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代枭雄 第二十五章 墙头草

《五代枭雄》第二十五章 墙头草

作者:一包黄果树 字数:2738 书籍:五代枭雄

  金陵城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但与此同时,战争的乌云开始笼罩在百姓的心头,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粮食从金陵运输到常州,这样的状况是谁都想不到的,百姓们都在猜测,这场战争的规模,恐怕会超过以往。一些精明的百姓开始暗中购买粮食,以免战争持续日久,粮价飞涨,那时候,谁还吃得起饭?

  金陵紧张备战的情况通过吴越国的探子,传到了苏州、杭州等地,令吴越国君臣十分紧张,新任国王钱弘俶年纪尚轻,不过二十二岁,杭州军权掌控在胡思进手中。胡思进也知道,他虽然掌握了大权,但与钱弘俶有着相似的利益,比如国力强大的大唐,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吴越国,胡思进虽然有着极为强烈的权利欲望,但能分清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更何况,钱氏在苏州、湖州等地,还掌握着兵权,一旦他稍有异动,钱氏子孙随时就能起兵,围攻杭州。

  杭州方面,同样是接受了钱文奉的请求,押送着大量的粮草,进入苏州备战,苏州去岁遭受水灾,损失不小,另外有大量的商人在苏州收购粮食,钱文奉一时不查,粮食损失至少有三十万石,等到他发现情况不对,严格控制粮食出境,这才避免了粮食危机。

  早些准备粮食,有备无患,不然战争打起来,若是持续日久,粮道被劫,这个损失就大了。

  一时之间,大唐与吴越国的这场战争,吸引了太多人的注意,甚至北方大汉平定李守贞之乱,都不及这场关注度要高。这时候,北方战事随着天气寒冷,也告一段落,不过,汉国借着国力强大,取得了一定战果,潼关被汉国夺下,双方在关中渭南一带对峙,形成拉锯战。河中李守贞不断派兵支援,并利用结冰的黄河,不时派兵骚扰潼关,袭击从潼关西进的粮队。

  蜀国的军队也从汉中出兵,已经抵达关中,不过由于双方的互相警惕,蜀国军队停留在凤翔一带,蜀国没有着急进兵,还有一个原因是战乱多年,汉中通往关中的道路损坏极为严重,蜀国虽说不缺粮,但道路南行,粮食并不充足。偏偏凤翔节度使王景崇也缺粮,同时虽然是他请求的蜀国援军,但心中仍然有提防之意,蜀国的援军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南方诸国,一时都在关注着这一场即将来到,引起南方大变动的战争,几乎是每一天,都有楚国、南平,甚至是南汉的探子,将消息传回去。李弘义比任何人都更关注着这一场战事。

  李弘义是在前年从吴越国回来之后改的名字,前年他迫于压力,不得不去杭州面见吴越国主,一度被扣押,后来靠着贿赂吴越国君臣,这才逃了了回来。在乱世中,李弘义非常清楚,身为臣子,只能任人宰割,李弘义想要割据称帝,却限于闽国的国土以及实力,不得不向大唐称臣,与王延政为敌,试图夺取整个闽国,达到他的目的。

  不过大唐也不糊涂,灭了王延政之后,勒命李弘义入京,李弘义那肯,去了金陵,还不是九死一生?他不得不与大唐决裂,大唐大怒,引兵来攻,李弘义为了生存,不得不投靠吴越人,依靠吴越国的势力来对抗大唐。他成功将吴越人拖进了这场战争,保全了他的福州王的地位。李弘义是个墙头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李弘义他十分清楚,虽说他与大唐打了几次,但与吴越国相比,显然大唐更在意威胁更大的吴越人,李弘义就像一个商人,奇货可居。如今,大唐就要在苏州与吴越人打死打活,看来是顾不上福州,这让李弘义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过,福州的处境仍然不妙,福州战乱多年,土地大多荒芜,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在福州,一斗米要卖近百吊钱,这个价格比起大唐、吴越国来说,几乎是百倍的价钱了。

  李弘义只有尽快平息粮价,军民才能安心,他也才能继续做他的福州王。除了大唐与吴越的威胁之外,泉州的留从效也是李弘义的敌人。泉州本来属于威武军,但王继勋投靠大唐之后,以平辈身份致书修好于李弘义,这令李弘义大怒,他认为泉州本来属于威武军,所以王继勋是他的部下,于是便他找了机会进攻泉州,却被王继勋手下大将留从效借机发难,夺取了军政大权之后,带兵击败了李弘义。

