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霍太太今天抽签了吗 第一百六十八章 情到浓时

《霍太太今天抽签了吗》第一百六十八章 情到浓时

作者:鸭鸭鸭鸭 字数:1938 书籍:霍太太今天抽签了吗

  李丹青回了宫,衣裳也不换,即刻去养心殿求见皇帝。

  皇帝召她进去,一眼见得她衣裳不整,发髻散开,鼻子发红,顿时大吃一惊,问道:"乐阳,你这是怎么了?"

  李丹青一见皇帝,马上跪禀道:"父皇,晋王妃纵其表弟王嘉若轻薄儿臣。"

  "儿臣今儿去晋王府赴宴,期间离席和贵女们去锦鲤池喂鲤,晋王妃的表弟王嘉若突然出现,说有一件要紧事想单独禀告,儿臣便让贵女们回避。"

  “王嘉若当即分析了朝中局势,说秦王没了,晋王便是诸皇子中最年长的,历朝历代,立储都是立嫡立长。还说儿臣以后一身荣辱将系于晋王身上,让儿臣好生想一想。"

  皇帝听至这里,心下已勃然大怒,呵,都认为皇位就是老三襄中之物了!王家没有萧家的本事,倒比萧家还要斗胆。

  李丹青接着道:“儿臣正要喝斥他,眼前一黑,却是他脱了外袍罩向儿臣头脸,朝儿臣扑了过来,儿臣跌在地下,擦破了手肘,发髻也散了。幸亏盈月和蓝玉在近处,马上来救儿臣……"

  "父皇,王嘉若仗着是晋王妃表弟,不将皇家放在眼里,当众轻薄儿臣,胆大包天。求父皇处罚他,给儿臣出气!"

  皇帝待李丹青说完,沉吟片刻道:“乐阳,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罚王嘉若?”

  李丹青听着这话大有深意,便问道:"父皇为何这样问?"

  皇帝指指御案一本册子道:“此是你前日上献的三十六计,朕昨晚看了一晚,正要找借口。”

  皇帝手指翻开册子,翻到其中一页,里面写着削藩三计。

  他登位这么多年,一直未能振兴朝政,如今身体渐虚,只恐之后到了地下,无颜见祖宗。若能抢着时间,做下一件大事载入史册,此生也无憾了。

  李丹青听着皇帝之言,不由“呃”了一声,所以,父皇今日正举枪,王嘉若撞枪口上了!她眨巴眼睛,小声道:“儿臣全听父皇的。”

  皇帝点点头, "敢轻薄公主,藐视皇家的,只有死路一条。"

  皇帝又寻思一下, "乐阳,朕今日动手,朝局必波动,过后恐你和子蛰之婚事,再不能成

  了。"李丹青咀嚼皇帝的话,这是说,这一波动手,可能会涉及武安侯府?

  她躬身道:“父皇,跟百年大计和新政比,儿臣与子蛰之事,不过是小事,实不必考虑在内。”

  皇帝看一眼李丹青,喟叹道:“乐阳,你为何不是男儿身呢?”

  李丹青正正脸色道:“父皇若认可儿臣,纵儿臣是女儿身,一样能为父皇办事,能为父皇分忧解难。"

  她拜下去, "儿臣身上流着父皇的血,请父皇给儿臣机会,让儿臣为父皇效力!"皇帝一手拍在案头的册子上,笑道:"好,不愧是朕的爱女!"

  正说着,便有内侍进来禀道:“陛下,晋王和晋王妃求见!”

  皇帝淡淡道:“传!”

  晋王和戚书婉进得养心殿,马上跪地,说王嘉若和李丹青之事是一场误会,王嘉若不是要轻薄李丹青,而是看见蜜蜂,为了救李丹青才脱下外袍云云。

  皇帝便传王嘉若进殿。

  王嘉若说了当时经过,大致意思也是看见蜜蜂,为了救李丹青方脱了外袍,并不是要轻薄公主云云。

  他说着,朝李丹青叩头, "殿下,借臣一百个胆,也不敢冒犯殿下。此事确是误会。"

  李丹青未说话,内侍进来禀道:“陛下,武安侯夫人求见!”皇帝便看向李丹青,呵,求情的人来了。李丹青:武安侯夫人!她以为她面子很大?

  谢夫人进了养心殿,先向皇帝行礼请安,这才道:“陛下,臣妾有一件事想求一求乐阳公主殿下。"

  皇帝便道:“乐阳在这儿,你只管求。”

  谢夫人走到李丹青跟前,行礼道:“殿下,臣妇准备明儿去母亲墓前发个反誓,破了子蛰不能尚公主之誓言。”

  李丹青看着她道:“夫人,这是你的私事,不须向我言明。”

  谢夫人陪笑道:“殿下,子蛰当时从石龙镇护送你上京,已在臣妇和武安侯跟前禀明,心中只有殿下,非殿下不娶。只臣妇发过誓,一时转不过弯,没有及时为他求娶殿下,此确是臣妇之错!""殿下,臣妇明儿去发个反誓,到时再正式为子蛰求娶殿下!"

  她

  跪了下去, "殿下,今日晋王府之事,纯属误会,请殿下饶了王嘉若罢!"

