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霓裳之恋 176、追悔莫及

《霓裳之恋》176、追悔莫及

作者:李幼谦 字数:3520 书籍:霓裳之恋

  后来才知道,女孩子叫苏秀兰,是养父母捡来的,初中毕业就让她休学打工。她一哭二楼三上吊,学校老师也做工作,才让她读到高中毕业。刚刚成年,就要她嫁给有钱人家的脑瘫儿子。她性格刚烈,偷跑出来,在外面打工,不敢抛头露面,才到饭店帮工。

  这真是个苦命的姑娘,刘向阳产生深深的同情,工厂里只招收熟练工,他亲自教她缝纫技术,两人朝夕相处,产生感情,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刘向阳和他的父亲相依为命,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可是长的英俊高大,机修手艺也不错,人缘很好,有一帮兄弟哥儿帮他出力,带上那些哥们找到苏秀兰养父母家,把她的户口转出来,这才领取了结婚证。

  有了落脚的地方,日子虽然清贫,但夫妻俩感情不错。错在生活太贫穷,结婚买不起房子,给老婆买不了钻戒,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务,以后怎么养的起孩子?

  有朋友到南方有了较高的收入,怂恿他也去下海发财。出门不过三个月,就得到父亲猝死的噩耗。他赶紧回来,父亲已经火化。

  一问父亲的死因,有人说是在家里烧饭的时候脑溢血,妻子却躺在床上睡懒觉,等发现喊邻居帮忙,找车子送去医院,老人家半路上就断气了。

  刘向阳从小死了母亲,是父亲一手把他带大,父子两个感情格外深厚。娶了妻子,死了老子,就怪老婆不贤惠,天热为什么要父亲烧饭?一定是与父亲吵架,把父亲气生病了。为什么躺在床上?为什么发现太晚?为什么不及时喊救护车?自己还没有回来,为什么就将父亲火化了?

  血气方刚的小伙,脾气暴躁的少妇,吵起架来,谁也不让谁。

  女人说,自己生病半月,都下不了床,男人就说她装病;

  女人说自己连饭都吃不下,男人就说她娇气,想吃好的;

  女人说家里没有钱,找邻居借钱,才能送父亲进医院,男人就说女人是败家的娘们,不会过日子;

  总而言之,丈夫怪妻子不孝顺,逼死了父亲……

  贫贱夫妻百事哀,丧父之痛让刘向阳失去了理智,相打无好拳,相骂无好言,最后大声喝斥:“老子倒了血霉,才娶了你这么一个扫把星,半年不到,就克死了我的父亲,你给老子滚——”

  苏秀兰收拾自己的换洗衣服:“滚就滚,谁稀罕你这个破家穷家……”

  刘向阳一跺脚,气得到外面喝酒了。深更半夜,醉醺醺的回到家里,也没有发现少个人。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发现,老婆果然滚了,而且一去不回。不仅家里没有人了,她也没有回工厂上班,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一直到把所有的事情办完,已经在厂里面辞职,失去了工作,几个月打工钱也用完了,只有回到南方去上班。

  就这样,两个人失去了联系。他到处寻找,疼痛伴随着悔恨一点点的升腾,犹如烟火不停歇的爆炸,就在他近乎疯狂的时候,哥儿们又把他劝住了:

  “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这日子该多难过,你在家里留下联系方式,她总会找你的。”“你们两个根本就没有离婚了,你还怕她能跑多远?”

