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代枭雄 第九十二章 激战马头屯

《五代枭雄》第九十二章 激战马头屯

作者:一包黄果树 字数:3751 书籍:五代枭雄

  郭威先锋抵达封丘,离开封只有一河之隔,刘承祐得到消息,惶恐不安。太后也无比震惊,商议一番之后,决定主动派兵出击,慕容彦超自持英勇,渡过黄河,率兵进驻七里店,南北两军对峙,大战一触即发。杨琏得到消息,知道刘承祐率兵出击,是取败之道,立刻率兵一万,先乘船赶往开封。

  一路上,杨琏打出汉军旗帜,行程倒也顺利,唐军士兵身着汉军铠甲,胳膊上系了白布以作标识,杨琏每到一地,都会派出斥候打探消息,考察四周地理,张德胜等人继续化身为乞丐,朝着北方赶去。

  杨琏一路紧赶,离开封越近,地势越来越平坦,河流也开始增多,这样的地势不利于伏兵,但对于唐军来说,拥有战舰的优势,让他能比较方便的撤退。

  杨琏越过襄邑、雍丘等县,第三日黄昏,杨琏抵达开封东南方向的陈留,陈留曾经是大城,但随着多年的战乱,已经破败不堪。杨琏越过陈留县,在城北的运河上停泊下来,这里离开封已经不远。

  停泊下来之后,杨琏与李金全、陈铁简单商议了一番,谁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兵力不足,是无法撼动郭威的,为今之计,便是想办法救出刘承祐。进兵开封,迫在眉睫,不过需要先弄清楚双方此刻究竟到了那种地步。在不了解开封的情况下贸然进兵,只会吃亏。

  三人商议了半响,决定走运河水路,抵达黄河,以水师拦截郭威兵马,尽量拖延时间,事情确定下来,三军休息不足两个时辰,就有密报传来,慕容彦超主动出击,一场血战,被郭威击败,刘承祐部下多人投降郭威,刘承祐下落不明,似乎还驻扎在七里寨一带。

  这个变故让杨琏吃了一惊,刘承祐败的太快,而且他居然亲自帅兵出了开封城,便多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杨琏当机立断,船只再度开拔,朝着开封城赶去。

  这时候的河水已经比较浅,不过幸好没有下大雪,河水没有完全冰冻,船只得以航行。杨琏这时候担心的是林仁肇那边,能不能按时赶来?

  坐在船舱里,杨琏点着灯,仔细看着地图,他的兵马虽然不少,但比起郭威来说,显然太少了,而且在开封这等一马平川的地方,要想以步卒开对抗骑兵,显然太过于困难。

  船只在夜色下行走,除了水声,其他什么也听不见。航行了大半夜,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船只突然停了下来,有士兵前来禀告,在运河里,有不少尸体,杨琏钻出船舱,走到甲板上,蹲下身子仔细看着。这些人都身穿着铠甲,可是仅仅凭借铠甲,无法分辨他们究竟是那一边的士兵,是郭威的,还是刘承祐的部下?

  “还有多少人?”杨琏问道。

  “前面还有,至少几十具尸体。”一个士兵回答。

  杨琏凝神仔细在运河里搜索,果然,运河里还有不少尸体,大部分的士兵没有铠甲,他们身上插着箭羽,这是造成他们死亡的直接原因。杨琏略作思考,叫来了陈铁,让他带兵上岸搜索,陈铁领命而去,带着十几人,骑着为数不多的战马,小心翼翼地上了岸,四处搜索。

  杨琏派人叫醒了李金全,吩咐下去,所有船只戒严。随着天色越来越亮,杨琏看清楚运河里,至少有三十多具的尸体,河水已经被鲜血染红,杨琏在尸体里发现一具比较特殊的尸体,便令人打捞了上来。

  这具尸体穿着与旁人不同,杨琏一看,便知道他是宫里的太监,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尸体都是刘承祐的部下。杨琏极目远望,开封虽然地势平坦,但这样看着,显然能观察到的东西不多,刘承祐兵败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如果他是来东南方向,杨琏也就方便接应,可是去了其他地方,杨琏骑兵不多,根本无法和郭威相比,步战会很吃亏。

  郭威在七里店击败了慕容彦超之后,声势已经达到了顶点,侯益、吴虔裕、张彦超、刘重进等人都暗中联络郭威,表示了投降之意。郭威并没有接纳,这个时候,他的目标依然是清君侧,先要诛杀了李业,不然在其他节度使的眼中,他还是造反之徒。只要进驻了开封,清了君侧,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办多了。

