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厨子很忙 第二百八十二章 菌子火锅

《厨子很忙》第二百八十二章 菌子火锅

作者:南城老九 字数:2798 书籍:厨子很忙

  高度米酒要人命!

  竹筒酒既有高度白酒的烈,又有米酒的缠绵,喝一点就上头,上头了还不容易醒。

  到了第二天早上,勉强吃了碗肉汤面粉的姚远和鲁胖子,两个人走路还都走不成直线。

  至于昨天晚上后来都发生了什么,就完全忘记了,而且一想就头疼。

  一趟临时起意的上门拜访,居然搞成了鲁强和赵杰的定亲宴,这个结果真是出人预料。

  这种大场合,就算是多喝点也属于正常,何况昨晚的村民那么热情,哪一杯敬酒不喝干都说不过去。

  然后就理所当然的醉了,这种场合不醉根本说不过去。

  就连顾冬雨都没能逃得了村民的热情,幸亏阿三姨出面帮她挡下了几杯酒,才没有被整的太狼狈。

  昨天晚上山里又下雨了,这个时候应该就是采菌子的好时候,可是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的,都不肯动。

  姚远就更绝,干脆爬回去床上睡起了回笼觉。

  ......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次到了赵杰家里,就知道这位姑娘身上那种又单纯又倔强的性格是怎么来的了。

  只有在这种大山里的严苛的自然环境下,还能客服困难,一心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平城的名牌大学的经历,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性格。

  当然,背后肯定也少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阿三姨看上去就是为普通的农家妇女,但是赵杰父亲赵汉章显然不是位一般的山民,他身上隐约带了些知识分子才会有的气质。

  可能是在这种家庭教育下,生活奋斗在平城的这位山里姑娘,身上并没有一般从山里走出去的人的那种自卑,反而显得更加坚韧。

  鲁胖子就是被她身上的这种气质给迷住了吧。

  姚远去睡回笼觉了,鲁胖子却抓紧这个机会跟赵杰的父母面前想多多表现一下,忍者头痛帮着收拾昨晚的残局,嘴里还滔滔不绝的给二老介绍赵杰在平城的工作和环境。

  没办法,时间有限,今天下午就得离开这里赶赴到巴理县了,到底这次出来是打着出差的名义,不能耽误正事。

  刘能兴那边已经打来了电话,今天就会飞到滇城,然后明天从滇城坐车再到巴理县。

  所以姚远他们最好能今天赶到巴理。

  计划中想去参加一下人家邻村的长街宴,这下也泡了汤,不过一点也都不遗憾,昨晚的那一场杀猪宴,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长街宴,这应该算是已经见识过了。

  睡了个回笼觉以后,才觉得头疼减退了些,阿三姨招呼大家一起去堂屋喝茶。

  老树普洱茶,在这个时候就最管用了,一杯杯带了些糯香的热茶灌进肚子里,人才觉得慢慢还了阳。

  大太阳爬上来,明晃晃的挂在天上。

  看看外面的太阳,在瞅瞅身边的几个人,姚远就觉得大家看自己的眼神有点不一样,似笑非笑的,气氛有点微妙。

  太阳底下,院门口来人了,一位邻居走了进来,身后背了个竹篓,进门就招呼:“姚师傅,你要的菌子我给你采来了,今天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好货!”

  姚远看着地上那个背篓,背篓上盖了些松针,应该是怕那些新鲜娇嫩的菌子被晒坏。

  奇怪哦,这位是谁,怎么有点想不起来了,为啥他给我带蘑菇过来?

  姚远脑袋疼,实在是想不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

  顾冬雨伸手掐上姚远的后腰:“你昨天晚上喝多了,哭着喊着要吃最新鲜的菌子,当时人家好多人就答应今早帮你采菌子,这些事你都不记得了?”

  姚远手捂额头:“喝酒误事啊,完全断片了。”

  阿三姨拿来了一个大大的竹编簸箩,山民将背篓对准簸箩就来了一个底朝天。

  东西还真不少,各式各样的蘑菇,好多都叫不上名来。

  山民指着这些蘑菇一个个的介绍:“这个是鸡枞菌、这个是干巴菌,这个厉害了,叫做见手青!”

  见手青!牛肝菌的一种,新鲜蘑菇只要是用手摸过以后,颜色会马上变成青色,故名“见手青”。

  而儿歌里唱到的,吃完菌子见小人,说的就是这种蘑菇。

  这种见手青含有毒素,处理不好的话,能使人致幻,甚至死亡,但是这种蘑菇又是以口感滑@爽,带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闻名,凡是吃过的人都会欲罢不能。

  姚远蹲在地上,一个个地摆弄那些珍贵的菌子,这时候门口又有人背了背篓走了进来。

  进门就喊:“今天运气好好哦,看看我弄到了什么?”

