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首座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定要慢慢来

《天首座》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定要慢慢来

作者:水眠乡 字数:3033 书籍:天首座

  “我来到私塾,找到那位教书先生,是一个比我还要年轻的青年,他那时正在教村里的蒙童识字,见我过来拜访,便让学生提前下学。我二人坐在他的房间,那是村里唯一一个石头房间。房间里还有火炉,炉子里的木炭是村民们砍伐附近山林的树木自己烧制的。我便开玩笑说道,没想到他这个读书人也讲究这些,教人识字不应该是他的分内之事吗。那人听罢,面不改色,说他是私塾里的老师,教他们也确实是分内之事,可是他并不是这个村子里的人,那他告诉村民们今夜有雨,让他们抢收麦子就不是分内之事了,如果我觉得他收这些东西不合适,那就把它们当成是村民送给他的谢礼吧。”

  “无论是村民还是读书人,都是要生活的,我没有多少力气,而这里也确实需要一个有学问的人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可是别处的私塾太贵,我便只收一些他们用不完的东西,当作学费,这样我既可以活下去,他们也可以获得知识。”

  “两全其美,只消两厢情愿,旁观人看的太清,却也是不明白。”

  “我又问他,是如何知道今夜有雨的。他说那是自然规律,并不是上天的安排,我自然是知道这些,只是想知道是谁告诉他的。他说是他的老师,我问他那些村民为什么会相信这些,因为我以前遇到的那些人都把降雨当作上天的恩赐,并不相信规律一词。他笑称这里的村民之前也不相信,而且他提醒的次数多了,这里的村民便把他当作了上天派下来的使者。不过他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一如往常的在私塾教书,有时还会去别人家蹭饭,相处久了,这里的人也就相信他不是什么上天的使者,而是和他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我问他用了多长时间,他说让村民完全的相信世上无鬼神,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他只是证明自己的身份,就用了三年。”

  “我最后问他,想不想成为一个修道者,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成为他的引路人。他拒绝了我的好意,说他很满意这样的生活,要是真的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神仙,反倒会受到这里村民的冷落,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临走前,我送给他一本我自己编写的书籍,他也回赠给了我一本,只是很可惜的被我遗失了。”

  荀夫子小酌一口紫色酒壶里面的酒水,将酒壶轻放在桌子上。

  周天申问道,“老师当年之所以下山,是不是为了验证自己心里的规律二字?那规律和规矩有什么不同?”

  荀夫子哈哈笑道,“看来我让你看的书没有白看,没错,当年就算是大师兄不劝我下山,我也会离开山门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至于规律和规矩,一个讲究客观存在,而另一个则是主观意识。规律,无论你是否遵守,它都在那里默默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而规矩像是一种约定俗成,遵守的人多了,它就存在,如果无一人遵守,那么规矩就是落在了空处,除非制定规矩的人能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让人遵守规矩,否则就是不存在的。”

  周天申点点头,伸出两根手指头,笑道,“老师,该第二件事喽。”

  荀夫子伸了一个懒腰,缓缓道来,“我离开那个村庄,兜兜转转之下,又来到了一座城池,当时那里正在闹旱灾。当时我就在想,我心中的规律到底能不能像那位教书先生一样,对世人是有用的,我便走到城主府,表明自己的身份,告诉城主,我想帮助他们解决灾害,但是需要整座城池的配合。城主很忌讳我的身份,便带我去了城外,因为常年没有下雨,庄稼颗粒无收,农民除了在那里怨天尤人,已没有任何办法,我看到城门口有人在设立道场求雨,便走上前去,城主跟在我身后解释称,这是城里的国师所为,说是要举办七七四十九场才可以感动上天,让他们赐予雨露,降临世间。我不禁回头望去,那座村庄距离城池不过十几天的路程,可就像教书先生说的那样,让世人完全相信尘世间没有鬼神是完全不可能的。我回过神,国师已经办好了祈雨道场,率先回城了。城主将我带到国师面前,国师只是看了我一眼,便让城主将我赶了出去,说我是阴间使者,待在城里只会破坏他们的祈雨道场。城主便让人将我送出城,无奈之下,我便待在城外,与那里的农民待在一起,与农民相处了几天之后,我终于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这座城池的旱灾其实是那个国师的有意为之,我刚才说过,对于我们修道者来说,观星辰,看天气是可以学会的,因为这是规律,可是要凭借一己之力破坏这种规律,普通的修道者是万万做不到的,可是这个国师所拜师门恰好就是与浩瀚星辰有关的临星门。”

  荀夫子手指轻敲桌面,说道,“这个临星门也算是一个大宗门,因为所修之道与浩瀚星辰有关,所以门人经常担任国师一职,在我拆穿那人把戏,让雨水降临在农田之后,曾去过他们那里,与他们好好的讲解了一番规律二字,一定要落在有用之处,他们还算是有些良知,即刻召回门下弟子,潜心修习。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听闻又有人下山作祟,你以后可以去他们那里看看,就说是我荀匡的学生,让他们好好想想我当年与他们说过的话。千万不要因为本末倒置,而犯下大错。”

  周天申点点头,伸出三根手指头,笑嘻嘻道,“老师,天快亮了,你可要讲快一点。”

  荀夫子抚须道,“算了,累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周天申嘴角抽搐,问道,“这就没了?”

