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贪狼邪僧 第一百二十章,吴毫

《贪狼邪僧》第一百二十章,吴毫

作者:爱喝无糖可乐 字数:2672 书籍:贪狼邪僧

  吴道子乃“百代画圣”,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最为出名的著作有《送子天王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其人物画称作“吴带当风”;开创“兰叶描”。

  玄宗时期,在东都洛阳见识了:

  将军裴旻善于舞剑,当即舞剑一曲;张旭长于草书,挥毫泼墨,作书壁;吴道子有“穷丹青之妙”,也奋笔作画,“俄顷而就,有若神助”。

  曾经和韦无忝、陈闳等,总共三人共同绘制《金桥图》:陈闳主画玄宗真容及所乘照夜白马,韦无忝主画狗马、骡驴、牛羊等动物之类;而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雁鸟、器仗、帷幕等主题部分则由吴道子主画。

  《金桥图》绘成后,“时谓三绝”!

  不过最为出名的事迹是,还是玄宗,忽然想起蜀中嘉陵江山清水秀,妙趣横生,遂命吴道子乘驿传赴嘉陵江去写生。

  到了嘉陵江,吴道子漫游江上,纵目远眺,此地好山好水,一幕一景地掠过,当时的体会与感受,便深深铭记在心上,并没有绘制一张草图。

  当吴道子游览了嘉陵江的山山水水之后回到长安,玄宗问他绘画的情况时,他回答说:“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玄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绘画。吴道子不是将嘉陵江山水表面罗列一番,而是把握住嘉陵江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引人入胜的境界;

  即把这一带的山川壮丽优美与自然特色作了高度的概括,凝神挥笔一日而成,嘉陵江三百里的旖旎风光跃然纸上,玄宗看了啧啧称赞。

  嘉陵山水心中吟,一日画尽三百里!

  “吴兄,好久不见,风采依然啊!”

  “哈哈哈,黄兄也是风采依旧啊!”

  黄巢、吴毫两人商业互吹起来,一副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样子。

  这也是没办法,两个考场屡次失意的人在抱团取暖,黄巢自不用多言,屡试不第之后,直接回家起义造反去了!

  至于吴毫,嗯,没有作画那天赋也就罢了,他爷爷让他科举考试,举人已经榨干了潜力;

  至于进士,“孙子”表示,实在是做不到啊,那玩意儿是人能考上的吗?

  竞争太特么激烈了,纯属就是神仙打架,凡人在瑟瑟发抖;看来大周皇朝马上药丸啊,科举考试的“回光返照”都出现了!

  “这位,可是丁廷岳,丁兄?”

  “那一词三诗,可真的是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啊!”

  “在诸位面前,只是班门弄斧而已。”

  丁二少笑着说道,一副非常谦虚的样子,同时不忘了商业互吹一波。

  文人嘛,好面子,极其的好面子,他们会羡慕嫉妒甚至是恨,但吹捧和脸面,完全是后者大于前者。

  不就是说点好听的嘛,岂不是轻而易举?

  这是聚会?

  聚的是人情世故!

  他丁二少又不是愤世嫉俗之人,智商和情商又不低,何必开嘲讽挂,搞得举目皆敌一样;

  或许多不了朋友,也多不了路,但是会少一些敌人,少一些添堵。

  文人骚客的报复,那可是非常恶心的,而且防不胜防,他们不招惹自己,招惹他们干什么?

  寻位而坐,不一会儿,人已经来得七七八八了,有结交的,有攀附的,有怀着其目的的…………可谓之众生百态。

  吴毫是当之无愧的东道主,即使进士科屡试不第,但架不住有个好爷爷,和黄巢差不多,都有一种江湖中人之豪气做派。

  同样的,他和黄巢一样,也是修炼之人,灵眼术所暗中窥探,其修为境界在这个年龄确实不错,还是很有天赋的。

  不是所有人都是挂,或者有挂,开了两扇窗,还想着继续把窗开拓成门不成,亦或者再开一扇窗不成?

  “多谢诸位前来赏光。”

  吴毫站起身来,举起手中的精美酒杯,看了看旁边的众人,爽朗地笑道。

  “来,共饮此杯。”

  其余人也纷纷站起,拿起木桌上的酒杯,隔空碰杯,纷纷一饮而尽。

  当然并不是来吃饭的,桌子上摆得并不是珍馐美味,除了美味的水酒之外,还有的就是一些特色小吃。

  两面金黄,饼心绵软,馅料色彩绚丽,柿桂芳香扑鼻的水晶柿子饼;形色俱佳,软硬适度,软甜粘劲,味道醇厚的甑糕;层多丝细、松绵不腻,其形状“提起似金线,放下像松塔”的金线油塔…………

  当然,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全在于什么诗词歌赋、笔墨丹青,亦或许是文坛政事上,不过最关心的还是就要临近的开科取士。

  丁二少是极其不感兴趣,他吟诗作词只是为了装逼罢了,笔墨丹青也不怎么擅长,至于文坛政事,大周皇朝都特么要完了;

  不知道天降猛男——黄巢,就在这里吗,要是这次不及第之后,将那《不第后赋菊》作了出来,就意味着大周皇朝即将名存实亡了!

