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魏第一败家子 第335章 犯上

《大魏第一败家子》第335章 犯上

作者:飞仙飞 字数:1783 书籍:大魏第一败家子

  *

  苏克萨哈最近很烦, 他感觉他被整个朝廷针对了。从颁金节开始,出现在他身边的人就一个比一个奇怪。

  苏纳海在宫里当着鳌拜的面大骂换地是个蠢主意,他能当那人是前些天刚去旗地巡查, 看到旗地的旗人百姓日子过不下去,热血上头豁出去性命也要反抗鳌拜。

  可是鳌拜忽然和他勾肩搭背要联络什么儿女亲家之间的感情,这让他怎么解释?

  他儿子的确娶了鳌拜的闺女,但是如果联姻能让他们俩的关系好转,他们早八百年就站成一队了, 还用等到现在?

  小两口没被两家的关系影响,这些年来能安安生生过日子已经很不容易, 他也没指望通过联姻改善两个家族的关系,一来没必要, 二来根本不可能。

  结果鳌拜不知道发什么神经,非说他们俩本来关系可好, 只是政见不和, 朝堂上吵架吵多了不小心就影响到私人关系。

  听听听听,这是人话?

  苏克萨哈不信鳌拜的屁话, 他们俩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两白旗和两黄旗之间更是几十年传下来的旧怨。叶赫那拉氏和瓜尔佳氏联姻归联姻,发生争执的时候该争争该抢抢,什么时候因为家里小辈联姻就手下留情了?

  那老东西放弃换地, 肯定有更大的阴谋等着他。别说什么人年纪大了心慈手软, 那四个字放到谁身上都不能放到鳌拜身上,他们俩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他还能不清楚吗。

  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反常,苏克萨哈还能当成意外。每个和他打交道的人都开始反常,他就是再后知后觉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朝中大臣,尤其是满洲勋贵, 别管是什么旗出身,也别管官居几品地位高低,只要不是正白旗的人,基本都不怎么看得起他。

  他在四个辅政大臣里位居第二不假,可其他三个在面对他的时候抱成一团,他一对三也打不过人家,能勉力支撑已经很不容易。

  鳌拜想当老大都快想疯了,有事儿没事儿就在外面传他的坏话,也没少在索尼等老臣面前挑拨离间。他的名声差到能止小儿夜啼,鳌拜功不可没。

  平日里见了他绕路走的同僚主动凑上来和他搭话,朝会时吵架不再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踩他一脚,仅剩的几个和他关系不错的家伙更离谱,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逮着谁怼谁。

  不正常,太不正常了。

  苏克萨哈自认为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不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至少不会见着点意外就大惊小怪。只是换个法子来针对他而已,他不傻,看得出什么叫口蜜腹剑。

  一天是这样,他绷得住。

  两天是这样,他还绷得住。

  一个月都是这样,他不是不能继续忍。

  可那些家伙越来越过分,再这么下去他都要被捧上天了!

  汉人有句话叫“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是看排挤他没有用换个法子,先把他捧的老高,高到皇帝容不下他,然后经皇帝的手来除掉他?

  呵,这种手段忽悠忽悠别人还行,想用来对付他还嫩了点儿。

  皇上一天天长大,总有要亲政的一天,少年人心性不定,表面看着跟谁都很好说话,没准儿心里已经开始计划亲政后除掉哪几个来树立威望。

  现在跳的越高,将来被清算的可能就越大。自古以来,辅佐幼主的有几个得到好下场了?

  鳌拜不是想当老大吗,那就让他当。索尼病病歪歪撑不了几年,皇上却正是想掌控权利的时候,当年顺治爷和太皇太后闹别扭就是从十三四岁开始,他们皇上再过两年也到那个岁数了,他看鳌拜到时候怎么收场。

  这个辅政大臣,他苏克萨哈不干啦!

  消息一传出来,满朝震惊。

  苏克萨哈选的时间点很好,腊月二十七把折子递上去,腊月二十八就是放假过春节的日子,这□□廷各部门举行完封印典礼,直到来年正月二十开印才开始继续干活。

  折子送到御前到消息传出去需要时间,朝臣直到他上了这道类似乞骸骨退休的折子时,他已经关起家里大门打扫卫生准备过年了。

  大过年的大家都忙,一年到头难得有那么长的假期。除非外敌入侵、天降横祸、大清要完等极少数必须得即刻处理的事情之外,其他事情全都等过完年再说。

  苏克萨哈在家里下了死命令,今年过年谁都不准出去应酬。左右他过完年就去孝陵给顺治爷守陵,以后京城的事情和他们没关系了,早点断掉早心净。

  他倒不是为了自己开心就搭上全家人的前途,以鳌拜的心狠手辣,落到他手里绝对不是死一两个人那么简单,御前侍卫倭赫一家就是前车之鉴。

  今年过年不串门,谁都别想坑他。

  苏克萨哈一通操作弄得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有些平日里和他走得近的大臣琢磨着私底下去府上拜访,看看能不能问出他们中堂大人到底是什么想法。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啥计划不能藏着掖着,他们虽然不才,好歹也能帮上忙不是。

