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阴间当差那些年 第三十八章 除恶

《我在阴间当差那些年》第三十八章 除恶

作者:行风小强 字数:2687 书籍:我在阴间当差那些年

  往事历历在目,她从血淋淋的教训里学会了逃生技巧,与警惕之心。

  许是过于沉寂在往事里,她心神不禁散漫起来,未能敛住周身强盛的灵力,于是那些小鱼虾们被她溢出的气息于惊得躲在四下里瑟瑟发抖,不敢过于靠近,又忍不住藏在大网底下以求助的眼神偷偷望向她。

  她有些烦闷,但转头想了想,总归是同族,总归是性命,就也未有多虑,懒得动手,她只是甩了甩尾巴,轻易便撕裂了那不知害了多少水族的大网。

  一瞬间,被困在网里的鱼虾快速四散逃窜,而几个初有灵识的在逃离大网后,又回头望着依旧卷缩在网里的她,似识疑惑她自己为何不逃。

  她不禁心下冷嗤,这小小的网又岂能困得住如今的自己。

  只是,她放走了它们,那些靠捕鱼为生的渔夫只怕今日就要没饭吃了。

  修得灵识,能够参道悟性后,她便明白了世间一报需得一报还的天道理念。

  那小鱼虾们见她并不理会自己,它们也不敢言语,虽说不识得对方是谁,但就那身霸道灵盛的妖气也不是他们能直视的,于是便赶紧转身离去,唯恐惹得对方心下不快,再一口吃了自己,那岂不死得冤枉了些。

  待那些小鱼虾们四下里散去后,水下终于恢复了宁静,而她依旧盘在大网上,不想动弹半分,只抬头观天,清闲自在的看着天际的云倒映在晃悠悠的河面上,被风吹皱,打散。

  她隐隐能见得在云中飘身而过的各路仙人们,望着那些来往繁忙的身影,不禁想着,何时自己才能如那白蛇一般修得仙籍,入得天道庇佑。

  难不成她也要学那白蛇,以报还恩情为由,入世寻个凡人嫁与其纠缠一世才行?

  怎奈何,她纵然想归想,现实却是自己在尘世里并没有什么恩人可寻。

  那白蛇是何其有幸,能于性命危在旦夕时,得他人相助。千年后还能再借着这因果,修得正身。

  不似她这般,死生都是孤寂清冷的一人。

  夕阳残了,寒鸦回巢,可见银钩升于东方天际处,渐起渐亮。

  她百无聊赖的在此候了半日,不料想最后竟是等来了个束巾青衫的瘦小书生。

  岸边上立着的青衣小书生正诚惶诚恐的望向水底处,他瞧着十分瘦弱,年岁应也不大的样子。一身青布旧衫,衣襟上还摞着补丁,那针角粗陋,歪扭曲斜的样子,一看就知缝补之人并不擅于针线。

  她料想,这小书生应是路过此地,不知何故被水面上漂浮的大网引到了河边,他远远瞅了瞅,看见网下盘缩着一条尺余长的小黑蛇后,他惊吓之余,不由得退了二步。

  这书生的胆子比她还小,看着也不是很聪慧的模样,如此简单的便被引到了水边,若是她心中生了歹念,轻易就能卷他入水。

  岸边上的小书生定了定心神后,又向水边走了二步,他远远看着水下的小黑蛇似是只有尺余长,也无甚危险,就捡起河边的一截枯树枝,捞起大网的一角,用力抖了抖。

  只是接连几下,那小黑蛇依旧盘踞在网上,不曾离开半分。

  他皱紧眉头,又走近几步,伸头向水下望了望。

  他俯身时,她恰好正仰头,仓促间,四目相对,隔着晃悠悠的水面,只见他面色略白,唇色无血,且两颊陷落,唯清亮的双目透着落日的余辉还能将就看些。

  忽的,她竟一下子就想到了那小白蛇的相公,据这几日乡野民间的传闻,那应该是一个长得十分俊俏,很有学问的白面书生。

  她觉得岸的小书生望着自己的神情似有些懊恼,也有些沮丧。

  许是因为没能成功救下她的缘故,他显得有些失落和气馁,眼底的余辉也渐渐消散去。

  为了不让他继续难过下去,她晃了晃尾巴,舒展着身子,离网而去,缓缓沉向漆黑的河底水草间。

  西山的落日残霞,丝缕余光微弱的穿过河面,落在水草尖上。她自幽暗的河底抬头向上望去,只觉得那岸边的小书生浑身上下都透着落日的余光,瘦小的一个站在岸边,竟与那花心有些相像。

