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源神医奶爸 第611章 靠,还真是个高手

《桃源神医奶爸》第611章 靠,还真是个高手

作者:耳东醉流云 字数:1786 书籍:桃源神医奶爸

  王红霞匆匆跑去问陈月清, “都在说恢复高考了,你男人是不是也要去考?他人跑了咋办?”

  “你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呐,他心现在野了, 你就不担心呀, 我跟你爸早说过, 让你不要嫁给知青, 你偏偏耳朵听不进去,这不合适就是不合适,要不你干脆拦住他别去考了。”

  陈月清撇撇嘴, “妈,你是不是傻,他成了大学生回城,我不也跟着进城了。”

  王红霞心态没那么乐观, “即便他考上了,你们娘俩跟着他进城住哪里?读大学又不分配房子,你不怕他偷偷丢下你走了。”

  陈月清嘴角笑容得意, “那是不可能的,我跟子修可是领了结婚证的, 他甩不掉我,更何况我们之间还有孩子绑着,哪里需要担心了。”

  她知道这个时代的变动, 许多家庭支离破碎,所以她提前防备着呢, 乡下人结婚就是摆桌酒席, 什么保障都没有, 而她特意拉着林子修去领了结婚证, 林子修摆脱不了她。

  她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重生以来所图的不就是这个么,她已经迫不及待要让林子修踏进考场,改变这种死水一样生活了。

  这段时间,陈月清都不会让林子修下地干活,还把总是哭闹的儿子带回娘家,以免打扰了林子修复习,现在林子修必须争分夺秒集中一切精力巩固知识。

  回家看到林子修在认认真真看书,陈月清欣慰地点点头,只要林子修前途光明,如今她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一边拍着儿子,一边安慰道:“子修,你放心一定可以的,本来让你多多看书是为了竞选小学老师,没想到竟然可以报名高考了,这倒是个惊喜。”

  “你比他们提前复习,知识储备足,绝对比他们发挥得更好。”

  林子修捻著书页,嘴唇颤了颤,手脚发凉,他哪里敢说,他先前只顾着摸鱼去了,根本没有认真复习过,脑子里只有零星一点印象,不占什么优势。

  听闻高考恢复,他顿时紧张起来了,他也极其重视这根回城的稻草,因而更加懊恼自己没有提前复习的事。

  如果他比别人看的书更早,那他是不是更容易考上?这次报名的人数跟蚂蚁挤堆一般,他却硬生生错过了先机,怎能不烦燥。

  唯一的好处就是,他手里有全套教科书,不必像别人那样到处去借。

  陈月清一说话,他觉得心虚就愈发烦燥了,撑着脑袋,不耐烦地说:“你有事就赶紧去忙,不要打扰我看书,你一来我思绪就被打乱了,这样我怎么复习。”

  “还有儿子又哭了,赶紧哄哄,吵得我脑子疼,整天叽叽喳喳的,都不想在屋里呆了。”

  陈月清好脾气地说道:“好,我立马抱他出去玩一会,让你清净复习。”

  大队里能明显感觉到人心浮躁起来,干活的时候听到的都是关于高考的字眼,有些人愁眉苦脸,有些人心头高兴,毕竟谁都不想在地里刨食,这一代改变不了,可下一代可以送去读书出人头地。

  旱田里挖土松地的知青明显少了一部分,显得有些冷清,高考准备时间太仓促了,等到把书本收集起来,笔记做好,仅仅一个多月而已。

  对于太久没有接触课本的知青们来说,这时间远远不够的,他们宁愿耽误几天挣工分,也必须腾出精力复习,还有镇上正在读高中的那些应届学生赶上了好时候,也在发奋图强。

  气氛似乎变得紧绷了起来。

  唐锦知道,这会仅仅刚开始而已,当拿到录取通知那一天,才是真正混乱起来,可这是时代的原因,改变不了的。

  这高考又不干她的事,她不用受到丝毫影响,继续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小日子,趁着农忙过了,小学里正组织开办夜校扫盲,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

  唐锦现在只有个小学学历,小学毕业证都没拿到,尽管有点别扭,她还是得去上课的,让自己学识提升有个明面上的途径,届时再申请跟小学生们一起参加期末考试,至少把小学毕业证给拿到。

  只要在学校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何况每个时代学习的内容也不相同,唐锦对于这个年代的文化发展历程还是感兴趣的,因此她愿意去体验一番。

  但对于队上其他人来说,上夜校这事就打击积极性了,听到就头痛,那些讲课就跟听天书一样,坐在那里就想睡觉,还不如扛起锄头干活呢。

  再说他们一把年纪,这么些年没读书还不是过来了,到底学个啥呀,多认几个字也不能当上生产队书记会计,用处摆在哪里,他们不能理解究竟有啥意义。

  只是大队长跑来做思想教育,推脱不了的,便只好傍晚搬着板凳去了,简陋的教室里点燃几支蜡烛,昏黄的光芒将室内点亮。

  讲台上架着一块黑板,用泥巴凝固的小棒当做粉笔,时不时写下几个字,这个老师比较年轻,讲得时候会结合一些故事,语言挺生动的,打瞌睡的人没有倒成一片。

  唐锦本以为会无聊,其实听得津津有味的,这样和谐的氛围她也喜欢,灯火微颤,朦胧的光亮中大伙围坐在一起,耳边响着徐徐的声音,身穿中山装的老师,前面的黑板陈旧却极具时代感,就像定格的旧照片一样,会烙在记忆里。