  结果礼物都准备好了,苏克萨哈家大门却关的严严实实。门房的嘴巴严实的很,怎么问都问不出话,接连好几拨人无功而返,他们也只能放弃私下拜访。

  除夕当天宫里要举行家宴,慈宁宫一大早就热闹了起来。康熙是个自制力非常强的好皇帝,过年也挡不住他好好学习,福全拦住两个想去清宁宫捣乱的臭小子,压着他们在慈宁宫老实待着。

  宫里宫外过年的流程都差不多,只是宫里的排场比外面稍微大了那么一点点。说是一点点,真的就只是一点点。如今宫里人少,皇帝还不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时候,想有大排场也撑不起来。

  太皇太后老早就和几个出过嫁但是还住在京城的公主打招呼让她们回宫过年,宁寿宫里的太福晋们也早早过来请安。这些年宫里的女人越来越少,剩下的这些也没那个心气儿争抢,关系比先帝在时好的不是一丁半点儿。

  顺治爷的亲生女儿只活下来一个皇二女,从他哥承泽亲王家过继了一个,从堂兄安亲王家过继一个,从堂兄简亲王家过继一个,加上三个养女一共是四个闺女。

  和硕和顺公主在顺治十七年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的七儿子、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和硕柔嘉公主在康熙二年下嫁靖南王耿仲明之孙、耿继茂第三子耿聚忠。

  和硕端敏公主还没出嫁,但是亲事早在顺治十六年就定了下来,额附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掌旗、扎萨克多罗达尔汉郡王满珠习礼的长孙班迪。

  四位公主之中唯一一个没定下亲事的就是皇二女和硕公主格日乐,名字是太皇太后取的,蒙语的意思是星光。

  别看四位公主里已经嫁出去了两位,她们几个中年纪最大的和顺公主今年也不过十七岁,还是虚的。

  隆禧和已经出嫁的两个姐姐不太熟,但是每次看到这两个放到后世也就是上中学年纪的女孩子一副妇人打扮心里都怪难受的。和顺公主出嫁的时候才十三岁,柔嘉公主七岁定下亲事,康熙二年成婚的时候也才十二岁。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放到后世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但是在这里已经得作为联姻工具嫁出去。隆禧在这种事情上说不上话,俩姐姐出嫁的时候他还是个只知道吃吃睡睡的奶娃娃,想说话也没法说。

  大清建立之初册封明末降将吴三桂为平西王,令其镇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二人皆镇守广东。

  和顺公主和柔嘉公主早早出嫁是为了稳定局势,三藩势力大,到现在为止依旧手握重兵。皇帝不放心他们在外面有那么多兵,他们为了让皇帝放心,每家都送儿子孙子来京城当人质。

  大家都知道被送到京城的三家子弟是人质,但是谁都不会把人质两个字说出来,三藩在大清建国的时候立下赫赫战功,皇帝拉拢他们还来不及,绝不会在言语上出现冒犯。

  和顺和柔嘉嫁到平南王家和靖南王家,平西王家嫁的不是他们姐姐,而是他们姑姑和硕建宁公主。

  隆禧蹲在门口,觉得他们家汗阿玛从兄弟家里抢闺女收养不是因为喜欢女儿,而是需要联姻的地方太多,他自个儿的闺女不够,必须从其他兄弟家里抢闺女来凑数。

  现在三藩还算平静,蒙古那边也没听说有乱子,希望没来得及嫁人的两个姐姐应该不会出嫁那么早。

  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嫁什么人,好歹等到二十岁吧。

  常宁闲不住,风风火火跑来跑去,拉着太监们陪他打雪仗。福全怕小弟冻着,隔一会儿出来看一眼,确定小家伙老老实实在台阶上蹲着才放心。

  端敏公主和福全一般大,这时候宫里的规矩没那么多,男孩子女孩子放在一起教养,他们小时候骑射课都是一起上的,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顾忌。

  明艳爽利的小姑娘受不了二阿哥的婆婆妈妈,拿了个手炉学着隆禧蹲下,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行了行了,隆禧这里阿姐我看着,你去屋里找和顺姐姐和柔嘉姐姐说话去。”

  福全更不放心了,“阿姐,隆禧不能出去玩雪,你可以和常宁玩,千万别带隆禧去外面跑。”

  端敏眯眯眼睛,咬牙切齿的回道,“阿姐是那么不靠谱的人吗?”

