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代枭雄 第九十六章 等待

《五代枭雄》第九十六章 等待

作者:一包黄果树 字数:3707 书籍:五代枭雄

  船只一路西进,杨琏与费云山一同而行,攻取江陵一事,需要费云山从中周旋,一路上,费云山显得很是忧心,攻取江陵蜀国势在必得,可是随着周国郭威的介入,事情就变得微妙了起来,如果蜀国拿不下江陵,打不通要道,蜀国就得不偿失了。

  费云山更为担心的是,南平虽然承认大周的宗主国地位,但由于江陵地理位置的重要,保不准郭威会打着支援的名头,趁机夺了江陵,历史上这样的时间不可少呀,一旦江陵被周国占据,那么蜀国真的就会被封锁在巴蜀之地,在想要出来,就难了。

  杨琏显得倒是不急,事实上急也没有用,他化整为零,士兵们分批进入江陵,时间都是预定好了的,去的太早,杨琏也没有士兵可用呀。船只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过池州、江州,直驱鄂州。这个时候,蜀国兵将已经攻破了峡州,拿下了出长江的水路,大军源源不断赶往江陵。

  峡州对于南平国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南平国西边最为重要的屏障,这里地势险要,又称做夷陵,历来是长江水路最为重要的地段之一。如今峡州被蜀国拿下,高保融十分震惊,南平国不过区区三个州而已,如今归州、峡州已经被攻破,只余下了江陵,怎能不让他心惊呢。

  高保融只盼望着大周的王师能及时赶来,救南平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周带兵来援的将领据说叫做高怀德,是大周名将高行周的儿子,年纪虽然轻,却已经是大周赫赫有名的名将,据悉,除了他之外,还有老将韩通。

  这两人早早就带兵而来,不过速度并不快,高保融一连写信催促,却被韩通以三军还在筹备粮草而拒绝了。韩通写信告诉高保融大军几日后就能出发,希望高保融在江陵做好准备,尤其是要准备足够的粮草,周军远来,如果依靠长途运输粮草,显然不太现实。

  不等韩通、高怀德进入南平国的地界,蜀国主帅乃是王昭远,此人年少时期,就与蜀国皇帝孟昶相识,侍奉在孟昶身边,因此得到孟昶的信任,每当有国家大事,一定找王昭远商量。王昭远自幼聪明,饱读诗书,长城以诸葛武侯自比,声言他若是生在三国,必定比诸葛武侯做得更加出色,恢复中原,恢复汉室江山。

  这一次攻打南平,虽然在归州、峡州遇见南平国的顽强抵抗,但毕竟两国实力差距太大,王昭远夺下了归州、峡州之后,整个人变的狂妄起来,只觉得攻下江陵,不再是难事。王昭远知道大周的兵马也都赶来,接到这个消息,王昭远哈哈大笑,周人敢来,岂不是自讨苦吃?他又信心一战消灭大周国的援军。

  在这样的形势下,王昭远没有选择进攻江陵,而是在江陵城外扎下大营,他甚至没有让水师封锁水路,以防周军来援。

  蜀军异常的举动反而令高保融十分惊异,他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若不是没有地方逃走,恐怕他早就要放弃江陵了。韩通在准备了一番之后,也觉得如果不进兵江陵说不过去,于是便带兵慢悠悠地朝着江陵赶去。还没有抵达江陵,韩通、高怀德就接到了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消息。

  兵贵神速,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蜀国军队不趁势拿下将领,这显然出乎了两人预料,高怀德已经认为,王昭远放弃了进攻的机会,实际上已经等于宣判这一次蜀国的失败,既然如此,大周不妨直驱江陵,或许能有不小的收获。

  韩通也赞成这个意见,两人率兵加快了速度,只用了七日的时间,就抵达了江陵北城,并顺利地安扎下了大营,王昭远得到消息,依旧没有主动出击,反而写了一封信给韩通、高怀德两人,邀请两人一叙。

