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路风雨情 第10章 师兄仗义挺身出

《医路风雨情》第10章 师兄仗义挺身出

作者:荣俏 字数:2797 书籍:医路风雨情

  众人一听,都吃了一惊。

  张炳善笑着说:“老太爷,你多余担心这些,你想到的他们早就想到了,赵家正骨馆之所以能开上百年,就是因为每接手一个病人,一包到底,直到痊愈。以后,赵大夫每天都会派人过来,根据你的情况,调整夹板的松紧度,这个你尽管放心。”

  “那可不行,万一夜里我腿痛了怎么办?我还没享够儿子的福呢,不能就这么交代了。”

  张炳善还要说什么,被龚营长制止了,他说:“老太爷既然不放心,就让赵大夫留下,章大帅为国为民操劳,赵大夫护理他老父亲几天,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可我们这一行没这个规矩。”张再景终于忍不住了,插嘴说。

  “规矩?规矩不都是人定的嘛,我现在就规定她留下。”他指着赵玉树,毫不客气地说。

  刘春峰看不下去了,对龚营长说:“龚营长,你们不能凭着手里有权,就欺人太甚吧?我师傅重病在身,还等着师妹回去照顾呢。”

  龚营长早就看刘春峰不顺眼了,他大手一挥,骂道:“你胆子不小哇,竟敢说我们欺人太甚,信不信老子抽你大嘴巴子?”

  刘春峰也不是吃素的,瞪着龚营长说:“你敢,你过来抽一个试试?大不了我跟你拼了这条命。”

  龚营长的火气更大了,一把掏出盒子枪,将枪口抵在刘春峰的太阳穴上。

  刘春峰也不是怂货,叫着:“有种的你就开枪啊,让老百姓也见识一下你们当官的威风。”

  赵玉树虽然胆大泼辣,但也从没见过这种场面。

  她一个箭步冲到龚营长身边,大声喊道:“别开枪,我留下,我留下还不行吗?”

  “早他妈的这么识相,还用老子大动肝火?”龚营长一边说,一边将盒子枪放回枪套,说道,“得了,既然赵大夫愿意留下,这里也不需要你们了,你们统统回去吧。”

  张炳善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赵玉树独自留在章府。

  他故意装出一副替章老太爷着想的样子,对众人说:“这里是章府,章老太爷有伤在身,你们在这里又是要打,又是要杀的,成何体统?”

  几个人觉得,刚才的举动确实有些过火,什么都不敢多说,灰溜溜地躲到外面去了。

  张炳善这才稳住神,在章老太爷的炕沿下,找了一把椅子上坐下,轻声细语地跟章老太爷聊起天来。

  他说:“老爷子,咱们认识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我家老爷子在世的时候,就常来贵府出诊。”

  章老太爷说:“谁说不是呢,不光是你,连赵靖奎,也算是我的老相识了。”章老太爷闭着眼睛,慢条斯理地说,“其实,我并非故意难为他闺女,我是对我的伤势放心不下啊,毕竟是一下子断了两条腿呀,骨头最后能不能长住,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

  张炳善点头说:“老爷子说的极是,我理解您。”

  “骨头是赵靖奎闺女给我接上的吧,我不找她护理,我找谁呢?找你,你行吗?看内科病你在行,接骨这个活你也不懂不是?”章老太爷强词夺理。

  “老先生,您说的都在理,您若是住在洋人的医院里,大夫和护士白天黑夜都得陪护你,但我们是开医馆的,医馆有医馆的规矩,只出诊不留宿,玉树还是个小女孩,若是在章府留宿,一旦传出去,恐怕会损伤了您的名声。”

  章老太爷没有说话,看表情,似乎默认了张炳善的说法。

  张炳善趁热打铁,继续劝他:“您若是真不放心哪,我留下来照顾您,有需要玉树的时候,我随时去叫她,您看这样如何?”

  张炳善正苦口婆心地劝着章老先生,一转脸,看见张再景在门口朝他招手,便抬脚走了过去。

  来到大厅上,刘春峰告诉他,自己愿意留下来陪护章老先生,只要能放师妹回家,让他在章府陪护多久都行。

  张炳善刚才就想到了这个办法,只是刘春峰自己不说,他也不好张口,万一人家孩子在这里出点什么事,自己也算是帮凶。

  既然现在他自己提出来了,章老太爷也同意的话,是再好不过了。

  张炳善转身返回章老爷子的卧室,将刘春峰的意思转达给了章老爷子,章老爷子如今伤病在身,以后用的着张炳善的时候多着呢,也不好跟他闹得太僵,思量了半天,才勉强答应下来。

  赵玉树回到家里,连忙来到赵靖奎的房间,问他今天感觉如何?

  赵靖奎一连喝了张炳善几副药,又歇息了一天,觉得身上有了点力气,咳嗽似乎也不那么频繁了。

  赵玉树听了,颇感欣慰。

  第二天,他感觉比前一天又有好转,就支撑着来到前面医馆。

  赵玉树见了,埋怨他说:“爹,您就安心歇着吧,前面又不忙,过来干什么?”

