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图霸梦 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朝老臣

《皇图霸梦》第三卷:改朝换代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朝老臣

作者:笔名墨路狂徒 字数:2771 书籍:皇图霸梦

  江苏,淮安,清江浦。

  自正德皇帝被天地盟盟主刺杀后,清江浦一直处在禁军的严密监守之下,繁忙的水港除停泊在码头的皇家舰队外,连一艘小舟的影子都见不到。

  但今日沉寂的水港突然热闹起来,一艘艘远洋巨舰船从南方驶来停泊在河道中,接着从巨舰上垂下无数小舟,一队队铠甲鲜亮的士兵乘小舟迅速上岸集结,而后在一名身穿莽龙袍的中年太监带领下朝淮安城迅速奔赶。

  正德此时端坐在府衙之上,旁边是张永、丘聚、谷大用等一众内宦和梁储、蒋冕、王守仁等一众大臣。

  魏彬匆匆走入府衙,见脸色惨白的正德安然坐在上首,心中不由一酸,眼泪差点儿忍不住掉下来。

  方才在入城之前,已听江彬向自己透露过正德遇刺一事,这才明白皇上为何急召自己返程,如今见正德带伤坐在上位接见自己,忙跪在地上拜道:“启禀皇上,老奴一接到密令就带着三大营的京军和大明水师火速返航,一路来星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不负皇命提前抵达淮安!”

  正德微微点头,看着被烈日和海风侵蚀得又黑又瘦的魏彬,心中感到一丝欣慰:这些宦官对下虽有些飞扬跋扈,但对自己无一不忠心耿耿,有他们护卫在身边,自己才能真正放心。

  让魏彬平身后,正德平静的对众人说道:“三大营的京军已经抵达淮安,众卿即刻回去准备粮草辎重,明日正午大军拔营,顺水路北上,直抵通州!”

  众人闻言皆俯身领命,梁储、蒋冕二位阁老此时心中却又喜又忧,喜的是终于可以安然返京,忧的是正德如今体弱身虚,返京后该如何向张太后和杨首辅交代?

  北京,紫禁城。

  十月的京城已经透满秋意,高大的城墙之中,矗立着一座堪称建筑奇迹的巍峨宫殿。

  此时,在红墙金瓦相交辉映的宫殿深处,一名身穿绯袍、胸前绣着一只仙鹤的苍老大臣正向南凝望,脸上充满忧虑,此人正是内阁首辅杨廷和杨大学士!

  杨廷和,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年少成名的杨廷和十二岁乡试中举,成化十四年(1478年),年仅十九岁的他又考中进士,授翰林检讨。

  在明朝,考个秀才在十里八乡已经算得上是了不得的文化人,有见到县官不用下跪的特权,县官更不敢随便打秀才屁股的板子。

  而且在政治上,秀才还有向县官建言的权力,类似于现代社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若是秀才能考中举人,那就更加了不得,各项赋税都不需要上交,当地的富人和农民为了避税往往会把自家田产挂在举人名下,光这一项好处,举人一家吃喝用度就不用发愁,更何况举人在官员不足的情况下还有直接补位做官的特权。

  但举人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能考上举人的秀才无一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之辈。

  许多早慧的秀才从志学之年一直考到白发苍苍也没能考得一个举人,更别提像杨廷和这般年仅19岁就考中进士,在有明一朝276年的历史中也能算得上是顶尖的天才。

  至明孝宗时,杨廷和入东宫为皇太子朱厚照讲读,称得上是朱厚照的启蒙老师,在年幼的朱厚照心中埋下一颗励精图治的种子,因此当朱厚照成为正德皇帝后虽然行事乖张,但骨子里依然将家国天下看的极重,其中杨廷和功不可没。

  正德二年(1507年),刚继位不久的朱厚照就命老师杨廷和入阁,拜为东阁大学士,专典诰敕,后来因在讲筵上指责宠臣而得罪当时的权宦刘瑾,被刘瑾使计贬到南京任吏部左侍郎。

  但当年五月,就被朱厚照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八月,被召回京,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朝廷的机密大事,可见朱厚照对其信任一斑。

  正德三年,杨廷和又加官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正德四年,杨廷和再次加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并升任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接连提拔使杨廷和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但他始终保持清正廉明,坚决不与刘瑾等“八虎”和钱宁、江彬等一众佞臣同流合污,成为朝野清流中的坚定柱石,维持着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高效运转。