  看着王昭远的书信,韩通心中不免一笑,王昭远呀,就是一个迂腐的书生,论口才的本事,或许是极好的,但如果是打仗,他就没有几分水平了。既然王昭远一心想要邀战,韩通偏偏不如他的愿。

  果然,韩通拒绝的消息传来,王昭远哈哈大笑,看来大周的士兵也不怎么样,居然连一战的信心都没有,王昭远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给韩通、高怀德写信,邀战两人。

  这时候,杨琏已经进入了鄂州,大部分的士兵都赶到了,杨琏继续化整为零,部下继续朝着江陵赶去,士兵的铠甲被几个假装成戏剧板子的士兵们带着。

  进入鄂州之后,杨琏没有选择与费云山在一起,他让费云山赶往蜀国大营,等待自己的消息,如果时机成熟,两军便可通力合作,一举拿下将领。费云山深以为然,他立刻选择了离开。

  杨琏带着陈铁,赶到了离江陵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三军士兵就准备在这里集结。

  杨琏之所以没有急着赶往江陵,一来是江陵的情况还没有彻底了解,二是三军化整为零一路奔波,都十分疲惫了,杨琏需要休养生息一些时日,为此,士兵分散开来,占据了附近的几个村落。

  江陵那边,不断有消息传来,蜀军与周军在城外相遇,大规模的战事没有发生,这很明显嘛,双方打死打活,最终便宜的是高保融,周军自然不会如此犯傻。

  杨琏等了几日,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三军也终于陆续来齐,杨琏令人清点了人数,先给士兵们发放了军饷,每人五吊钱,若是战场杀了人,那就论功行赏。

  杨琏让大部分的士兵留在这里,他自己带着五百人,进入了汉水与长江之间的偌大平原地区,这一带虽然平原不少,但丘陵也多,尤其是进入了荆门军与江陵之间的地段之后,地势越加复杂了起来。

  由于河流的冲刷作用,这一带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形态,而且其中除了平原湖区,还有低山坳谷、丘岗,杨琏派兵巡逻之后,把驻扎地点选择在一处高岗上,这里四周都是密林,而且由于地势的开阔性,利于观察四周的局势。

  唐军驻扎在这里之后,杨琏令人建立了山寨,在外人看来,杨琏就像割据山岗的山大王一样。

  杨琏不焦急,陈铁却十分焦急,他盼了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希望能打上一仗,偏偏杨琏一副不焦急的模样,让陈铁十分无奈。他好几次进言,都被杨琏挡了回来,总之时机不对。

  当然杨琏并没有闲着,他让士兵化装为樵夫、渔夫等等,把四周的地理都探查清楚了,费云山那边也都联系上了。

  费云山十分焦急,因为就在两日前,蜀军和周军爆发了一场战斗,人数虽然不多,但却让费云山深深的震撼了。当时蜀军足足有一百多人,而且大半是骑兵,他们遇见了一股前来巡逻的周军士兵,这股周军士兵只有二十多人,个个都骑着战马,一看就是前来打探军情的斥候。

  蜀军仗着人多,自然主动发动了进攻,在蜀军看来,他们人数上占据了优势,这么一冲锋,周军肯定都胆寒了。可是意外发生了,周军虽然人数少,却毫不畏惧地狱蜀军搏杀,尤其当中的一员猛将,手使一杆长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居然杀了二十多名蜀军。

  在这人的带领下,周军人数固然少,却打赢了这一场遭遇战。事后费云山得知,这个人,就是大周名将高行周的爱子高怀德。大周有如此凶悍的猛将,蜀国能取胜吗?费云山的心中没有底。幸亏这个时候,杨琏派来联络他的人到了,有了唐军的帮助,这一战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更何况,在费云山的印象中,杨琏似乎还没有吃过败仗,这无形中增加了费云山的信心。

  面对费云山的催促,杨琏只是一笑,以时机尚未成熟而拒绝了。杨琏有他的想法,依旧是截粮道,襄阳到江陵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在这个时代,至少要走七八日的时间,如果是运输军粮,时间要更久一些。

