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秋战纪 第16章 云涌缥缈峰

《春秋战纪》第16章 云涌缥缈峰

作者:地吧 字数:3463 书籍:春秋战纪

  楚歌道:“大哥委实机智。当时我藏身灌木中,那经文砸在我脑袋上,倒惊了我一回,还以为给人发现了哩。咦,我怎么记得明明是经文先飞过来,兵器再才落下?”

  雷霸天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兄弟,我才赞你聪明,却又来与我装傻。经文是被我使力飞掷而出,自然快些。我的虎头湛金枪乃是被击落,从天而降,当然在后面落下。”

  雷霸天见楚歌虽知这经文乃是天下至宝,眼神中却并无半分贪婪之意,不禁暗暗点头,道:“兄弟,你与我啰里啰嗦,说了这许多,徒然费了光阴,还是快些上山。”

  他见楚歌神色迟疑,又道,“你上山之时,且先将我的虎头湛金枪寻回,觅个隐蔽所在藏起来。待我养好身子,自会上山寻你。这枪于我十分重要,你切记藏得隐秘些。”

  楚歌寻思:“雷大哥兜了偌大一个圈,却原来是要我上山。我若不从,他定要生气。”

  他心知拗不过他,只得依从,道:“大哥,你那虎头湛金枪是什么模样?我方才受了惊吓,还未看得分明,可别给人掉了包,也徒然未知。”

  雷霸天道:“我这虎头湛金枪乃寒铁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黑金虎头形,虎口吞刃,枪体镀金,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砍刺剁劈,不怕火炼,百炼精铁。”

  楚歌点头道:“大哥既如此说了,兄弟便上山了。大哥千万养好身子。”

  说罢,便将雷霸天安置在涧旁一块巨石身后,又摘了许多野果,放在雷霸天身侧,这才与他分手,向山上走去。

  楚歌行出数里,便到了与雷霸天初遇之地,却不见了那两名少年,心中甚是感慨:“雷大哥英气逼人,实乃世间少有的奇男子。”又想,“那两人哪里去了?却不知胜负如何?”

  他胡思乱想一阵,便收住心神,来到先前藏身的灌木丛旁,见那柄长枪仍在原地,心想:“这便是雷大哥说的‘虎头湛金枪’,竟然还在此地!嗯,想来是那两个少年只顾着打架,忘了这一节。”

  楚歌一时兴起,伸手用力扯了几下,却是纹丝不动,不禁骇然:“这枪忒重啦,少说也有百余斤,雷大哥怎么使得动?”

  他一面说着,一面绕着那虎头湛金枪转了几圈,沉吟良久,终于有了注意。

  只见他寻了些树枝尖石,在枪头入地处,扒出一个大坑,才见那枪轰然倒地。

  他抓住枪身,又提了几下,直累得气喘吁吁,仍是提将不动,只得蹲坐一旁,犯起难来:“这枪这般沉重,我拿都拿不起,该藏在哪里去?照啊!我便将长枪埋在这里,又有哪个会想到?”

  当下便挖出一个长坑,将那枪掩埋,又往地上洒了些树叶。

  待到这时,天色已晚,楚歌便在灌木丛中歇息一晚,至次日天明,这才往山上走去。

  他心想追杀雷霸天的那少年既被派往看守藏经阁这等要地,地位想来不低,自己怕是已被认定同谋,走大路唯恐行踪泄露,便尽拣荒野小路走去。

  又走了七八里路,山路之上逐渐云雾缭绕,飘缥缈缈,恍若置身人间仙境。

  楚歌抬头望去,便见不远处有一座形似鹰嘴的巨石,刻着“缥缈峰”三字,不禁赞道:“此地似仙山隔云海,如霞岭玉带连,果不负‘缥缈峰’之名。”

  当此之时,山道越来越险,更时有断裂之处,缺口既深且宽,非修士不能行,楚歌只得弃小道走大路。

  大路皆是由青石铺垫而成的台阶,直入云霄,宛若通天之道。

  楚歌拾级而上,走了数百道石阶,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到了峰顶。

  顶峰入口处甚是开阔,只有一座巨大的石碑巍然矗立。

  石碑之上,刻着“九天缥缈楼”五字。这五个大字苍劲挺拔,气象万千,题字之人胸中必有丘壑。

  楚歌不懂书画,也没进过学堂,只趁放牛之时,偷闲在学府听先生讲过几年课。虽无甚文采,倒也识得不少字,见石碑落款上写着“陈抟”二字,知是人名,暗忖:“这‘陈抟”何许人也?莫非是仙人之名?”

