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第两百九十一章 谋划定计,渡劫进行时

《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第两百九十一章 谋划定计,渡劫进行时

作者:血浮华 字数:3569 书籍: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苏铭看着眼前气度非凡的分身,赞叹不已,这一百八十万气运值果然很值,只要他登临元神之境,自己就可以安心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此刻,逍遥游沉凝澹然,点点头,朝苏铭深深行了一礼,“多谢道友助我重现人世。”显然,这具分身虽然是苏铭的,但也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就像是心魔一样。

  苏铭伸手一抓,一把通体漆黑的古琴从虚空中浮现,他轻轻一推送到逍遥游身前,“这把天龙琴就交给你了,等你踏入元神之境再重新炼成不世并,现在暂时将就一下。”

  “无妨。”将古琴抓到掌心,五指在琴弦上浮动,一曲清心妙音跃然而出,周遭的灵气也随着琴音波动,舒缓悠然,比苏铭的境界不知高到哪去了。

  一曲落,苏铭心神舒畅,神清气爽,连久久未曾停滞的境界也有了些许精进,油然赞叹道,“琴曰不世并,人唤逍遥游,果真非凡。”

  “道友谬赞了。”逍遥游微微颔首,虽是谦虚,但眉宇间隐隐透着几分傲色,显然对自己的琴艺也颇为自傲,他看向手中的天龙琴,露出遗憾的神色,“只可惜,这把琴终究不是不世并。”

  随后,苏铭递给他一枚储物戒,“这里面有一把乌骓鞭,其内有一道项羽残魂,正好能帮助你凝练无常元帅分身,至于类似于血神之力的力量,恐怕只有魔教才会有,等以后有机会再寻找一番。”

  “好,等我踏入元神之后,就能着手此事,有了项羽残魂在手,无常元帅的威力会比之前更大。”

  苏铭心下了然,沉声道,“三日之后,渡天劫吧,我正好趁这个时间将你的背景身份安排一下。”

  逍遥游欣然同意,继续补充道,“我也是如此想法,三宗在修仙界的影响力很大,想要查一个人非常简单,我的建议是不要做全,暗中放出消息引导,我本就是鬼谷传人,纵横一脉出身,也不必掩饰。”

  苏铭沉思片刻,又有了新的想法,“这个世界历来曾就有鬼谷传人现世的例子,只不过在大约千年前,鬼谷传人昙花一现之后就消失了,我怀疑与三宗有关,正好借此试探他们的反应,同时这等身份也能给朝廷一个交代。”

  “好!三日之后,我便开始渡劫,正式进入世人眼前。”苏铭安排好之后便转化光离开。

  山谷内笼罩的大阵自然而然的露出一条通道,一道悠然而霸气的诗号在他耳边回荡:“披蓑百载扮渔樵,古今事,桉底明昭;揉丝一曲拣枯凋,往来者,法外逍遥。”

  ······

  苏铭离开京城已有半年,朝廷对外宣扬他是在闭关,但这一切却瞒不过三宗的侦查,魔教在得到这个消息后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在这半年之中,大周与南方叛军的战事果然陷入了泥潭,虽说大周的军队兵锋更利,但南方占据地利,水系河流四处皆是,再加上龙族的帮助,一开始让大周吃了很大的亏。

  好在,大周挥刀斩乱麻,早早的结束了与鞑靼的战争,即使南方的战事不利,也依旧没有动摇民心。

  而那一战之后,玄衣军以大周将士的头颅树立了威势,彻底站稳了脚跟,这一战,也让诸多南方世家开始首鼠两端,摇摆不定。

  这一战令大周损失精兵数万,破灭了朝廷诸公们一战定乾坤的想法,随后,朝廷也有意练兵,将当初编练的新军投入大战,并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领军。

  双方在边界线上稳扎稳打,每次大周出战则是以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的,步步推进,而叛军在魔教的支持下,拥有更深的底蕴,各种强大的守城器械层出不穷,让大周吃尽了苦头。

