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不想当魔王 第321章.姚忆到来

《我不想当魔王》第321章.姚忆到来

作者:不杀刺客 字数:1770 书籍:我不想当魔王

  夜间,肃州城降下一场小雨。

  斜风细雨飘飘洒洒,中途雨势增大,渐成瓢泼之势。雨中夹杂冰雹,噼里啪啦砸落城头。

  巡逻甲士匆忙奔向女墙后的箭楼。个别人鞋底打滑,不小心摔倒在地,幸亏同袍在一侧抓住手臂,否则恐要滑落墙下。

  "小心!"

  冰雹越落越急,越来越密。大大小小的冰球从天而降,很快在地面铺满一层。

  城内建筑尚且牢固,能抵挡冰雹袭击。城周乡邑多为茅草房,禁不住冰雹覆盖,房顶接连被砸塌,门窗遭到损毁。

  足足半个多时辰,冰雹告一段落,空中随即飘落雪花。

  起初是星星点点的雪子,在夜色中很不起眼。随着时间过去,雪子逐渐绵密,体积增大,一片片犹如鹅毛。

  大雪纷纷扬扬,覆盖坚硬的冰球,铺开大片银白。气温骤然降低,城头甲士走出箭楼,呼吸间弥漫白气。

  冷风呼啸整夜,临近天明方才雪止云开。气温渐渐回升,红光披挂城头,滚落的冰粒反射五彩光晕。

  一阵鼓声传来,肃州城门打开。

  等候入城的队伍稀稀落落,街道变得冷清,远不如平日里热闹。走近商市,人声才变得喧闹。“雹雪交加恐为恶兆。”

  "日前城外祭祀,国君昏倒祭台之上,岂非天惩?""君上昏聩,听闻要将临桓城封给氏族。"

  "果真?"

  "不会有假。"一名瘦高男子挤进人堆,理直气壮道, “临桓城乃是要地,城内国人有功,代代轻赋。国君要将临桓封给氏,破高祖誓言,岂非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话音落地,四周陷入寂静。

  国人们脸色凝重,眉心紧皱。笃信天地鬼神的时代,一旦同天惩相系,事情非同小可。

  晋侯日渐昏聩,声威摇摇欲坠。早年的战功不足以弥补,他的处境已是危如累卵。只需要一个契机,他就会跌落神坛,如雪崩一般天塌地陷,再无翻身可能。

  目的达成,瘦高男子扛起末耜,大步去往百工坊,借机功成身退。

  他离开之后,相关传言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

  烈。

  林珩本意是在城内点火,不料想天气突变,直接火上浇油,使得计划事半功倍,效果远超预期。至百工坊前,瘦高男子停下脚步,左右环顾,迅速拐进一条小巷。小巷内停有一辆马车,车身简陋,车栏没有任何标记。男子大步走上前,抬手敲了敲车厢,靠窗低声道:“放翁,事已办妥。”

  车窗推开,现出半张面容,眉尾修长,暨染霜色,正是内史许放。

  "没有被人发现?"

  “没有。”瘦高男子咧嘴一笑,举袖擦拭脸庞。袖外染上尘土,擦干净的半张脸明显要白皙许多。

  "速回宫,今明两日留在宫内,不要在城内露面。""诺。"

  男子绕过车厢,快步去到小巷尽头。那里有另一辆马车,车上备好侍人的冠履和短袍。驾车的同为林华殿侍人,同他一样乔装改扮,还在唇上粘了胡须。

  许放落下车窗,命马奴驱车去城东。

  "去赖氏府上。

  马奴没有出声,全因天生便是哑巴。

  在许放下令后,他挺直脊背,有力的手臂挥动缰绳。骏马迈开四蹄,离开小巷踏入长街,一路向城东奔去。

  车辆经过处,不时能听到人群的议论声。

  国君、祭祀、天惩和灾祸等字眼流入耳中,许放将车窗推开一条缝,顺着缝隙向外望,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心中愈发满意。

  “天赐良机。”

  公子珩运筹帷幄,又得上天眷顾,大事必成。哒哒的马蹄声持续不断,一路穿过城东。途经有狐氏府邸,门前的奴仆打量几眼,并未放在心上。

  近些时日以来,城内氏族各自调兵,难辨身份的车辆频繁出入,各家仆役已是见怪不怪。最初的谨慎不复存在,大多变得懒散倦怠。

  这种情形下,许放能够放心出入氏族聚居地,无需担心被耳目盯上。

  马车渐渐行远,门奴收回视线,揣着胳膊坐到台阶上。遇到冷风袭来,他下意识缩了缩脖子,不

  由自主打了个喷嚏。

  仰望头顶,乌云开始聚集,大片遮挡住天空。暖阳昙花一现,风雪又将来临。

  府邸内,面南的一间厢房中,公子长坐立难安。心中的

  烦躁如野火燎原,他一把丢开竹简,起身在室内来回踱步。

  围宫,弑亲,迫父君禅位,送国太夫人归越。事成之后册封有狐丹,三军尽掌有狐氏之手。

  "如何能行?"