  荀夫子笑道,“我问你,在这两件事上,你想到了什么?”

  周天申思索道,“规律。下雨是规律,闹旱灾也是规律,而让雨水降临在旱灾之处也是规律。世间万物处处都是规律,规律二字好像比规矩这两个字还要大。”

  荀夫子起身离去,“还算不错,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

  周天申端着托盘跟在荀夫子身后,木偶人搬起竹椅和竹桌,三人慢慢走下山。

  回到竹楼,天蒙蒙亮,荀夫子独自上了楼,说是年纪大了,需要小睡一觉。

  他嘱托周天申,要是小揪回来了,让它直接去他房间,他们两人还要接着下棋。

  周天申把竹椅和竹桌放在厨房门口一旁,盖上油布,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心神沉浸在丹田中,沿着路线图走了三遍,回过神,慢慢睡去。

  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周天申从床上爬起来,背着竹篓,装上一些布绳和柴刀,带上换洗衣物,来到半山腰的水池,先砍了几棵竹子,做了三个竹排,用布绳捆好,搭建在水池四周,又在临近山路的那个竹排上做了一个小门,一个简易的沐浴间就做好了,周天申先在里面洗了一个冷水澡,又把衣服简单的洗了一下。

  回到房间,周天申把衣服晾在外面的竹林上,然后拿出昨天在学勉堂借来的古籍,摊开古籍,在周天申看不到的地方,一抹白光从书中射出,直逼二楼棋室。

  荀夫子放下棋子,一抹白光在他面前浮动,白光展开,变成一篇文章,文章末尾署名孙款。

  荀夫子摇摇头,一掌拍散白光文字,叹息道,“这个孙款当真是不知好歹,都提醒过他这么多次了,还不知悔改,难道真要天灾降临到他头上才会罢休。”

  小揪问道,“老师,这个孙款就是你口中的那个今生无法成为读书人的那个人?”

  荀夫子站起身,来到窗边,小揪站在他身后。

  荀夫子说道,“修道者想成为读书人,可不是简单的研究学问那么简单,还要让肚子里的学问落在实处,这才是关键所在。当年我下山游历就是到了这一步,我所讲规律二字面对的考验就是需要让一村,一城,一国之人都明白天行有常这个道理。虽然跟周天申交谈的过程很轻松,可当时面临的险境,绝不是黄昭子庙这个头衔可以轻松应对的,其中艰险,犹如你们度过天劫。”

  小揪大惊失色,“如果真如老师所说,那我们一定要阻止他,我了解孙款这个家伙,他甘愿成为这里的看管人,就表示他志不在此。天劫降临,可不是他一个地藏境可以面对的。”

  荀夫子抚须说道,“这一点我比你清楚,这样吧,你去一趟学勉堂,告诉他事情的真相,让他趁早断了成为读书人的念想,要不然就离开学院,走的越远越好,最好永远都不要回来。”

  小揪担忧道,“真的要这么做?”

  荀夫子叹息道,“相信他会明白,如果他真不愿意放弃,就把他带到壁伐那里去,跟在他身边,要比他自己画地为牢好很多。”

  小揪点头离去。

  荀夫子重新坐到棋桌旁,开始扪心自问,要不要重出江湖,找那几个读书人好好聊聊这个大陆的薪火种子。

  他轻轻敲响棋盘,楼下的周天申合上古籍,丹田中传来荀夫子的声音,让他带上手中的古籍上楼和他学下棋。

  周天申带上古籍走到二楼棋室,荀夫子笑着冲他点点头,让他坐到自己对面,说道,“还欠你一个故事,想不想听?”

  周天申把棋子捏回到棋盒里,说道,“老师到底是要教我下棋,还是给我讲故事?”

  荀夫子笑道,“一边下棋,一边讲故事。”

  周天申放下黑棋,“一心二用可是大忌。”

  荀夫子假装生气,“为师还用你教。”

  放下白棋,荀夫子说道,“为师需要事先嘱托你两件事。第一件,我当时要求你在学院的这两年修为提升到地心境,现在时间要提前半年,明年六月,我需要你用地心境站在我面前,第二件事,我之前交给你一份读书人的名单,现在再交给你一份儒士的名单,等你什么时候找到那些儒士,再去找他们。”

  “记住,一定要慢慢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