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青纪事 第二章 不走了

《长青纪事》第二章 不走了

作者:嘉霖本杨 字数:2649 书籍:长青纪事

  对于四岁之前的记忆,何立扬很是模糊,但母亲的剁荞面他却深深地烙在脑海里,那时候,他跟随母亲到荞麦地里锄草,好奇地看着漂亮的粉嫩花儿,然后偷偷地掐下来装在自己的衣兜。

  事后,母亲也没责怪,只告诉他荞麦收成以后,做成面很好吃,于是,他就一天天盼着,那个秋后,他吃了好多天剁荞面。母亲每次做饭前,他拉着母亲的衣襟站在旁边,看着母亲用剁面刀在案板上“当当当”地剁着,随后,面团就变成了一丝丝细小的面条。

  母亲还会调制各种各样的哨子汤,在他吃过所有的哨子汤里,唯独用风干羊肉做的最是馥郁,那个时候日子清苦,一年也吃不了几次这样的膏粱,每次他都能吃到小肚皮被撑得圆鼓鼓的。

  “好,妈,妈这就给你做,风干羊肉剁荞面。”何田田一边说,一边打开了边上的小冰箱,拿出一块风干羊肉。

  何志国从兜里拿出一根烟,看到何田田打开冰箱,他没顾得点烟,声音沙哑着说:“这得做到什么时候,还不把娃饿坏了,走,让你妗子(舅妈)给你做,这顿先吃了,晚上再吃剁荞面。”说着,他从妹妹手中拿过风干羊肉重新放进了冰箱,然后拉着何立扬的手向外走。

  何志国家就在何田田家下边的山坳上,六间整齐的白面平房,房顶上的烟囱里冒着淡淡的青烟。

  三人前后相随,不到三分钟便走进了他家的大门,院落里收拾的干净整洁,一条土狗摇着尾巴不断地在三人脚下打圈。

  走进房内,一个留着短发,眉眼温和,衣着整洁的妇女正在灶台边擀面,看到何立扬后,擀面的手立刻停住,明显一愣。

  何志国咧着嘴介绍完后,妇女温和地笑着说:“都长这么大了,长的真像他爸。”

  这时,何志国瞪了她一眼:“赶紧做饭,娃饿坏了。”

  何志国十分不愿别人在他的面前提及何立扬的父亲孙学军。当初要不是孙学军带着四岁的何立扬离开长青村,妹妹何田田也不会过得这么困苦,一个女人独自扛着生活担子,在众人的流言蜚语中过了这么多年。

  在他心里,孙学军就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负心人,狠心丢下妹妹去大城市过好日去了。

  何志国的妻子刘丽红在灶台边忙着做饭,他领着何田田母子坐在隔壁房间里。

  他向何立扬问这问那,何立扬有些拘谨地一一回答。何田田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目光从未离开过何立扬。

  离开的时候还是一个小不点,现在已然长成了大小伙子,眉眼之间虽然和父亲孙学军很相似,但是要比孙学军俊伟几分,尤其那挺拔的鼻梁和棱角分明脸庞,还有一米八的个子,村里哪个小伙子能与他比,就是放在金明县,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俊后生……

  饭菜很快端上了桌,三个长辈热情地招呼何立扬,对于早已饥肠辘辘的他来说,这顿饭确实鲜香无比,甚至比过深圳那些大酒楼的八珍玉食。他接连吃了三碗,还是有些意犹未尽,但胃里实在装不下了,这才打着饱嗝不舍地放下筷子。

  饭后,何志国提出来到村里转转,何田田有些心疼地说:“他大舅,扬扬远路风尘的,这会太阳这么大,让扬扬歇会。”

  何立扬也笑着说:“大舅,我现在确实有些累,刚才又吃了那么多,都快走不动了。”

  三个长辈顿时笑出声来,随即,他又补充道:“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在村里转的日子长着呢。”

  三人脸上的情绪明显一怔,何志国十分惊讶地确认着:“不走了?”

