药再等上一天,他就应该可以回家休养了。

  同时,大夫还让他记得十天半个月来复查一次。

  至于他那胳膊可能不会完全好的事情,他听从了昨日私服而来的县尊吩咐,又商量了郑同家人,并未将实情告诉郑同。

  而郑同此时便也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熊氏要照顾郑同吃喝拉撒各种事情,又因这里是医馆而非家里,各种让她不方便。

  因此,她显然是忙不过来的。

  因此,徐雅自然而然地就接手了给郑同熬药的活。

  只不过,她担心熬不好,是请了医馆的伙计帮忙看着熬药最开始的步骤的。

  于是,等伙计离开,徐雅给郑同熬好的药里倒入营养液,倒入的便很是顺利。

  面对徐雅这上赶着的各种帮忙,郑同实是不好当众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