  事实上,也并非是朝廷不能倾尽全力攻打叛军,但那样做风险很大,这个世界,影响一场战事的,可不仅仅只有战争的双方,一个元神修士若是不计代价,足以扭转一场战事大局。万一大周将本钱全都压上,结果魔教不讲武德,用死士将大周的军队废掉,那可真的是要出事的。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固然有各自的算计,但总体而言,他们的做法也没错,当初大周与南方叛军的第一次决战就是最好的机会,只可惜那场大战,大周输了。

  双方陷入拉锯战,南方叛军们也不得不报团取暖,之前玄衣军传发檄文,“清君侧,灭妖佛”拉起了大旗,当了盟主,现在来自大周的压力使得周边的叛军们有些喘不过气。

  他们背后仅仅只是世家大族,可没有魔教这样的底蕴,大周所带来的的压力是强大而又令人窒息的。

  所以,为了家族的传承,他们也不得不放弃争龙的心思,投入玄衣军麾下。

  因此,玄衣军不费吹灰之力,一篇檄文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南方叛军的地盘,将南方五州的地盘纳入掌控之中。

  对于这些叛军而言,他们固然是没有了争龙的机会,但却全身而退,若是玄衣军赢了,席卷天下,他们能混个从龙之功,若是玄衣军输了,他们也能向大周投诚,把玄衣军卖个好价钱。

  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不亏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棋局之上,无法影响大局。

  玄衣军有了南方五州的地盘,背后的魔教给的支持也更多了,他们不断扩军,练兵,丝毫不用为兵器粮草后勤辎重发愁。

  战争,是最能洗礼人的,双方都在练兵,拼的是底蕴,打的是后勤消耗,当然,最上层的博弈他们无法参与,这场大战终究是要靠武力来解决。

  决定终局的武力,不在战场上,而是在修士之间,魔教投入的成本渐渐增加,龙族因此进入南方五州的水系,占据江河湖海,得益颇多,这两方都不会轻易地将吃到嘴里的东西吐出来。

  因此,苏铭的敌人就是他们,到目前为止,道门与佛门都是作壁上观,丝毫没有要参与战事的想法,而妖族在占据南疆之后亦没有继续扩张,虽然妖族没有参战,但苏铭却不得不防备。

  ······

  南方巴州西宁府。

  玄衣军已经将这里作为大本营,巴州之地,四通八达,毗邻大江,可以说是南方五州的咽喉所在。

  之前大周与玄衣军决战便是在此地,玄衣军占据地利,又有龙族相助,大周的水军在龙族面前不堪一击,再加上大周将领攻敌心切,轻敌冒进,这才让平叛之战失败。

  这场大战之后,龙族与魔教的联盟就这地摆在世人面前。

  事实上,若非玄衣军底蕴不够,他们完全可以等到战事陷入胶着等大周投入更多的军队再动用龙族这张底牌。

  但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朝廷平叛大军气势汹汹,玄衣军首战必须打得漂亮,干净利落,所以他们放弃了重创大周的想法,一战歼敌,树立了军心更不费吹灰之地拿下了南方其他的地盘。

  一时的得失,并不代表什么,就像是现在玄衣军与大周打的正胶着,势均力敌的局势一样,唐玄衣对于这样的战局并不满意。

  他是玄衣军的首领,也是魔教所扶持之人,这场大战,南方在练兵,北方也在练兵,看似势均力敌,但对于他们而言却像是走在钢丝上一样,一旦输了,那就真的没了。

  反观大周,就算是平叛的这支大军被叛军击溃,对于大周而言仅仅是伤筋动骨,远远不到断其一臂的程度,他们还能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调遣更多的大军。

  唐玄衣对此很清楚,但他却无可奈何,他虽是魔教扶持之人,但魔教对他支持的力度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大。

  三大宗门入世争龙,历来都有一个限度,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被其他宗门制裁,这是千万年来三宗共同的默契,因为早在三宗成立之后,他们就因为争龙之事大打出手,险些打出了真火,将整个宗门都拖下水。

