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女有空间 第263章 寻求合作

《农女有空间》第263章 寻求合作

作者:隔水樵夫T 字数:1085 书籍:农女有空间

  库狄云珠领着安西织造劝农使的差遣,欢快地回到西域。

  武婧儿也要离开长安。在离开长安之前,她给武媚娘递了一封奏章。

  奏章中,武婧儿自请将走上正轨的苏州织造局收归内廷,并请在织造局内设立官职。

  因为泰山封禅和魏国夫人去世等各种事情,武婧儿已经离开苏州有大半年,但苏州织造局每月都会送来经营报告。

  苏州织造局现在有织机三千五百多张,织工五千多人,每月的产值都在稳步上升,而且销路完全不愁,甚至有海商慕名前来提货。

  任谁看都知道,这个织造局完全就是只下金蛋的老母鸡嘛。但谁也想到,武婧儿竟然要把织造局献出去。

  武媚娘不能理解,这个姐姐的脑子究竟是怎么想的?人家当皇后,娘家人都是从皇家往自家腰包里扒拉东西。

  她当皇后,娘家人却从自家向皇家献东西。她可以负责任地说,李唐皇室用三姐姐的方子赚了不少名声和钱财。

  三姐姐家虽然富有,但他们这点家财,哪里比得上人家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更别提富有四海的李唐皇室。

  他们老李家,根本就不缺钱!

  自家穷得有一比,还想着给皇家献钱,这是什么脑子!武媚娘气得叫来武婧儿,先是劈头盖脸骂了一通。武婧儿只得讪讪地领受,不敢反驳一句话。

  武媚娘出完气,喝了一大口茶,道:“你怎么想的,给我仔细说说。李唐皇室的地缝扫扫就够你花几辈子,不差你这三瓜两枣。"

  武婧儿尴尬地笑了笑,武媚娘所言确实有理,但是她有自己的考量。于是,武婧儿就将自己建立织造局的初衷说出来。

  武媚娘听着听着,脸色缓缓恢复,道:“你的意思是让织造局作为朝廷在江南的耳目?”

  武婧儿点点头道:"“江南经过历朝开发,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再加上水热充足,资源丰富,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国家的财赋重地。"

  “田赋是固定的。”武媚娘道。

  “国家财赋收入不仅有田赋,还有商税啊。江南交通便利,山多水多,生长着各种经济作物。经济作物就是主要用来卖钱的,比如大豆、甘蔗、油菜、果蔬、茶树、桑树、木材、竹子等。这些货物交易,肯定是要收商税的啊

  。"

  “有了钱,陛下和娘娘就可以兴修水利、修桥铺路、赈济灾荒以及以备不测。”

  武婧儿不甚熟练地给武媚娘画饼:“南方资源充足,地域广阔,所提供的赋税必然要超过北方,对于这些地方难道不应该加强监察吗?"

  武婧儿说的这些是她基于后世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其实在武婧儿说话时,武媚娘就想到了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情况。

  南方的财赋收入确实逐年提升,隐隐有超过北方之势。

  武婧儿说完,眼巴巴地看着武媚娘。武媚娘没好气道:“你这么一说,反倒是我的不是了。”

  “娘娘为我着想,我记在心里。在力所能及之下,只想回报一二。”武婧儿能够肆无忌惮地行事,主要是托庇于武媚娘。

  她庆幸自己生活在风气开放的大唐初期,更庆幸自己是武媚娘的堂姐。权势地位唾手可得,更难得的是武周时期可以女子参预朝政。

  这么好的姐妹,这么有魅力的老板,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太阳升到半空中,天气变得热起来。

  含凉殿中却清爽宜人,四面窗户内侧糊上了藕荷色的蝉翼纱,玻璃窗户朝外打开。夏风被太液池洗去炎热燥意,才被送进殿内。

  太液池岸边,柳枝低低垂下翠意正浓,倒映在水里摇曳生姿,如同柔情似水的佳人临镜梳妆,透过藕荷色的窗纱看去,添了几分仙子的超逸出尘。

  武媚娘沉吟半响,回过神来道:"后面你想怎么做?别和我打马虎眼。"武婧儿听到声音,将目光从窗户移了过来,心情莫名地畅快了许多。

  “我想继续做织造局的负责人。”武婧儿朝武媚娘讨好一笑。

  武媚娘瞥了她一眼,没好气道:"织造局是你一点一滴建起来的,不让你做让谁做?"武婧儿听了,眉眼弯弯:“嘿嘿,娘娘对我最好。”“傻子。”武媚娘嘴里吐出两个冷酷无情的字眼。

  武婧儿:..