  留从效后来领军府事,称泉、漳二州留后,宣布效忠于大唐,王继勋被送往金陵做人质。这都是前两年的事情,有时候,李弘义甚至觉得,自己还不如留从效活的滋润,当然地理上也有一定关系,有他在福州挡着吴越人,吴越人根本无法南下,夺取泉州、漳州等地。留从效也很聪明,老老实实做他的清源军节度使,大唐也不想将精力放在泉州、漳州,毕竟一个福州就让他们头疼了,因此留从效实际上是泉州、漳州的霸王。

  有强敌在,李弘义可谓战战兢兢,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粮食。留从效不可能给他粮食,大唐也不可能,吴越国稍稍有那么一丝可能,但随着大战来临,吴越国粮食也十分紧张,所以李弘义一时想不到去哪里弄粮食。

  可是没有粮食,士气很快就会低迷,不仅百姓造反,军队也会造反。杀了一个可以,杀了两个也可以,总不能全部都杀掉吧?可是福州被大唐、吴越、留从效三面包围,粮食从哪里来?

  李弘义显得忧心忡忡。

  李弘通是李弘义亲弟,本事不大,若非是亲戚,李弘义根本不可能用他,前次攻打泉州,李弘通铩羽而归,几乎是单人逃出,丢尽了脸面。李弘义精锐损失不少,因此丧失了主动权。

  李弘通这时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刚刚跨进大门,李弘通就喜滋滋地道:“大哥,大喜事,大喜事!”

  李弘义微微皱眉,大喜事?年关之际,他拿不出太多的军饷已经让士兵非常不满,这时候,李弘通告诉他有大喜事?李弘义一张脸阴沉了下来,虎着脸,道:“二弟,告诉你多少次了,做事要稳重,你如此毛毛躁躁,我怎么放心把大事交给你?”

  李弘通本来兴致勃勃,闻言嘴唇蠕动了两下,有些讪讪地道:“是,大哥。”

  李弘义满意地看了李弘通一眼,弟弟虽然才能不足,但好在听话,这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眯起眼睛,打量了弟弟一眼,李弘义这才慢慢说道:“二弟,究竟有什么事情,能让你如此兴奋?”

  这么一说,李弘通立刻高兴起来,忙道:“大哥,有好消息。今日来了一个商人,说是能提供粮食。”

  粮食两个字就像有魔力一般,吸引了李弘义的注意,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亟不可待的问道:“粮食?果真?”

  “是真的,此人是从蜀国而来,沿江而下,带来了大批的粮食。”李弘通说道。

  李弘义咬着嘴唇,是蜀人。蜀地自从李冰治理之后,修成了都江堰,自此蜀国成为天府之国,加上山河四塞的地理,蜀地历来十分富裕。如果真是蜀国人,那么这么情况有可能是真的。

  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蜀国来到福州,走水路最方便,这就要沿着长江东下,先经过南平,在再经过楚国,大唐,再能抵达福州,数千里的路程,不是那么轻易来的。

  再说,各国关卡,可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南平、楚国还好说,大唐这边,建州、剑州两州与福州交界的地方,可谓三步一卡,五步一岗,大唐对福州的防备森严,粮食怎么可能运的过来?

  李弘义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这和他的性格有关,能在乱世中左右逢源的人,李弘义并不亚于冯道这个历仕后唐、后晋、后汉的“三朝元老”,李弘义十分警惕地感觉到了不妙的地方,不过,李弘义还是决定要见一见这个人,毕竟粮食两个字,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

  “带他来偏厅见我。”李弘义吩咐。

  李弘通大喜,答应着迅速离开了,李弘义慢慢踱步,走到了门外,眯着眼睛打量了一眼冬日的太阳,阳光看起来温暖,然而福州的天气,还有些阴沉沉的,常常大太阳的时候就下着雨。

  李弘义想了想,叫过亲兵,吩咐了一番,然后斯条慢理地朝着偏厅走去。偏厅其实就是书房,不过李弘义不喜欢读书,因此常叫偏厅。李弘义进去之后,略略踌躇了一番,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又叫了一名亲兵,道:“这两日就准备一下,押送查文徽去杭州。”

  前些日子,李弘义就放出消息,要押送查文徽去杭州,不过,随着天气寒冷,李弘义以道路不好走刻意延缓了押送的时间,同时,他也是想要观望一番,如今大唐与吴越兵马调动频繁,开春之后就要有一场大战,把查文徽送到杭州,能让吴越人安心,能让大唐君臣愤怒,两国的交锋必然会更加激烈。

  到时候查文徽的命运如何,就不是李弘义能管得的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