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路风雨情 第2章 赵家有女初长成

《医路风雨情》第2章 赵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荣俏 字数:2669 书籍:医路风雨情

  说到老朋友赵靖奎,就不得不说说他那位独生女儿赵玉树,那可是兴州城另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起来,赵家的正骨医馆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清朝中叶,兴州城还是个不足三千户的小县城,赵家就在城中心开了一家正骨推拿馆。

  远了咱就不说了,就说赵玉树爷爷那会儿,赵家正骨推拿可是鼎鼎有名的,就连衙门里的人有个跌倒损伤,都找赵玉树的爷爷治疗。

  提起老牌坊底下的赵家正骨馆,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连外地的人,都托亲戚来买他家的黑膏药,没别的,就两个字“好使”。

  赵玉树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幸运儿。

  她从小就生得粉雕玉琢一般,大娘、婶子们见了,都想摸摸她肉嘟嘟的小脸蛋。

  渐渐长开之后,更是身材窈窕,唇红齿白,又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赵靖奎夫妇一共生了五个儿女,活下来的就她一个,算命的胡先生说赵靖奎:“你命中无子,这个丫头呀,是山中高粱独一根,好生养着,比儿子都。”

  自从,老俩口越发拿着赵玉树宝贝得要命。

  赵靖奎是赵家的老大哥,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赵家祖传下来的正骨手法和黑膏药秘方,自然而然的就传给了他,老二不服气也没办法。

  这出生也讲究个技巧,在普通人家倒也罢了,若是在帝王家,皇后生的长子那叫嫡长子,能继承皇位的,人家在时间上占了先机。

  赵家虽不是钟鸣鼎食之家,但也算得上小康,也讲究个先来后到,谁让人家是老大,先来到世上两年,赵二自个儿迟到了呢。

  本着传男不传女的祖训,赵家老二以为赵靖奎的手艺迟早都得传给他的儿子赵临风。

  他也曾暗示了大哥几次,可人家没反应。

  于是,他又几次三番地要把赵临风过继给大哥,亲侄子做养子,这个先例自古就有,赵靖奎夫妇倒也没话可说。

  其实呀,赵靖奎不是没有这个打算,但赵临风他不是那块料哇。

  八岁时,赵靖奎带他去朋友家吃酒席,寻思着让他见见世面,同时也让他那些老朋友们认识一下他未来的接班人。

  结果呢,一眼没瞅见,赵临风就把人家金鱼池里的金鱼全捞了出来,晾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引着一群猫疯狂地抢鱼,他在一旁高兴得手舞足蹈。

  九岁时,赵靖奎送他去私塾读书,第一天就打哭了三个同学,让学生家长找到了家里,赵靖奎又是赔礼道歉,又是买礼物哄人家孩子,好说歹说,才把人家给劝走了。

  不到一礼拜,又因为一言不合,他将同桌的纸砚笔墨统统扔进了茅坑,私塾的王先生这一次态度坚决,一定要开除这个顽劣的学生,没有商量的余地。

  王先生愤愤地对赵靖奎说:“我在这家私塾干了二十多年,还从来就没见过这么顽皮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他劝赵靖奎,“赵大夫,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我劝你就别白费那个心思了,有空好好培养一下你自己的闺女吧。”

  赵靖奎将王先生的话转达给了二弟。

  知子莫若父,他自个儿的儿子是块什么材料,赵二心里能没数?所以,儿子被私塾开除,他也无话可说。

  终于不用上学了,这正对了赵临风的心思,那个破私塾就像是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把人拘束得难受,他才不想去遭那个罪呢。

  听到他爹训斥他朽木不可雕也,便知道是王先生说了他不少的坏话。

  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爹,说实话,比他强不了多少,打小一读书就犯困,上了三年私塾,豆大的字认不了一升,他可说不出那么文绉绉的话来。

  别看他爹没文化,可一点也不傻,心里有个小九九,他吓唬赵临风,不读书就不能跟着大伯学大夫,将来大伯家的那份丰厚的家产,就会被赵玉树带到婆家去,或者便宜了招上门的女婿。

  赵临风根本不想学什么大夫,天天坐在诊所里,不是给人正骨拿环,就是磨药熬膏,他可没那个耐心。

  不过,作为赵家唯一的男丁,他可不想放弃赵靖奎那份令人垂涎的家业。

  虽然只是个九岁的孩子,他可见识过大伯一家的生活,吃香喝辣的不说,姐姐赵玉树要什么就有什么,哪像他们家,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偶尔大伯送点米面肉菜过来,才能吃顿饱饭,他老早就想要一把学武术的剑,还被爹娘以没钱为理由拒绝了。

  从小爹就跟他说,大伯家那份产业早晚是他的,如今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了,他怎能够甘心?