  赵靖奎也不说话,笑眯眯地在医馆里里外外转了一圈,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三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玉树,你春峰师哥出诊了?”赵靖奎一眼就看出来刘春峰不在。

  赵玉树点点头。

  “是谁家请他?”

  “城外一家人家,我忘了问他们姓名了,爹,你放心吧,师哥一个大活人,丢不了。”

  “唉!如今兵荒马乱的,你们谁出诊,我都悬着颗心哪。”

  “爹,您就别操那么多心了,好生养病才是。”

  说完,搀扶着赵靖奎往后面走去。

  两个礼拜之后,刘春峰平安归来。

  据他说,章老太爷的双腿消肿很快,临回来之前,他给更换了新膏药,又重新固定了夹板,并向章老太爷保障,每隔三天就过去看他一回,章老太爷这才放他回来。

  三个月之后,章老太爷在家人的搀扶下,已经开始下地活动了,他给章大帅打电话,叫他放心,说自己已经伤愈,又将赵玉树和刘春峰大大地夸奖了一番。

  时节很快到了早春二月,正是咋暖还寒、阴阳交争的天气,赵玉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赵靖奎的病情恶化了,白天发热,夜里盗汗,白天夜里不停地咳嗽,从痰中带血丝,发展到大口大口的咳血。

  张炳善听说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赶来探望。

  看到赵靖奎瘦得脱了型,脸上也毫无血色,张炳善心里十分难过,赵玉树一边给他端茶,一边偷偷抹眼泪。

  赵靖奎想支开女儿,就对赵玉树说:“玉树,你到前面忙去吧,我和你张伯伯说说话。”

  赵玉树往手炉里放了几块新炭,递给赵靖奎,强作笑脸对张炳善说:“张伯伯,我去前面忙了,您多坐会儿,水壶在桌子上,您自己续水。”

  说完,就穿过后院往前面去了。

  赵靖奎看着张炳善,良久不说话,一行清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在张炳善眼里,赵靖奎可是个响当当的汉子,从来没见他怂过,更别说流泪了。

  他慌忙找来一条毛巾递给他,安慰说:“老弟,你这病没那么严重,不过是春气上升,带动了老病复发,不瞒你说,这几天我也是腰酸腿软,夜里三番五次起来小便,整宿不得安睡,等转到夏天,自然就会好些。”

  赵靖奎摇摇头,眼泪更是磅礴而出,过了好久,他才平静下来,说:“老哥,你别安慰我了,我心里有数,我的病已经没什么指望了,其实,我一点也不怕死,怕的是留下玉树一个小闺女儿,往后可怎么活啊?”

  张炳善叹口气,说:“我还是那句话,如果老弟不嫌弃,就让玉树做我的儿媳妇儿,我和淑兰不会亏待她的。”

  赵靖奎惭愧地说:“老哥,对不住你了,我一直没把玉树交给你,是有自己的打算啊,我总想着招个上门女婿,生上几个孩子,一家人快快活活地过日子,还要指望他们俩口子,将来给我养老送终。可惜……可惜都不能够了,这人呀,都是个命哇,咳咳咳……”

  赵炳善连忙站起来帮他拍背,赵靖奎对着痰盂咯出一大口紫红色的血块,俩人看见之后,互相对望了一眼,都背过脸去。

  赵靖奎拿起毛巾抹抹嘴巴,有气无力地说:“老哥,今个儿你来得正好,要不,我也得让玉树去请你,这门亲事咱们就算说定了,别拖了,就这个月吧,挑个好日子,尽早给他们把喜事办了吧,该说的话我都说完了,你也别在此久留,这病传染。”

  交代完后事,赵静奎如释重负,趴在被子上大口大口地喘息了半天。

  张炳善听了,心想,这也太爱急促了吧?淑兰这几年,老嚷嚷着要给儿子娶媳妇,成亲用的东西倒是早就置办下了。

  只是这件事情,老哥俩一厢情愿的就决定了,也没问问孩子们的意思,再景那边还好说,自己的儿子,连哄带吓唬的,谅他也不敢抗婚。

  玉树那边就不同了,若是她不愿意,这个时候,强逼着她成亲,岂不是乘人之危?

  再说了,这个月就办喜事,只怕婚礼办得太潦草了些。

  可眼下赵靖奎的状况,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若是没让他亲眼看见玉树成亲,恐怕会死不瞑目。

  赵靖奎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告诉他,这几天他也试探过赵玉树了,玉树一听是和张家做亲,就说婚事全凭父亲做主,她可不是个没主见的孩子,以前每当有提亲的人上门,她都会说,自己一辈子不嫁人,就陪着爹过日子,如果不中意张再景,她不会答应得这么痛快。

  张炳善回到家里,将赵靖奎的意思跟冯淑兰说了,冯淑兰听了却沉默不语。

  张炳善急了,说:“你愿意不愿意的,倒是给个话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