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死也不离老本行 第114章 四水归堂

《死也不离老本行》第114章 四水归堂

作者:西南边陲 字数:3773 书籍:死也不离老本行

  不管徽州民居是建造成为了三合院的模式还是建造成为了四合院的模式,这都不会改变它从院落所拥有的大门口那里开始就和BJ的四合院完全不一样的特质。

  前面已经说过了,BJ的四合院是一层楼的模式,并且因为BJ所拥有的地势开阔平坦,大家用不着在建筑的占地面积这个问题上太过计较,所以,BJ的四合院拥有非常开阔明亮的院子,且位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房屋,彼此之间也并没有如同一个“回”字一般连接在一起。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彼此之间是不能够相互穿行,而必须得从一个建筑物里面出来才能够到达另外的一座建筑物,这样一种在占地面积上较为浪费的使用方式,对于徽州的房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建造在多山地地区的徽州民居,本来就已经并不具备非常开阔的院子了,为了能够在有限的建筑占地面积上拥有更多的使用面积,当地的房屋总是会建造二楼,并且还会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建筑物联通在一起,弄成一个相互之间可以彼此通达的“回”字,于是这样一来,民居所拥有的大门就绝对不能够采取同样一个建筑模式了。

  BJ的四合院虽然一般情况下并不把大门开在院落的中轴线上,但是,就算是选择在整个院子的东南角做门,这样的一道大门,其实也是在院子那位于南边的那一条房屋当中,如同去掉了一整列火车车厢当中的一节车厢一般,用这样一个空挡建造大门。

  院落大门所拥有的这个位置,带有一个人字形的屋顶,也就是说假如从大门的侧面看过去,那么大门所具备的结构比较类似于一个“个”字形,徽州的建筑物却根本就不能够修这样的大门。

  为了能够增加使用面积的建筑物二层是存在的,因此,一楼的天花板就是二楼的地板,于是,想要像BJ的四合院大门一样修那样一个“人”字两坡面屋顶,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一楼腾出来的这个能够用来修建大门的空间,地板和天花板都是非常平整的,左右两侧的墙壁自然也是直上直下,因此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体结构,根本就不可能修建起传统的屋瓦铺就的屋顶。

  这样的房间模式在现代民居当中当然是非常常见的,哪一家居民楼所拥有的房间不是这样的呢,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全部都是平整的,因此想要开门,就只能够在墙壁上凿出一个造型平整板直的洞来,这样的一个门洞放在现代居民楼里面并没有什么难看的,可是放在徽州民居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拥有相当不错的文化底蕴,并且伴随着物质条件的富裕而想要拥有更加具有审美性的房屋,光是在墙壁上面挖一个洞怎么能够呢,这根本就不好看呀!可是,想要修建北方四合院所拥有的院落大门又是不可能的,于是乎,怎么样才能够在一面墙壁上修建出一扇看上去就美观大方,并且也不缺乏古代装饰技术的大门,就是徽州人必须得想办法解决的问题了。

  而最终他们尝试过一切方法之后得出来的最优解是什么呢,那就是牌楼。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牌楼和牌坊都是只拥有一个面的建筑物。就算柱子最上面加上了一些屋顶什么的,也并不能够改变几根柱子的排列方式只能够立起一面墙壁来,这样的一种建筑模式是完全能够被运用在徽州民居上的。

  只需要把牌坊所拥有的几根柱子之间的空档,在保留最中间所拥有的那个门洞的情况下其他的全部填上,那么这样一个牌坊就会变成一座墙壁。牌坊所拥有的屋顶,只需要如同下沉式的窑洞一般,在直上直下的墙壁上面作出只有一个斜坡的屋顶,那么,这样一个足够美观大方,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大门就完成了。

  还是以最为基本简单的面阔三开间的建筑为例,将三开间当中最中间的那一间作为门厅,那么,整座院落所拥有的大门,就可以被修建在这一开间的南墙上。

  推开院子的大门,看到的就是一个用石砖铺地的方方正正的房间,进入院子的人因为自己的正对面的那一面并不存在墙壁的关系,因此直接就能够一眼望见建筑物所拥有的院落。

  一左一右的各一个开间,完全可以被作为普通房间进行使用,这两个房间所拥有的大门当然不可能会开在面向门厅的这一面墙壁上。选择了门厅缺失墙壁的那一个面,随后在这个面上面开门洞,整个四合院所拥有的南侧的房屋,三个开间的一楼就完全得到了非常好的使用。

  离开位于南侧的第一楼,来到狭窄的院子当中,这样一个同样用石板铺就了地面的狭小院落,为了能够更好地排出雨水,会在院子的中间做一个改造。

  以“回”字作为基本结构,院落所拥有的铺在最外面的这一个方方正正的圈,是用石板建造的地面。位于中间的第二圈,是挖掘出来的、方方正正的排水沟,而位于中间的第三圈,因为已经不需要再继续往里面套圈的关系,所以直接就被填成了一个实心的正方形。

  实心的正方形相比起位于四面的石板地面,从高度上来看要稍微低一些。而比中间的这个方形构造更加低矮的,则是刚好围绕在它身边的环状的水渠。下雨天的时候,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屋顶上面流淌下来的雨水,会因为地势高低的关系而很快流入到院落中心的排水渠中。

