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女有空间 第458章 怀疑

《农女有空间》第458章 怀疑

作者:隔水樵夫T 字数:1088 书籍:农女有空间

  徐容穿着黑色薄羽绒,握着水杯,平静地望着场中,他刚拍完一场,今天还有三场,下午两场,再加上晚上一场夜戏。

  其中下午的一场,是昨天于合伟说的感情正甜蜜时的戏份。

  他没再想怎么引导陈?的情绪,高熙熙才是导演,他只是个演员,拍摄遇到麻烦,即使他什么也不做,高熙熙也会想办法解决,这是一个导演最基本的素质和责任。

  他并没自大到剧组离了他就不能转了,但凡出了什么问题,必须他才能解决,电视剧都不敢那么拍。

  高熙熙和潘洪业才是剧组管事儿的,有了麻烦他们才是要第一个顶上的,没必要凡事都非要自己跳出来,跟逞能似的。

  先前之所以那么做,只不过是因为他意识到了不妥,做出的对现状的改变。

  尽然天气日渐转凉,但组里的女演员们却不得不穿着旗袍,仍旧当作一副夏日的模样。

  时节只是深秋,但顶不住天气湿冷,每一次拍摄久了,徐容都能看到对戏的女演员胳膊上的冻起的鸡皮疙瘩。

  类似的场景还会持续下去,并且一直到12月中下旬,徐容虽然是男一,但是戏份最多的却是陈?,这是没法改变的,因为原著本身要反应的就是一个女大学生在动荡时代背景下的堕落。

  别人拍的时候,徐容瞧的相当认真,组里汇聚了不少水准线以上的演员,何赛非、许文光、郑玉、于合伟,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业务能力确实符合他对于大制作的期待。

  尤其是何赛非,哪怕上了年纪,但凭着那股子烟视媚行的劲儿,艳压群芳,哪怕陈?,单论妖媚,也要稍若半筹。

  但徐容却也不敢过多接触,这位可曾是指着郭保昌的鼻子骂娘的主儿,传闻是喝醉了。

  理由实在太过荒谬,他又不是没喝醉过,能指着人鼻子,至少证明一点,没醉。

  可纵然聚集了这么一批人,系统的经验值蜗牛似的,几天才增加一点。

  他也没有因此气馁,毕竟跟过去不同了,他已经是B+的综合评价,不管增加的快慢,总有增加不是,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还年轻,不必着急。

  每天都有进步,都有盼头,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徐老师,又见面啦。”

  徐容望见一位熟人刚进组,在跟导演、制片人报道完毕后,就走过来给自己打招呼,忙起了身,笑着道:“学姐刚到?怎么样,最近还好吧?”

  学姐徐翠翠,她个头不高,瘦长脸,小眼睛,比他高两届,先前在《夜幕下的哈尔滨》有过合作。

  整体而言,徐翠翠的外形算不上好看,业务能力一般,没有意外的话,想红很难。

  “还就那样吧,你前阵子的访谈我看了,呵呵,很精彩。”徐翠翠笑着,说了两句场面话,指了指另外一位熟人,“那徐老师,我去打个招呼。”

  徐容本还想纠正他的喊法,但最终,他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道:“嗯,好,那学姐你先忙。”

  到了如今,除了一些熟人,他很少再听到“小徐”之类的称呼,而多是“徐老师”或者“徐容”。

  纠正的次数多了,他有点累了,也就不想纠正了。

  也许是他错了吧。

  他再次端着水杯坐下,望着一条戏拍完,陈好的助理迅速冲了过去,将羽绒服给她披上了,同时往她怀里塞了个粉色的暖宝宝。

  棚内并没有暖气,因为太大了,搭的景又多,只有化妆间和休息区才有空调。

  可说来实在太过鸡肋,因为如果通告拍完了,也没几个跟徐容似的爱在片场蹲着的,而在拍摄的间隙里,又都披着外套,根本没有开暖气的必要。

  如此一来,剧组的空调极为尴尬,该暖的人暖不了,不该暖的又可劲儿的暖。

  随着剧组开始调整,几个演员几乎没怎么打盹,齐齐的缩着脖子、抱着肩膀往休息区小跑,徐容一看架势,眼睛直接给闭上缩回了椅子里。

  先前拍了一场,他着实累的睁不开眼了。

  自打意识到不对,他没再跟陈?闲聊,有限的沟通,也局限于戏上,可是同在一个组和酒店,难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因此的,他既不抬头,也不低头,而是把眼皮耷拉下来。