  李丹青平心静气道:“夫人,是子蛰一意想和我一起,期间有什么阻碍,该他去解决。他让我顺心顺意,便在一起,不让我顺心顺意,我便不与他一起。"

  “至于夫人发不发反誓,是夫人的事,不必拿来我跟前说,我完全不在意这件事。”“因发誓的人不是我,为着誓言要死要活的,也不是我。”

  她说着,甚至还笑了起来。

  "夫人太高估自己了,也高估子蛰在我心中的位置了。"

  “我一个公主,有皇祖母和父皇护着,想要什么样的驸马不能得呢?”"夫人想一想我这话,以后莫要以为我和子蛰共骑过,就非他不嫁了。"李丹青说着,还很想“呸”一声,到底忍住了。

  谢夫人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只觉屈辱异常,偏生无法反驳。

  她又记着晋王的拜托,今日若不能保下王嘉若,过后王家定要埋怨晋王妃,也要埋怨戚家。她忍辱道:"殿下训示得极是,是臣妇想左了。""殿下何等金尊玉贵,臣妇不及早去解了誓言,本就是臣妇的错。"

  她认错毕,又忍气道:"臣妇求殿下看在子蛰当日护送殿下上京之功,饶过王嘉若一回!"

  李丹青笑一笑道:“夫人,你求错人了。父皇在座,哪有我说话的余地?”

  谢夫人马上跪到皇帝跟前,求皇帝饶过王嘉若。皇帝淡淡道:“夫人稍安勿躁。”

  他看向王嘉若,问道:“当时池边因何只有你和乐阳两人,其它人呢?”

  王嘉若迅速斟酌,禀道:“臣爱慕乐阳公主,一心想要单独说几句话,奈何周围人多,不得机会,便借口有要紧事禀告,让公主遣开身边的人。"

  "虽如此,当时公主身边两个官女却在不远处,能遥望到臣和公主之动向。"

  皇帝看向李丹青, "乐阳,他当时禀了什么话?"

  李丹青便复述一遍王嘉若当时讲的话,再举手道:“父皇,王嘉若当时便是这样说的,儿臣若有一字虚言,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王

  嘉若闻言,顿时面如死灰,他当时确实这样说,乐阳公主又发了毒誓,已是反驳不得。谢夫人大吃一惊,一时暗悔不该进殿求情。

  晋王一听,已知保不得王嘉若。他当即看向戚书婉。

  戚书婉脸色惨白,喝斥王嘉若道:“嘉若,你失心疯了不成,怎的胡言乱语?”

  皇帝冷冷道:"晋王妃,殿前不得喧哗。"

  说着又道:“若不是你纵容,王嘉若岂敢对乐阳说这些?”他再看向晋王, "老三,你真以为皇位是你囊中之物了?"

  晋王“砰”一声叩头,悲声道:"父皇,儿臣不敢!"

  皇帝冷淡道:"这么说,不是你纵容的,是戚氏纵容的?"

  晋王瞬间已转过许多念头,若今日因此事被贬,一切苦心将付流水。他转向戚书婉,哑声道:"戚氏,你纵容表弟胡言乱语,还不认罪?"只能先牺牲王妃了。

  戚书婉颤抖了。

  若不认下来,皇帝处罚了晋王,她这个王妃也一样没着落。只有认下来,方能保着晋王。

  过后,晋王看在儿女面上,自会捞她。她一狠心,叩头道:"陛下,是臣媳言行无状,纵容了王嘉若。"

  李丹青看着戚书婉,暗叹一声。

  父皇正绞尽脑汁要削勋贵权柄,而京中最大的勋贵,便是戚家和武安侯府。晋王妃啊晋王妃,你这是撞枪口上了。父皇正好借着此事,压一下你们戚家的气焰。也削去晋王一只手臂。

  皇帝此时已开口道:“王嘉若言行无状,轻薄乐阳公主,有谋逆之心,来人,拉出去,当殿仗毙!"

  王嘉若才呼一声“冤枉”,已被如狼如虎的殿前侍卫堵了嘴,拖出了养心殿。

  诸人瑟瑟发抖。

  戚书婉吓瘫在地下。

  皇帝又开口道:“晋王妃戚氏纵容表弟王嘉若图谋不轨,革去王妃称号,贬为庶人,送去家庙面壁思过,没有旨意,不得回府。"

  又道:“戚家教女不严,下旨,着戚公上罪己状,罚俸一年。”戚书婉昏了过去。

  皇帝又看

  向谢夫人道:“武安侯夫人,你用子蛰的婚事拿捏乐阳,不将皇家人放在眼里,知罪不知罪?"

  谢夫人见着戚书婉的下场,本已心惊胆颤,当下吓得跪地叩头道:“臣妇知罪,求陛下看在侯爷面上,饶过臣妇一回!"

  皇帝淡淡道:"饶不饶你,且看乐阳的意思,你去求乐阳罢!"

  谢夫人马上爬到李丹青跟前,哀声道:“臣妇知错了,求殿下饶恕臣妇一回!”

  李丹青暗爽,哟,俺可是皇帝女,岂是你能拿捏的?

  她笑了, “夫人,你做错了什么呢?你这会定然在想,你就是生了一个好儿子,想为儿子择一门好亲事而已,有什么错呢?"

  她“啧”了一声, "看在子蛰的面上,我也不难为你,你走罢!"

  谢夫人忙谢恩。

  待要站起,一时天旋地转,却是昏了过去。李丹青看着她,哎,怎么这么不经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