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第五十三章 谁问都是200元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第五十三章 谁问都是200元

作者:大罗甘 字数:2121 书籍: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都市报道依约播报改制试点企业极地公司的前世今生,从差点破产倒闭,甘笛将亏损企业拉到已经转型生产一种新型内衣。

  虽然安排在第三版,除了名字和企业名称没错以外,其实这种夸夸水准说谁都行,就是一篇水文。

  毫无质量,而且根本没有任何考察亮点。看下署名,果然是罗英柔,斤斤计较。

  不过挺好,正和我意,不要对极地公司有任何曝光度。

  “不要设计正面花型,减少纱线和导纱器的摩擦。”

  邹亮:“张力控制在1.96到3.92CN范围内,里层张力大些,外层张力小。”

  田建领悟后,开始对生产进行排班,不在追求指标,断线能够达到容忍阶段,量产走入正轨,现在就靠女纺织工人的经验支撑。

  “为我二儿子拼一把。”

  “二儿子?”邹亮没结婚,不懂。

  “甘总俊啊,看着跟我儿子一样哇。”李莉带着防尘帽,带着耳套,车间温度很高,她聚精会神盯着织线,“田主任,这3天我加班吧,别人我怕弄不了。”

  “哟,加班费高,你就都上啊,不行,早班算了,我要送孩子,中班和晚班吧,老田我负责。”

  两位丝绸厂的女工代表,打闹着就安排好一切。

  田建很欣慰,吵归吵,闹归闹,实打实的工资和加班费,使得一线女工在家地位日渐提高,现在回家做饭接送孩子都是老爷们。

  9月份补发半年工资,10月份开始提高工资10%,而且是补发1至9月份涨幅,算上生产奖金,估计10月女工能拿到人均1200元。

  各种福利补贴,比鼎盛时期待遇要高,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香饽饽,唯独一点有缺陷,即便是工人积极主动,要想达到满负荷,缺工人。

  所以甘总为什么不招工呢。

  董事长办公室,甘笛发愁的来回踱步,现在情况很严重,一群脑补怪,尤其是杜元方,竟然能从我随口说杜联不能量产中解读出成本,表情还能看出问题。

  你去当刑警,和季洁凑一对。

  大门推开,周振邦探查情况回来,“怎么样?”

  “他们对我有戒心,支支吾吾,量产已经步入正轨,有近千件保暖内衣准备印染。”

  甘笛是害怕,不敢再进车间,怕被一群人解读他想法,爆发灵感解决其他生产难题。

  最难受都说是他造成的,你让周振邦怎么想。

  “问题不大。”

  周振邦笑道:“下一步是什么?”

  “定价。”

  甘笛脱口而出,突然恍然,作为公司董事长,虽然对产品进行评估定价是销售科权限,只要能说服大家,作为高端品牌的话,董事长出面定个超高价格,卖不动岂不是更好。

  “杜联是怎么回事?”

  周振邦摇头,联系香江,暂时没得到有效信息,他可以保证和甘道梁先生无关,甘道梁先生是为了付款才制定的任务,而不是游戏。

  “杜联不会回归吧。”

  “应该不会。”周振邦是亲眼看着甘笛撕毁协议,这样剧烈情绪输出,对杜联来说肯定是种侮辱,所以合作破裂。

  一旦杜联恼羞成怒,报复条件就是氨纶纱做的莱卡棉,这种材质做的单层保暖内衣上市,极地公司一定会死的很惨。

  挤压产品、设备停滞,甘笛仿佛感受到破产的召唤。

  ……

  市府办公室,李达康听取汇报,一份墨迹未干的传真摆在他面前,王重将疑惑抛出,“杜联公司高级主管塞西尔考察滨海合资公司。”

  “会不会凑巧?”

  秘书:“市长多次邀请对方来滨海,商谈氨纶设厂的事情。这次沟通,对方不置可否,好像另有隐情。”

  李达康挑挑眉毛没表态,王重倒吸口冷气,虽然他觉得可能性最小的事情就是塞西尔来找甘笛合作,但是他不可控的一直认同这个念头。

  “10月16日等到了就知道结果。”

  极地公司生产车间办公室,管理层集聚一堂,甘笛召开现场会议。

  都市报没有透露爆料人的姓名,本身是为未透露姓名的员工,从实际表现看,肯定是孙开宇,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原本是自己选定的后备干部,结果却跑偏了,和董事长这种慧眼伯乐不能比。

  董事长一定是清楚内鬼,狄茂典张张嘴,觉得还是内部处理,先谈生产。

  印染车间经过退浆、煮炼、丝光和染色,加入染色剂、柔顺剂,退浆剂等,最后裁剪成型。

  “甘总,厂长,这批次抽检指标没问题,能够达到量产,按照现在产能到月底可以生产一万件。”田建兴奋的大声喊道。

  车间噪音特别大,换个环境也会下意识喊叫,降噪也只能降低10分贝,狄茂典勉励拍拍肩膀,“好,田主任,抓紧量产。”

  第一件成品,大家兴奋让甘总试穿,掂量重量,有点重,这款是纯黑色,套上试试,和上次样品比较,要稍逊一些,总体质量过关,而且主打保暖性,田建应该是将其他指标降低。

  差强人意,完成度不高,如果主打性价比,可能会爆,所以他随口问道:“成本多少,定价出来了吗?”

  “估算是110元,因为赶工,成本有点高。后续供货渠道打通,增加员工,机器跑顺了,成本会逐步降低。”田建和杜元方核算后,给出估算值。

  “第一批的价格140元,准备试试市场承受程度。”毛彪斟酌给出数据,第一批他想在周边挑起大户的购买欲望。

  哈?140元,93年一个月工资300多工资,已经算是不错水平。极地公司的平均薪水是470元,为了一件保暖内衣,支出三分之一的工资,别说保暖内衣,胸前印上米奇也没用。

  按照既定策略,从价格上打击用户购买欲望。

  “200元。”甘笛推波助澜,“起步价就要200元,素色200元,如果红色等鲜艳色彩,价格递增10%左右。”

  毛彪:“甘总,价格太贵不好卖的,而且要看市场反馈。”

  田建补充道:“甘总,纺织品不适合卖太贵,利润高的话,其他企业马上会跟进,他们会主打低价,冲击市场,到时候消费者会认为我们的产品虚高,然后放弃掉这个品牌。”

  哈哈,不好卖就对了。提高售价是第一步,然后等其他厂家进来,就是一败涂地的破产之路。

  “维持住高利润,必须要有品牌意识。我们的品牌就是极地,极地人,极地是严寒啊。我们的口号就是极地人不怕冷,怕冷就穿极地人。”

  哼哼,看大家持不同意,甘笛将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奉送,虽然广告语有加持,但是卖得贵必然无人问津。

  “品牌和广告语朗朗上口,甘总布局确实厉害,这句话就能值上百万。”郑春红反复咀嚼这句话,简单清楚,很适合做广告。

  众人点头,如果是配合广告,能卖贵点肯定对公司效益有好处。而且是甘总提出的高端品牌发展战略,一时间没有反驳。

  “所以贵有贵的理由,我们不做低价值的产品,要做就做高附加值。”

  “毛科长,销售科当初是怎么说的?白坯布都能卖出去。”光头凶相,销售人才啊,别说卖东西,你送东西都没人要。

  甘总记性真特么好,这次他不敢大包大揽,200块的售价,真是考验销售技巧,“甘总,我试试吧。”

  甘笛放心,高昂的售价,杜联虎视眈眈,等量产后杜联反咬一口,产品卖不动,就能获得一千万米金之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