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久别重逢

《少年游之名动天下》久别重逢

作者:驴背诗思 字数:3125 书籍:少年游之名动天下

  只说温婉却可以开口说话,众人只觉得如此女子,人美声甜,宛若仙女临凡,遗世独立。

  顾青莲心里难免欣喜,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且说柳不凡等人在伏龙镇折腾了一些时日,便欲动身前往洛阳。如今温婉死了阿爷,孤身一人,也不知有何打算,欲同顾青莲等人一齐往洛阳寻亲,可心里又担心自己一柔弱女子,无依无靠,寄人篱下,难免使某些歹人动了非分之想,想到此处,不免泣下沾襟。

  顾青莲柳含烟等人具皆安慰。

  只因顾青莲也只是之前答应跟随柳不凡去洛阳,君子一诺,重如千金,当下心里怜惜温婉,腹中憋堵着一大堆言语,却怎么也开不了口。

  柳含烟仿佛心有灵犀知道顾青莲的难处,就站出来说让温婉同行,也方便有个照应。

  柳不凡沉默半晌只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一时间房内一片死寂。

  黄连见状,笑着说让温婉同他一齐游历山川,也不妨长长眼界,见见世面,多学习些济世救人的法子,并说自己从不收徒,只见温婉心性纯良,悲天悯人,或是机缘巧合,命里注定,有意收她为徒。

  温婉看了顾青莲一眼。似乎顾青莲心领神会,便说是能拜在国医圣手门下,是天下莫大的缘分,希望温婉姑娘好好珍惜,秉心执性,救死扶伤。相识已是缘分,离别亦是情理。萍水相逢,山重水复总有再会的一日,唯望大家互相珍重,来日江湖再逢!

  当下就地行了拜师礼。

  看天色已是中午时分,众人下楼吃过饭菜,含情话别。

  只说黄连并温婉四方游历,或游山玩水,或寻花摘草,或炼丹冶药……那温婉天资聪颖,没多时日已经将黄连所教之物悉数学会。师徒二人访古探幽,好不快活。

  再说自从伏龙镇一别,柳不凡等人便朝洛阳继续出发。

  在路上行了十多日,便到洛阳城。

  顾青莲见那洛阳城,恢宏雄伟,物阜民丰,方圆百里具皆繁华。自打几十年前玄甲铁骑之乱,洛阳城一派萧条,后经北魏几朝皇帝励精图治,到如今也逐渐恢复了几分繁华。街道两旁大厦林立,雕梁画栋,集市上满目琳琅,来往之人摩肩接踵。上至王公,下到黎黍,三教九流,绫罗绸缎犹呈风流,珠玉宝饰更彰富贵。每当夜幕降临,洛阳城升起灯火,一片光明,宛如白昼。熙熙攘攘的行人也丝毫不比白天少。不愧是而来古都,气韵犹存。

  洛阳城分列四门,四门之上又设八亭。四隅之亭用于瞭望监察,城门正中之亭楼,乃四门守将坐镇指挥之处。

  彼时顾青莲一行人至伏龙镇而来,当从北门而入。

  众人来到城楼下,身旁路人络绎不绝。顾青莲抬头看见那城门上的牌匾——北门。遒劲有力的篆书镌刻至石头上,虽入木三分,也难掩蕴藏其中的破败。几经兵火纷乱,饱含岁月的痕迹,更显古朴沉重,诉说着往来的变迁。

  到后来顾青莲才听人说起,古人有于石鼓上刻文字之例,遂遗“石籀文”于世,尔来世人不明其意,不识古字,乃废弃此书法而另觅行草。洛阳城四门牌匾原是残破不堪,穆宗怜惜,广集天下能人异士补修,尽都无能为力,一筹莫展之际,儒剑仙孔思齐因早年习得石籀文,用金蝉脱壳之法遍刻四门牌匾,沿用至今。时人皆叹是“千钧指”——力运千钧,贯石穿金。又说孔思齐于石籀文书法中获得无上剑意,以此跻身剑仙之列,天下皆传作“籀文剑意”。

  顾青莲当下思忖,所谓剑仙,并非手执名剑之所谓,亦非剑术超群之所谓,乃是用心一物,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之结果。以物入剑,以剑证道。若是执念于剑,则反被所困,甚至走火入魔,只有抛却桎梏,当可不受束缚,心无旁骛,御剑乘风,体悟大道。

  当下众人走进一座客栈,由店里小二领着一处角落边坐下。柳不凡吩咐小二上些店里的拿手好菜,又叫了壶“菊花酿”。

  那小二叫顾青莲等人先吃茶,饭菜不多时就上来,说话间便笑着作揖告退。

  柳含烟知道柳不凡平日只是喝些清茶,不怎么饮酒,反倒今日突然饮酒,心里难免诧异,不由自主的问柳不凡,柳不凡解释道,说这“菊花酿”虽是酒名,却不曾半分醉人,却又醇香浓郁,沁人心脾。乃是不饮酒之人的珍爱,且只在洛阳城才有,除了此地,别处都不能酿出此酒。

  顾青莲追问因由。

  柳不凡当年在洛阳待过一段时日,对于洛阳城里的掌故也算略知一二。

  原来是洛阳盛产一种叫做“天香菊”的菊花,此菊天生娇弱,只在洛阳才能种出,换作别处,因水土而异,自然生长不出。也因那造酒之人世代住在洛阳靠酿酒为生,从未曾远行他方,所以就便其他地方可以种的此菊,也未必酿的出此酒。