  陈?似乎同样意识到了什么,经过他的时候,瞥了他一眼,也没再如往常一般,问问他关于先前拍摄的看法。

  她知道徐容有女朋友,可她也没太多的想法,拢共认识了不过半个月,对徐容,她只是单纯的欣赏而已。

  奇怪以至于不可思议。

  她过去从未预想过,自己会欣赏一个比自己小了近十岁的年轻人,也许因为他并不像那么大年龄的吧。

  自昨天开始,徐容开始刻意远离她,她立刻就意识到了并且也很容易想到了缘由。

  本来,她还觉得挺可乐的,多么单纯的年轻人啊。

  但晚上回去了,仔细想了想,又不觉得有趣了。

  她最讨厌的就是男人朝三暮四,不专一,可是却未曾料到,终于遇到了个顺眼的,却又过于专一了,唯独美中不足的是,专一的对象并非自己。

  临到下午,徐容准备妥当了,站好了位置,面色坦然地看向同样走过来的陈?,问道:“姐,先对下词,走一遍?”

  在刚进组,还不熟悉时,他喊她“陈老师”,后来熟络了,称呼变成了“好姐”,再后来,不知不觉当中,他开始用“你”来代称,如今需要保持距离了,他又变成了“姐”,每一种喊法,都有不同的意义。

  陈?白了他一眼,低声笑着道:“你不是不跟我说话嘛?”

  徐容闻言,不由地怔了下,因为陈?的语气相当奇怪,玩笑中掺着点质问,可她的神情里,却尽是坦然。

  似乎一切都不了解。

  但他能够从她的态度里感受到不同,因为在某些冷不丁的时候,她看向自己的眼神很像小张同学。

  只片刻之间,他心下隐约升起某些猜测,她看的很开,就像她对生活的态度,相当随心且洒脱。

  不过欣赏而已。

  没来由的,他心下既轻松,又夹杂着丝丝失落,可是因此的,倒也没那么多介怀了,笑着道:“你的喜怒哀乐、嗔痴憎恨,都美的风情万种,我怕跟你说的多了,难以自拔。”

  他在委婉地解释为什么不再搭理她的原因。

  陈?望着神情认真,而语调开玩笑似的徐容,呆了会儿,她实在想象不到,一向话不算多的徐容,嘴里还能蹦出这样的彩虹屁来,好半晌,才问道:“这是你说的,还是魏端本说的?”

  “魏端本。”

  “哈哈,我才发现,你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

  “都是书上学来的。”徐容摇了摇头道,“之前我女朋友生气,我看过一本册子,感觉其中有一句挺有道理的,一个女人如果对一个男人产生了好奇和探究欲,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哈哈,好啦好啦。”陈?听着徐容又是拿女朋友威胁又是用危险恐吓的,捂着嘴笑着,“我又没说要对你怎么着,看看把你给吓的,好啦,这个事儿,翻篇了。”

  徐容笑着点了点头,俩人都没明说,却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这只是一件小事儿,随着天气渐渐转冷,剧组开始按照计划,拍摄几场外景。

  因为按照拍摄日程,剧组计划于12月中下旬杀青,外景必须提早拍,不然,等天冷了,剧组的女演员穿着旗袍,露着胳膊和大腿,站在凛冽的寒风当中,拍摄的难度无疑大大增加。

  《纸醉金迷》不是战争戏,但对于为数不多的几场战争和轰炸场面也因此的更加重视,为了拍摄效果来的更加震撼,高熙熙跟制片人商量过后,愣是打八一厂请来了国内最顶级的团队。

  花的钱不少,专业度也够,但过程是开机以来最为艰难的几天。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六辆车便拉着四十多号人驶向郊外,高熙熙先前选定的拍摄点。

  徐容坐在前排,瞥了一眼哈欠连天的徐行,笑着摇了摇头,开机了大半个月,她只三天没有通告的时候才睡了会儿懒觉,其他时间都是一大早便爬起了床,逮着点空闲就能眯一会儿。

  理论的教导和实践都在同步进行,但徐行学的并不踏实,她聪明、细心,并且吃的了苦,可唯独在学习上,并不老用心,她似乎已经明白了这个行业的真谛。

  抱紧徐容的大腿。

  因为拍摄期间天天在片场晃悠,而且徐行的形象本身并不差,开机没几天,就被高熙熙给了个机会,演一个丫鬟,虽然只几场戏,七八句词,但起点比徐容却高的多。

  至少当初徐容在拍摄《生存之民工》时,并没有那么多镜头。

  外景的拍摄点选在了两山之间的一片荒地,远处的山脚下,隐约可以看到高低错落的房子汇聚而成的村落。

  到了地方停了车,在高熙熙的一嗓门之后,全组人立刻下车,各自忙活各自的,该干什么,来的路上都有安排过。

  徐容的戏要晚一些,估摸着得临到下午才行,上午主要是罗海京的戏份。

  对于这队国内最顶尖的团队,他其实蛮好奇的,他拍的战争片不多,只亮剑算,可那会儿太穷了,根本请不起这样的,因此一开始忙活,他就下了车,想瞧瞧有什么不同来。

  捯饬了近俩小时,一切准备就绪,高熙熙拿起了扬声器,喊道:“各组就位,罗老师、于老师...”