  “女人嘛,总是嫌贫爱富的,等你有钱了,你想甩都甩不掉……”

  他这才冷静下来,是,两个人根本就没有离婚,只是分居而已。就是她还要再嫁,也必然会找自己的,只要有钱,还能组织一个完美的家庭。于是,他也不着急了,虽然留了地址,那房子拆迁,也没办法保留联系方式。但是只要她想找自己,工厂里有老同事,他的朋友也不少,总能问得到自己下落的。自己的任务就是赚钱,给她们娘俩将来有富裕的生活。

  既然没有离婚,他始终有信念:总有一天会全家团圆。就从那以后,他的火爆脾气渐渐消弭,在南方打拼,更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靠着他年轻有干劲,技术一流,站稳了脚跟,从小作坊开始,工厂办起来了,非常艰难,他一个人打水不混,找到一个助手——向南方,办成了规模,有了一部分家当,这才回来寻找妻女。

  决定在潼南县办工厂,就是收购自己工作过的那个服装厂。就是想把那里作为根据地,有那么多认识苏秀兰的老同事们,方便打听消息。

  可是,从潼南县向四周寻找,也没有踪影。看着他条件好,同事们关心他,要给他介绍对象。他这才说:“我和苏秀兰又没有离婚,哪能停妻再娶?”

  “你还在等苏秀兰?”十几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工厂的上上下下换了许多人,老同事有的死了,有个退休了,有的自动离职了,剩下的没有几个。而当年苏秀兰也就一个普通的缝纫工,进厂两个月就结婚了,结婚三个月就再也没有进厂了,很少有人还记得她。

  潼南服装厂的供销科长还记得,是因为当时是车间主任,记得那女孩子很漂亮,进厂之后很能干,还打过她的主意。听说是机修工刘向阳的对象,这才善罢甘休。相隔十几年后还认得,就因为当时有一份好感。

  他说是到湖城办事,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苏秀兰骑着自行车,带着饭盒,在汽车停车的时候对面而来,说是去上班,快迟到了,自行车走的很快,汽车也发动了,背道而驰,失之交臂,也来不及打听到底在哪里上班。但是看起来在湖城。

  刘向阳这才决定在湖城搜寻,就买下了东风服装厂,想以这里为据点,再寻找妻子女儿。就这么巧,买工厂的时候,妻子还活着,可寻找妻子的时候,妻子已经死了。如果顺序倒过来呢?

  当年,就是因为那一个“滚”字,就改变了终身的的命运。寻找妻子的日子里,多少个午夜梦回,都在做梦,做大团圆的美梦,时至今日都无法释怀。难道这就是命吗?是因果报应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苦果自己痛苦。

  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声“滚”也是千古恨,起码对个人来说,再也无法挽回了。

  现在,名声有了,资产有了,事业有了,包括自己的脾气都改了,不再是那个毛毛躁躁的,动辄暴跳如雷的,成天拉着一张脸的毛头小伙子,自己也忘掉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笑容渐渐的爬上脸颊,就是为了让妻子看见的第一眼,就像在春天里的一样温暖。

  可是妻子没有了,好在还留下个女儿。为什么从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就感觉到亲切呢?就因为是神奇的血缘关系吧。脸部的上半部分像自己,脸部的下半部分像母亲,性格上也柔和了两个人的特点,所以不是一眼就认出来的模样。

  幸亏,以前没有亏待她。但是,在她流落街头,最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没有帮助。那时想她回来,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却没有想到她孜孜以求的愿望,会不会因此怨恨自己呢?最大的怨恨,还是赶跑了她的母亲,让她们历经艰险,让她母亲在贫困中挣扎,最后重病缠身,悲惨的死去……

  当父亲都没有尽到一点责任,女儿不会原谅的!那么好的姑娘,如果让她心生厌恶,还不如瞒着她,默默的关注着她,让她心生好感。不过,纸包不住火,万一哪一天事情暴露了,她会认我这个父亲吗?想到这里,如同冰雪掩埋住自己,浑身发寒。还是做好当前吧。

  非常非常想念,但是相隔那么远,怎么能给她实在的帮助呢?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做好现在,做好当下,准备未来吧。

  躺着没用,悲伤没用,痛哭流涕更没用。只有给女儿更好的生活。

  他坐起身来,到前面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掏出那张纸,第一次给女儿写信,还不能暴露自己父亲的身份,真是悲哀呀。