  “娘娘,你骂人就不对了。”武婧儿反驳道。

  武媚娘面色平静道:“你听错了。织造局先归内廷尚服局管,官职一如其他四司设立。你为正六品司织,全权负责苏州织造局。另外,命你为江南道织造使,每月往京师汇报情况。"

  ;

  武婧儿听了,脸上露出不作伪的高兴之情。武媚娘见状,有些头疼,不想见这个大傻子,摆手让她回去别在跟前碍眼。

  武婧儿只当没看见,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送到武媚娘跟前,道:“娘娘,这是关于苏州织造局未来的规划,请你过目。"

  武媚娘大致扫了一眼,从库狄云珠那事上,她心里就有了准备,对奏章上说要依托织造局开办蒙学,建造藏书楼,资助寒门子弟,没有多大的惊讶。

  武媚娘云淡风轻地答应下来,道:“织造局从现在开始五年内,所有收益除了支出外,剩余部分归还你的本金。"

  “哇呜,娘娘你太好了。”武婧儿惊呼道。

  武媚娘听了冷哼一声,摆手道:"赶紧滚!"武婧儿兴高采烈地出了宫殿。武婧儿不知道的是,她刚出了宫门没多久,内室就传出一阵笑声。最近,李治的风疾又犯了,他喝完药在内室睡觉,却被媚娘吵醒了。他十分好奇是谁把媚娘气成这个样子,仔细一听,原来是媚娘的姐姐要将织造局献给内廷。

  李治十分惊讶,只要媚娘的家人不危害朝政,他完全不在意媚娘家人借助媚娘权势去获取利益。

  民间尚有外嫁女提拔娘家的习俗,他们李唐皇室自然不能免俗,多数时候对外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火就行。

  听着听着,李治和武媚娘共情了,真是个傻子。不过,武婧儿支持寒门庶族的态度让李治十分满意。

  武婧儿走后,李治想起了媚娘的恨铁不成以及武婧儿的傻,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心情十分愉悦。

  武媚娘起身,转过屏风,看见李治正靠在床上笑得前俯后仰,倒了一杯茶,给他道:“吵醒你了。”

  李治摆摆手,接过茶,止笑:“三姨是个妙人。”

  武媚娘哼了一声,低声骂道:“败家子。”

  李治喝完茶,将茶盏放到一边,眼睛里带着揶揄道:“媚娘家中还有这样的败家子吗?我大唐江山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武媚娘嗔道:“想得美。”

  “我和三姐姐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可有什么意见?”“没意见,便是不成,朕也领了三姨的好意。”李治笑道。

  武媚娘又叹了一口气,不解道:

  “她产业没多少,也不知道攒着留给子孙后代。奇了怪了,家里怎么会出这样的人来。"

  武媚娘表示,如果她是武婧儿,谁要不付出代价,休想从她手里拿走任何东西。武婧儿回到家中没多久,下午皇宫就派人送官印文书并几匹纱罗。送来的是几匹蝉翼纱,一匹藕荷、一匹月白、一匹雪青、一匹松绿。原来是武媚娘见武婧儿盯着窗纱瞧,以为她喜欢,就送她几匹糊窗户用。

  武婧儿看到蝉翼纱,想到了《红楼梦》中的软烟罗。摸着轻柔的纱罗,她立刻叫人做了两床薄纱夏被。

  武婧儿此时刘姥姥附体,这么好的纱罗她一点也舍不得糊窗户。两天后,武婧儿拉上王迦陵一行离开长安,前往苏州。出发时天色尚早,天气不是太热。

  王迦陵回头看了眼巍峨壮阔的城墙,激动之中又夹杂着几分不安。

  自从嫁到苏家,王迦陵离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便是离家,也都是有其他的事情驱使。

  她转过头看向前方,笔直宽阔的道路向远方延伸,道路两侧种着杨树,树梢交错,树叶青翠欲滴。

  树下生了一层密密的青草,高低错落,零星地开着花,有粉白、淡紫、嫩黄……

  几只鸟儿鸣叫着从车顶掠过,向远方飞去。

  夏日天气炎热,未到中午,众人就寻了一处阴凉的地方歇脚。

  武婧儿向王迦陵道歉:“我真该死,竟然把这天气忘了。”

  王迦陵不在意道:“天也不算太热,等到了东都,咱们登舟弃岸,呆在船上会凉爽许多。”

  说完,王迦陵又不好意思道:“是我拖累了你们的进度。”公主府的这些仆从护卫都是跑惯路的,这样的天气赶路完全是小菜一碟。

  “哪有这回事儿。大家有了精神,才能赶路。”武婧儿说完,招呼王迦陵用午饭。

  午饭后,武婧儿和王迦陵两人回到马车午睡。外面的仆从护卫分成两队,轮流小憩和巡逻戒备。直到天气不是那么炎热,众人才再次上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