  郭威率兵直奔开封,到了玄化门,刘铢下令士兵射箭,郭威不得入,转而派兵直驱迎春门。迎春门守将见郭威大军杀到,开城投降,郭威迅速掌控了开封,所带来的诸军在开封城中大肆掠夺,吏部侍郎张允、前义成节度使白再荣等达官贵人皆被满门抄斩,士兵夺其财物而还。

  郭威掌控开封之后,立刻赶往皇宫,皇城里,已经是一片混乱,刘铢带兵赶往天牢,准备诛杀郭威两个儿子以及其妻子。郑恩、赵匡胤等人一路杀来,所向披靡,在皇城遇见刘铢。赵匡胤奋力神威,一棍打破了刘铢头颅,救了郭威妻儿。

  郭威进驻皇城,四处搜索,不见天子,立刻派兵四处寻找,郑恩、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个率百余骑兵四处搜寻。

  此时刘承祐正躲在民间,索索发抖,七里店大败,诸军皆散,刘承祐心中恐惧,也策马逃走。刘铢在城头问他下落,刘承祐心中惶恐,还以为刘铢叛变,立刻带着心腹逃走。这个时候他的身边不足二十人,原本信心满满的慕容彦超也不知所踪。

  这时四处都是乱兵,在民间作乱,不少村落化为火海,女子的哭声连成一片,数里外都能相闻。刘承祐战战兢兢,惶恐不安,身边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等人都神情萎靡,知道兵败之后,在乱军之中,活命的希望不大。

  刘承祐卷成一团,躲在一间小屋子里,正在惶恐不安之际,忽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嘈乱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有人惨叫,有人得意的大笑,门被踢开了,赵匡胤出现在刘承祐的面前。

  对于这个小皇帝,赵匡胤的心中自然是不屑的,如今郭大帅已经掌握了开封,就是下一个权臣,随时有可能登基为帝,赵匡胤为了前程,自然是不遗余力,四处搜寻刘承祐的下落。说来也是他运气好,郑恩朝着西北,石守信朝着南方,而他朝着东南,半路上遇见败兵,抓住几个询问了一番,觉得刘承祐很有可能就在东南,便一路搜寻而来。

  看见刘承祐,赵匡胤哈哈大笑,刘承祐身边为数不多的侍卫上前,却被赵匡胤几棍打倒在地,苏逢吉、阎晋卿、郭允明等人知道大事不妙,尤其苏逢吉曾经在刘知远、刘承祐面前说过郭威坏话,此时看见郭威部下,自知难以活命,为了避免受辱,取出匕首自杀而亡,苏逢吉一死,阎晋卿、郭允明两人也选择了自尽。

  顷刻之间,刘承祐身边的侍卫只剩下了两三人,他们看了看躺在地上的袍泽,又看了躲在角落里的大汉皇帝,叹息一声,扔掉了手中的兵刃,跪在赵匡胤面前,朗声道:“我等愿降!”

  赵匡胤哈哈大笑,抓住了刘承祐,这可是大功一件,他毫不客气上前,一把抓起抖抖索索的刘承祐,捆绑了双手,扔在马背上,朝着开封城赶去。

  马头屯位于运河和汴河的交界处,这里地势平坦,由于有河水的灌溉,土地很是肥沃,在运河、汴河两岸,种满了树木,此时树叶已经掉光,露出光秃秃的树枝。

  赵匡胤抓住了刘承祐之后,抄最近的路直奔开封,这条路要渡过运河,到达马头屯,然后再走十余里的路程,就能进入开封城。一路上,赵匡胤很是警惕,毕竟四周乱兵太多,如果刘承祐被乱军杀死,那就得不偿失了。

  运河上的桥梁本来有很多,由于战乱,损坏了不少,赵匡胤走了两三里才在最东面找到一座比较完整的桥梁。

  “走,快走!”赵匡胤大声喊着,百余名士兵在他前后左右开路,护卫着他的安全,尽管四周没有所谓的敌人。

  十几名士兵率先骑马过了桥,赵匡胤这才策马过桥,刚过了一半,忽然桥身一阵颤动,桥两端的石头轰然滑下,赵匡胤措不及防,等他想要拍马一跃的时候,战马已经跌落运河,赵匡胤落水,衣服被打湿,身子一沉,就要沉入水中。赵匡胤奋力地扑打着水。