  他站在峰顶,登觉胸怀舒畅,放眼望去,云涛汹涌,峰群争相。心中一念而过,道:“大丈夫当登临绝顶,看千山争比肩。”

  石碑之后,再走百余步,却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为火成岩所建,极是庄严大气。

  广场之上,又有一座约摸两丈的高台。高台中竟有两人南北相望,立于其中。

  南面那人身着白袍,头戴紫金冠,须髯若神。另一人则燕颔虎须,身高八尺有余,手持巨剑,形貌极其雄武。

  高台之下,尚有千余人背向石碑,端坐在广场。这些人有男有女,大多身着白袍,余人服色各异。

  楚歌曾听雷霸天说起,知身着白袍者皆是九天缥缈楼门人。

  他环顾四周,见广场上只有西面人迹罕有,仅寥寥数人。这几人也是身着白衣,不过却非袍泽,而是衣裳。

  一个白衣蒙面女子独坐其首,其星眸明亮,修眉婉约,一股慑人的威严散于无形。

  她身后坐着一男一女两名少年,男的清秀俊俏,女的眉目如画。少年之后,又有四名白衣蒙面女子,也是神采卓绝。

  那两名少年楚歌却是见过,正是半月前邂逅相遇,又戏弄于己的女孩,那少年则是她的师兄。

  他见到这两人,心中暗自庆幸:“他们果然在此!却不知她还记得我么?”

  这时,只听那高台之上,那雄武男子道:“常言道:‘兵凶战危。’我武林城的弟子若是死于战阵之中,倒也罢了,可事实偏偏不是如此。战场之上,百万之众亲眼所见,乃是你们九天缥缈楼的长老忽施偷袭,将之杀害。”

  这缥缈峰绝顶之上,风起云涌,呼啸之声此起彼伏,可这人说话之声却清清楚楚的传入众人耳中,如在耳旁细语。

  楚歌心中暗自疑惑:“这人的声音并不十分大,怎的我却听得如此分明?”

  他哪里知道,这雄武男子名为风漫天,乃乌戈国修真圣地武林城的城主,是当今天下修为最高的几人之一。

  风漫天此番来到九天缥缈楼,是为其门下弟子被杀之事前来评理。

  当今天下分崩,列国争霸,互有攻伐,乌戈、古丘两国更是交恶久矣。

  今岁古丘国洪水为害,而后又生瘟疫、旱灾,使得邦国殄瘁。乌戈国趁此时挑起战火,急欲图之。

  乌戈国素来民风彪悍,军士更以悍不畏死著称,又得武林城高手相助,一时所向披靡,直打得古丘国大败亏输。

  适值此时,九天缥缈楼派遣高手增援,连杀武林城数名高手,又败乌戈国主帅于阵前,终于使古丘国军转危为安。

  九天缥缈楼派去增援的高手乃是派中四大长老,合称“古丘四皓”。

  这四大长老初临战阵,见乌戈国军队斩关夺隘,奇勇无比,又见三军之前,有数人骁勇善战,勇猛果敢,斩人如草芥,登时大惊失色。

  古丘四皓当即询问军中主将,得知这几人身怀绝艺,极善领兵,国中将士多亡于其手。

  四皓有感军士惨死,激愤难当之下,于两军交战之际出手偷袭,将那几人击杀。

  他们却不知,他们所杀之人,乃是武林城城主风漫天的得意弟子。

  风漫天派他们上战场,不过是为磨砺其道心。岂不料竟给四皓一锅端,全杀得干干净净。

  风漫天听闻此事,盛怒之下,便携弟子来到缥缈峰问责。

  这高台之上,与风漫天对峙的白袍道人,正是九天缥缈楼掌门,名为陈抟,号白云先生,乃是与风漫天并肩的绝顶高手之一。

  陈抟本在派中闭关静修,听闻武林城主风漫天亲至,心中甚觉难解,待问左右,方知四皓之事,当下不敢怠慢,亲出迎接,道:“武林城风城主驾临缥缈峰,不知所为何事?”