  “对,不走了。”何立扬肯定地笑着说。

  这时,何田田突然哭出声来,握着刘丽红的手:“嫂子,听见了吗?扬扬说他不走了,就留在咱长青村。”

  刘丽红点着头,眼眶变得红润起来。

  “哎呀,不走是好事么,哭啥?”何志国沉声说。

  何田田用袖子一抹眼睛,脸上挂着破涕后的笑容:“嗯,嗯,好事,好事。”

  窑洞外面,太阳挂在中间,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山洼上的梯田里,绿油油的庄稼苗低头弯腰,在烈日下俯首。升腾起的热气里,蝉鸣声中夹杂着几声鸡鸣和狗叫。

  窑洞内,似乎感觉不到外面的闷热,清凉的空气中一片祥和,何立扬微笑这讲述他在那边的生活,大舅何志国和妗子刘丽红时不时插上几个问句。

  这次回来留在长青村,是何立扬犹豫了很久的决定,大学毕业不久,他就被父亲安排到自家公司的管理层。

  父亲病亡后,缺乏经验的他无力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导致公司业绩直线下滑,为了挽救公司,他只能减持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屈身将公司交给更适合的人管理。

  内心的绝望和无助让他想得到一个温暖的港湾,而长青村就是这个港湾,这里有他魂牵梦萦母亲,可以说,他的根依然在长青村。

  当然,这些事情他没有告诉三位长辈。

  面对三个长辈,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前,扶贫工作已成为最具时代影响力的大行动,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所以,就算回到长青村,只要能投身扶贫工作,他坚信自己的人生一样能闪光,最重要的还能陪伴在母亲身边。

  何田田听着何立扬的话,由衷地点着头,何志国心里暗暗想道:这娃给自己画了一个大饼。

  想归想,何志国还是竖起大拇指:“羊羔子,有这想法,大舅给你点个赞。”

  何立扬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大、空,面对大舅的赞扬,不自然地笑了笑。

  刘丽红推了一把何志国:“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叫什么羊羔子。”

  “叫习惯了。”何志国咧着嘴,随即,他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说:“不过,想法归想法,咱这长青村情况复杂,去年一年就换了三个搞扶贫的第一书记。”

  “大舅没有小看你的意思,大舅知道你在深圳见多识广,但是农村不比城市,手机上常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依我看,这农村一点不比城市单纯。”

  ”就说咱们村,除了咱何家,还有赵家,雷家,以及其他一些单门小户,每家都往自己锅里拨食,大小事情,难做的很,你以后不管干什么,都要心里有数,不然,人得罪了,事还么办成。”

  说完,何志国用力嘬了一口手中的烟屁股。

  何立扬点了点头:“我刚回来,心里还没底,先把村里的情况了解清楚了再说吧。”

  “嗯,有啥事就问大舅,其他的不说,就村里这摊事,我起码还知道些情况。”

  四人说的心里畅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在天空中倾斜。期间,谁都没有提起孙学军,而何立扬也主动避开了父亲,只说自己。

  何立扬跟着何田田回到家里,刚进门,何田田便拉开冰箱门,要给何立扬做风干羊肉剁荞面,何立扬一拍自己的肚子,苦笑着说:“大舅家吃的还在呢,您又给我做,我哪吃得下。”

  何田田目光温和,口气坚决:“下午还没吃呢,我提前准备好。”

  “妈,换个其他的吧,今天我实在吃不下了,明天做这个,我多吃点。”

  听到何立扬叫妈,何田田差点没忍住又流出眼泪,她酸着鼻子问:“想吃什么?”

  “小米稀饭。”何立扬笑着说,他在深圳经常跑到一家卖陕北特色的酒楼里喝小米稀饭,可那里的小米稀饭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虽然老板也是陕北人,说小米就是从陕北运过来的,可他就是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何田田有些不情愿,在她看来,小米稀饭全是汤水,没什么营养,儿子刚回来,她必须要做一顿好吃的,但看到何立扬暖意的笑容,她又无法拒绝,只得应承:“好。”

  六月,节气把白日里的时光拉的很长,晚上快八点时,天色还是没有暗下来。何立扬陪着母亲坐在凉风习习的院落里,虽然他们之间不过只言片语,但彼此的内心都十分享受这突如其来的团聚。

  村里的庄稼人陆陆续续地在乡间的小路上往回走,有好事者来到何田田家的院子里,一边与何田田闲谈,一边打量着何立扬。对于他们,何田田总是热情地招呼着,又是倒水又是递西瓜,何立扬也很有礼貌地叫着“叔、婶”。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前,何田田仓窑(储藏杂物的窑洞)里的三颗西瓜已经全部变成了地上的一堆西瓜皮。

  尝过母亲熬的小米稀饭后,才知深圳的小米稀饭为什么总是一股怪味。碗里金色小米十分浓密,上层似有淡淡的油花,入口滑爽,味道香甜。

  何立扬连喝两碗后,满足地躺在何田田从柜子里拿出来的崭新被褥上,想着这些年来,母亲一个人是怎么走过来的,同时思考着该怎么和母亲说父亲已经过世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