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觉醒时代 025 萧厉授艺(中)

《觉醒时代》025 萧厉授艺(中)

作者:若北辰 字数:2661 书籍:觉醒时代

  第二十五节 萧厉授艺(中)

  二、程派八卦掌

  程廷华(1848-1900)终年52岁。

  从小学习摔跤等技艺有机地融入八卦掌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式八卦掌,亦称“南城派“八卦掌。

  程师门下成名弟子众多:

  第三代:孙禄堂、刘斌、杨明山、李文彪、程有龙、张永德、姬凤祥、刘振宗、王丹林、冯俊义、张玉奎、高义盛、何金奎、郭凤德、李梦瑞等。

  在掌开上是龙爪掌。拇指外展食指上竖,四指微拢,掌心内含,掌背呈瓦垅状,掌心朝前掌根前顶。

  在掌法上讲推、托、带、领、搬、扣、劈、进、掖、撞、削、塌;

  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沾粘连随,拧旋挣裹,沉实圆活,注重腰力,寸劲爆发,也有人称之为揉掌法;

  在步法上强调行步趟泥,换式摆扣;

  在腿法上注重底盘,注重桩法,多用暗腿;

  在技法上讲究游身绕进,斜出正入,走化沾打,脱身化影,背身击敌;

  在形象上讲究行走如龙,回转若猴,换式若鹰,三形兼备,且演练动作较大,大开大合,舒展大方;

  在套路以八大掌为主,即单换掌、双换掌、顺势掌、背身掌、转身掌、磨身掌、翻身掌、回身掌,连环变化,拳械套路颇多。

  三、梁派八卦掌

  梁振普。(1863年-1932))

  7岁拜本村秦凤仪老拳师学弹腿,13岁到北京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的小弟子。

  梁先生入门较晚,深受董先师喜爱,得八卦掌之真髓,尊师敬长、博采众长。

  在掌法上以穿、带、挑、塌、推、捋、掰、劈等掌法为多;

  在身法上以拧、坐、揉、抖、旋、翻、颠、撞等身法为长,

  在步法上以扣、摆、挫、跺、趟、踢、蹬、踹等步法为主;

  在形象上以猴头、蛇眼、包背、龙腰、鸡行、虎步、鹏展、鹰旋等形象为尊;

  在战术上以善趋其后、以正击斜,声东击西、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借力发人,刚柔相济、以便应变,以巧制拙、以捷制疾等战术为上;

  在武德上以海纳百川之精神、炉火纯青之功夫、见义勇为之正气、尊师重道之美德为训。

  梁派八卦掌第三代传人:郭古民、李子鸣二位先生。

  郭古民(1887-1968)20岁拜梁振普为师学练八卦掌,善于博采众长,融各支八卦掌精华于炉,形成全面、系统、完善的八卦掌实践和理论体系,技艺精纯,善使“挑掌“。艺成后在京设教,后被北京师范学校聘为武术教师,遗著有《八卦掌术集成》等,对梁式八卦掌的继承发展重大的贡献。

  李子鸣先生原系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当代著名武术家,八卦掌名家,自幼习武,21岁拜梁振普为师学练梁式八卦掌。数十年练功不辍,功夫高深莫测,晚年从事八卦掌研究,广收门徒,著书立说。1993年去世,享年91岁。

  四、史派八卦掌

  史计栋(1835-1908)先习弹腿,后练连腿,史六经尹福先生介绍,也拜在董先师门下学八卦掌。受董公悉心传授,尽得董先师八卦掌真谛。并在董师指导下把原来擅长的精妙腿法有机地融于八卦掌地走转之中,形成了快速善变、发腿击人出乎意料的独特的八卦掌腿法。

  在技术内容上,除了经董海川先师改编而成的八卦腿法低外,还有自成体系的八大掌、六十四掌的刀、剑、钺、杆、枪等器械;

  在技击时强调不招不架,服从客观,不主观妄动,不拼力量,要求以转移闪让、引进落空的战术,使对方的戟动作不能自控,造成被动挨打的态势;

  在理论上表现为在易理指导下的八卦掌“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诀“

  以史式练腿、用腿为核心内容的,从实践中悟出来的体会要诀。

  掌法讲究八法五势,八法即推、托、带、领、搬、拦、扣、截;五势(形)为龙、虎、猴、蛇、燕;八法每法为一段,共八段,每段八掌,每掌多势,五形五势贯穿其中,左右沿圈换练。

  史计栋高徒韩福顺精通八卦刀法和实战技术。

  韩的主要传人吴俊山,精六合拳,后从韩福顺学习八卦掌,得其真传,后又得董先师高徒“大枪刘“刘德宽指教并授予八卦掌谱。

  史派八卦掌得以在云南发展,传人很多。

  现健在的江苏狄兆龙老先生即是史派八卦掌的第四代代表人物。

  五、张派八卦掌

  张占魁(1859-1935)年幼年曾拜本村一拳师习少林拳、迷踪艺,后拜在形意拳名家刘奇兰门下学习形意拳,张先生欲拜师学习八卦掌,董师已逝世,由程先生代师传授张先生八卦掌。后来李存义去天津,成立中华武士会,张得李存义先生之武学真谛。

