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返90年代 第417章 初见东哥

《重返90年代》第417章 初见东哥

作者:牟视 字数:2074 书籍:重返90年代

  再来看咱们华国,华国虽然没有米国的霸权实力,可是我们的人口足够多,国内市场足够大,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稍微差不多的行业,只要做到前三名,都足以诞生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根本不需要通过跨行业来进行发展。只要这些大公司踏踏实实的都在自己的领域里深挖,我们的市场潜力其实是无限的,等国内市场练手练出了能耐,练出了体谅,到时候再去开拓国际市场便是。

  具体来说,就说首钢吧,都说首钢在钢铁领域可以做到极限,可是304,316,316L这些真正有价值的不锈钢都不能产,与其将钱都花在收并购上,我认为踏踏实实搞科研会更有意义,因为科研是无底洞,更是个长期的活儿,非大公司不能搞,尤其是许多基础科研,根本就不是赚钱的,而是补短板的,这种项目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但私企老板又没人会做,这才是国有大企业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五百强的美梦,与民争利。”

  昊老一直听着,一直到最后终于忍不住挑了挑眉毛:“与民争利?周总也是自由市场论么,觉得国企是在与民争利?”

  “我不是自由主义派,昊老这是经验主义错误了,我知道,当前的社会舆论,要么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要么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些人觉得,国企就是毒瘤,有些人觉得,民企都是炸弹,这些话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吹吹牛抱怨抱怨不无不可,可您是高屋建瓴的人,恕我直言,这样的思维定式有点僵。

  但是我却认为,垄断性资源行业、资金密集型行业,规模密集型行业,必前三名都必须是国企,但这些国企拿了红利应该去干正事儿,比如科研,比如供应链支撑,比如前沿技术引导,国有企业既然依靠政策红利赚了利润,就应该用这笔利润去为整个产业去铺路,支撑民营企业去赚钱,民营企业有钱赚,产业向前发展了,国企可以继续用政策性支持去割利润,再用这些利润去铺路,这样,国企与民企之间阴阳相辅,和谐共生,才是健康的产业模式。

  而这,就是放小的智慧。”

  “目前来看,地方政府在放小的问题上,完全都是甩包袱的心态,大体上来看,能甩给大国企的就甩给大国企,大国企不要就甩给私人企业家,私人企业家如果也不要,就干脆MBO,MBO如果也不行或是没人要,就干脆申请破产,让工人下岗。”

  “这样不对?”

  “我认为是不对的,按照我刚才的说法,抓大和放小之间要打出完美的配合才行,这个评判的标准应该是研发和政策壁皇,而不是单纯的利润,比如说健健宝,这是个饮料品牌,而饮料这种终端消费品,并不是依靠政策可以获利的企业,更多的还是营销和服务导向,而且,这一企业不管赚多少钱,研发多少成果,都只能是服务于他自己,对产业对经济环境,没有任何益处。这种企业在我看来就应该放手,让私人企业自己折腾,政府收税就好。”

  昊老叹气道:“可是,部分官员还是犯了小集体主义的错误,因为这种企业赚钱,盈利,所以当地官员往往不舍得放手,反而借此机会加强管控,使企业原本就不甚清晰的产权更加混乱。”

  “没错,在我看来,这种企业抓在手里是毫无意义的,再比如,我老家那面有个第二化工,原本是我们省在EVA领域技术上最领先的化工企业,EVA材料关系国计民生,对工业产业几乎是柱石,我国目前生产的EVA材料VA成分还很低,除了发泡料,几乎全都只能依赖进口,价格贵不说,还随时可能被人掐脖子,然而,就因为这一行现在不赚钱,地方政府已经打算把它放弃了。它小么?

  这种重化工行业,投入大、技术难度大、初期成本高、环保、安全隐患大,在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时候,不可能有哪个私人企业接得了,接了,十之八九也要赔钱,大概率这家企业很快就会破产,厂子里的专家、高工,有条件的出国,没条件的大概率也会进入外企,或者调去别的国有企业去当个行政人员,这么个搞法,我国什么时候能自产出高含量的EVA材料?(直到2 0 20,高含量EVA材料依然依赖进口)”就拿我做个比方,按理来说,我应该是那个小才对,宏图集团不管摊子铺的多大,但我们的初衷依然还是高压电缆,而高压电缆最核心的便是绝缘材料,目前只能依赖进口,这些东西靠我们民企,是很难自己搞出来的,更何况这是化工产业,跟我们宏图专业不对口,这东西外采,我们的成本就下不来,成本下不来,电力集团就买不起或者买不了多少,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速度就会受影响,东南工业发达城市就会多闹几次电荒,电荒多了,就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您说,这种企业的第一要务真的是赚钱么?如何可以放给私人?”

  “该抓的不抓,不该抓的乱抓,该放的不放,不该放的乱放,这就是我对当前抓大放小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企业如果牵扯进了过多与主业无关的经历,除了降低主业的竞争力之外,并无其他益处,你比如我,我又没有后台,也没有过什么像样的政策支持,不也完成了原始积累么?三井的梅川库子做梦的想整死我,谁能说我的宏图没有竞争力?小灵通开到哪摩托罗拉就躲到哪,只敢在大城市与我一较高低,谁又能说小灵通不是大企业?”

  一股脑的,周林将他认为不太好的,又可以说的东西全都说了出来。

  事实上这些东西对于后世来的人来说都不陌生,2 02 0,国家基础科研的任务基本上全都是由几大国有大集团垄断的,也只有大型国企,可以无视投入产出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往科研里砸钱,除了国为那个BUG,全国企业科研投入前五十,几乎全部都是大型国企,民营企业的科研则大多都是在应用创新,也就是赚快钱的位置上。

  有些东西,你自己没有,外面就卖得死贵死贵的,可一旦你有了,人家就降价销售,一点高溢价都不让你赚,甚至有些东西研发出来你一分钱也别想赚,但绝对不能没有,比如光刻机,这东西一旦你有了,所谓的禁令也就没了,自家费劲巴拉研究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了,指望私企,这东西永远也出不来。

  不过同样,有些东西没必要靠国企,凡是不需要通过基础研究就可以快速变现的东西,尤其是外观之类的,民营企业的效率往往是国有企业的十倍以上,让特娘的首钢去设计自行车,沈飞去造摩托车甚至冰箱压缩机,这不是有病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