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厨子很忙 第二百二十九章 南门涮肉

《厨子很忙》第二百二十九章 南门涮肉

作者:南城老九 字数:2858 书籍:厨子很忙

  韩明韩大厨的工作热情高涨,产假根本就没有歇完,就跑回来上班了。

  用他的话说就是:“坐月子是娘们的事,家里有丈母娘伺候就足够了,大老爷们在旁边也帮不上,还不如好好上班,努力多给孩子挣点奶粉钱呢。”

  也是哦,三个孩子,肯定觉得压力山大,孩子的奶粉钱再加上以后的教育资金,恐怕不是小数。

  姚远就特理解,在家伺候月子的事真不如上班来的舒服,但是也不能不感激,韩大厨对工作的投入给他解决了大难题!

  不对,应该是这么说,因为韩大厨的回归,姚远就不得不离开喜欢的厨房,跑去外面迎接一个个大难题。

  事业发展到这个规模,已经不能随心所欲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太多的问题浮现了出来,需要他这个核心人物去解决。

  首当其冲的就是财务问题。

  如果只是一个餐饮店,就算规模再大,一般也就是一个专业财务人员,再带几个收银员兼出纳,再加上几名库管员就能胜任整个店的财务工作。

  可是姚远现在的事业规模已经远远不是一个餐饮店了,管理公司下属的中心厨房、美食村服务公司都是单独核算的独立财务,随着养老院的筹建,大笔的资金已经拨款到位,养老院那边也建立了自己的财务部门;远在菲州的鲍鱼养殖场虽说是白来的,可是那边也有一套自己的财务人员;新组建的以常石磊为首的销售团队将来也是财务独立核算的公司。

  而唯独到现在,作为母公司的管理公司这边就没有自己的一套财务班子,能混到现在没出大乱子,简直就是奇迹。

  在姚远不在平城的这段时间,大刘的养老院项目就险些出了问题,鸡贼的张成万手里把着财务大权,居然就为了多挣点银行利息,迟迟不肯把已经属于养老院的款项拨付到位,虽说自己回来的及时,才没有闹出什么大事情,但是这个事件已经给姚远敲响了警钟。

  目前的事业规模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集团性质了,作为手握这么多项目的一个母公司,到现在没有自己的财务总监,还只是靠着村会计李保安来客串这个角色,就简直是凑合。

  李保安人家是村里的会计,又是张成万的直接下属,带着几个助手,一个班子负责管理公司和服务公司两套账,这样下去早晚会出大事情。

  姚远虽然没有学过什么现代管理,但是也知道财务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组建属于自己的财务班子,这就是眼下的第一要务!

  ......

  直到现在,公司还处于那种最粗犷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钱上边,没有概算、没有预算、更谈不上精算,只是跟着感觉走,算算现在手里有的,计划一下明天可能会有的,再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拍脑门决定钱的去处,一切都是估算着来,完全是一点计划都没有。

  而且钱进来、钱出去的过程就没有一点监管,也就是仗着目前核心人员责任心强,没有起什么坏心思,才没有出现什么更大的问题。

  但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不管自己多幺小心谨慎,不管周围人有多么为公司考虑,栽跟头那就是早晚的事情,而且是事情干的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栽的跟头就越狠。

  所以当姚远一离开厨房,脑子里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请财务!

  请就得请那种最专业的财务,财务这个专业跟厨师有点像,就是越老的财务越值钱,老财务见多识广,就能从枯燥的数字中梳理出来企业经营的脉络,就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筹集、运作资金,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说白了,一个好的财务总监不只是能管理资金,解决资金上的问题,还能够通过对资金的管理,让企业一直运营在正轨上高速发展。

  可是一个好的财务又能去那里请呢?

  脑壳疼!

  ......

  气温已经渐渐升上来了,湖面的冰也已经渐渐开化,远处的一块明水居然已经有了几只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游动。

  满怀心思的姚远沿着湖边慢慢走着,看到了那群游动的水鸟,就突然想起一个人来。

  拿起手机给大狗拨了出去:“大狗,咱们以前酒店财务有个叫王卫东的你还记得吗?他好像是酒店夜审的带班。”

  大狗应该是正在午休,声音有点含糊:“有点印象,是不是那个秃头?有一次一起去后海吃饭,脑袋上掉了一泡鸟屎的那位?”

  果然就是哥们,心心相印呢,对这个人的印象都是一模一样!

