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雷天主 第213章 飞天狻猊

《万雷天主》第213章 飞天狻猊

作者:思翁 字数:2001 书籍:万雷天主

  到了黄昏时分,三人匆忙从龙华寺道别,等太阳落山后洛阳就要开始宵禁了,真的被巡城校尉抓到那就麻烦了。

  不过宵禁针对的是普通百姓,权贵只要有通行令牌,也是可以夜间出行的。

  太阳落山后,宣德里。

  作为朝堂重臣一级的大臣,崔光的府邸可以说是特立独行了,他的宅邸挤在宣德里的弄堂中,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位三朝老臣,多次担任宰相的重臣府邸。

  崔光自从于忠擅权事败后,就出任国子监祭酒这个远离朝堂的职位,加上他年老,如今来拜访他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周围的邻居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崔宅的正门打开过了,随着当年的老友日益凋零,已经没有多少值得崔光打开正门迎接的客人了。

  但是今天崔府的大门洞开,领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国子监祭酒,平恩县侯崔光,站在自家门口,亲自迎接贵客。

  就连藏在暗中监视崔光的白鹭曹使者都疑惑了,等看到崔光迎接的人之后,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了。

  崔光迎接的人没有穿官袍,一身长袍的冷峻中年人乘坐牛车,车上堆得如小山一样的竹简让木质车轮每转动一圈都吱呀作响,等到崔光府前的巷子口,这位冷峻中年人立刻下车,执弟子礼走向崔家正门。

  “善长啊,你的《水经注》又写成一卷了?”

  冷峻的中年人叉手称是,监察崔光的白鹭曹使者们都认识这个中年人,他就是被朝廷罢官在家的,前御史中尉、东荆州刺史,郦道元。

  崔光拉着郦道元从正门进宅,下人驱赶着牛车将满满一车的竹简拉入了府中。

  白鹭曹使者都知道这位郦道元罢官后就一直在洛阳修书,据说是给上古《水经》作注,每写成一卷,就会带着竹简来崔光府上请这位国子监祭酒雅正。

  要说这位郦道元也曾经显赫过,当年孝文帝在位期间,他就以御史身份参知机要,为孝文帝汉化改革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日夜筹划。

  但是郦道元为人方正冷酷,得罪的人不少,到任地方后又打击豪强,在东荆州刺史任上强行实行均田令,将豪强大族不法侵占的土地分给普通百姓。

  因此郦道元被东荆州豪强联手告状,最后被罢官返回洛阳。

  两个失意的大臣讨论文学,这种事情都不值得白鹭曹记录在案。

  崔光将郦道元迎接到府内,迫不及待的展开竹简,读到了最新一章,忍不住击节赞叹读道: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好一个‘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渔歌,胜过千言万语!”

  郦道元摸着胡须说道:“宗周设乐府,访民风以为诗,是为《诗经》。学生写完了这一章,更觉得这渔歌道出了三峡之意境!”

  崔光又问道:“白帝城就在其间吧?”

  郦道元点头。

  崔光叹息说道:“汉昭烈帝被火烧连营,季汉之气数已尽也!诸葛武侯六出祁山,不过是尽前世之余烈,徒劳也!”

  郦道元却说道:“学生倒是不认为,蜀中有天险之固,季汉之亡,亡于心中失了天险。若没有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早就文恬武嬉不堪战了。”

  “这世上的事情,又岂能因为所谓大势而不为?”

  两人从《水经注》说到了季汉,事事都不是说当下,可句句都说的当下。

  崔光叹息一声说道:“我已经老了。”

  郦道元昂着头,看向崔光满头的华发,他也终于躲开了眼睛。

  崔光已经六十多了,他想起当年在孝文帝身边筹谋改革的时候,辅国将军王肃和当时的黄门侍郎崔光,两人争相进策,今日王肃进一策,明日崔光进一策,那时候国事如同烈火烹油,郦道元在孝文帝身边筹谋,又辛苦又充满了成就感。

  可如今孝文帝早已经驾崩二十年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王肃也在扬州不明不白的暴毙,时年三十八岁。

  崔光经过三朝动乱,如今还任着国子监祭酒,早已经远离朝堂大事了。

  谁还能要求一个六十岁的老人,继续为了国事操劳呢?