  菜已上毕,众人各自饮了一杯菊花酿,却又一种不同寻常,一股清香就去体内,余味在口中来回轻飘,果真唇齿留香。

  顾青莲柳含烟异口同声得夸赞是好酒,夏莲哪里会喝酒,更别说仔细品尝,一个劲儿的说没什么味道,还没有白水好喝,说着就拿起茶壶到了一杯热茶,一饮而尽,惹得大伙一阵发笑。

  吃饭间,众人只听见隔壁桌几个中年模样的男子在哪里议论纷纷,大伙仔细听来,原来是北境告急,北燕以慕容冲为统帅,领兵三十万来势汹汹,入寇北魏边境,扬言要直捣洛阳。

  柳不凡一听有此等之事,哪能有心思饮酒吃饭,当下义愤填膺按耐不住,拍桌大声呵斥:“北燕竖子敢尔!”起身提了一壶酒,端着一个酒杯,迎着隔壁那桌走去。走到面前毕恭毕敬的行了一个礼,挨个到了酒,敬了在座所有人一杯,便询问究竟。

  原却是当年北燕兵犯北魏,自从被柳不凡在北境击退后,无一日不处心积虑卷土重来,十三年来表面和平共处,暗地里却厉兵秣马,跃跃欲试。如今不知从哪里得到肃宗病危的消息,认为是天赐良机,北燕国主亲命慕容恪之子慕容冲为统帅,领兵三十万出征北魏。

  北燕地处北魏以北,只北境一长城之隔。人口众多,地域广袤。北燕之人打小以捕猎为生,其骑射之术犹为精湛,虽说如此,却也还是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比及中原的礼仪教化相形见绌。自那北燕开国皇帝慕容晟即位以来,仰慕中原文化,于是派遣使者出使北魏南梁等国学习。后来慕容晟力排众议移风易俗,才逐渐有了现在的北燕。慕容晟到临死之际也还主张师于魏梁,修我北燕。可他再怎么也没想到,后来子孙却违背了他的遗愿,个个穷兵黩武。若是慕容晟泉下有知,棺材板也会掀翻跳出来。

  柳不凡得知慕容冲此次大兵压境除了肃宗病危的消息以为,还有一个更为惊天动地的秘密。一个足以引起江湖纷乱的秘密,一个足以震惊庙堂的秘密。尽管过去这么多年,本以为会销声匿迹,没想到却还是风波难静。

  食毕,柳不凡只叫众人在客栈歇息,自己独自一人出门去了。

  顾青莲只觉得自从方才柳不凡过去隔壁询问回来以后,和平日里相比较有些奇奇怪怪,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

  柳含烟解释说,可能是柳不凡听到边敌来犯心中难免坐立不安,虽说柳不凡早已经远离朝堂,可毕竟当朝皇帝也是他的侄儿,元氏打小也是极疼爱这孩子,临死前也千叮万嘱柳不凡照应些,毕竟朝中局势瞬息万变。再者说,柳不凡天生慈悯,虽是不理朝事,但心里也是见不得黎民百姓受苦,自然按捺不住心中情绪。

  柳不凡出去,直到夜里时分才回来。只字不提径直回房去了,顾青莲等人也并不多问半分。各自回屋歇息去了。

  翌日一早,柳不凡便准备出门,只叫柳含烟同他一起。

  当下只留顾青莲一人在客栈。顾青莲觉得烦闷无聊,欲上大街上透透气。

  顾青莲在大街上走着,打小在齐云山待习惯了,看惯了清风明月,面对眼前的这般繁华,不免有些不适。喧嚣热闹之中流露着股腐朽酸臭之味,让人有些许倒胃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顾青莲只觉得在这诺大的洛阳城里,大部分人心里只有一利字罢了,少数还存有几分真性情,不为名利所拘束。繁华胜极总不是好事,顾青莲隐隐猜测。

  顾青莲低头一面思虑一面走着,倏然迎面撞着一位女子。

  顾青莲抬起头,欲要开口赔礼道歉,正和那女子四目相对,顿时惊愕,一时间竟无语凝噎,眼眶泛起晶莹泪花,顺着脸颊一颗颗滑落。那女子嘴角颤微,深情凝视着顾青莲,眼睛红了一大圈,断断续续的抽泣,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两人走近紧紧抱着相拥而泣。

  顾青莲心里是欣喜,却掩饰不住长久以来的念想,那种分别许久,某一日没有预兆,突然重逢的情绪。激动而又略带伤感得叫了声,卿卿师姐。

  那女子紧紧抱着顾青莲,泪珠不停的下落,顾青莲的衣裳已经有明显的痕渍,女子哽咽的笑着叫了声,小师弟,许久不见。

  回过神来,两人都难掩内心的激动,既有许久不见的悲恸,也有久别重逢的狂喜。

  两人寻了一处酒肆坐下,两人都把手中的剑放在桌上,竟都挂着同样的剑穗。顾青莲看着眼前的女子,师姐——还是那么的熟悉,尽管时隔许久不见,那眉眼间清澈的神光,好似冰雪一般洁白无瑕,依旧灵光有韵。整个人没有浓妆艳抹,施朱涂粉,还是那般的清纯唯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笑起来还是如此的动人心魄,仿佛三月的春分,和蔼可亲,脸颊两边的小酒窝每次笑起来的时候就像盛满了馥郁的佳酿,令人感觉如沐春风。李卿卿虽作女儿身,平日里却以男子身份打扮,用一顶玉冠将一袭乌黑亮丽的长发绾在头上,顾青莲分明瞧见那发簪还是当初自己送给师姐的,没想到时隔许久,师姐也一直随身携带。顾青莲望着眼前的师姐,心里的惊喜和欣慰一直流到嘴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