  他缺乏手腕,在林珩面前屡屡受挫,终非蠢笨之极。有狐达提出的条件暴露野心。

  一旦计划成功,他空有国君之位,军政大权尽归有狐氏,分明就是窃国!可事到如今容不得他反悔。

  身在有狐氏府邸,名为保护实为监视。

  从他点头同意计划的那一刻开始,他已然沦为有狐氏的傀儡。困在这座府邸中,未经有狐氏同意,他甚至走不出厢房半步。

  公子长终于醒悟,奈何为时已晚。他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偏又无计可施。

  门外的奴仆听到动静,探头向室内看了一眼。见到公子长的表现,不敢擅自做主,立即禀报有狐达。

  "难堪大事。"有狐达摇了摇头,放下写到一半的竹简,斟酌片刻唤来忠仆,命其搬出备好的木箱。

  "此物送给公子,暂且令他安心。"

  "诺。"

  忠仆带着箱子离开,来到公子长所在的厢房,转述有狐达之言。

  "郎君言,箱中物珍贵,为公子备下多时。"

  公子长心中忐忑,站在木箱前许久,到底亲手打开箱盖。

  一道金光映入眼帘,公子长愣在当场。

  箱中竟然是一件衮服,冕冠金带置于其上。金带嵌玉,冠上旒珠颗颗莹润,价值连城。禁不住诱惑,公子长伸手捧出冕冠。

  沉甸甸的重量压在掌心,他近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耳畔嗡鸣,热血冲入颅顶。

  这一刻,他浑然忘却之前的担忧,全心全意被这一切吸引,脸上不自觉现出迷醉的笑容。目睹他的表现,忠仆垂下眼帘。这般心性胆略,到头来也只配做个傀儡。

  日上三竿,雨雪始终未落,堆叠城头的乌云渐渐散去。

  晋侯宫内,林珩看过各地奏报,估算陶荣等人的脚程,提笔写下一封短信,交马桂送去费氏府上。

  >"信送到不必多言,速去速回。"

  "诺。"

  马桂转身离开,同紫苏擦肩而过。紫苏手捧一张木盘,盘中是刚刚熬好的汤药。

  从上京带回的丸药已经用尽,林珩转而服用谷珍配制的汤药。等求药的人从越国归来,谷珍才会用新药方为他调养身体。

  汤药盛在盏中,飘散出苦涩的味道。

  林珩端起药盏,试了试温度,仰头一饮而尽。紫苏送上温热的甜汤,他摆摆手示意不用。取过清澈的温水,连续饮下半盏,冲淡口中的药味。

  "公子,巷道传出消息,幽禁之人动作频频,同宫内秘密传信。"紫苏将木盘放到一旁,从屏风后取来一件外袍,展开覆到林珩肩上, “肃州天冷,公子需多添衣。”

  林珩换了坐姿,单手紧了紧衣领。

  "无妨,多加火盆便是。至于巷道中人,频繁动作必有所求,派人盯着,拿住联络之人。""诺。"

  紫苏起身领命,移走桌上的杯盏,拿起托盘退出寝殿。

  走到廊下时,迎面遇到晋侯身边的医。他极少走出正殿,自晋侯发病以来更是寸步不离。今日出现在林华殿实在令人诧异。

  紫苏心中惊讶,难免多看两眼。

  见到和医同行的侍人,才知是公子珩宣召,特地派人将他从正殿带来。交错而过时,紫苏侧身避让。

  医面无表情,脚步不见停顿。侍人面带微笑,大概是跟随马桂的缘故,脸上像罩着面具,很难窥出他的心思。

  凝神片刻,紫苏收回视线,脚步匆匆穿过廊下,去完成林珩的吩咐。医随侍人来到殿前,得到允许后走入殿内,熟练地匍匐在地恭敬行礼。

  "参见公子。"

  林珩没有出声,医始终不敢抬头。

  片刻后,衣袂摩擦轻响,镶嵌彩宝的履叩出轻音,一声接着一声,十分有规律,直至停在医的面前。

  刺绣金纹的衣摆悬于近前,药香似有若无。林珩俯瞰地上的医,忽然发出一声轻笑。

  "大父长子庶出,勇武非凡,随军征战斩将夺旗,年长获封,称安平君。"

  他每说出

  一句话,医的头就伏低一分,直至触碰地面,泅出冷汗湿痕。

  "玄车事发,上京下旨,安平君受惩,落寞于朝中。先君薨,安平君除冠服,自请守陵。数年郁郁不得志,死后葬于陪陵。"

  林珩抓住医的发髻,猛将他提起来。右手执刀笔,锋利的刀尖擦过医的额角,抵住他的太阳穴,略微用力就会见血。

  “昔年,安平君身旁人才济济。闻其有一门客,擅医毒。在安平君离开都城时,门客遣散,其人也不知所踪。"

  时过境迁,若非刻意查找,没人会记起一个小小的门客,更不会想到他竟改头换面混入宫内,成为晋侯身边的医。

  “蛊医,我言是否确实?”