  排水渠中间的方型结构上方,架设起一条同样用石头制作而成的小小的平桥,这样一来,进出院落的人也就用不着踩到位于院子最中央的积水了。

  这样一种将院子当中的雨水全部都集中在院落中央的做法,被称之为四水归堂,也就是说前后左右四个屋顶流下来的雨水,全部都会汇聚在一起,这样一种将雨水聚拢在一起的做法,象征着福气和财气不会从院落当中流失,这对于经常需要到外面去跑商的徽州人而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院落的正对面,就是位于北边的三开间建筑物的一楼。三开间建筑物的中间部分是用来接待客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了能够拥有更好的采光条件,因此,这一房间面向院子的那一面墙壁,总是会如同门厅面向院子的那一面墙壁一般,直接就被舍弃掉。

  缺少了房间所拥有的南墙,等于整个客厅都是对外开放的,客厅左右两边的房屋当然是四面墙壁全都健全,可以发挥别的作用。

  通往建筑物二楼所拥有的楼梯,一般而言会选择建造在院落东边或者西边的侧面建筑物内部。狭窄的木质楼梯相比起BJ皇家园林当中所拥有的两层建筑物,最为显著的不同就是它在地板上面开了一道门。

  从建筑物的二层来看,楼梯所在的地方其实是地板上面的一个洞。毕竟假如没有地板上面的这个洞,爬楼梯的人就会直接在上楼梯的过程当中让自己的脑袋撞到二楼的地板上。去掉了这样一块地板,一楼的人才能够顺利地爬上二楼,大部分人是不会选择对二楼的这个洞做什么的。

  但是,徽州民居却选择在这个洞上面安装了一道门。如同将一个硬纸板平放在地面上一样,完全可以保证在这张长方形的硬纸板的一条边始终接触地面的情况下,通过掀开的方式,让这样一个硬纸板的另外三条边全部都离开地面,这样的一种开门模式就是徽州民居所拥有的。

  只要愿意,那么完全可以合上位于二楼的地板门,从而阻止他人上楼或者下楼,这样的地板门当然是选择了长方形的一条长边不动,而这个长方形所拥有的另外三条边是可以离开地板的。至于这个门洞的挖掘位置,当然也并不位于二楼的房间当中,而是位于二楼的走廊上。

  不论是东南西北哪一侧的房屋,二楼房屋最为靠近院子内部的那一侧,都拥有一条走廊。而位于走廊的外侧,也就是远离院子中心的那一侧,则是二楼房屋所拥有的房间。多个房间共同呈现一个方方正正的环,把位于内侧的四条走廊完全包裹在一起。而四条走廊彼此之间也相互连接,同样构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环。

  能够在环绕成为一个整体的四条走廊上面走上一整圈,把前后左右的四个房屋全部都关照到,这样的走廊,可不仅仅只是有几根柱子,以及被柱子支撑起来的坡面屋顶而已。

  假如屋顶和地面之间单纯只拥有几根柱子,那么二楼的走廊是根本就不能够遮风挡雨的。只要稍微刮那么一点风,雨水就会直接被吹到二楼走廊的地板上,这样的走廊根本一点用也没有,完全就是在白白浪费空间。

  从竖直平面上,将从屋顶到地板的这样一个立面分为上部分以及下部分,徽州民居选择在上部分安装窗子,而在下部分安装美人靠。

  假如窗子的下方单纯只是防止人从二楼摔落的护栏或者说是非常厚实的墙壁,那么这种直上直下的东西是根本就没有办法让人在这里落座的。没有选择这种使用价值不高的直上直下模式,反而选择了效仿许许多多的凉亭,凉亭在座位在这个问题上就解决得很好。

  在柱子和柱子之间安装上能够作为板凳来加以使用的平整的木板,想要落座的人就能够在这样的木板上找到座位。为了防止坐在亭子里面的人从木板上面倒下来,因此选择在这样一条长方形木板的外侧,也就是两条长边当中更靠外面的那一条边上加装护栏,这样的栏杆一直以来都不是直上直下的模式。

  直上直下的护栏,以及平平整整的木板,会直接构成一个直角,而这样的角度对于使用者来说,坐上去根本一点也不舒服。因此,位于木板边缘的护栏,总是会选择向外倾斜的模式。两者之间形成的角度不再是一个直角,反而提供了一个钝角让其他人落座,这样的角度对于使用者来说是比较舒适的。

  而徽州民居的二楼所采用的,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这一种方式。

  稍微向着院子所在的位置倾斜的美人靠,其实能够给位于窗子内部的走廊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与此同时也能够让在走廊里面的木板上面落座的使用者,更加舒适。

  用美人靠和座椅木板占据了下半部分,随后把上半部分安装上窗子,这些窗子大多都是两扇对开的方式,不存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滑动,而直接就是能够从中间向外推,分成一左一右各一扇的模式。

  下小雨的时候可以选择在二楼的美人靠旁边落座,随后推开面前的窗子,欣赏院子里面的景象,徽州民居因为四四方方的外墙所包裹在内部的建筑物基本都是木结构,因此,这些木构件,尤其是门窗什么的,大多都经过了非常精美的木工雕刻,非常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享受。

  在园冶当初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听说过徽州民居的出售问题。

  并不是像位于BJ的四合院一般,经过了一番现代化的院落改造,随后连带自己所占据的那一块首都地皮的使用权一起,以高得离谱的天价卖给买家,徽州民居当初曾经出现过的售卖方式,是并不卖土地使用权,而是直接把位于这片土地上面的房子给卖掉的。

  卖家会选择把整个院落进行拆迁,并且将拆解下来的部分全部都进行良好的保存以及封装,然后把这些东西进行运输,运送到买家所在的位置,买家只要自己拥有一块地皮,就能够把买来的包装好的建筑构件,如同搭积木一般在自己所拥有的地皮上面重新建造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