  ……

  虽说这里处于南方,空气稍微湿润一点,可秋季依旧挺干燥的,没出太阳,也没下雨,天空中像蒙了一层灰雾,气候阴凉,总是吹着灌脖子的冷风。

  枝头繁茂的树叶开始淡黄,褪去原本鲜亮的颜色,再簌簌落下堆在地表化肥,唯一显眼的绿色就是旱田中一排排的油菜,来年春季收获,第二季水稻已经组织人手去收割了,剩下的稻草桩子留在田里,还会再长出一点细碎的谷子。

  旱地上洒上草木灰施肥,干枯的玉米秆堆在旁边,土壤缝隙中长满了网状野草。

  所有景象都展露着季节过渡的特征,山坡上丰富的资源在减少,野菜野果都变得罕见了,自留地里的豆角黄瓜茄子丝瓜也没有了,为了适应气候,只能种些小白菜青菜跟豌豆。

  唐锦晒了大袋的豆角,结了霜的冬瓜南瓜土豆堆在墙角,以免冬天吃的菜太单调,小龙虾夏季她是吃满足了,这个季节泥鳅最肥。

  那些稻田沟渠里蓄足了水,湿泥深厚,给泥鳅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藏在泥巴里懒洋洋地躲着。

  恰巧这是农闲,有精力去稻田里寻找捕捉,但泥鳅长了肉,味道还不错,去找泥鳅的人挺多的,会捉泥鳅的人,把大部分都捉了。

  陆沉裤腿满是泥巴,捉到十来条回来,味道唐锦不排斥,可盘曲着的泥鳅像某种软体动物,唐锦不想多看,先泡在水桶里。

  “老公,你要不要再去读高中?”唐锦一边把红薯粉条泡上,一边闲聊,陆沉跟她不同,读了高一的,虽然许多知识没学,今年没办法去考试,错过了可惜,可以后每年多的是机会。

  陆沉从井里扯水上来,一遍遍淘洗泥鳅,“我暂时没这想法,我本来就不聪明,原来想着能不能在队上混个会计,或是在厂里混个临时工,才读了高中,以后再说吧。”

  一是不想跟一群小年轻坐在教室里上学,对读书没兴趣,那个叫英语的东西让他头大,二来能考上大学的都是凤毛麟角,陆沉暂时没不抱希望,而且不知道正策之后会怎么变动,观望才是最保守的。

  唐锦瞧他避之不及的模样笑了笑,那就慢慢来吧,反正她也才读小学,只要有心想读,什么时候都是来得及的。

  锅里已经烧热,她将干豌豆倒进锅里翻炒,圆润干硬的豌豆受到高温,渐渐变成虎皮色,焦香味传来,豌豆都炸开了嘴。

  她将豌豆盛起来,又炒了一点花生米作为酸辣粉的调料,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当零食吃。

  各种佐料准备齐全了,唐锦往锅里加水烧开,将泡发的红薯粉条下锅煮,粉条迅速变得晶莹剔透,如一根根银丝在清澈的水流中穿梭。

  趁着红薯粉还没熟,唐锦把油盐醋辣椒肉酱大头菜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好,洒上一把豌豆粒。

  发出来的鲜嫩豆芽丢下锅,烫个几秒钟便熟了,将剔透的粉条挑起来,碗里顿时变得满满当当,热气袅袅。

  酸辣粉没有煮烂,火候正好,吃起来糯叽叽的,裹足了料汁,滋味比较浓烈,先是一股刺激味蕾的酸味和油辣子的香味,层次感在口中漫开,有醋酸中和,后劲的辣味比较温和,掺杂在其中的豆芽清脆爽口,热度顺着喉咙往下窜,暖呼呼的,这个天气吃这种热气腾腾的食物最合适了。

  下午把泥鳅给处理完,脏东西去除干净,切成碎段,因为晚上要去上课,唐锦做饭比较早,泥鳅要香辣干煸的才好吃,而且还要搭配米饭,她奢侈地煮了一锅干饭,下面用红薯块垫上,蒸出来的米饭香香甜甜的。

  泥鳅刚下锅炸,一股子油香味便扑鼻而来,不停地往鼻子里钻,问着就有些受不住,垂涎欲滴。

  红亮的酱色覆盖在泥鳅肉上,充分吸收入味,却不会掩盖住泥鳅本身的鲜美,泥鳅煮的软糯了,黑黢黢的看上去有些干,其实细腻油润,口齿生津。

  而且里面少刺,细刺都炸得嘎嘣脆,反而增添了口感,红彤彤的干辣椒也是脆香,紧实的肉绵密细嫩,轻轻便脱了刺。底下铺了一层薄薄的土豆片,粉糯的土豆片汲取了所有精华,用来拌饭可香了。

  唐锦喝了点水果茶,压下那股辣意,出门的时候还专门换了件衣服,以免肉香味馋到了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