  心知秘密被揭穿,蛊医不再遮掩,也无任何狡辩,对林珩所问坦然应是。

  "公子所言字字确实。”他直视林珩双眼,不复见往日木讷, "仆在宫内多年,身份始终隐秘。不知哪里露出破绽?"

  "为我母守陵之人。"

  林珩松开手,冷睨蛊医,给出预料外的答案。

  不是被旧识认出,也非宫外有人传讯,而是玉堂殿的旧仆。蛊医难以置信,真切现出愕然。

  "安平君下葬之后,你曾私下去祭,被守陵人窥破。"

  胖瘦可以伪装,面容可以隐藏,人的习惯却难以更改,例如走路的姿态。

  马桂正巧擅长此道。他不仅眼光毒辣,而且记忆力超群,只要见过一次,数年过去仍不会忘。正夫人的陵墓位于先君陵墓以西,要赴君陵势必要经过此处。

  蛊医已经足够小心,怎奈遇上了马桂。

  当年众人被迫离宫,既要守陵又要提防丽夫人报复,时时小心谨慎,轮番守在要道,碰巧撞见路过的蛊医。

  返回宫内后,马桂见到守在正殿的医,心中渐生怀疑。日前林珩命他留在正殿,他借机探查,终于肯定心中猜测。

  "原来如此。"

  蛊医叹息一声,双手撑地,慢慢坐正身体。无需林珩开口询问,他主动道出自己是如何进入宫廷,又怎样瞒过众人的眼睛。

  "仆当年生得高壮,数日不食将自己饿瘦。服毒使

  背伛偻,面容衰老,改变嗓音。伪做性情木讷,旧识当面也难以认出。"

  道出隐藏多年的秘密,他不觉恐慌,反而感到一阵轻松。

  “国君病症日渐加重,其中有你之故?”林珩左臂负在身后,右臂垂落,刀笔夹在指间,尖端闪烁寒光。

  蛊医仰头看向林珩,神情忽然变得奇异。他咧开嘴,两侧嘴角不断上翘,却没有发出一点笑声。

  “君上之病源于正夫人,无人能想到温柔敦厚的智氏女也会下毒。我入宫时,君上中毒已深,我设法助正夫人一臂之力,以药帮她扫清痕迹。"

  "之前的医暴死是你所为?"林珩脑中一念闪过,开口问道。“正是。”蛊医颔首。

  "为安平君?"

  “安平君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愿为君效死,自然要为他报仇。”蛊医直言不讳,坦露他深藏的恶意, "可惜宫内耳目众多,否则晋侯早已暴亡,你也休想平安,晋国早就大乱。"

  "不对。"林珩察觉异样,点出矛盾之处, "欲乱晋国,为何遮掩父君中毒?"事情一旦揭穿,国君氏族相疑,国内必起战火。

  蛊医沉默下来,许久才道:“我主慕智氏女,还曾递送书信。临终之时犹言,恨不能一偿所愿。"

  "混账!"

  林珩赫然而怒,抬脚踹中蛊医的肩膀,竟将他踹翻出去。一声巨响,蛊医撞上门扉。

  殿外婢女听到声响,立刻推门走入。看到殿内的情形,她迅速反扭住蛊医的手臂,袖中铜锥滑出,抵住蛊医的喉咙。

  "公子,杀不杀?"茯苓手臂用力,令蛊医动弹不得。

  林珩迈步走上前,抬脚踩住蛊医的肩膀,足下用力,几乎要踩碎他的骨头。"敢觊觎我母,当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蛊医双眼瞪大,猛然抬起头,眦目欲裂,怒声道:“公子珩,你好恶不分,必遭天谴!“

  不理会他的叫嚣,林珩退后半步,沉声道:“带下去,暂且别让他死了。”

  “诺。”

  />

  林珩独在殿内,回溯当年旧事,诸多线索串联到一起,眸光渐渐暗沉。

  —瞬间,漆黑的眼底有风暴凝聚,恰似深渊无底,寒潮汹涌,天凝地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