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州 第一卷 龙出塞北 第二十四章 惊鸟

《中州》第一卷 龙出塞北 第二十四章 惊鸟

作者:素月墨雪 字数:2758 书籍:中州

  一行马队连夜远奔,自岭州最南昆仑山直穿一州之地,然后继续北行。一行人从装饰和行动上来看,绝对是长年累月进行夜行夜袭的活动,动作干练,训练有素。这个几十人的马队,只传出马匹狂奔的整齐有节奏的马蹄声。

  秋夜的寒气逼人,可他们身穿特殊材质制作的夜行服,完全能够抵挡这样的秋寒,只有衣角沁凉。

  经过长途奔袭,终于,直到看到了那座沧州最大城池的火光,他们这才止住前进的步伐。马队停在一处隐蔽地方,小心仔细地整理着行囊。

  这群人的领队从人群中走出来,摘下黑色的兜帽,露出一张沧桑的脸庞。

  这个领队的老者认真眺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城市,心里稍稍感叹了一句。

  不愧是号称扼守西北商道咽喉的浔阳,真是热闹。

  西北三州,沧州好像是其中最热闹最惹眼的一个。最著名的两次北拒和襄阳的开城、浔阳城必争难争的超然地位,再加上诸多风流人物和奇闻异事,使得沧州更具传奇色彩。相比之下,离州就好像是一个跟在沧州后面捡漏的人家,一点一滴拾物补家,没有沧州那种随时会发生战争的担心,倒还真给它积攒下不小的家底,这些年越来越富庶。

  而最西最北的乌州,好像就更没什么名气了。只因为乌州最北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龙背雪山,方圆千里杳无人烟,虽然这座雪山的背后就是北族最富庶的“天府”,可是当这座山横亘于此,便彻底阻断了北族人翻山破城的野心。因此,相比于沧州那种随时面临北族一枪穿城的险危境地,乌州人却完全没有此担忧。世人对于乌州的印象,自古以来好像就是无名将、无强兵,家留一亩三分地,螺蛳壳里做道场。

  老人抬起头环顾四周,然后从嘴里发出一种特殊的鸟鸣声。

  片刻之后,循着这道暗号,有人穿过夜幕,来到老人的眼前。

  老人看着从披风下露出的年轻脸庞,问道:“苏倾天没有一起过来吗?”

  少年说道:“现在他应该在城内处理别的事情。”

  老人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少年,又问道:“很难想象他会这么信任一个人,将联络我们的方式都主动告诉了你。你们是很好的朋友?”

  少年沉默片刻,接着说道:“是很好的朋友,但联络方式其实是我主动找他要的。”

  少年看着一脸不解的老人,继续说道:“因为事关重大,我们不得不需要借助刺客山堂的力量。我听说八阁之中鹳雀阁最擅长极致的暗杀和夜袭,谢阁主更是在这方面登堂入室的专家。所以我找他要来山堂的联络方式,他本人本来是没有这个意思的。”

  被少年尊称谢阁主的老人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是那孩子的作风。”

  刺客山堂,四殿八阁,鹳雀阁阁主,谢胜万。

  老人看向少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少年。”

  “顾南逢。”

  “是个很孤独的名字啊。”

  一阵寒风吹来,掀起一阵冰凉,寒冷的秋夜里马匹打着响鼻的声音传向四周。

  老人看了一眼身后几十人的马队,问道:“需要我们做什么?现在就进城吗?”

  顾南逢说道:“不,我需要你们现在就驻扎在城外。”

  老人说道:“水下鬼?”

  顾南逢略带惊讶地看向老人,点头道:“是的,真正的敌人还没露面。只有等到藏在水下的鬼露头了,才是我们动手的时候,我会派人送来消息,到时候就需要仰仗刺客山堂的诸位了。”

  “明白了。”

  老人抬起右手,接着身后的众人都迅速翻身下马,整理好马匹和行囊,开始原地休息。风撩野草,老人看着远处灯火高挂的浔阳,感叹道:“看来是一场很不好打的仗啊。”

  顾南逢没有说话,只是跟着老人一起望向远方的城市。许久之后,他向老人抱了一拳。

  老人看着要离去的少年,说道:“最后问一句,像你这样的人,那孩子身边还有很多吗?”