  郦道元叹息说道:“前日,散骑常侍、给事中张仲瑀找上我,说是要向朝堂上书,要求吏部铨别选格,不得由羽林虎贲军职转任清流官,排抑武人。”

  崔光闭着眼睛听着,等郦道元说完,他开口问道:“张仲瑀?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

  郦道元点点头。

  崔光问了一句,就闭上眼睛。

  郦道元急切的说道:“崔公,当年孝文皇帝改革的时候,留下羽林虎贲入仕的途径,一是为了国家尚武之风不坠,二是为了安抚国族和汉人中从军的寒门,使之有晋升之阶,不至于闹出事端来。”

  “张仲瑀要排抑武人,若是闹出乱子来要如何收场?”

  “那张家已经是一门两散骑了,二子都以清品起家入仕,依然还嫌不足,连武人入仕的路都要抢了!”

  “崔公,若是真的酿成事端,朝廷要如何收场?”

  崔光依然是一言不发。

  郦道元终于叹气说道:“崔公,我想要起复。”

  崔光这次终于开口道:“可。”

  郦道元知道崔光这么一句“可”,分量是相当重的。

  除了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之外,崔光还有一份工作是给小皇帝讲课,也就是皇帝的老师。

  当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崔光就在现场,当时重臣们还在迟疑要不要召集诸王再确定继位的事情,力排众议让小皇帝连夜继位的就是于忠和崔光。

  迅速拥立新帝登基,自然是为了打消诸王篡位的野心。

  后来听说宣武帝驾崩,广平王元怀抱病入宫,他自恃是宣武帝的同母兄弟,所以直接跑到太极殿的西廊下,哀号痛哭。

  元怀又把侍中、黄门、领军、二卫全都叫来,说自己想要上殿哭祭宣武帝,还坚持要亲自拜见新皇帝。

  大臣们看到元怀这个样子全都惊愕了,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敢反对他。

  崔光却举起拐杖,对着元怀讲起了当初汉光武帝刘秀去世,太尉赵憙持剑站在台阶上,将诸位亲王们都赶走,不让他们上殿哭祭的故事。

  当时的负责禁中军队的于忠又调来了军队,这才让广平王元怀不敢异动,乖乖接受了新帝继位的事实。

  剪除在外领兵的权臣高肇,也是崔光居中筹谋,才让高肇放弃权力,完成了权力的平稳交接。

  所以对于胡太后来说,崔光也是有策立之功。

  郦道元知道崔光是主动远离政治中心,而不是因为于忠的事情被皇室疏远。

  只要崔光肯出力,那自己起复的事情就好办了。

  郦道元又说起另外一件事:“学生在东荆州的时候,多次与岛夷南梁交战,浮山堰之战后南梁元气虽伤,但是萧衍依然是一代明主,南梁沿境的刺史都督也都是能征善战之辈。”

  “如果北方不宁,关中屡屡生乱,幽冀也有妖人生乱,朝廷应该谕令南境各州,禁止他们轻开边衅,更不能让丹阳公再去南边!”

  丹阳公就是萧宝夤了,他是被灭国的南齐宗室,也是如今北魏大臣中对南征讨最积极的一位,如今在洛阳养病,隔三差五就上书要领兵南征。

  面对这个问题,崔光依然是一言不发。

  郦道元静坐了很久,最后说道:“清河王要办入幕选锋,学生想去观摩。”

  崔光笑着说道:“清河王本来就仰慕善长的学问,善长要去,明日请帖就会送到府上。”

  郦道元叹息一声,留下《水经注》从崔光的府上出来,他正准备返回自己的府邸,却突然遇到了一个神秘人。

  “李卧虎要见我?”