  自那以后,三宗就定下了规矩,入世争龙,不可参与太多。

  因为这个限制,魔门现在对于他的支持仅限于后勤辎重和一些人才支持,而他最看重的东西却是没有。

  唐玄衣非常清楚,即使他有魔教的支持,像这样打下去,他绝对会输,因为他只占据了五州之地,而大周却占据了三十一州,更有亿兆子民作为底蕴。

  抛开资源粮草不谈,打仗大的是人口,打的是经济,一旦南方五州的青壮打完了,这场战争的结局自是不言而喻。

  因此,他必须尽快打开局面,但是,大周派来的老将很稳,他用尽了任何办法都不能将他彻底击溃,他占据城池,今天拔一城,明天打一城,即使攻不下也不拖泥带水,安排的防守更是滴水不漏,他找不到一点机会。

  战局胶着至此,南方五州的城池被蚕食了许多,但总体上倒也没有太大的损失,但此消彼长之下,他绝对会输。

  然而,唐玄衣想不到的是,魔教早已有了想法。

  现在唐玄衣占据了五州之地,魔教早已寻找龙脉准备让他称王建制,名不正则言不顺,称王既能增强五州的凝聚力,又能抢夺属于大周的龙气,一举两得,从另一方面而言,还能威逼大周中枢,使得他们不得不主动改变现在的局势。

  当然,寻找龙脉帮助唐玄衣称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魔教圣子莫厉海也早在暗中与妖族结盟了。

  他付出一些代价,换取了妖族参与战事,牵制大周。

  同时,莫厉海也在不断寻找苏铭的踪迹,对于大周的情况,莫厉海知晓的很多,虽然不知道神武帝给皇室留下了什么样的底牌,但他也隐约猜得出来。

  但唯有这个普渡慈航他看不透,此人如同隐藏在迷雾中看不真切,三宗之中,昆仑道派的清虚道人,少林寺的无心和尚以及自己都是新一代元神修士中的领军人士,但普渡慈航非但打破界限成为新生代第一个元神修士,修为更是迅速飙升,达到了三教掌门的境界。

  三宗虽然有无数底蕴,但衡量一个宗门其中一个标准便是修士的战力,宗门内尘封的老人或许战力很强,但那毕竟是底蕴,不到危急关头,不可轻易动用。

  想要解决大周,就必须将其肢解,而普渡慈航的存在就像是定海神针一样,此人不除,即使他们在战场上获得再大的胜利也无用。

  这半年以来,莫厉海都在谋划对付普度慈航的办法,他已经有了大致的想法,等时机一到,便是图穷匕现!

  ······

  三天之内,苏铭调动玄镜司暗卫,在各地留下了鬼谷一脉的消息,这些消息通常只有一个小小的传说或者是故事,云里雾里,即使是追查,也无从查起。

  三天之后,他的分身也准备渡元神之劫了,与心魔一样,这场元神之劫,苏铭不会参与,作为气运商城最贵的产品,他相信这个分身会给他足够的惊喜。

  千绝峰上,孤仞耸立,飞鸟禁绝,一道不世身影立于山巅,盘坐抚琴,琴声悠扬,响彻于天地之间,犹如潺潺溪流落于山石,叮冬作响。

  然而,琴声一转,越发急促,溪流也在一瞬间变成了波浪汹涌的大江大河,奔流千里浩浩荡荡,卷起千堆雪,风云汇聚。

  随着琴声戛然而止,千绝峰上的身影缓缓起身,抬头望天,一种难以描述的气机升腾,直入九霄!

  “轰隆隆!”

  下一刻,雷霆炸响,震耳欲聋,原本晴空万里无云的天空已经聚起了厚厚的乌云,方圆千里,天光暗澹,沉重的气机使得所有生灵都惴惴不安,胆战心惊。

  “轰!”

  又是一声惊雷炸响,雷电狂舞,照亮了天地,彷佛苍穹都要被击穿一样,面对不断聚集的雷电,逍遥游背负古琴,昂首而立,一双眸子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神光,彷佛要穿过厚厚的乌云,看到隐藏在大道之中的规则本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