  她藏于水草下,静静的与他对望着,虽知他根本看不见自己,却依旧觉得他的眼底,能映出她的影子,这离奇的想法让她觉得好笑。

  于是,她便这样的隐匿在水草间,静静的目前他离开。

  残阳落尽处,长庚对月宫。

  绿污污的大网依旧飘浮有水面处,既然她等了半日也不见一个渔夫踪影,那便是无需再等下去了。

  况且她已等得有些不耐烦,略想了想,就从乾坤袋里拿出一吊钱挂在网上,这些钱财是她从河底捡来的,现在转赠给渔夫,算是抵了那些被她放走的小鱼虾们的性命。

  她迟缓了要去南山访友的心,而是顺着河岸,轻悄的跟在那少年身后,来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前,望着他进了村子,身影渐渐融入黑夜里。

  她在河里闭目养神至戌时,待夜深人静后,她幻化成人形赤足上岸,顺着那少年遗留下的气息一步一缓来到了处灯火微弱的小院前。

  那院内种了棵桃花树,已是结满青果缀枝。

  她观这棵桃树只怕已在此处生了长近百年之久,树心底隐隐藏有灵气时而闪现,千古以来桃树可辟邪,而生有灵根的桃树,更可让方圆百里内的众小妖们自行绕路躲避。

  但她并不惧怕这桃树,甚至有些心喜,想攀上树稍处打盹。

  她隐去身形几步来至屋外树下,透过破陋的窗户只见那书生匆匆喝了半碗稀粥,即便离得远些,她也能看到那粥清晰光净的可见人影,想也是不可能吃饱。但那书生放了了碗后也并未在吃其他的干粮,就转身回到书桌前坐下,继续静心读书了。

  只有豆点大的烛光幽暗不透亮,她再看屋内的其他摆设皆是十分破落的样子,便料知这小书生的家境应是十分贫寒。

  小书生读书至半夜,中间又喝了两碗清水,月至中天时方才睡下。

  第二日天光亮起,她盘在院中的桃树冠上,迎着日出吐纳精气,将第一缕晨光尽数揽入怀里,蕴聚精华收入内丹。

  鸡鸣三遍,还未到辰时,小书换了昨日的那身青衣布衫,用旧得已经破边麻布换了几本书便出门去,也未见他吃早饭。

  她不知是出于怎样好奇的心理,竟跟了这小书生一整日。

  从他人口中知晓这小书生名叫韩勨,今年秋才能满十四,而他外表看上去只有十一二般。

  想想也不怪他长得这般瘦弱胆小,要知他昨晚也只是喝了半碗清粥而已,若是长年如此下去,定是会营养不全,身量也长不高。

  韩勨的家境十分清贫,原比她所想的那般还要清贫,他一日里只食两餐,清早饿着肚子空腹出门,去往家塾读书。好在这家塾虽也不富裕,却是宗族里开设的,对于家境清贫但却聪慧的学子也不勉强要收取束脩,还能提供一顿午饭。

  于是,韩勨晌午便在家塾里用饭,饭食很简便,米饭配上白菜或是青菜,逢初一十五,或节日里能再多些肉蛋等菜。虽是如此清简的饭食,也未必能吃饱,却是韩勨一天之中吃得最丰盛的一顿了。

  到了晚间,他便只喝一碗邻居送来的稀粥,那稀粥清汤寡水,越看越像是剩饭加了凉水,都没烧开过。

  如此一天的饭食,就是韩勨能吃到的全部东西了,若再有,便是院中那棵桃树上所结出的桃子,但这桃子也只在夏季才有,若是到了冬季,真怕韩勨会熬不过饿死。

  后来又跟了几日,她才得知那每日给韩勨送一碗稀粥的邻居竟是韩勨的堂哥。

  韩勨五岁那年父亲出门行商,一去无返,据闻是夜间赶路时不慎跌落山下,尸骨未存。

  母亲伤心过度,也一病不起,如此拖了二年,在韩勨七岁那年也随父亲去了,只留下韩勨孤苦伶仃一个。

  自他早年父母双失亡后,便是一直由距离不远的伯父家接济照管,抚养长大的。本来伯父一家待他也是不错,到底是血脉亲情,打断骨头也连着筋,可自去年初堂兄迎娶堂嫂过门后,那妇人便日日枕头风,唆使堂哥样样苛待韩勨。

  初时韩勨是到伯父家用早饭与晚饭,后来便是由堂兄每日送了饭食给韩勨,只是这饭食一天不如一天,这几月也由二顿省为了一顿。

  这样清苦的日子一长,韩勨便越发难以生计。

  跟了小书生这几日,她渐渐从其他村民那里了解了一些关于他的事情,知晓他在这村子里孤苦一人,日子艰难不易,却仍旧一心向上,秉性良善,心底不禁生出一丝不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