  “是的,很多。”

  顾南逢犹豫了一下,想了想,最后还是转过头,说道:“所以您其实不用太担心,苏倾天和我们是一样的,在这个看似太平却并不太平的世道,都有着一个藏在心里的绝大梦想,因此我们会彼此支撑着走到一起。”

  兔起鹘落,少年隐没在黑夜里。

  老人站在原地,许久之后,沧桑的脸上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笑容。

  天边泛起鱼肚白。

  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浔阳城满城都是喜庆气氛。

  城主府张灯结彩,搭架子、摆高台,紫梁道吆喝声叫卖声铺天盖地。不论是富贵人家,还是老蝉街、城西的一些平实贫苦人家,都或多或少被这种气氛感染到,大多数人家的门前都早早地挂起了有喜庆气息的枫叶灯笼,家和人团圆,人生幸运事。

  麒麟楼上,老人将怀中一摞书依次放回书架上,然后站在窗边花梨大案边上,望向外面的热闹景象,凉风习习,吵声闹声鼎沸。

  真不像边地啊!

  老人心中又升起这样的感慨。倒是十分像那些百年十年充耳不闻铁蹄战鼓的江南城池。

  “苏满堂的城主府那边,现在说不定在弄那劳什子的‘三州棋局’吧,好一个文治武治一把抓的苏城主。听说这一次最有看头的三场棋当属年轻小辈们的三场博弈,年龄不大,水平可着实不低,要有机会倒还真想去现场看看。要是再有时间,还想在这浔阳各处多转转,多走走,好好看看这个被太武帝和韩起将军称为‘西北的江南水乡’的城市,看看这里的人们为何与修罗北漠仅仅一城之隔,却还能生活的如此坦然。”

  老人自言自语,负手窗边,风理双鬓,想到了很多往事。

  若论地大物博、福缘底蕴,处于中原之地的祁阳王朝可以说独占鳌头。若以千年前的大阙开朝为起点,沧海桑田,龙脉遍布。最终挟泰山以超北海,统一中原腹地的祁阳,建国近四百年,依然未见颓势。这种难以想象的局面是否昭示着祁阳才是那个从未出现过的天命所归?虽然很早之前就有人说出过一句让天下谋士低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现在人们依旧看不到一点能让祁阳西沉的苗头。论国力,即使是强如北漠,天下兵武之盛,依旧不敢说有绝对的把握攻入中原,而西启,若不是祁阳顾忌太多,说不定兵戈铁蹄早已踏碎千里雪山,与之差不多境地的南荒,从未奢望越过夷水一线。

  祁阳多方受敌,却没有一个人敢断言这将会是一场神州陆沉的共斩,还是一场千年未有的共御。老而弥坚的四堂柱、层出不穷的鸿儒谋士,闪烁在各处夜空的少年英豪……真是应一句:天佑祁阳。

  暗阁之三——“震”出现在阴影里,看到正在出神的老人,便继续保持沉默。

  良久,老人问道:“是楼船来消息了?”

  震稍感惊讶,说道:“是,今天有人找上暗阁,将之前所说的那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都确定了,就在今晚。”

  老人点了点头,“意料之中的情况。还有别的事吗?”

  震沉声说道:“关于十方俱诚的行踪,乌州离州都没有发现身影。根据暗阁的追查和推演,这位剑仙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沧州,而且,应该……”

  老人打断道:“不是襄阳就是浔阳?”

  “是。”

  老人面色下沉,思索了片刻,问道:“十方俱诚有没有入局一场围杀的可能性,就像前不久襄阳打的那场架。”

  震小心翼翼地说道:“按照常理,以十方俱诚的身份和心性,不会亲自参与到这种局里面来。但如果他真的要入局,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有人用了一个他无法反抗的把柄来逼迫他。”

  老人说道:“所以有这样的可能性,而且因为这种极低的可能性导致很多人会疏忽这一点,那么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这个局面就是山崩之局,到时候所有人就是必杀之地的必杀之身。”

  “是。”

  老人面色阴沉,突然问道:“乾和那一线武道长生有多大的差距?”

  震思索片刻,回答道:“不佩轩辕,天地之隔,若御轩辕剑,也只可抵挡一时片刻。”

  “好,那将干调度到那孩子那边盯着,佩轩辕剑。”

  “那您这边呢?到时候还要参加楼船的那场会议,我担心……”

  老人不再言语。

  震见老人心意已决,只得沉默,良久之后,发出来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声。

  负手而立的老人眼神平静,许久之后,轻声说道:“到时候,就仰仗你们暗阁的诸位了。”

  浔阳城南城门的不远处,一位高大的剑士缓缓走来。

  他将一柄小巧的带鞘剑和一把一直御剑冲霄的飞剑皆缩寸入袖,然后抖搂抖搂了袖子和身形,慢慢悠悠地入了城。

  好香的酒香和酱香啊,不愧是名不虚传的浔阳,还刚好撞上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这位剑士目光扫过高大的麒麟楼、莲花塔和城主府,又看了几眼沿街的酒馆摊子。

  最后剑士走进一处酒馆,要了三斤酱牛肉和一壶酒。

  他将酒碗倒满,喝酒之前,端起酒碗抬了抬,好像是敬酒的样子,而敬酒的方向,朝向西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