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第二百六十章 铅蓄电池的发展

《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第二百六十章 铅蓄电池的发展

作者:大罗甘 字数:1952 书籍:当首富从买亏损企业开始

  “推广?”

  双至房产发展是从极地人调来老司机汪成,也算是知人善任,又从毕业生中找到蒋琴思维活跃、戚蕾想法多变,乐琪琪担任模特绰绰有余。

  得益于甘总充足的预算,她们三人在双至房产得到不少展示管理的舞台。

  丁自明的策略将按部就班的采购、生产、销售中自愿选择成立子品牌,成立三个不同的小团队,应该是培训班的老师传授的经验。

  其他公司内部生产管理流程不变,强化管理,飞来毕业生他都让生瓜蛋子直接进入车间,跟着老师傅拜师学习生产。

  他放话道:“毕业生半年不要提建议,好好进入工厂先把生产流程学习一遍,等明白后再说。”

  原以为老丁身上叛逆风范会将企业大变革,结果他是唯一选择老国企风范的管理层,不得不说,甘总眼光真毒,看人真准。

  老丁身上稳重和叛逆共存。

  换位思考,我来飞来自行车厂做管理,恐怕也没有丁自明表现稳重,飞来是老国企,必须要稳定后改革。

  “其实你把我喊来,心里应该有数吧。”

  郑春红笑道:“我看你想蹭商业中心的热度,不过我这边也没有预算,一切要等着冯导的电影上映才有一线生机。”

  丁自明:“电影是小事,既然是甘总战略的一环,我相信商业中心肯定一炮而红。我现在也没个帮手,就算是想策略也难。”

  任日庆在一旁叹口气,落败的公鸡不算人啊。

  跟着丁总太难了,时刻要被敲打。

  “丁总,郑总,市府提供的方案其实挺好,我知道甘总提出15亿计划后,怕被舆论淹没,有点避嫌。但是飞来也要吃饭吧,没有广告预算,拿下市府的项目,既可以宣传,又能保证资金回流。”

  四十万的民心项目包括人员招聘、存车场的规划、建设,与飞来电动车的运营。

  任日庆大概计算后,依照甘总的风范,将存车管理员安排困难员工家属或者是下岗职工,电动车的损耗和偷窃风险无法覆盖住利润。

  看两人无动于衷,他继续道:“甘总是希望滨海市快速发展,市府的电动车项目本身是民生项目,总计四十万元,其实按照长期计算,亏损风险很大,只能按照长期广告推广模式计算。”

  郑春红笑道;“小任可以啊,知耻而后勇,学到甘总风格的皮毛。不过我要纠正你一点,甘总是喜欢从民生下手,不过他同样喜欢大战略,最重要一点,他需要将一切把控到自己手里,你这份项目最后的运营方和管理方归属是谁?”

  “运营方最早是万方三产,现在归为飞来,我们准备设立一个专门运营部,作为运营。管理方肯定是市府。”

  “这就是问题所在。”

  任日庆不理解,如果管理方和运营方都纳入到飞来负责,市府肯定不会出钱,作为乙方的飞来,变成资本性支出。

  那岂不是纯赔钱的项目?

  “既不给广告费,又不能让接项目。”任日庆对于甘总嘴上颇有微词,“按照甘总的思路,飞来投资建设运营,把这份方案改成甲方报上去。”

  “四十万的建设费,每月管理费,员工支出,电动自行车损耗,折旧费,修缮费,偷窃风险等等,这项目肯定会把飞来拖垮。”

  任日庆说完,自暴自弃摇头,蹲在地上,有一瞬间他又想回到与冷冻二师兄为伍的工作,在屠宰场费力不费心啊。

  现在的领导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别看郑春红喊他小任,任日庆也是四十多岁的老自行车厂管理者,他当年汹豪情万丈中专分配到万方自行车厂,当时喊出的口号是五年超过飞鸽,打败永久。

  他们也知道品牌建设和计划时代的桎梏,无法通过增加生产和其他老牌自行车厂对标和拼搏。

  弯道超车成为万方当时唯一的选择。

  所谓弯道超车,是开辟新道路,在新赛道上打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成为万方技术攻关的不二选择。

  从85年开始,万方厂长看出电动自行车是一大商机,开始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直到91年,不光是万方,其他自行车厂和电池厂的开发高潮均以失败告终。

  老厂长他们曾经私下谈及失败原因,市场接受程度、老百姓富裕程度、计划经济的桎梏等等都不是原因。

  唯一原因是当时的动力电源只有开口式铅蓄电池,这种电池笨重、漏液。维护困难,寿命偏短,用户不欢迎,导致电动自行车推广失败。

  而第三次开发潮是从92年开始,极地人联合高校开发出较为实用的密封式铅蓄电池,同时在电机、电控及充电器方面进行不少改进。

  毕晓筠带着团队直接驻扎到飞来自行车厂,指导生产和安装。

  这是他拼命想要回来的原因,他想要把飞来电动自行车推广到市场,将万方老厂长的愿望实现。

  丁自明从始至终对这款技术发明没有引起任何重视,一直在搞飞来职专,甚至于目前的状态一点也不着急,不懂得推广的重要性。

  以至于他埋怨甘总,亏损企业没有广告预算,这种拍脑门的决定绝对不是正常企业提出的规定。

  丁自明不是一个好领导,对于甘总的政策,没有任何抵抗。

  不过他也感叹极地人挥金如土的狗屎运,还有甘总的超前布局。

  甘总陆续拿出400万的科研经费投入到电池和电机研究,毕晓筠不顾生产环境,自己拧螺丝,弄得满手机油。

  等她离开时,才知道是甘总的二姐。

  真是拼搏又好运的家庭。

  如果不机警起来,等技术扩散到其他自行车厂,弯道超车和先发优势完全消失,这不是保暖内衣,大家对品牌的认可度高,自行车老百姓主要看性价比,品牌优势殆尽。

  所以当他得知没有推广预算后,他费尽心思耗尽原万方的渠道和老关系,才获得这一份市府的项目。

  这么放弃,他真是要发疯。

  “甘总肯定不会同意的。”任日庆自问自答。

  郑春红眼前一亮:“谁说不会?”

  “你这个方案就比刚才强多了,要是自建的话,满足甘总的要求,把推广隐藏在运营当中,挺合适啊。”

  “40万的预算少了点吧。”

  丁自明笑道:“给领导一个发挥的机会。”

  任日庆:“???”

  “你们觉得甘总会批准亏钱的项目。”

  丁自明安排车辆,拉上任日庆去汇报工作,露出甘笛式的微笑:“把所有不可能的选项排除后,再不切合实际的方案,就是答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