  福全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已经作出了回答。

  隆小禧托着脸叹了口气,这次单纯就是他们俩想拌嘴,真的和他没有关系哦,“二哥别担心,隆禧不玩雪。”

  像他这种乖小孩,怎么会不顾自己的身体只顾开心呢。

  福全还是不放心,去院子里把玩疯了的常宁抓回来,让宫人带他下去换衣服,然后才回屋和姐姐姑姑们说话。

  他们留在京城的姑姑有延庆长公主达哲、兴平长公主雅图、建宁长公主阿吉格,出嫁的公主难得回宫一趟,太皇太后高兴的很,拉着她们不肯撒手。

  这么一想,反正都是和亲,嫁到三藩家里好歹能留在京城,比大老远嫁去蒙古好多了。像延庆姑姑和兴平姑姑都是小小年纪出嫁,额附去世好几年才到京城来住。

  据说满人入关之前,女子改嫁的情况非常常见。夫妻关系不好,离婚。丈夫早逝,改嫁。只要女方想改嫁,娘家又足够强势,想嫁几次都不成问题。

  只是改嫁的习俗在入关后就慢慢不见了,顺治爷重视汉臣推行汉化,同时推行的还有什么妇女贞节,所以就算额附早亡,没了丈夫的公主也不能再改嫁。

  屋里一屋子女人话家常,端敏不爱听谁家生孩子谁家嫁女儿,宁肯出来逗弟弟,“隆禧怎么不在屋里玩,阿姐看和顺姐姐可稀罕你了。”

  隆小禧头上带着毛茸茸的帽子,身上的棉衣也套了一层又一层,往台阶上一蹲活脱脱一只滚圆滚圆的小团子,可可爱爱让人疼到心窝里。

  小家伙怀里抱着个暖手的小手炉,表情骄傲的不得了,“因为隆禧好看,所以姐姐们都喜欢隆禧。”

  端敏乐了,捏捏那肉嘟嘟的小脸儿不依不饶,“那隆禧怎么不在屋里陪姐姐?”

  “那么多好吃的只能看不能吃,不如不看。”小家伙吸吸鼻子,委委屈屈缩回去,跟天天吃不饱肚子一样,“玛嬷肯定是在报复我平时不让她吃这个不让她吃那个,故意摆那么多只能看不能吃的漂亮点心。”

  “小家伙人不大想的还挺多。”端敏笑得不行,一边和小家伙说话一边看宫人忙碌。

  宫里很少这么热闹,宫人洒扫卫生布置宫殿。膳房那边各色菜肴准备的应有尽有,一会儿端来一道新的点心,香味儿飘的老远还怪馋人的。

  几个被先帝收养的公主没有和家里断联系,她们想出去玩了可以和太皇太后说,太皇太后不会拦着她们出宫,只要别出去的太频繁就好。

  端敏和常宁一样是个爱闹腾的,因着她年纪比常宁大,又能联系宫外简亲王府的人,兴致上来了还带着小姐妹一起出宫。

  是的,只带小姐妹,没有兄弟的份儿。

  常宁没少和隆禧抱怨,抱怨的时候还不忘拉踩他们家二哥。姐姐能带小姐妹出宫玩,哥哥为什么不能带小兄弟出宫玩?

  拉踩的时候气势如虹,被揍的时候声音比之前还要洪亮。

  隆禧听着端敏给他讲宫外过年是什么样,大眼睛忽闪忽闪也想亲眼见识。可是现实在这儿摆着,在他们家二哥出宫开府之前,他想出宫只能在梦里想想。

  日头刚刚偏西,康熙的銮驾就出现在了慈宁宫门口。隆小禧眼睛一亮,把他的宝贝小手炉托付给旁边的端敏,忙不迭去迎接他们家三哥。

  小家伙穿的多动作不方便,笨拙的迈着小短腿儿,仿佛戳一下就能满院子乱滚。小圆球一路滚到康熙跟前,眼睛亮晶晶的抬起头,“三哥三哥,外面冷,快进屋。”

  康熙脚步一顿,已经迈过门开的脚又退了回去,状似不在意的揉揉弟弟的脑袋瓜问道,“隆禧今天怎么那么开心?”

  小家伙看着乖乖巧巧可爱的紧,实际上调皮捣蛋不输常宁。换句话说,那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他弟是那么乖的人吗?

  隆小禧笑的露出小酒窝,“里头可热闹了,玛嬷忙着跟永安姑姑和建宁姑姑说话,皇额娘拉着和顺姐姐和柔嘉姐姐不撒手,隆禧现在是没人疼的小孩儿啦。”

  嘴上说着自己是没人疼的小孩儿了,脸上灿烂的笑容却藏也藏不住。

  康熙挑挑眉,摆摆手让顾问行先带人进去,拎起肚子里装着坏主意的弟弟笑眯眯道,“你猜三哥信不信?”

  臭小子的话几分能信几分不能信他这个当哥的还能不清楚?里面肯定有猫腻!

  隆小禧一看蒙不过去,只好老老实实说实话,“玛嬷和额娘谈论家长里短的时候抓着隆禧问功课,隆禧想着三哥学的最好才想让三哥快点过去,真的没有干坏事的意思。”

  从古至今,别管过不过节,亲戚们凑到一起后必备环节就是晒娃。

  他隆小禧何德何能,如何当得起那么多长辈的厚爱,既然宫里有个卷王三哥,当然要找三哥救场。

  他大冷天的出来赏雪当然不仅仅因为屋里的点心只能看不能吃,实话实说,他是真的不想在长辈们面前表演背书啦!

  作者有话要说:太皇太后:隆禧来,给你姑姑背个书听。

  隆禧:救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