  斟酌半天,才以公事公办的姿态,敲下了这样的字:“悠悠,你在那边终于学到了本事,我为你感到高兴。看到你给张大雷设计的服装,很好,我喜欢。因此,决定公司把这款服装设计买下来。听说,德国那边的公司买你一个设计款,付10,000马克,按照同样的比例,按中国的情况,也付给你10,000人民币。你看看,这个钱打到什么地方?你是不是能够收到?请尽快回复我。另外,你一边学习,可以一边给我们设计,我都按照这个价钱给你,你是不是能够接受?尽快的,把你的汇款地址告诉我。”

  最后,他署名:东风服装总公司刘向阳,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点击发送之后,邮箱显示已经发向对方。这个时候,地球的那一边还是黑夜,明天就会看见了,她的唇边,会笑出两个小酒窝吗?

  电脑还没有关机,向南方进来了,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说不想吃,板着一张脸,让对方坐下来,沉痛而又严肃地说,要告诉他一件事情。

  向南方马上就明白了:“苏秀兰不是找到了吗?我知道是你的妻子,她已经死了,你们没有最后见一面,如果我们早一点找她,哪怕病入膏肓,在医院里住着,你们也能见面,以前的误会解开,能够向她道歉。”

  “是的,什么都迟了,可惜,我连对她说声对不起,都再也没有时间;我创下的千万财富,也不能再为她买一件衣衫;我打下一片江山,妻子只能占据坟墓那么大块位置;我已经彻底改掉自己粗暴的脾气,她却再也看不见我温柔的笑脸……”

  “天啊,我的老总,什么时候你这么文采斐然了?简直是出口成诗呀!”向南方惊叹不已,看见对方泪眼朦胧,又劝慰道,“我知道你很痛苦,饭不思茶不想的,可是已经没有用,人死不能复生,不还有个女儿吗?赶快找到她……”

  刘向阳止住了眼泪,有几份欣慰的说:“我早就认识我自己的女儿了,可惜一直不知道我们是血肉之亲。”

  “是谁?”

  “你也见过,是刘苏悠悠。”

  “是她?!”向南方欣喜地嚷嚷,“那个丫头啊,不错不错,又聪明又漂亮又能干,现在在德国学习吧,你赶紧告诉她,你还可以出国看看她,父女相认,感天动地呀。”

  刘向阳赶紧摇头:“打住打住,千万不要透露风声。我就是给你说我女儿的事情,千万了,千万不要让她知道我是她父亲。”

  “为什么?20多年了,你们能够相见,父女重逢,不但你们高兴,包括她的闺蜜,她的同事,公司的上上下下,都应该很高兴吧。”

  “恐怕事与愿违。悠悠性格像她母亲,自立自强,坚韧不拔,又是那么孝顺的姑娘。她们相依为命,女儿只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感情一定非常浓厚。”

  向南方还有点奇怪:“你们相处好长时间呢,怎么没看出来?”

  “我看到悠悠的时候,只觉得有一种亲切感,但是,只是脸庞的下半部分有点像妻子,年纪也差不多,她的神态也有一点像,也只是有些恍惚,想都不敢从那方面想。现在确定之后,才发现不是巧合……但是,不能说。”

  “为什么?你没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而且对她那么好,给她那么大的支持帮助,就是作为一个父亲,你做得也不错了。”

  “你不知道,我的妻子性格是多么刚烈呀。当初,养父母让她嫁给一个脑瘫患者,她就是偷跑出去,再也不进家门;我只是与她吵了架,说了一声‘滚’,她就再也不与我见面。女儿的脾气似乎温和一些,但是,潜移默化20多年的影响,为了培养女儿,妻子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就是妻子经受的苦难,女儿都可能对我深恶痛绝,还能原谅我吗?恐怕不能。现在,我知道女儿了,我能够经常看到女儿了,我能够默默的关心她,不再有别的奢望,足矣。相反父女两个相认,她如果心怀怨恨,我们闹僵,反目成仇,反而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