  杨琏已经查明白了,襄阳运输过来的军粮,大约是二十五天一趟,运送一批粮食,差不多够周军吃一个月的时间。杨琏的目的,就是要让周军缺粮,而这个时间,就快要到了。

  骑在战马上,郭信对很多事物显得很是新奇。如果不算义兄郭荣,那么郭桐才是他的大哥,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至于郭信,则是郭威的第二个儿子。

  或许是出于锻炼的目的,郭威在郭信的不断央求之下,答应让他去襄阳看一看战事,为了避免出事,郭威还让外甥李重进伴随在郭信身边,以保证他的安全。

  杨琏等了几日,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三军也终于陆续来齐,杨琏令人清点了人数,先给士兵们发放了军饷,每人五吊钱,若是战场杀了人,那就论功行赏。

  杨琏让大部分的士兵留在这里,他自己带着五百人,进入了汉水与长江之间的偌大平原地区,这一带虽然平原不少,但丘陵也多,尤其是进入了荆门军与江陵之间的地段之后,地势越加复杂了起来。

  由于河流的冲刷作用,这一带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形态,而且其中除了平原湖区,还有低山坳谷、丘岗,杨琏派兵巡逻之后,把驻扎地点选择在一处高岗上,这里四周都是密林,而且由于地势的开阔性,利于观察四周的局势。

  唐军驻扎在这里之后,杨琏令人建立了山寨,在外人看来,杨琏就像割据山岗的山大王一样。

  杨琏不焦急,陈铁却十分焦急,他盼了这么久的时间,就是希望能打上一仗,偏偏杨琏一副不焦急的模样,让陈铁十分无奈。他好几次进言,都被杨琏挡了回来,总之时机不对。

  当然杨琏并没有闲着,他让士兵化装为樵夫、渔夫等等,把四周的地理都探查清楚了,费云山那边也都联系上了。

  费云山十分焦急,因为就在两日前,蜀军和周军爆发了一场战斗,人数虽然不多,但却让费云山深深的震撼了。当时蜀军足足有一百多人,而且大半是骑兵,他们遇见了一股前来巡逻的周军士兵,这股周军士兵只有二十多人,个个都骑着战马,一看就是前来打探军情的斥候。

  蜀军仗着人多,自然主动发动了进攻,在蜀军看来,他们人数上占据了优势,这么一冲锋,周军肯定都胆寒了。可是意外发生了,周军虽然人数少,却毫不畏惧地狱蜀军搏杀,尤其当中的一员猛将,手使一杆长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居然杀了二十多名蜀军。

  在这人的带领下,周军人数固然少,却打赢了这一场遭遇战。事后费云山得知,这个人,就是大周名将高行周的爱子高怀德。大周有如此凶悍的猛将,蜀国能取胜吗?费云山的心中没有底。幸亏这个时候,杨琏派来联络他的人到了,有了唐军的帮助,这一战就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更何况,在费云山的印象中,杨琏似乎还没有吃过败仗,这无形中增加了费云山的信心。

  面对费云山的催促,杨琏只是一笑,以时机尚未成熟而拒绝了。杨琏有他的想法,依旧是截粮道,襄阳到江陵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在这个时代,至少要走七八日的时间,如果是运输军粮,时间要更久一些。

  杨琏已经查明白了,襄阳运输过来的军粮,大约是二十五天一趟,运送一批粮食,差不多够周军吃一个月的时间。杨琏的目的,就是要让周军缺粮,而这个时间,就快要到了。

  骑在战马上,郭信对很多事物显得很是新奇。如果不算义兄郭荣,那么郭桐才是他的大哥,是正儿八经的嫡长子,至于郭信,则是郭威的第二个儿子。

  或许是出于锻炼的目的,郭威在郭信的不断央求之下,答应让他去襄阳看一看战事,为了避免出事,郭威还让外甥李重进伴随在郭信身边,以保证他的安全。或许是出于锻炼的目的,郭威在郭信的不断央求之下,答应让他去襄阳看一看战事,为了避免出事,郭威还让外甥李重进伴随在郭信身边,以保证他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