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剑网三:沙雕玩家助我超神 第320章 登岳阳楼

  在乔云的带领下,李长源一行人很快就找到了一个丐帮的办事处,并拜托办事处的人寻找一下可人的踪迹。

  对于这种办事处的普通弟子,李长源、高绛婷和谷之岚三人并没有暴露身份,乔云拿出的核心弟子腰牌便足以让这些人跑断腿了。

  等忙完这一切,一行人便向城西走去。

  岳阳楼位于洞庭湖南边,实际上,它就是岳阳城的西门——水城门城楼,据传是三国时代吴国鲁肃检阅水师的地方。

  当然,因为大唐四海承平,巴陵的水军也早已撤销,所以这西城门门楼并没有禁制他人进入的规矩。

  所以,这处城楼自然就成了文人骚客观赏洞庭湖,挥毫弄墨的最佳观景地。

  李长源登上岳阳楼最高处,凭栏眺望,面对前方那一望无际、浩瀚开阔的水面,似见当年樯桅林立,旌旗翻滚,战云奔腾;似闻当年画角呜咽,战鼓催人,马嘶人啸,真感到北宋辛弃疾的那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磅礴气势。

  一旁,高绛婷和谷之岚同样十分震撼。

  能被李长源重点关注的地方,这景色果真有独到之处。

  而且,也确实如书上记载的那般波澜壮阔。

  乍一看去,仿佛就像是来到了大海边一样,一样的缥缈广袤、神秘无比。

  静静地欣赏了一会儿洞庭美景,高绛婷突然扭头看向李长源,提议道:“长源,来到了你心心念念的岳阳楼,这不得赋诗一首聊以慰藉?”

  李长源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拿过一坛乔云带上来的美酒,狠狠的灌了一口。

  “哈哈哈哈,好,正巧我有了些灵感。”

  一口美酒下肚,李长源顿生万丈豪情。

  虽说是当文抄公,但亲眼一见这洞庭美景,他瞬间便悟透了李白那首诗的精髓。

  再次饮下一口气,李长源一步踏出,凌空而立。

  单是这一幕,便让一直关注他们一行人的其他文人墨客和江湖人士瞪大了双眼。

  他们原本只是一脸羡慕嫉妒恨的看着这个身边跟了三个大美人的道长,哪曾想,居然能见到如此震撼的一幕。

  除了一些纯粹的文人外,在场所有人中,但凡稍懂些武艺的,都知道,凌空而立,得需要多么雄厚的内力才能做到。

  至少,如果没有特殊手段,宗师之下,那是想都别想。

  但不管是特殊手段还是宗师之境,都不是他们这些普通武者所能想象的大人物,如今有幸见到,如何能不惊讶?如何能不震撼?如何能不欣喜?

  几乎是一瞬间,李长源便吸引到了这附近所有人的目光。

  无论是城楼上的,还是城楼下的。

  李长源没有理会其他人震撼莫名的目光,而是自顾自的长剑出鞘,以一种极为精妙的控制力,挥洒剑气,只见石屑纷飞,在这岳阳楼的外部墙体上,落下了一幅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长源写一句念一句,但是手上的速度却完全跟上了朗诵的速度。

  随着“回”字声音落下,一道道铁画银钩便已跃然而出。

  普通人见了,只会觉得这字遒劲有力,好似剑锋一般,堪称一代书法大家。

  但武者见了,却能感受到这八句诗中蕴含的惶惶纯阳剑势,宛若一柄出鞘的绝世神剑。

  不过,此情此景,原本的名字肯定是不能用了。

  想了想,李长源又在旁边题了“登岳阳楼”四个字作为标题。

  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身形一动,回到了岳阳楼上。

  “好!”

  高绛婷一声轻喝,抚掌而笑。

  “前两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写登高临远所见到的辽阔景象。“尽”字,形容登上岳阳楼,俯瞰下界,巴陵一带的自然景色一览无余。

  “川迥洞庭开”一句紧承“尽”字而下,具体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无垠、横无涯际的景象。更是对十几年前孟山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中洞庭湖汪洋浩瀚、澎湃动荡的气势的集中概括,端的是神妙无比。”

  李长源暗自点头。

  高绛婷作诗的水平虽然不高,但这文学赏析能力还是很强的。

  只听了一遍,便已经理解的七七八八了。

  “赏析的不错,继续。”李长源微笑道。

  高绛婷也不客气,接着道:

  “如果说一二两句是俯视下界所见,那么三四两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便写仰观天宇所感。在这浩渺无边的洞庭之上,忧戚烦闷的心情顿时为之一畅,所以“愁心去”、“好月来”便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畅然一适的愉悦心情。句中的“引”“衔”二字,并不是客观景物的实写,而是写你此时此景之下的主观感受。这两句乃是全诗诗眼的所在,精彩传神。”

  “五六句......”

  (后面四句赏析就不写(chao)了,想看的大佬请自行百度)

  说到最后,高绛婷还给出了一道总结:

  “长源,你这又是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啊!”

  听完高绛婷的分析,李长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知我者,绛婷也。”

  虽说诗是抄的,但却完美符合他现在的心境,受洞庭湖广袤浩瀚之景的影响,他对尸人之事的忧虑确实消散了许多,所以,高绛婷的鉴赏,倒也一般无二。

  就在李长源美人相伴,装逼大成功之时,周围的吃瓜群众已经完全惊呆了。

  那些文人骚客自是不用多说。

  能登上岳阳楼企图作诗的,那都是自认为有几把刷子的,想要借助洞庭美景寻那几分灵感,然后一举扬名。

  所以,不管作诗水平如何,至少他们的鉴赏能力是有的。

  而本就对李长源这首诗震住的他们,如今又听到了高绛婷的一同分析,顿时对李长源惊为天人。

  确实,这诗完全就是足够名扬天下的千古佳作。

  什么是大佬啊?

  这才是大佬啊!

  就这水平,要是还不能名扬天下的话,那他们这群人也没必要在这待着了,早点回家种田吧。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