  说罢,一个背篓又是底朝天,一堆各式各样的蘑菇滚进了簸箩。

  当中一块大如拳头的黑色菌子一下子就引起了姚远的注意,伸手便将它抄了起来。

  山民微笑着:“姚师傅果然是懂行的,这个菌子我们叫做无娘果,在这个山里最是珍贵!”

  什么无娘果,这明明就是黑松露!

  黑松露、鹅肝、鱼子酱在西方并称为三大顶级食材,当中以黑松露最为珍贵!

  早就听说南云这边也有黑松露出产,没想到今天就见到了。

  但是同时,姚远也有点犹豫,自己昨天喝多了,跟人家提要求要吃菌子,山里人好客,上山去采一点菌子给他这位远道来的客人,也算是正常,可是这个黑松露号称是餐桌上的钻石,价值肯定不菲,自己就这么坦然笑纳,就有点太不懂事了。

  “大哥,这个黑松露可是珍贵啊,这边收购的话会多少钱一斤?”

  那位山民大哥对菌子的市场行情显然是了如指掌:“这个菌子我们这边叫做无娘果,好像国外的东瀛人比较喜欢,有人收购的话能买到一千左右一斤。”

  “不贵呀?”姚远没过脑子就脱口而出。

  “那些收购菌子的客商如果能把这块无娘果保管好了,三天之内运到东瀛,听说就能卖到两万多一斤呢。”山民说起来一脸的羡慕。

  两万一斤这个价格还算正常,就算不是运到东瀛,只要能保鲜送到平城,相信三万一斤,也都能被众位大厨一抢而光。

  姚远有点犹豫:“这位大哥,这么珍贵的菌子,您还是自己留着吧,找机会卖个好价格多好?”

  山民大哥有点急了:“姚师傅别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起人呢,这个无娘果虽然少见,但是对我们山里人也不算是稀奇,你们大城市里来的,碰到这种好东西哪里有自己不吃,还留着卖的道理?”

  阿三姨看两个人说话声音有点高,就在一旁劝姚远:“姚师傅,你就别客气啦,你昨晚都喝醉了,还念念不忘我们山里的菌子,怎么今天采来了你倒是客气起来了?”

  就没脸见人,怎么自己昨晚就那么没出息呢?

  然后就问山民大哥:“这个无娘果采下来能保鲜多长时间?”

  大哥指了指黑松路上带的泥土:“如果采的时候,带上些泥土,再能保持泥土的湿度,放在冰箱里的话,估计三四天是没问题的。”

  姚远有点喜出望外,翻着白眼琢磨事情。

  山民大哥接着说:“不过,姚师傅你也别多想了,在我们这里,这样的黑松露也是可遇不可求,这块菌子就算是我现在拿到集市上去卖,也就能买到一千左右一斤,而且还不一定有人买,错过保鲜时间了,就浪费了。”

  “这个黑松露也不能人工栽培吗?”姚远就问了一个傻问题。

  “这些都是山神的馈赠,人工怎么可能能种植呢?”山民大哥看着姚远,一脸的不以为然。

  ......

  没想到,自己一路心心念的菌子火锅,居然就在这种情况下吃到了。

  最最新鲜的菌子,距离从林子里采下来的时间绝对没超过半天,洗干净,简单改一下刀就端上了桌,各种各样的菌子,带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然后桌中间是一锅沸腾的土鸡汤。

  把各种菌子一股脑的投进土鸡汤里,刚想大快朵颐,才发现,餐桌上根本就没有餐具。

  阿三姨在一旁解释道:“菌子必须得煮够十五分钟,够了十五分钟我才会给你们发餐具,就怕你们那个嘴馋的忍不住,不到时间就先吃了,弄不好就要躺板板啦。”

  真够小心的!

  阿三姨正色:“别觉得大题小做,每年一到菌子季节,医院里每天都会接到吃了菌子中毒的人,不过大多数都是轻微症状,就是那种看见小人的那种。”

  顾冬雨好奇心就上来了:“那是幻觉吗?应该挺好玩的。”

  阿三姨眼睛瞟了瞟自己老公:“什么好玩呀,这种挺危险的,不能及时看医生的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

  赵汉章咳嗽了一声:“没错!当年我刚刚到这里的时候,就是贪吃菌子,还喝了两杯酒,结果把看到的每个人都当成了老虎,闹出来挺大的洋相,现在村里的老人都还记得这回事,这半辈子都有点抬不起头来呢。”

  几位客人耳朵就都支棱了起来,吃个蘑菇以后,就把每个人都看成了老虎,真刺激!

  鲁胖子关注点有点走偏:“叔,您就不是本地人吧?”

  赵汉章又咳嗽一声:“说起来话长了,以后等有机会再慢慢跟你们讲吧,现在时间应该差不多了,阿三是不是该给我们发餐具了?”

  浓香的土鸡汤里,各种杂菌煮出了异香的味道,馋人大厨姚远,终于可以大快朵颐了。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