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极品老太太后,我成了全村的顶梁柱 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娘的孩子是个宝

《穿成极品老太太后,我成了全村的顶梁柱》第二百四十七章 有娘的孩子是个宝

  中医有望闻问切,望就是观察人的气色,苏巧娘眼底卧蚕带彩,这卧蚕的位置在玄学上讲是儿女宫,在中医上望气亦是如此,卧蚕和颧骨和鼻准,红而艳者必生男,而发黄、紫或不艳者必生女,你要问有没有科学根据,反倒是解释不清了,可这种望气的诊法,屡试不爽。

  在陈瑜看来,除非苏巧娘没有怀孕,否则必定是男丁。

  苏巧娘看着陈瑜低垂着眉眼给自己诊脉,又抬头仔细看自己的脸,有点儿紧张了:“娘,我咋了?”

  “没咋,就是怀孕了,头三个月得小心点儿,这一胎刚好能彻底养好了你的身子,不能马虎大意了。”陈瑜说。

  苏巧娘伸出手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娘,这一胎稳吗?”

  “还没过三个月,你小心点儿就稳,你要因为秋收过度劳累就不稳,这事儿得看你。”陈瑜看苏巧娘神色喜忧参半的样儿,就知道肯定是担心生男生女上了。

  说来也是,前头三个姑娘了,这一胎她必是极盼着是男孩的,可越是这样自己反倒越不能说,否则漫长的孕期就够苏巧娘受的了。

  苏巧娘轻轻地叹了口气:“娘,我盼着是个男丁。”

  “嗯,情理之中的事,但没生下来就不能下定论,你这一胎来的不容易,就你之前那亏空厉害的身子,想要有孕可挺难的。”陈瑜说。

  苏巧娘笑了:“娘说得对,我得好好带着这一胎,要是男丁,以后是姐姐们的依靠,要是女儿,那也是命,姐妹之间相处更亲近许多。”

  “你能这么想就是好事,再说了,保不齐就让你儿女双全了呢。”陈瑜拍了拍苏巧娘的手:“明儿开始在家里养胎。”

  苏巧娘一听不干了:“娘,这可不行,少个人干活就慢了,再说我不去就得雇人,多雇一个人就多一笔开销呢。”

  “你之前一副药都几两银子,雇一个人多少钱?这一胎可还有给你养身体的心思在里面呢,你不给我好好养着,信不信我给你一副落胎的药?”陈瑜沉了脸色。

  苏巧娘赶紧点头:“养,养,我在家养着,别的不能做,我跟着秀英和三婶儿在家里收拾。”

  “不用,你去场上看着鸟,别叼走了咱们家粮食就行了。”陈瑜起身:“这段日子秋收,家里这边大锅饭做着,你也别在家里忙活吃喝了,如春和周家人都在这边吃。”

  苏巧娘看着陈瑜的背影。

  陈瑜还在说:“咱们家玉兰我带着,你带着玉秋看场,我和你说啊……。”回头看苏巧娘还坐在小板凳上,眼泪汪汪的看着自己,忍不住叹了口气,扬声:“干啥呢?”

  “高兴呢。”苏巧娘起身过来:“娘啊,我生了三回,小产一回,从来没有人这么为我想过。”

  陈瑜拿了帕子塞到苏巧娘的手里:“我是你娘!”

  “嗯,知道,我娘疼我。”苏巧娘擦了擦眼泪,过来挽着陈瑜的手臂。

  陈瑜扫了眼苏巧娘:“知道我疼你,就好好养着这一胎,回头坐月子的时候我帮你调理身体,一准让你后半辈子都活蹦乱跳的。”

  “听娘的。”苏巧娘心里还是酸酸涨涨的难受,但也暖暖的,甜滋滋的,她以前没敢想过还能有这么一天,娘疼起人来,还真让人有点儿受不住呢,总想掉几滴眼泪。

  晚饭的时候陈瑜就提到了让女人们在家里做饭菜,男人们接下来收拾玉米,至于收拾玉米的方法陈瑜决定第二天早晨带着人去田里做演示。

  两个人一组,一个人三根垄,一主一次的割玉米,三四步放一堆,如此把玉米割倒下后,后面的人是两个人相对,中间放着筐子,玉米在杆上剥干净掰下来放在筐子里,有人配合把装满的筐的玉米倒在跟着的牛车上,牛车用木头钉了箱板用草绳捆稳。

  这下,苏家庄的人再次被震惊了,因为打从苏家开始收玉米,他们就眼睁睁的看着一车车黄橙橙的玉米从地里拉回来,整个场院都铺了厚厚一层,这得多少粮食啊!

  关键是,都十几天了还没收完啊!!

  陈瑜让郑月娥招一些人做短工,剥完玉米的玉米杆要捆起来,这些可以用来喂牛。

  苏家庄的人私下里沸腾了!

  现在就差看收赋税要不要了,如果官府能用这些做赋税,那简直不种玉米都要遭天谴了啊!

  苏家庄的人在等,陈瑜也在等,等迟迟不来的李斯忠。

  此时,李斯忠把所有的事情交接完毕,趁着要赴任前夕的时间赶紧登门苏家。

  当他看到场院里的玉米也大吃一惊,他是旁观者,看得太清楚了,苏家的变化是惊人的,看似平平淡淡,一家子都在努力过日子,可真正的根源是什么?是各种出乎意料!

  掩藏在平淡之下的是令人震惊的机遇,天家藏书,苏家有,七星椒,苏家独有,就连玉米也只苏家有。

  青牛县不大,可放眼大越国,苏家独有的这些东西就没办法解释了。

  “婶子,斯忠刚处理好衙里的事情。”李斯忠给陈瑜行晚辈礼:“过来辞行,也为了看看玉米。”

  陈瑜微微挑眉,请李斯忠坐下来才说:“这玉米收成很好,就是不知能不能用来交赋税。”

  “苏家有百亩地可不用交赋税。”李斯忠看陈瑜:“婶子是为了百姓问的?”

  陈瑜笑了:“确实有这个想法,玉米产量好,百姓更容易衣食丰足,百姓衣食丰足,自是民安而国泰啊。”

  李斯忠立刻站起身来,深深鞠躬:“婶子高瞻远瞩,斯忠这就写一封奏折,带一些玉米上京禀报,此乃国计民生的大事。”

  “这倒不用着急,玉米的吃法一并带过去,应该会更好。”陈瑜说。

  李斯忠心服口服,苏家是多大的气运罩着的门庭啊?藏过龙,皇嫡子萧祈玉,卧着虎,四品昭武校尉苏世康,更不用说跟萧祈玉一起离开的苏谦修未来可期,就说当下,苏家外有经商买卖,内有苏老夫人坐阵,还有跃跃欲试要科举入仕的苏世明,如此苏家,就算自己官路扶摇而起,又真的能配得上吗?

  心里百转千回,李斯忠把心一横,撩起袍子咣当跪在了陈瑜面前……。

  陈瑜:……!!吓我一跳啊,至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