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袁阀 第二十九章 两线作战

《袁阀》第二十九章 两线作战

作者:左子洵 字数:2834 书籍:袁阀

  曹昂牵着战马,腰挎精钢横刀,身着软甲,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倒也显得英姿飒爽。他的相貌更像他与曹稚的亲生母亲刘夫人,清秀俊逸。

  这也是曹操时常和别人拿出来开玩笑的事情。

  个把月的里长生涯让曹昂看起来比初到袁珣军营时要成熟许多,原本就儒雅大方的他,此时看起来更加的睿智了。

  “兄长于我处几个月,我也未能与兄长好好一醉方休,当真是怠慢了兄长。”袁珣将陈到手中的鹿皮背囊取过,递给曹昂,“倘若兄长愿意,此去若是归来,你我二人再好好的喝一场,这是给兄长路上的干粮盘缠,兄长且拿好。”

  曹昂接过背囊,看着与那个洛阳的小魔王已然截然不同的袁珣,微笑道:“你我二人情谊宛如亲兄弟,就不要说此等客道话了,此番我在你营地中学到的东西已然足矣受用一生,在此之前,什么‘管理’、什么‘制度’,我却从未听闻,你自小聪颖,果然有一套,你放心,我去送完书信,帮助父亲平了兖州贼乱,还想回来,想和你一起看看你眼中的大同是什么模样,你到时不要嫌弃我叨扰才好。”

  袁珣搂了搂这个发小兄弟的肩膀,笑骂道:“你这话说的也忒过生分,你我之间不要说这些,你要来,自管来便是,我随时欢迎你,即便你被你爹赶出来,我这里也是你的家。”

  曹昂呸了一声笑道:“你以为我是你么?我和我父亲感情好着呢!”

  袁珣笑了笑,并未答话,话锋一转道:“此书信太过重要,关系到兖州,青州乃至冀州的局面,千万遗失不得。”

  说着,袁珣拍了拍手掌,只见身穿右将军府制式军官吞面铠的太史慈背着宝雕弓,倒提马槊骑着一匹大宛马带着百十来骑手从不远处纵马而来。

  显然,太史慈已经加入了袁珣的虎贲军。

  “此去陈留需穿越平原和东郡,两处都是贼乱中心,我派子义率领一百夜不收保护你。”

  曹昂哪里不知道夜不收人人皆是以一敌十的精锐,五百夜不收是袁珣现在手上仅有的骑兵,还肩负这斥候和尖兵的作用。

  他摇头道:“青州大战在即,你正是需要力量的时候,我哪能带夜不收走?夜不收你留下,太史将军武艺盖世,有他一人随我前往陈留即可。”

  “可是……”

  还未等袁珣说完,曹昂大笑打断他道:“我也是自小习武之人,你未免太小看我了,我二人行动反而方便,你放心即是。”

  太史慈闻言点头道:“曹公子这样一说也有道理,我和曹公子二人南下,选些小路走也不打紧,以我二人的武力,即便是遇上小股匪寇也不惧,若是遇上敌军大部,打不过总是逃得掉的,主公放心便是。”

  袁珣想了想,点头道:“那便你二人同行,子义啊,你需不顾一切代价护住子修,我尚未给你安排职务,这趟回来,我从黄巾降兵中挑出一支精兵,你独领可好?”

  “谢主公!慈定不辱命!”

  太史慈闻言大喜,在马上叉手行礼。

  随后几人寒暄几句,曹昂再次向袁珣拜别,这才带着太史慈一抖缰绳朝着平原方向奔去。

  袁珣目送曹昂离开,直到曹昂和太史慈身影消失在地平线,这才拉缰绳转头朝着营陵方向走去。

  陈到和那百来人的夜不收紧紧护卫在袁珣身后,等走出一截,陈到才开口道:“公子这几天开始整军,是准备东进东莱平寇了吗?”

  袁珣微微皱眉,转头对身后的郭嘉问道:“师兄,东莱那边黄巾海寇攻击黄县也打了三天,有什么消息传回来么?”

  郭嘉丝毫没有形象的骑在一匹黑马之上,嘴里嚼着干薄荷和丁香做的口檀,听到袁珣的话,呸一声将口檀吐掉,从怀中拿出一本竹封皮黄麻纸手记本展开道:“锦衣卫飞鸽传书,说黄县尚在抵抗,但是行事并不是很乐观,城中出了叛徒,烧毁了府库粮草,虽然那个蔡伯起反应还算快,及时清除了叛徒,但是城中面临缺粮的危险,而且当时管承他们海上进攻太过快,黄县并没有时间坚壁清野,导致海寇得了大量的辎重。

  孔府君那里已经接到东莱第三封求援信了,这几天正到处找你呢!”

  袁珣点了点头,有些踟躇的说道:“那我即刻发兵解了黄县之围?”