  风漫天道:“陈掌门,你九天缥缈楼与我武林城并峙而立,虽不相统属,却是同道中人。现今你缥缈峰门人以大欺小,杀我武林城弟子,此事该当如何了结?”

  陈抟道:“风城主此言差矣。若是江湖仇杀,豪杰相争,我派中人偷袭暗杀,自是他们不对。可此番却是两国相争,寸土不得相让,一步不能后退,不分生死,不论输赢。既是性命攸关之事,只须不违天和,不肮脏下作,使些手段,也在常理中。”

  风满天闻言,登时恼怒,道:“你九天缥缈楼的弟子杀了人便是道理,我武林城弟子死了便是草芥,天下岂有这等道理。哼,今日我风漫天上来缥缈峰,便是要讨个说法。哪料你陈抟陈掌门,身为一派之主,天下有数的高手,竟如此是非不分,包庇门人,岂不令天下人不齿?”

  陈抟笑道:“天下人爱怎么想,那是天下人的事。自我陈抟执掌缥缈峰,已有二百余载,大风大浪也经历了不少,内解门派纷争,外助国家鼎立,始终未存半点私心。此乃有目共睹之事,非你风城主三言两语便可颠倒抹杀。”

  风漫天道:“陈掌门,你态度这般强硬,难道想两大门派开战?”

  陈抟斜睨一眼,冷笑道:“呵,如此岂不正如了风城主的意?”

  风漫天怒道:“你说这话却是什么意思?难道天下便只有你九天缥缈楼是修真圣地,我武林城便是世俗门派,一心只想着打打杀杀?”

  陈抟忽地脸色一板,道:“我古丘国势羸弱,兵少将寡,今年又逢天灾,内忧日深。偏生有些蛮夷之邦虎视眈眈,令我古丘国人食寐不安。我修道之士,当以苍生为念,方能证大道。故门派之事,不过小事,国家之事,关乎民生,才是大事。”

  风漫天道:“咱们说的是我武林城弟子被杀之事,你扯这许多国家、百姓之事作甚?你古丘国昌盛繁荣也好,衰败势弱也罢,与我又有何干?”

  陈抟道:“在场之人,都不是傻子。风城主又何必与我打哑谜?你不过借弟子被杀之由,欲挑起两派火并,趁机削弱我九天缥缈楼的实力。哼,今日我若将四位长老交于你手,你定不会手软,杀之而后快。我缥缈峰少了四大高手,你武林城却一点也没损耗,此消彼长之下,你武林城的实力便远远强过我缥缈峰。风城主,你打的好如意算盘。”

  风漫天道:“数万年来,我武林城与你九天缥缈楼同为圣地,天下修士,无不敬仰。两派虽于一千多年交恶,却一直泾渭分明,从未有过纠纷。陈抟掌门今日说出这等话来,污蔑我风漫天,却将武林城置于何地?”

  陈抟道:“我古丘国虽国力衰弱,却不是蛮夷之邦能挑衅。我缥缈峰固不及你武林城威名赫赫,更不是你风漫天可随意欺辱。你要战便战,无须多言,陈抟候着便是。”

  听得此言,楚歌心中一惊:“原来他便是‘陈抟’!果是飘然若神。”

  他虽年少识浅,更不懂国家大事,但见陈抟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心中不禁暗暗折服。

  未等风漫天说话,众人便觉眼前一花,一个白衣女子已出现高台之上,正是坐在广场西面首位的那蒙面女子。

  只听她道:“风城主,陈掌门,你们二位可都是一派之主,更是威震天下数百年的大人物,受天下修士敬仰,怎地火气还是这般大?”

  陈抟道:“宫主,并非陈抟火气大,而是有人欺人太甚。你旁观者清,岂能不明某些人的鬼蜮伎俩?”

  风漫天冷哼道:“呵,明明是我的弟子被杀,我不过是来讨个说法,怎的还成了恶客?倒是我欺人太甚!哼,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你缥缈峰虽人多势众,我风漫天也不是吃干饭的。”

  广场之上,千余人听到此处,心头尽皆一凛,暗想:“要动手啦!”

  须知江湖上所谓“评理”,不过是个说法,往往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