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第两百四十八章 皇女祭祀,禁军反叛

《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第两百四十八章 皇女祭祀,禁军反叛

作者:血浮华 字数:3555 书籍: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陈皇后清丽的眸子闪过一丝异色,轻轻点头,“国师非常人,本宫自然会谨慎对待。陛下过几日便出殡入陵,到时候必须有子嗣相送,这几日就让永安代她的皇兄们守灵吧。”

  “奴才遵命!”乍听到这句话,曹雨辰心中一跳,各种猜测涌上心头,但眨眼间却被他压下。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让神武帝入葬,然后再考虑其他的事,至于太子和齐王的葬礼都要往后排,不然天家一家三口齐齐入葬,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次日朝会上,朝臣们争论不休,再也没有所谓的太子党,齐王党,都盯着所谓的从龙之功,先帝诸子之中,嫡子早已不存,剩余的就是其他各位贵妃嫔妃所出,年纪最大的,是燕王李斌,但朝臣们心思各异,又觉得燕王年纪太大,推荐了年纪更小的卫王和陈王,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一时间,就连首辅张道之也无法控制朝堂的走向。

  ······

  太极殿。

  神武帝的棺椁已经挪到这里,高大的灵堂肃穆庄严,大殿内点着粗大的白色蜡烛,白色帷幔缓缓摇荡,在烛光映照下射出惨澹的影子。

  灵前,永安公主一身孝服,头上簪着白色小花,没有佩戴任何珠钗,但却并没有让她失去魅力,再配合她常年诵读佛经锻炼出的心境,反而更衬得她娴静而澹雅。

  每次朝会前,百官们都要来灵前祭拜,当他们的目光在永安公主惨白的小脸上飘过的时候,总是不由得生出一丝叹息,就像是看到一朵即将凋零的花朵,会有伤春惜别之感一样。

  朝会是在偏殿举行,由陈皇后主持,共同推选新的天子。

  龙椅后,陈皇后坐在软塌上,听着堂下群臣争论不休,顿生烦躁厌恶之感,这些大臣们在想什么,她是一清二楚,可就算是拥立了新的君主,与她这位皇后也没有太多干系。

  等到新君继位,她就成了太后,应该将后宫让出来,在深宫大院中度过残生,一想到这里,她内心就生出种种不忿。

  然而,就在群臣为拥立哪位皇子争论之时,一个年老的大臣突然说了一句,“何必这么麻烦?最适合拥立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天下动荡不安,我等还在为此事争论不休,岂不是误国误民!”

  倏然间,整个朝堂顿时安静了。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谁都知道他说的是永安公主,但是,永安公主是女子,虽然大周曾今出现过女帝临朝,但那是数百年前的事了。

  现在天下大乱,若是出现一位女帝,谁也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更何况,永安公主不过才十六岁而已,年纪实在太小。

  然而,就在群臣噤若寒蝉之际,端坐在上的陈皇后却是心动了,之前她支持齐王就是因为齐王是她亲生儿子,若是齐王登上大位,她背后的陈家以及她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但现在,齐王死了,若是支持自己的女儿,也不是不行,而且她年纪幼小,自己还能代为执政。

  这么一想,似乎也不是不行。

  不知不觉,陈皇后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一颗心也开始怦怦乱跳,事不关己,她自然无欲无求,无论是陈王还是卫王,对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如果是永安公主上位,她这个太后自然水涨船高,依旧能掌握权利。

  大殿上,一身大红官袍的张道之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作为内阁首辅,他自然希望朝廷尽快确立皇帝,他好安抚朝臣,恢复中枢运转。