  这时,从河里扑腾出几个几乎赤身裸体的汉子,其中一人抱住了刘承祐,向前一扔,另有两人游了过来,一人拉住一只手,奋力向前游去。

  赵匡胤扑腾了一下,衣服越发沉重起来,好不容易靠了岸,抓住岸边干枯的水草,一名士兵把腰带扯下,扔了下去,把赵匡胤拉了上来。赵匡胤上岸,即使他身体强壮,也冷的瑟瑟发抖。

  “射,射死他们!”赵匡胤顾不上其他,大声喊道。

  士兵们这才反应过来,七手八脚从北上取下弓箭,朝着河里一阵乱射,更有骑兵沿着运河跑了起来,不断射向水纹。一支箭带着风声,刺入了水中,鲜血冒了出来,有人浮出水面,那人强忍着疼痛,继续游着,但伤势影响了他的速度,令他吃受不住,汉兵又是几箭射来,那人闷哼了两声,沉入了水中。

  赵匡胤强忍着寒冷,脱掉了衣服,寒风吹来,身上全是鸡皮疙瘩。一名亲兵从包裹里掏出一件衣服,这是从村子里抢劫而来的。赵匡胤胡乱裹上,顺手操起了木棍,道:“追!”

  刘承祐已经到手,半途被人劫走,赵匡胤怎么能忍这口气?策马奔了一百多步,离刘承祐越来越近。赵匡胤把木棍放在马鞍上,取出了北上的弓箭,张弓对准了拉着刘承祐的人,一箭射出,一人被射中,惨叫了一声,身子一沉。

  刘承祐不会水性,身上衣裳吃了水,本来就沉重,拉他的人被射中,吃不住力,刘承祐身子一斜,落入水中,又吃了几口水,被灌的昏昏沉沉,也弄不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只是跟着这两人。

  那人被射中之后,咬着牙,另一人过来接替他,拉住刘承祐的手。五个人两人拉着手,两人托着脚,一人顶着腰,继续游泳。

  赵匡胤一看那还了得?如果让刘承祐这样逃走,他的颜面岂不是没有光彩?当即再度弯弓,就要射箭,就在他即将松开手指的时候,忽然,赵匡胤觉得有些不妙,他来不及抬头去看,头迅速一偏,果然,一抹寒光扫过,擦过他的耳朵,箭簇刺破了他的皮肤,带走了一小块肉。

  赵匡胤大吃一惊,再度抬起头看时,就见百余步外,一艘商船模样的船只快速行了过来,甲板上,一个身着皮甲的汉子手中持着弓箭,毫无疑问,这支箭羽是他射出来的。

  赵匡胤摸了摸耳朵,鲜血已经涌了出来,一种耻辱感从他的心中升起,他居然被射中了?赵匡胤没有包扎伤口,他迅速抽出了箭羽,朝着那人射去。距离有些远,赵匡胤箭术一般,这一箭从那人七八步外的地方划过。

  礼来不往非礼也,赵匡胤刚刚射出一箭,那人便还了一箭,而且准确度非常高,赵匡胤眯起了眼睛,忙取了木棍在手,迎着箭羽就是一棍,劈落箭羽。

  一声轻响,箭羽落在地上,赵匡胤抿着嘴,这人这一箭的力气非常足,恐怕他用的至少是三石硬弓,光凭箭术,赵匡胤就觉得这个人一定是强敌,他当即收起了轻视之心。

  这时,船只来的很快,风帆斜斜的,鼓足了劲,有如离弦之箭。船只在离赵匡胤约五十步的地方放缓了速度,船只又走了十余步,距离近了,赵匡胤瞪大了眼睛,站在甲板上的那个人,他太熟悉了,居然是他,为什么是他?唐人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赵匡胤大吃一惊的功夫,船只停了下来,几名水手到了船边,迅速把刘承祐搬上了船头,几名水手也翻身上船,这时他们已经被冻的身体发红,一上岸,身体冒着冷气。

  陈铁从水中跃出,道:“杨节度,幸不辱使命!”

  “虎子,快去穿衣服。”杨琏说道,迅速取出弓箭,朝着赵匡胤又是一箭。

  赵匡胤翻身躲过,看了看杨琏那张熟悉而可恨的脸,咬着牙,喝道:“追,快追!”

  赵匡胤追了约有两里,不得不返回,他已经到了运河与汴河汇合处,而桥梁已经被拆除,赵匡胤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杨琏远走,他愤愤地把弓箭摔在了地上,挥挥手,一边派人回开封禀告情况,一边寻找桥梁渡河,追击杨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