  赵临风越想越来气,都是那个王先生使的坏,开除我也罢了,还把我说得那么不值钱,我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就不知道这条街上大名鼎鼎的孩子王赵五子,有多么厉害!

  当天夜里,赵临风召集了几个街痞孩子,爬到私塾的墙头上,用石块将里面所有的窗户砸了个稀巴烂。

  等到看大门的老头追出来,他们早就跑得没影了。

  看大门的老头影影绰绰地看到是几个孩子闯的祸,第二天一早,就报告了王先生。

  王先生连想都没想,就知道是赵临风带人干的。

  他一脸怒气地来到赵靖奎的医馆,声称若不是看他赵大夫的面子,早就报警了,让警察将肇事者抓到局子里去,好好教训一番。

  赵靖奎给王先生说尽了好话,不但赔了钱,还许诺明年开学的时候,再给私塾捐一笔款子,好不容易才把王先生送出门去。

  王先生一走,他立马来到二弟家。

  对着二弟急赤白脸地一阵训斥:“老二,你说你是怎么当爹的?我跟你说,你再继续对儿子放任不管的话,总有一天,他变成了土匪强盗,到时候,别埋怨你大哥没提醒你。”

  赵临风那天并没有出去撒野,正在他娘屋子里睡大觉。

  听见他大伯的话,“呼”地从炕上爬起来,在炕上一蹦老高,对着外面吼道:“当土匪强盗有什么不好?我喜欢,等我当了强盗,我第一个收拾的人就是你。”

  赵靖奎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怒火“噌噌”往脑门子上攻,也不管是弟媳妇的内房,他三步并作两步闯进里屋,脱下鞋子,将赵临风按在炕上,照着他屁股就是一阵猛打,赵临风痛得“嗷嗷”大叫。

  他二弟受不了了,孩子长这么大,他连一指头都没舍得戳过,大哥这么打孩子,他岂能不心疼?

  他从后面一把抱住赵靖奎,央求说:“大哥,打两下出出气就行了,咱们两家就这么一个男丁,还靠他延续香火呢,他娘若是知道他挨了打,跟我闹不说,指不定跟你闹个没完没了。”

  赵靖奎一听,气上加气,骂道:“就你这点出息,能教育出好孩子来?唉!算了,我不该多管闲事,从此咱们各过各的日子,你们的孩子你们自己管教吧。”

  回到家里,他长吁短叹。

  夫人劝慰他说:“你也消消气,也许这就是命吧。你忘了,这孩子刚出生那会儿,正好是端午节,二弟过来报喜,说孩子一出生脑袋上顶着三根红毛。他还洋洋得意,说是带着三昧真火降生,这是帝王之相,赵家世代行医,还没出过一个当官的,将来就靠这个孩子光宗耀祖了。你暗地里跟我说,此恐非吉兆,男孩子生于五月初五,本就克亲败家,又天生带着这么个异象,所以,给他起个小名叫五子,说是以毒攻毒,现在看来,不是我迷信,有些事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

  “都怪我平时太忙了,没早管教他,都说树大自然直,九岁毕竟还是小啊,再长几岁,也许就变好了。”

  “也未必,人家还说三岁看老呢,我看这孩子就不是省油的灯。”

  “妇人之见,他一个孩子,你何必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呢,我不是说了嘛,他还是小,贪玩儿,年纪大些,未必不能学好。”

  赵靖奎嘴巴上虽然反驳了夫人,可心里头却对赵临风大失所望,以至于彻底死了心。

  唉!赵家世代行医,救人无数,也算是积德行善了,怎么就出了这么块材料,看来到了他这一代,只能打破家规,将赵家的独门绝技传授给闺女赵玉树了。

  赵玉树倒是冰雪聪明,当初爹不肯教她医术,她也能理解,但心里并不服气,堂弟的所作所为,她全看在眼里,堂弟的不成器,正好成全了她想学医的愿望。

  听爹说要将祖传的手艺传授给她,她喜出望外,从此,放学之后,她就一头扎进医馆里,赵靖奎给人正骨的时候,她在一边仔细观看,用心揣摩。

  为了防止秘方泄露,赵家的黑膏药从来不留方底,完全靠死记硬背,赵靖奎每次熬制黑膏药的时候,徒弟们统统被打发出去,只有赵玉树可以留在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