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空打捞之夏朝 第101章皇朝更迭

《时空打捞之夏朝》第101章皇朝更迭

作者:潇湘夜雨龙辉 字数:4347 书籍:时空打捞之夏朝

  汉顺帝刘保,是汉安帝刘祜的儿子,母亲为宫人李氏。

  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和中常侍樊丰诬陷太子刘保的乳母王男和厨监邴吉,王男和邴吉被杀,太子刘保经常叹息二人被杀。王圣等人惧怕日后刘保继位,会报复他们,于是王圣与樊丰、江京勾结又诬陷太子刘保,刘保因此被废为济阴王。

  汉安帝到章陵祭祀,途经叶县时突然病逝,皇后阎姬和兄弟阎显以及江京、樊丰等人谋划说:“如今汉安帝在道路上驾崩,济阴王刘保在朝内,万一被公卿知道后立为皇帝,反而成为大害。”于是假称汉安帝患急病,把汉安帝遗体挪到卧车中,所到之处上食询问起居照旧。三月十三日,车驾驱驰,回到皇宫。三月十四日晚上,才为汉安帝发丧,尊阎姬为皇太后,由阎姬临朝摄政,任命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阎姬想长久独揽朝政,图谋立幼年皇帝,便与阎显等人在宫中定下计谋,拥立汉章帝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史称少帝。刘保因为被废黜,不得上殿亲临汉安帝灵堂参与丧礼,悲号不食,内外百官都为之哀痛。

  刘懿病重,阎显兄弟和江京等人都在刘懿身边。江京将阎显带到没人的地方对他说:“北乡侯一病不起,国家继承人的事应该及时确定。先前没有立济阴王刘保,现在如果立他,以后必定要怨恨,又为什么不早做准备征调其他王子,从中挑选立为皇帝的人呢?”阎显认为很对。十月二十七日,刘懿去世 ,阎显与江京等奏请太后阎姬秘不发丧,征调济北王、河间王的王子。刘保得知消息后,把宫门紧闭,屯兵自守。十一月初四日晚上,济北王、河间王王子还没有来到京城,中黄门孙程等十九名宦官合力斩杀江京等人,迎立济刘保继位 ,是为汉顺帝。汉顺帝将阎显、阎景、阎晏兄弟及其党羽全部诛杀,把阎姬迁到离宫居住,其家属迁往比景县。

  孙程等十九位宦官拥立刘保有功全部被封为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刘保本人虽然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汉顺帝刘保在玉堂前殿去世,时年三十岁。 汉顺帝死后,其子刘炳继位,当时汉顺帝的皇后梁妠因没有儿子,因此立年仅一岁的皇太子刘炳为帝,是为汉冲帝,尊梁妠为皇太后。由于汉冲帝年幼,所以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 任命太尉赵峻为太傅、大司农李固为太尉,总领尚书事务。

  汉冲帝继位后,外戚梁氏把持朝政,梁妠的哥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当时九江郡还发生过暴乱。

  汉冲帝继位不久便患病,梁冀征召汉章帝刘炟玄孙、勃海孝王刘鸿之子刘缵到洛阳都亭,准备等汉冲帝去世后,就立他为皇帝。永憙元年正月初六日汉冲帝在玉堂前殿去世,年仅两岁。 梁太后与梁冀立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 ,借此再度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

  汉质帝刘缵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刘缵曾祖刘伉为汉章帝长子。

  当时尊称为梁太后的汉顺帝皇后之弟梁冀拥立汉章帝玄孙刘缵为帝,承汉顺帝嗣,时年八岁。

  刘缵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依然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朝政基本上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梁冀主持朝政期间,专横跋扈,无所不为,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抵制,以太尉李固为首的许多士族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打击和压制。

  梁冀在朝廷上颐指气使,气势凌人,不可一世,汉质帝虽然才8岁,也看他很不顺眼。在一次朝会中,他当着群臣的面叫粱冀“此跋扈将军也”,表示自己的义愤,惹得梁冀大怒。退朝后,梁冀衔恨在心,觉得质帝虽小,但为人聪慧早熟,又是一朝之主,担心质帝年长后难以支配,决定害死他。

  梁冀让安插在质帝身边的亲信暗中把毒药搀在质帝食用的煮饼之中。质帝吃过毒饼,顿觉气闷肚痛,无几中毒身亡,死于洛阳宫中。年仅9岁。

  东汉中后期屡有外藩入继大统者。原因是汉帝多盛年早崩或无后。当权的外戚或宦官希望新立一个年幼无知的小皇帝。以便继续控制朝政。桓帝的帝位就是因此侥幸得来。

  皇太后梁纳征蠡吾侯刘志到洛阳城北的夏门亭,准备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婚礼尚未举行,太后的哥哥,身为大将军的梁冀,因新帝才8岁的汉质帝指责他是“跋扈将军”,竟将幼帝毒死了。因此,朝中又要议立新帝。