  郦道元乘坐牛车跟随仆人,来到了膘骑大将军李崇的府上。

  比起崔光的艰苦朴素,李崇的府邸可以说是相当豪华了。

  郦道元和李崇并无交往,而且郦道元为人刚正,长期担任御史,最看不惯朝中官员的贪腐。

  他曾经上书弹劾过李崇贪污,不过最后朝廷也没有处理李崇,两人甚至可以说是有仇。

  而且他们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同朝为官多年可以说是宿无交往,今天夜里李崇邀请自己去他府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李崇的府邸相当庞大,夜色中还能见到扩建的工程,郦道元暗暗记下来,准备派人来走访一下,查探一下李崇有没有侵占民居的罪行。

  走在豪华的将军府,郦道元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脂粉味道,强忍住内心的不适。

  李崇名号“卧虎”,一是说他打仗果决伶俐,如同卧着的猛虎猛然扑食,能够一击必杀拿下猎物。

  另一层意思是说他是色中饿虎,都已经七十岁了还在不停的纳妾。

  等到郦道元见到了李崇,只见这位老将军老当益壮,比起崔光那是红光满面多了。

  “见过大将军。”

  郦道元向李崇行礼,李崇走下胡床,拉着郦道元的手,十分亲热的说道:

  “善长啊,我准备推荐你担任河南尹,如何?”

  郦道元愣了一下,河南尹主管京畿治安刑讼,还掌握洛阳城门尉的军队,是非常要害的职位。

  自己和李崇毫无交往,却被李崇推荐出任如此要害的职位,郦道元也不是官场新人了,他看向李崇问道:

  “大将军要我做什么?”

  李崇举起手掌说道:

  “两件事,平城六镇久为军镇,兵疲民乏,善长出任河南尹,上任前必定会受到太后召对,善长可以向太后进言,改六镇军州为普通州,设置州牧刺史,取消军屯改为均田。”

  “第二件事,蠕蠕王阿那圭,此人在蠕蠕的时候就经常掠夺我大魏六镇,狼子野心,如今他被逐逃来洛阳,向朝廷求娶宗室女,还要借兵助他复位,朝堂切不可答应。”

  “朝堂可以将阿那圭软禁在洛阳,再以他的名义册封蠕蠕诸部,挑起草原内乱,六镇就能安稳了。”

  郦道元看向李崇,叉手拜曰:

  “大将军一心为国。”

  李崇哈哈大笑说道:“我等荣华与国同休,国家动乱则还谈什么荣华富贵?可总有些蠢蠹的玩意儿,不顾大魏利益只知道争权夺利,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洛阳的繁华不过是镜中水月罢了!”

  郦道元再次看向李崇,世人都知道李崇贪婪好色,但是他却比朝堂上很多大臣看的更远。

  而李崇所提的两条建议,郦道元虽然没有去过北地,但是也觉得这两条行之有效,是利国利民的好方案。

  郦道元拱手说道:“大将军还在为国事操劳,某不敢不从!”

  李崇哈哈大笑,拉着郦道元说道:

  “过些日子清河王入幕选锋,善长可以随我一起去见一见清河王,你为河南尹这件事若是有清河王点头,事情基本上就成了。”

  从李崇府上出来,郦道元想着今日的收获。

  他向崔光提了四个请求,崔光只答应了两个,愿意推荐他重新做官和引荐给清河王元怿。

  却对南线战事和张仲瑀串联禁止武人当官的问题视而不见。

  李崇见了自己,向自己提了两个要求,分别是在六镇取消军管给百姓授田,阻止朝堂帮助蠕蠕王阿那圭复国,自己答应了下来。

  郦道元想到整个大魏无论南北东西,四处都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可洛阳还在梵声绕梁,皇室宗亲和百官公卿还沉迷于靡靡之音中,郦道元忧心忡忡,怎么短短二十年,朝局就颓势如斯?

  接下来的两日,苏泽委派骑奴苏大继续跟着高欢卖马,这一次苏泽没有要分红,而是让苏大挑选了一匹耐劳的良驹买下。

  白鹭曹使者苏白在满城的追查“僧人法宗”的线索,这几天的行动路线遍布了整个洛阳的大小寺院。

  在休沐结束之前,苏泽在南荒郊练习射柳,靠着这具身体原本扎实的基本功,苏泽对通过第一轮“射”的考验有了几分信心。

  接下来终于到了商店刷新的时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