  “咚咚咚。”

  他的声音被打断,只见不远处,几辆拖拉机气势汹汹过地飞驰而来。

  很容易的看的清,拖拉机上坐了不少人,对方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冲着剧组来的。

  “先等一下。”

  高熙熙眯缝着眼睛,喊了句后,扭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拖拉机,和车上同样扯着脖子望过来的老乡,心下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潘洪业这时走到了高熙熙跟前,低声问道:“老高,之前跟附近的村民沟通过吗?”

  高熙熙尴尬地笑了一下,他本以为这一块这么荒凉,是野地来着,而且剧组拢共就拍一天,可是眼下瞧着,大抵自己想错了。

  临近了,拖拉机一停,上面跳下来几十个衣着朴素的村民,将剧组给围了。

  一帮村民当中,其中一个四十来岁的国字脸、皮肤黝黑的中年打着头,喊道:“你们管事儿的呢?出来说话?”

  高熙熙和制片人潘洪业早走了出来,此时见情况,俩人对视了一眼,潘洪业走到了中年跟前,顺手地递了根烟,问道:“老乡,咱们这是做什么?”

  中年顺手接了,可是嘴上,却并未客气,直接了当地指着剧组占用的荒地,道:“这是我们村的地,你们这是干嘛?”

  “我们拍戏。”

  “拍几天?”

  “一天就行。”

  “拍戏,那成啊。”中年相当干脆利落地点头应下了,“但是得交钱,二十万。”

  徐容站在远处,闻言不由皱起了眉头,这是在敲诈了,就是基地也没这么贵的。

  潘洪业怎么可能吃这个亏,哪怕这种事儿他听过几次,笑着解释道:“老乡,我们是小剧组,没那么多钱,你看这样行不行,五千块钱,我们就用一天。”

  “就你们这么些辆车,一看就是大剧组。”中年指了指剧组的大巴车,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笃定,“二十万,不讲价。”

  潘洪业回过头,冲高熙熙打了个眼色,后者立刻领会他的意思,默默地走向了人群后方。

  “老赵,赶紧报警。”

  “报警?”现场制片老赵先是愣了一下,而后马上掏出了手机,只是拨通电话,说了没大会儿,老赵本就常年在日头底下晒的黝黑的脸色更沉了。

  挂了电话,老赵也没瞒着组里的人,对高熙熙道:“警方说,咱们这是经济纠纷,而且咱们确实用了他们的地,他们也不好出警,让咱们去派出所协商解决。”

  高熙熙挠着头,连着骂了几句晦气,可是事儿终归是要解决的,想了一会儿,最终道:“不能耽误拍摄,你去跟老潘说,让他去派出所商量,咱们先拍,只要拍完,东西一收拾,直接走人。”

  高熙熙的计划很完美,颇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精髓,并且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国字脸的中年老乡并未拒绝去派出所协商的提议。

  可是高熙熙拍完就跑的打算落空了,等潘洪业走了,一群村民直接蹲在场边,也不捣乱,只三三两两地围了一圈,仿佛跟赶集恰巧碰见了似的,天南海北地聊起了天。

  高熙熙傻眼了,与此同时的,他还发现有人冲着徐容、陈?等人指指点点的,他怕出了意外,喊道:“演员先上车歇着,等潘制片商量的结果。”

  不用高熙熙提醒,徐容一见村民围场,便拉着徐行回了车里歇着。

  他打小在农村长大,太明白情况了,只要钱的事儿商量不下来,今儿他们别说拍摄,能不能走都两说。

  在他的幼年,晚上睡觉,都要把厨房的菜刀啊、盐啊之类的拿进堂屋才行,不然说不定半夜就丢了。

  偷的也不是外人,都是街坊邻里。

  最有意思的是,村里曾有一户人家丢了个磨盘,磨粮食用的。

  这种事儿,过下脑子就知道谁偷的,因为在交通工具极度不发达的情况下,磨盘必然是被人连夜背走的。

  而十里八村,有这个力气能耐的,屈指可数。

  可哪怕找到了人门口,见到了放在门口的磨盘,人却来了一句:“凭什么说这是你家的磨盘?”

  在书本里,两千年来,纯朴、憨厚,是农民身上最为显著的特征。

  但生存的压力之下,尤其是穷山恶水的地方,民风其实更为彪悍。

  当生存都成为一种压力时,质朴是最先被抛弃的。

  第三十一章 天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