  当时梁冀考虑到刘志年方15,容易操纵,提出要策立桓帝;而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成为了削弱梁氏集团的势力,则主张迎立年长的清河王刘蒜。于是梁冀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列侯一起来讨论此事。结果李固、胡广、赵戒及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明德著称”,且血缘与质帝最近,应立为嗣。梁冀苦于找不到别的理由反对,只好宣布暂停讨论。

  第二天重会公卿讨论,梁冀严厉逼迫群臣策立刘志。那些公卿在梁冀的淫威下只好屈从,只有李固坚持己见。为了消除阻力,梁冀就让梁太后下诏罢免了李固。梁冀终于持节,以诸侯王青盖车,迎刘志入南宫即皇帝位。刘志就这样在外戚梁氏的一手操纵下做了皇帝,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

  当时,梁太后临朝听制,梁冀把持朝政,他几乎难以置喙。尽管梁太后曾下诏归政,但梁冀专横跋扈,桓帝还不得不仰其鼻息。

  梁冀在策立桓帝后,权力达到顶点。他先是以“灾异”让梁太后策免太尉杜乔,继而又罗织罪名杀了李固和杜乔。加上桓帝对他极尽尊崇,委以朝中大权,甚至规定他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又增封其食邑为四县,比邓禹;赏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还封其弟梁不疑为颍阳候、梁蒙为西甲侯、梁蒙之子梁胤为襄邑候、其妻孙寿为襄城君,并加赐赤绂,比长公丰。这样一来,梁冀更加专横暴虐。朝中大小政事,无不由他决定。百官的升迁任免,都要先到他家里谢恩,才能到尚书台办理手续;地方郡县每年进献的贡品,要先把上等的送给粱冀,然后才把次等的献给桓帝。结果他“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与”。此外,梁冀和妻子孙寿都穷奢极欲,搜刮财富,修建豪宅,残忍贪暴,激起的民愤极大。

  桓帝对于梁冀的横暴也早有怨恨,只是由于他的两个妹妹都在自己身边,不敢发作。粱冀二妹梁皇后去世,桓帝开始策划诛灭梁氏。他单独叫宦官唐衡,问他宦官中有谁和梁冀不和。唐衡回答有单超、左倌、徐璜和具瑗。桓帝于是与他们五人密谋,决定诛除梁冀,并用牙齿咬破单超手臂歃血为盟。桓帝来到前殿,即召尚书入殿,宣告要惩办粱冀。他命尚书令尹勋持节率丞郎以下守宫廷,收符节送省中;命黄门令具瑗将御林军1000余人和司隶校尉张彪共同包围梁冀住宅;命光禄勋袁盱持节收梁冀大将军印绶,徙封为比景都乡侯。梁冀、孙寿当日自杀,梁、孙家族全部弃市。其他公卿大臣因牵连而死的数十人,故吏宾客被罢免的有300多人,朝官几乎一空,百姓莫不称庆。

  桓帝诛灭梁冀以后,宦官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5人因谋诛梁冀有功,被同日封侯,世称“五侯”。单超任车骑将军,位同三公。大权从此又落入宦官手中。他们倚奉桓帝,使得“中外服从,上下屏气”,乃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宦官五侯及其亲属的专横,不仅朝中正直官员反对,就连桓帝也开始担忧,所以对四侯又慢慢开始限制。桓帝先是重用宦官侯览等,分夺他们的权力,继而借他们残害人民的暴行,对他们进行打击。司隶校尉韩演奏言左倌罪恶。桓帝立刻准奏,结果左氏兄弟都被迫自杀。韩演又奏具瑗兄具恭贪污罪,恒帝也下令征诣廷尉。具瑷只好上还东武侯印绶,自己向桓帝谢罪。桓帝下诏贬他为都乡侯,后来死在家中。接着,桓帝又下诏单超、徐璜和唐衡的袭封者,都降为乡侯;其子弟分封者,一律免爵。

  桓帝对于宦官五侯的抑制,只是为了强化皇权,并不想清除,故而对他们稍加抑制后,大权还是交给了他们。而新被重用的宦官在上台后,也同样残暴专横,鱼肉人民。中常侍候览贪侈奢纵,前后竟强夺民田118顷,住宅318所,并模仿皇宫修建大规模住宅16区,都有楼阁、池塘、苑园。另一方面,由于宦官专权,他们的爪牙被安插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机构,选举不实的情况也更为严重。

  接着,桓帝采取了更大的举动,发动“党锢”事件,镇压打击宦官的直臣。当时,襄城人李膺是反对宦官集团斗争的领袖。他任河南尹时,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司隶校尉应奉上书为他求情,又被赦免,后来即任司隶校尉。宦官张让的弟弟任野王令,贪残无道,杀死一位孕妇,畏罪躲在张让家中。李膺知道后,即率吏卒到张让家搜出处死。凶此,很多宦官都害怕李膺,休假时不敢走出宫门。李膺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名声越来越高,士大夫能得到他的接待,他与太尉陈蕃、南阳太守王畅都受到士大夫阶层的敬重。以李膺为首的反宦官斗争激怒了当权的宦官集团。宦官派人诬告李膺等交给太学生、都国生徒“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桓帝大怒,于是诏令全国,逮捕“党人”,收执李膺、陈实等200多人。有的党人逃走,桓帝就悬金购赏。一时间,使者四出,相望于道,反宦官的斗争遭到严重挫折。第二年,在窦武等的表请下,桓帝对“党人”略为宽恕,下诏将其赦归田里,但规定他们都终身禁锢,不得做官。