  第三代:韩慕侠、姜容樵和赵道新等。

  张派八卦掌即形意八卦掌声特点是:象形取意,以形育神。形意八卦掌的套路编排都是按八个卦象(干、坎、离、艮、坤、巽、震、兑),模仿八种飞禽走兽(燕、鹰、熊、猴、龙、蛇、虎、马)的形象,运用八卦掌的步法、身法、掌法和左右旋转的练法。

  八卦掌套路:

  干赴设为燕掌共六式,

  坎卦设为鹰掌共六式,

  离卦设为熊掌共十二式,

  艮卦高为猴掌共十式,

  韩卦设为龙掌共八龙,

  巽卦设为蛇掌共九式,

  震卦设为虎掌共九式,

  兑卦设为马掌共十四式。

  张派形意八卦掌的训练特点是,顺项提顶、收肛上提,拔背含胸、松肩沉肘,拧旋、走转、曲腿趟泥,指分掌凹、以势助腿,左旋意守丹田、右旋意守命门。

  1、东城派的尹派八卦掌,尹宝福自幼好武,精于弹腿,后带艺投师拜董海川学习八卦掌。在董先师悉心指导下,将其所学弹腿、罗汉拳融于八卦掌中。尹派八卦掌从传承上脉系是系统且纯正的,一直在宫廷内传承应该属于宫内派。

  2、程派八卦掌

  程廷华,从小学习摔跤等技艺有机地融入八卦掌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式八卦掌,亦称“南城派“八卦掌。

  程派八卦掌更多成分是受摔跤等技艺的影响,且一直在宫廷外传承应该是宫外派,也可以理解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感悟不断充实完善,逐步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程式八卦掌,与真正八卦掌传承体系有多少距离有待于考证和挖掘。

  3、梁派八卦掌

  梁振普,7岁拜学弹腿,13岁到北京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得八卦掌之真髓,尊师敬长、博采众长。

  梁派八卦掌第三代传人:郭古民、李子鸣二位先生。

  郭古民,遗著有《八卦掌术集成》等,对梁式八卦掌的继承发展重大的贡献。

  李子鸣,从事八卦掌研究,广收门徒,著书立说。

  梁派八卦掌从传承上脉系是系统且纯正的,应该在纯正八卦掌体系考证范畴之内。

  4、史派八卦掌

  在技术内容注重八卦掌腿法,且在八卦掌的传承上独树一帜,值得后辈学习深究。

  八大掌、六十四掌的刀、剑、钺、杆、枪等器械属于自成体系。史派八卦掌所论述八大掌、六十四掌是不是基本可以确认为自成体系,不应该在纯正八卦掌体系考证范畴之内。

  5、张派八卦掌

  张占魁,幼年习少林拳、迷踪艺,后拜在形意拳名家刘奇兰门下学习形意拳。

  先生欲拜师学习八卦掌,待张先生进京时,董师已逝世。程先生代师传授张先生八卦掌。这样张派八卦掌应该是受程式八卦和形意拳的影响成分较大,是融形意、八卦之大成,独创形意八卦掌一支。

  萧厉细细讲解完八卦掌的流派之分后,又讲了形意拳八卦拳的关系。

  有句拳谚叫做:

  八极掺劈挂,神鬼都害怕。

  形意加八卦,神鬼都不怕。

  八极拳特点是近身贴打,利用拳肘膝,劈挂拳或者叫劈挂掌是类似长拳打的是中远距离。所以古人认为八极配合劈挂就能远近兼顾。而形意拳的特点是一条直线直来直往,八卦掌别称叫周身八卦拳,或者游身八卦拳。特点是围绕敌人不停挪移旋转和敌人缠斗。形意拳的直来直往配合八卦掌的周身环绕。所以被称为神鬼都不怕。

  形意如山,八卦如风。

  山厚重;风飘忽。

  山推着走;风卷着走。

  山时时都有,不动,厚重,任何东西撞到山上也只是烟尘;动,也厚重,山崩地裂,远超泥石流和雪崩。

  风时有时无,不动纤尘不起,动如龙卷风,参天大树可拔根而起。

  八卦打闪劲,变半步转着打,把对方的劲拨开,丢而不丢,似丢非丢。

  形意是骨,把架子撑起来。

  八卦是腿,让架子活起来。

  八卦如推磨,脚下要碾住地,落地生根,举步有力;

  形意如钢球,以实击实;八卦如钢丝球,变实为虚;

  形意如枪,直刺,纵向发力,走立圆,发弹抖劲;

  八卦如刀,抡砍,走横圆,发旋拧劲;

  形意合儒,儒至诚,诚中也;

  八卦合道,道至虚,虚中也;

  形意在“十”中求,八方撑开,直打直撞;

  八卦在“T”中求,如辐催轮,横走直打;

  形意打穿透力,用震;

  八卦打剪切力,用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