  短短几天,各地的奏折如同雪花一般飞到京城,但中枢依旧混乱,没了主心骨,谁也不敢妄自下决断。

  但这并不代表他希望永安公主上位,诚然,她上位能够尽快让中枢恢复稳定,但是她是女子之身,女帝临朝,在当下这个环境对局势有什么样的变化,谁也不知道。

  更何况,永安公主继位,必定是陈皇后代为执政。

  一时间,张道之心中复杂无比,但他又不能直接反对,因此只能沉默。

  那位老臣的一句话就像是另辟蹊径一样,朝臣们开始将永安公主与陈王,卫王等人相提并论,并且,已经有一部分朝臣开始偏向她了。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陈皇后一直没有发话,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赞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默许,鼓励的态度。

  原本朝臣中有相当一部分臣子都是齐王的党羽,现在齐王身死,若是与齐王同出一母的永安公主上位,这对于他们而言再好不过。

  身为齐王的亲妹妹,天生就能继承他的党羽和势力,虽然只是极小一部分,但也已足够。

  ······

  御林苑之内,苏铭将三尊妖帝带出了那个小世界。

  当它们再度踏足土地的时候,心中感慨莫名,终于解脱了。

  几十年的囚禁,在它们漫长的生命中实际上是不值一提,它们闭关一次的时间都比这要长。

  但是,当年大周与十万大山的战斗却是对它们的心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就在此时,苏铭手中天人笛豁然出现,当孤幽难言的笛音响起,一道无形的音波传荡开来,落入它们耳中,好似洪钟大吕,摄人心魄,洗涤灵魂。

  伴随着犹如洗脑魔音般的钟声,一道道玄妙的梵纹悄然浮现,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从四面八方而来,汇聚到一起。

  数息之后,它们脑海中只回旋着一句话,“追随普渡慈航,救世广慈悲!”一声声,一句句,宛如紧箍咒一般,难以抵抗,直接将三尊妖帝洗脑。

  “参见尊者。”伴随着恭敬的声音响起,苏铭轻轻一笑,收起了天人笛。

  现在,他麾下大概已经有了二十尊元神修士了,有了这么多元神修士相助,即使是三大宗门想要攻打京城,他也有应对的底牌。

  倏然,他脑海中传来一道讯息,令他一愣,随即大笑起来,早在这次朝会开始前,他就已经埋下了暗子,让其提出让永安公主继位的想法。

  这样的事,苏铭自然不会冲锋在前,从龙之功虽好,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更何况,功劳太大,对他来说并非好事,还会引起朝臣们的忌惮。

  只有当京城面临危机之时,才是他这个国师出手的时候,到那时,他才能顺理成章的介入朝堂,干涉政务,不然,就是僭越。

  更何况,他早已算准,陈皇后根本无法拒绝这个提议,有她在,永安公主继位自然是板上钉钉,毕竟现在能代表皇室的,只有她这位皇后,各地的藩王在朝中没有任何根基,自然是争不过她。

  ······

  京城外,禁军大营。

  中军大帐前,一个身着明光甲的将军立在此处,眺望京城,一双锐利的眸子中满是火热之色,转眼间便被杀气所掩盖,他便是这十万禁军的统领,赵成。

  在他身侧,都是虎背熊腰的校尉,个个精壮无比。

  他拎起手中的长鞭,指着京城说道,“诸位,朝廷一夜之间竟然闹出了太子与齐王同归于尽的笑话,真是让我等大开眼界啊。”

  “将军所言不错,子弑父,兄弟相残,我看这大周也是起数将尽了。”一个手挎腰刀的校尉沉声道。

  “朝廷昏庸,朝臣腐败无能,还需要将军来匡扶大周,拯救黎明百姓于水火之中,千百年后,将军也能在青史上重重的写下一笔。”

  ······

  听到手下的恭维,赵成嘴角露出一丝浅笑,朗声大喝,“诸位,朝廷群龙无首,各地叛乱不断,为保京城安危,我决定让禁军进入京城,拱卫帝都,你们意下如何?”

  话音落下,众将心中一凛,心知他终于要动手了,这几天以来,他们一直都在等京城争龙的消息,但是齐王和太子双双身死的消息早在当夜就被朝臣封锁,直到今天才被他们查探出来。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现在朝中群龙无首,正是他们进击的时候。

  当即,终校尉班规在地,齐声道,“我等愿为将军效死!”