  郭嘉闻言道:“我们没有水师,即便你解了黄县之围,可是那神上使和管承也可迅速逃到海上,随时可能再次登录攻打黄县,打蛇不死必受其害,即便他们不打黄县,包括北海在内沿海多个县城也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

  袁珣忧虑道:“我就是考虑到这个,这才没有迟迟发兵,比起攻打黄县,我倒觉得应该先打即墨,断了这些海寇的后路。”

  郭嘉点头道:“倒也不失于一种方法,不过你可以先听听大家的意思。”说着,郭嘉斜眼瞟了贾诩一眼。

  贾诩原本正在神游,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可是见郭嘉看来,苦笑了一下。

  贾老狗这个人除了有一身绝然于世的才略本领外,对于人际关系的把控也精准的很,在袁珣的整个将军府,最受袁珣信任的人有这么几个,武将乃是他舅父黄忠,袁家家将出身的高览,还有自袁珣发家起就跟随的陈到,还有那个虽显平庸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孔秀。

  谋士最受袁珣信任的还是他两个师兄,戏忠戏志才和郭奉孝,可是戏忠才心中有不同的志向,乃在改变这个世道,让寒门和百姓也有堂堂正正的生存空间,所以戏志才谋略虽然不下郭嘉,可是之后却是一心专注于民治,非万不得不参与军略,是将军府第一辅政。

  而郭嘉不同,他奇计百出,袁珣的发迹和几场战争几乎都是他参与谋划,可谓是袁珣的谋主,而且郭嘉也善观人心,当初贾诩为自保而向袁隗提的计策便是被郭嘉一眼看穿。

  所以若说袁珣是贾诩第一敬畏的人,那么郭嘉排第二他绝对没意见。

  见郭嘉看来,贾诩也不好习惯性藏拙,而是抱拳道:“之前在下和文若倒是谈过一些此事,以在下看来,黄县要救,但不能像主公说的这么救。”

  “哦?”袁珣眉毛一挑,问道:“如何救?”

  “救人,不救城。”

  看着袁珣皱眉,贾诩解释道:“青州靠海,包括泰山、北海、东莱三郡沿海城池不下十余座,若说以海攻之,昌阳显然离即墨更近,而攻击黄县需饶过整个东莱郡,此去有五六百里,主公可想过,这些海寇何以舍近求远进攻黄县?”

  袁珣眼中精芒一闪,冷笑道:“黄县乃产盐大县,财粮众多,作为郡治,刺史焦和也在黄县!”

  贾诩赞许抚掌道:“然也!焦方伯虽然善清谈,但是亦是朝廷钦定的刺史,位高权重,倘若黄县被破,刺史被俘,即便主公不发兵,孔府君亦会发兵解围,彼时主公即便不去也得去。”

  袁珣沉吟片刻道:“文和的意思是这群海寇故意引我去攻打他们?”

  贾诩点头道:“非只是引诱主公攻打,更是为了擒下焦刺史以换已向主公投诚的管亥,虽然这神上使才是青州黄巾的实际控制人,但是管亥毕竟是青州大渠帅,乃是青州数百万黄巾名义上的领袖,倘若能够换回管亥,青州黄巾必然士气大振,也让他们能够缓解主公你猛龙过江带来的紧张,可谓是一石二鸟。”

  袁珣思忖片刻,点头道:“不仅如此,他们乃是海寇,我们没有水师,他们打不过可以立马撤入海中,随时袭扰我,拖住我……”说着,袁珣眼睛越来越亮,“让我没法西顾,彼时平原刘备便可趁机掏我后路,与贼寇双面夹击于我!”

  贾诩看着袁珣一点就通,顺手送上一个马屁:“主公英明,此点我亦未想到。”

  袁珣瞥了他一眼,笑道:“得了吧,以你贾老……文和的脑子,想不到便有怪事了,无需捧我,那我还是进攻即墨便是。”

  贾诩到未在意袁珣的称呼,而是摇头道:“今日文若的话倒是很有道理,即便我们进攻即墨,也不过是让那群海寇没了退路,他们攻下黄县,也无需退回即墨。”

  袁珣眼睛一亮,一拍大腿道:“那神上使给我玩围点打援,我何不就釜底抽薪?省的刘备在我身后磨刀霍霍,我们何不直接攻击平原!”

  贾诩闻言摇头道:“平原虽然兵力不多,但是刘备在高唐经营数年,实力不容小觑,凭借我们的力量,若是彼时他和平原、东莱的黄巾联合起来,我们未免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文若的意思是震慑刘备,使其不敢东望,再腾出手来解东莱匪患。”

  想了想,袁珣问郭嘉道:“公孙瓒那边来了多少人?”

  郭嘉翻开手记看了看道:“这几天自渤海方向来的只有一百多人,是刘备亲自迎**原城的,似乎是公孙瓒手下大将田楷,不过据渤海那边传来的消息,后续还有约一万多人正在集结,想来一个月内就要往平原而来。”

  袁珣想了想,笑道:“我倒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你二人给我参详一下如何?刘备送我一个大礼,我倒不能不还他,要不然显得我很小气似得。

  咱们如此……这般……然后这样……那样……你们说可好?”

  郭嘉贾诩闻言对视一眼,皆笑道:“可行!”

  袁珣点了点头,笑道:“细节问题就靠你们给我查缺补漏了,咱们让他刘备知道,我袁君瑜不是他能够窥探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