  至于开科取士,自己有挂,想想是抄哪一篇文章,哪几首诗,哪几首词…………这还怕个甚么?

  不过,这桂花糕挺好吃的,一连吃了三个,还有些不过瘾。

  非常美味,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桂花清香;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美味糕点。

  其造型完整,厚薄均匀,色泽黄白分明,无斑点,无杂质。

  组织滋润松软,细腻化渣,不翻粗,无糖子,里面应该只加了蜂蜜,确实吃起来有些意犹未尽啊!

  “吴兄,能否让我等观赏一下,其祖上画圣的一两副真迹?”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来了精神,包括丁廷岳也是如此,毕竟是画圣吴道子所留下了的真迹,谁特么的不想见识见识,毕竟将来也有吹嘘的资本。

  我,当年,在长安参加会试,在太学院的竹林小舍,近距离接触了画圣的真迹!

  “大家都想看?”

  “是极”×全部,

  那种眼神蕴含着期待、狂热、兴奋…………

  “既然如此的话,我也不好驳了大家的一切心,只是速度要快一些。”

  “如果被我爷爷发现的话,我可吃不了兜着走。”

  吴毫有些无奈地苦笑着说道,看来祖宗牛逼、爷爷牛逼,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啊!

  “《十指钟馗图》?”

  那张画卷缓缓打开,丁二少有些狐疑地问道,此画卷之中的钟馗双目有神,虬髯竖起,右手指向画外,与双目所视一致。

  左脚前踏,身躯配合协调。衣纹飞扬,线条勾勒柔中带刚;怒发冲冠之状。整幅画面怒不可遏,气势逼人。

  尤其是那十指,充满着一种律动之感,仿佛像活着一样,不对,是整个钟馗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扑面而来一般。

  在场的许多人也感到那“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那种意蕴;

  即使感觉不到的,也觉得画中钟馗的各部分比例十分精确,形象鲜明,真切感人…………

  据说画圣吴道子曾经在大同殿上曾画了五条龙,“麟甲飞动,每欲大雨,即生烟雾”,真是生龙活现;

  作画之时,“风落电转,规成月圆”,围观的人群见他画技如此高明,“喧呼之声,惊动坊邑,或谓之神”。

  “丁兄好见识。”吴毫点点头,肯定地说道,其余人纷纷发出感叹之声,哪怕是一个不懂丹青之人,也能觉得此画作之传神。

  “不枉此行啊!”

  “真的是见识了!”

  “我得多看几眼。”

  ………………

  而吴毫此时又打开了一幅新画:

  画作上只有两个人物,一个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特,虎虎生威的钟馗,

  一个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腰里还插有一把铁扇子的虚耗小鬼。

  钟馗圆睁双目,一手抓住小鬼,他伸出另外一只手去挖小鬼的眼睛,而那个小鬼一脸惊悸,已经被钟馗凌厉的神态吓蒙了。

  钟馗捉鬼,表情为怒,那是一股悲悯苍生,除恶务尽的怒气!

  “竟然是《钟馗捉鬼图》?”

  黄巢不可思议地说道,眼睛恨不得一直睁着,想多看一眼,哪怕是一眼。

  自然,也引起了轰动,这副画作可很有讲究,很有历史:

  “明皇开元讲武骊山,幸翠华还宫,上不怿,因痁作,将逾月,巫医殚伎,不能致良。忽一夕,梦二鬼,一大,一小。其小者衣绛犊鼻,屦一足,跣一足,悬一屦,握一大筠纸扇,窃太真紫香囊及上玉笛,绕殿而奔。其大者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上问大者曰:‘尔何人也?’奏云:‘臣钟馗氏,即武举不捷之进士也。’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立笔图讫以进,以瞠视久之,抚几曰:‘是卿与朕同梦耳,何肖若此哉!’道子进曰:‘陛下忧劳宵旰,以衡石妨膳,而痁得犯之。果有蠲邪之物,以卫圣德。’因舞蹈上千万岁寿。上大悦,劳之百金。批曰:‘灵祗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兼静妖氛。诏告天下,悉令知委。’”

  丁廷岳那双钛合金狗眼注意到,那钟馗的大手紧攥“鬼”的脖子,那“鬼”微显透明的胸内,隐约藏着一颗黑色扭曲的心,黑黑的心上长着一只灰白的眼睛,极其的邪恶!

  “此图不凡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