  赵成手腕一抖,长鞭在空中挽出个鞭花,打出一声炸响,“好!起兵!”

  随着命令下达,十万大军迅速整理营地,准备起兵,他们的军营离京城只有一百里,根本不需要再造营地,因为中州各州县当中,没有比他们这支禁军更强的军队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初神武帝重整禁军的时候,狠狠整顿了军纪,现在没有一个敢吃空饷的军官,这就代表着,他们这十万禁军是实实在在的人数,几乎没有空额,再加上他们是边军出身,战斗力更不必多说。

  上京城,巍峨如铁,在大地上起势雄浑,如同天堑一般。

  那城墙高度足足三十丈开外,以长宽丈许巨石垒成,墙体平坦如砥,石缝间浇筑黑铁,反射着金属的光泽,坚不可摧。城楼高数丈,旁边的的大型箭楼,尽以黑石搭就,枪刃寒光反射如林如雨,煞气凌人。

  城门上的军士气象森严,俱都着铁甲,带横刀,威风杀气直冲九霄云上。军气横空如狼烟,等闲修士根本无法飞遁越过此城,就连飞鸟要从帝都飞去,都要被那隐隐的煞气震得心胆破裂,一头栽倒下来。

  城池左近,还依稀可见几座翁城、卫城环绕长安,每座城池有大有小,内里本来驻扎着军队,但现在中枢衰弱,所以这些军队已经尽数搬入城墙,就是为了防备城外的禁军大营。

  十万禁军齐动,兵戈铿锵之声隔着很远就传到了京城之外,城墙上,一众士兵们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军队,心神震颤不已。

  神武帝年老之际,唯一做的正确的事就是将整个京城的守备都洗了一遍,这些守备的军队已经不是当初那些孱弱,没有见过血的新丁,也是从别处调来的边军,不然,若是昔日的守备见到城下的禁军,早已吓得肝胆俱裂。

  毕竟,城下可是真真正正的精锐,再加上兵器盔甲一应俱全,足以以一当十。

  早在禁军开动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这些天,城内许进不许出,守备森严,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立在殿中,一语不发,城外的兵戈之声越来越响,而他们的心却一点点沉下去,现在整个京城,守卫的士兵不过两万人,而上京城又是天下雄城,城池宽广,要以两万人守卫这么大的城池,实在是有力未逮。

  这如何不让他们担忧!

  城外,十万禁军,一望无际,密密麻麻,漆黑的盔甲在日光照耀下泛着乌光,强横的军阵煞气冲霄而起,威压整座帝都,在兵煞之气当中,一条血色蛟龙正仰天嘶鸣,狰狞无比。

  “杀!”

  城墙上,苏铭立在鼓楼上,负手而立,目光深沉而凝重,心中有些惊讶,这支军队比他想象的还要强大,虽说比不上玄镜司暗卫,但十万精锐集合起来组成的军阵威力也是极其强大。

  在战场上,修士的法力被煞气以及龙气压制,十成的实力也只剩下一成,若是一般的元神修士,见到这样的军阵,恐怕只会望风而逃。

  但是今天,他们面对的是并非寻常的元神修士,苏铭也没想过让其他的元神出手,这是他的独角戏,怎能假手于人?

  况且,玄镜司在成立之际,就有拱卫京城的职责,所以,此刻,苏铭便是这城墙上官职最高的人。

  他脚步一踏,腾空而起,来到城门前,望着中军大纛,高声一喝,“赵将军,禁军若无调令,私自出动,可是要受军法处置!”

  “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将台上,赵成望着城门前的白衣僧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嚣张的声音在风中传得很远,“难道京城是无人了吗?怎么让一个和尚出面!”

  “小和尚,我劝你赶紧滚蛋,本将正是要匡扶皇室,拱卫帝都,识相点的,赶紧把城门打开,否则,我大军一起,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