  姚远乐出了声来:“你还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你找他干嘛?”大狗不解的问。

  “你不觉得我这个公司缺个财务吗?你说我请他过来做个财务总监怎么样?”姚远当然也不瞒着。

  电话那端沉默了一下,然后就是一阵赞同:“我艹,绝对行啊,这个哥们是个人才,业务精通又认真负责的,听说早就有机会能往上提一提,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一直耽误下来了,现在就在酒店当个夜审带班的肯定屈才。”

  然后大狗也不太客气:“不过你丫的庙有点小吧,能请的动人家吗?还有我可是听说他为了家里,只能上夜班的,到底行不行啊?”

  姚远就不耐烦:“你管行不行呢,帮我约一下他呗,就说我想找他聊聊,还去后海,南门涮肉,咱哥俩一起请他吃个饭咋样?咱哥们现在也是分分钟进出上千万的事业了,没有个好的财务帮着把门可不行啊。”

  大狗犹豫了一下,回答道:“那行,要是能约上我也去,大不了回头调个班。”

  亲哥们办事就是这么给力。

  ......

  夜色低垂,岸上的灯光照着影影绰绰的人流,再倒映到湖面,湖水晃动下,景色有点暧昧、有点旖旎。

  后海边上全是酒吧,几乎每个酒吧都有驻唱的歌手。

  当姚远和顾冬雨沿着水边从一个个酒吧门口走过,从里面就传出来一阵阵的歌声,不同的歌声、不同的音乐不断钻入耳底,让两个人就不约而同的想起了过去的某些事情。

  不约而同,两个人手就拉在了一起,十指相扣,就越走越来劲。

  呼吸着已经带了些春天味道的空气,顾冬雨就有点陶醉:“我怎么觉得人多一点也挺好的,热闹还有人气。”

  “你要是在山里住腻了咱就搬回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呗?”

  “我不,我可不想再回去楼里住那个鸽子笼,再说了现在马上就要开春了,我还准备在咱们院子里种点东西呢。”

  “我觉得也是,那么大的院子不能老是空着,从咱爸那边弄点葱、姜、蒜,对了还有香菜、辣椒都种上点,看上去才像那么回事。”

  姚远话刚刚说完,就觉得虎口一阵刺痛:“整天都是你厨房里的那点东西!还葱、姜、蒜!你爸的那个院子种的都是这个玩意,咱们的院子我已经让孙雅欣帮着找了点三角梅、还有丁香树,准备过两天就栽上。”

  挺好,媳妇喜欢啥就种啥,姚远根本就没意见:“不过,我觉得院子里应该有一架葡萄架,再种两颗石榴树才是正经。”

  顾冬雨嘴角一撇:“然后你再养条瘦狗,再养一个胖丫头是不是?”

  “狗可以养,但是丫头就算了,已经有你、有可心儿、还有一个小红英,我都觉得够够的了。”

  然后虎口就又是一阵刺痛......

  两个人嘴里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没营养的话,绕过了半个后海,南门涮肉也就到了。

  南门涮肉本来是在日坛公园的南门,大家约定俗成的就管这家专营涮肉的馆子叫做了南门涮肉,却不知,人家这家馆子有自己的字号,叫做宏源涮肉。

  宏源涮肉本来也不在日坛公园的南门,而是在南二环的边上,是紧邻着护城河的一家私营小馆,更多的老饕们会管他叫做小河边涮肉。

  日坛南门的这家店是宏源小馆发展壮大以后才盘下来的第一家分店。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对回民马氏夫妇创建了宏源涮肉,在坚守了将近一年以后,生意才慢慢的好了起来。

  生意红火了以后,店里的区区九张桌子根本就不够用,于是就把桌子支到了护城河边,每到夜里,闻名而来的食客就沿着河边,把桌子码了一溜,不为别的就为了尝上这一口独具风味的老平城涮肉。

  曾经有传言说这家涮羊肉馆子的调料配方是祖传秘制,但是姚远知道,这只不过是传说而已。

  曾经跟涮肉馆的老板马龙一聊过,人家马氏的老辈子就从来没有在餐饮业里打过滚,哪里来的祖传的秘方,那一碗秘制调料只不过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马龙一遍尝了平城市里所有的涮羊肉馆子,总结各家的长短,再结合自己的口味一手炮制出来的。

  从小河边的宏源涮肉馆,再到三层楼的日坛南门涮肉,再发展到遍布平城的七家高端南门涮肉馆子,马龙一马老板从一个餐饮业的局外人,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做到了平城涮羊肉届的一方豪强。

  而位于后海的这家南门涮肉,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一度是这帮厨子下了班以后,凑在一起喝夜啤酒的地方。

  今天约了王卫东在这里吃饭,在姚远心里也是有点故地重游的意思,毕竟久居山中,也想要出来看看热闹。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