  桓帝不仅改元多,宫女也多,就连皇后也立了三位。桓帝生活相当腐朽,后宫宫女多达万人,尽管他曾接受光禄勋陈蕃的建议,放出宫女500百余人,但这仍远远低于所留宫女的数量。他所封贵人就有十几人之多,才女更是无数。而且除了众多的嫔妃,他还先后册立了3个皇后:一个是梁皇后、一个是邓皇后,还有一个是窦皇后。

  梁皇后名莹,是梁太后之妹,桓帝初为蠡吾侯,太后征桓帝到洛阳,准备把她嫁给桓帝。尚未成婚,桓帝被梁冀策立为帝。于是按惠帝时娶张皇后规格,聘黄金两万斤,其他彩礼仍旧。这样,梁莹入宫,即立为皇后。

  梁皇后被立以后,由于其姐姐临朝听制和哥哥专权,桓帝对她极尽宠爱。梁太后病逝,桓帝对她的态度就开始转变。梁皇后虽得到桓帝数年宠幸,却一直无子,桓帝对她慢慢疏远。这使她对桓帝嫔妃暗怀怨忌,凡妊娠者,无不设法使她们堕胎。桓帝由于畏惧梁冀,对梁皇后暂时还不敢谴责,但对她更加疏远,很少再与她恩爱。梁皇后终于因忧愤而病死。

  邓皇后名猛女,是和熹皇后邓绥从侄邓香之女。其母名宣,先嫁给郎中邓香,生邓皇后,后因丈夫早死且邓氏遭难,改嫁梁冀的妻子孙寿之舅梁纪。邓皇后因幼年随母亲生活,即改姓梁氏。长大后,孙寿看她容貌姣美,把她送入宫中。当时为采女,为桓帝所“绝幸”。因此,第二年桓帝就封她哥哥邓演为南顿侯。邓演死后,其子邓康嗣侯。到梁皇后病死后,桓帝诛灭梁冀,即立为皇后。当时桓帝由于厌恶梁氏,便把她改姓为薄,并封她母亲宣为长安君。后来有人指出邓皇后本是邓香女儿,不应该改易他姓,桓帝又让她重新改姓邓氏,并且追封邓香车骑将军、安阳侯,更封宣、康大县,赏赐以巨万计。不久,其母宣去世,桓帝又特加优待,葬礼均照皇后之母的规格举行,并以邓康弟邓统封昆阳侯、邓统从兄邓会袭封宗阳侯、邓统弟邓秉为清阳侯,其他邓氏宗族也都位列校尉、郎将等。

  由于邓皇后无子,桓帝对她的宠爱也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桓帝对郭贵人宠幸,邓皇后自恃位尊,骄横忌妒,与郭贵人在桓帝面前互相谮告。这使桓帝对邓皇后非常不满,下诏废黜,送暴室管制。邓皇后忧愤而死,为皇后7年,其兄也都受到制裁。

  窦皇后名妙,是章德皇后从祖的孙女,父亲郎中窦武。延熹八年,桓帝废邓皇后,窦皇后被选入宫中,立为贵人。当时,桓帝对采女田圣特别宠爱,想立田圣为皇后,但朝臣以田圣出身微贱而强烈反对。桓帝无奈,只好策立窦妙为皇后,封窦武为槐里侯、特进,拜城门校尉。但尽管如此,桓帝对窦皇后仍不甚宠幸,所爱还是田圣等女。桓帝病重,就封田圣等九女皆为贵人。

  由于桓帝的薄情,窦皇后对田圣等人一直有气。桓帝去世,窦皇后称皇太后,即与父亲窦武临朝定策,迎立解犊亭侯刘宏,是为灵帝。临朝听制后,窦太后立即发难,桓帝的棺材尚在前殿,就派人杀了田圣,并且还想把其他桓帝的贵人全都杀掉。在中常侍管霸、苏康的苦谏下,方才作罢。不久,窦武和陈蕃等人谋诛宦官事露,中常侍曹节等矫诏杀死窦武,即把太后迁于南宫云台,其家属迁于比景。灵帝念及太后曾援立自己,对窦太后比较照顾。曾率领群臣朝见太后,并亲自为她祝酒。以后又听从黄门令董萌的劝告,增加太后的供养。但太后心中悲愤,终因母亲死在比景,感伤而死。

  桓帝没有儿子,生有三女。长女刘华,封为阳安长公主,嫁不其侯辅国将军伏完;次女刘坚,延熹七年封为颍阳长公主;小女刘修,延熹九年封为阳翟长公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