  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叛乱,杨廷和提拔边将仇钺活捉朱寘鐇。

  同年,张永揭发大宦官刘瑾的罪行,杨廷和抓住时机与杨一清等人联手,使刘瑾伏诛,后论功晋升为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

  同年十月,流民刘六、刘七等发动叛乱,杨廷和挂帅奔赴前线,历时三年平息起义,被朱厚照特加封为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正德七年,原内阁首辅李东阳致仕归乡,朱厚照命杨廷和接任内阁首辅之位。

  至此,一代神童走入大明的权力中枢,并成为天下间除皇帝外最有权势的人。

  作为历经宪宗、孝宗及正德三朝的老臣和朱厚照的启蒙老师,杨廷和深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信任。在他执政时,朱厚照长期不理朝政,放心大胆地在大同、宣府、延绥间游玩,朝廷大事多有缺失,全靠杨廷和独力支撑。

  为此杨廷和曾多次劝告,但朱厚照一概不听,有杨廷和这个既忠心,能力又强的首辅,朱厚照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杨廷和无奈,只能坚持己意,不停地上奏,因此心情忧郁,很不满意,几次称病求退,自然未获朱厚照的允许。

  自正德皇帝朱厚照南下亲征以来,杨廷和把持朝政,肩负大明这个庞大帝国的运转,处事注意镇静、沉稳,为朝野上下所佩服,但朱厚照离京日久,让杨首辅心中十分忧虑,前后数十次上疏请求皇帝回京,朱厚照都不理睬。

  杨廷和最后只好将梁储、蒋冕两位阁老派到南京代自己面圣,力劝朱厚照速返。

  如今,忧心忡忡的杨首辅终于收到梁、蒋两阁老传回的消息,得知正德已经动身返京,如今正停留在淮安稍作休整,心中感到一阵欣慰,若是他知道正德此时已经身患绝症,全靠透支生命再支撑每一天,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

  日本,京畿,幕府城堡。

  自从足利义稙请“剑豪”爱洲移香斋出山刺杀足利义晴,但“剑豪”爱洲移香斋却转而效忠义晴后,义稙与田山尚顺等人就称病闭门,小心提防随时可能上门的袭击。

  在此期间,细川澄元被细川高国和六角氏的联军击败,仓皇逃出京畿。失去三好之长的澄元回到阿波国后郁郁寡欢,不久后就因重伤复发而亡,由其年仅六岁的儿子细川晴元继承阿波国守护之位,再也没有与细川高国一较高下的实力。

  此时的京畿之内,细川高国与皇室、幕府又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平静只是暂时的,京畿内势必会再经过几场血战,淘汰出弱者,整合出最强的力量席卷天下。

  京畿,玉汤泉。

  朱训桢看着面前混乱的日本局势图,心中陷入了沉思。

  据兰花门传回消息,魏彬等人今日就能抵达淮安,如果自己猜测没错的话,被天地盟吓破胆的正德势必会着急返京。

  只要正德一回北京,自己就可带着手下和臣服的日本军队再次杀回南京,夺下南京城后直接举行登基大典,与明廷划江而治,待各方力量准备完毕后,再挥师北伐击溃正德,从而一统大明!

  想到未来宏伟的蓝图,朱训桢忍不住一阵心潮澎湃,但很快就被自己按捺下去,当务之急,是要迅速统一日本,为自己攻占南京做好准备。

  但自从御告发布下去之后,日本各地大名反应激烈,不肯将权力归还于中央,更无人主动送嫡子到京畿仁和寺学习。

  虽说还未满御告上的一月之期,但京畿周边早就收到消息的大名也无任何动作,摆明都在观望中,若是天皇与幕府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那这张御告又会成为一纸空文。

  看着面前的局势图朱训桢陷入了沉思,如今必须使用雷霆手段先将京畿附近几个不服从告令的小国灭掉,来一个杀鸡儆猴,这样才能迅速能打开局面,让那些墙头草主动归附。

  想到这里,朱训桢迅速将目光移到京畿南部边界的纪伊国。

  由于纪伊国守护田山家随着应仁之乱而分裂,纪北至南河内保有一定势力的根来众和在纪之川流域盘据的杂贺众等土豪势力不断扩大,特别是纪北的杂贺党和根来寺,通过本地铁炮冶炼集团,形成了以铁炮为装备的一大雇佣兵集团,能够左右纪伊国战局。

  除此之外,因有天然良港而逐渐抬头的熊野水军势力也开始坐大,这些地方豪强势力各自为政,不理会守护田山氏的统治,只要将这里率先征服,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让那些观望中的大名乖乖归附中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