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宋的天空 第一百章 疯狂的报复

《大宋的天空》第一百章 疯狂的报复

作者:墨尚花开 字数:6751 书籍:大宋的天空

  万里赴戎机,一战没全师,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岐沟关和陈家谷两次大战,大宋精锐部队损失惨重。罢了曹彬、米信,贬了潘美、王侁,赵光义这边还没布置妥当,辽国君臣就已经开始大举南下了。

  安排一个合适的人选去镇守边关,对太宗来说确实是一件棘手的事,大宋朝能征惯战的武将,后继乏人。大宋立国已近三十年,跟着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那拨老将,石守信、高怀德、王全斌等人早已病逝,剩下的老的老,病的病。太宗当皇帝以来,崇文抑武,真正培养起来,能独当一面的后起之将,扒拉来扒拉去,能拿得出手的,实在找不出几个。

  岐沟关之战后,宋军撤至高阳(今河北高阳东)、定州(今河北定州)、代州(今山西代县)一线布防。在太宗看来,北伐失败原因主要在于将帅无能、违背其既定的战略决策。他料定辽兵必定会来报复,太宗手上又没合适的武将,决定启用张永德、刘廷让等久处闲职的宿将,来稳定边境局势。

  张永德,后周时的驸马都尉,那是跟太祖赵匡胤一样,都担任过后周殿前都点检、南征北战的前朝老臣。早已经在家养花逗鸟,含饴弄孙多年,此时已经年近六十,听到诏令,只得再次披挂上阵。

  刘廷让,比张永德小一岁,本名刘光义,赵光义即位后赐名刘廷让。后周太祖郭威任后汉枢密使镇守邺都时,刘廷让就加入其麾下。大宋立国,刘廷让跟着太祖赵匡胤征伐潞州李筠,任行营先锋使。伐后蜀时,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从东线进军,与都监曹彬率步骑两万,自归州沿长江西上,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有主帅王全斌在北线的斩关夺寨,突飞猛进,东线的刘廷让一路上也没遇到多大的抵抗。后蜀灭亡,以功领镇安军节度使。开宝六年(973),被罢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赵光义将一批节度使授以环卫闲职,刘廷让被罢节度使改授右骁卫上将军。此时边关吃紧,太宗又想起赋闲在家十多年的刘廷让。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能饭不能饭,皇上说了算,太宗匆匆进行了边关主帅人事部署。九岁的左卫上将军张永德为沧州知州八岁的骁卫上将军刘廷让为雄州知州,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兵马都部署,六十四岁的右厢排阵使杨重进为高阳关都部署,六十一岁的右卫上将军宋偓知霸州八岁的田重进为定州都部署,蔚州观察使赵廷溥知贝州,年轻一代的武将翘楚,国舅李继隆为沧州都部署。

  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杨家将,六郎杨延昭,此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从七品崇仪副使,老令公杨业尽节而死,朝廷对他的六个儿子全都加官进爵。 无错更新@虎父无犬子,可惜太宗没这个慧眼,派杨延昭以职外任景州知州,当时长江、淮河一带受灾歉收,杨延昭还没来得及到景州上任,又被任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也就是说,杨延昭此时还是个替皇上跑腿的小官。

  武将不够,文官来凑。

  杨业战殁,山西守将乏人。左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张齐贤上朝言事,多次口出直言,忤逆圣意,太宗询问御戎计策,张齐贤自请守边。藲夿尛裞网

  张齐贤,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同乡,妥妥的山东大汉。身高马大,豪爽好胜,心直口快,为人实在,说话做事,干脆利落;秉承忠厚传家,信奉学而优则仕,忠君报国;不喜欢谈芝麻绿豆的家事,喜欢对国事高谈阔论;豪爽仗义,为朋友能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张齐贤的特点是“肚皮甚大,腹有良谋”“形体魁肥,饮食兼数人”。也就是说,张齐贤不仅有才华,干饭也是第一名。这人是真的实诚,当年落魄时,为了吃上一顿饱饭,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一群强盗打劫过后,在酒馆搞庆祝,张齐贤大大咧咧地走上前去,胆敢与强盗谈条件,“俺没啥要求,就是一个穷秀才,想沾你强盗。

  点光,混个肚圆,要杀要剐,随你便。”

  为了吃上一顿饱饭,竟然拦着太祖的御辇要吃的。他为太祖献上“画地十策”,让太祖、太宗都对他刮目相看。太宗开科取士,张齐贤考中进士,太宗记得太祖当年的话,“此人有宰相之才”,想把张齐贤录取为前几名予以重用。当时一榜进士都授任京官,结果官员录取时出现“选择失误”,赵光义心里很不爽,只有让张齐贤以大理评事身份通判衡州。

  一个文官,能担得起这副军事重担吗?这是文武百官心中最大的疑惑。谁干不是干呢?太宗现在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关键是张齐贤一走,自己的耳根子会马上清闲不少。

  雍熙三年(986)七月,太宗授命张齐贤给事中、知代州,与都部署潘美同领缘边兵马,分兵扼守雁门要地。

  派个文官去领兵打仗,就好比派个开挖掘机的去开飞机,派个厨子去当医生,专业不对路,风险度数九十六。

  雍熙三年这一年最大的特点,就是犯刀兵劫。

  从雁门关班师之后,大辽国承天皇太后萧燕燕,便开始准备秋后向大宋兴师问罪。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先放放,专治甲兵,开始全力备战。@*~~

  ◆力求报复

  飒飒秋风起,山山黄叶飞。

  正是秋高马肥之时,监国韩德让建议,在宋兵掳掠过的云、应、蔚、寰等州郡,应招募人收割逃亡民户的庄稼,收成之一半上交国库,其余的归收割者所有。萧燕燕随即颁令下去,募人收割庄稼。

  辽圣宗耶律隆绪已经,可以纳妃了。今年春天,“淘里化”节上,太后萧燕燕一眼就相中了秦国长公主胡古典的女儿萧可心,这孩子聪明可爱,美丽端庄,活泼阳光,在众多王公大臣的千金当中,一枝独秀,格外的耀眼惹人。

  辽世宗的长女秦国长公主胡古典和丈夫萧啜里,都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的坚定支持者。据说萧可心出生前,胡古典梦见彩虹自天而降耀人,继而雷鸣大作,彩虹随之消失,不久,萧可心就出生了。侍中萧啜里请燕王韩匡嗣给萧可心相面,韩匡嗣看后说道:“此女贵不可言,为妃为后,实不可测!”遂为其起名萧可心。

  九月十六日,辽圣宗耶律隆绪隆重地迎娶萧可心,立为皇后。

  婚后,九月二十一日,辽圣宗耶律隆绪与太后萧燕燕乘銮驾自上京(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出发至儒州(今北京延庆区),准备南征。

  十月十九日,圣驾驾临南京,耶律隆绪晓谕拒马河以南六州准备南征,分头派遣拽剌在边境侦探敌情。

  十一月八日,耶律隆绪御临正殿,大宴南征将校。

  十二日,萧太后与辽圣宗到达大军集结地狭底埚,亲自检阅辎重兵甲,南征开始。

  辽军兵分三路,一路由“战神”大于越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率数万精骑攻打满城、望都;一路由北院大王耶律蒲奴宁与节度使蒲打里率领,进驻奉圣州(宋称新州,今河北涿鹿),攻击和牵制山西方面的宋军,伺机攻打代州;第三路是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的主力大军,从固安、保州、瀛洲之间南下。

  萧太后派谋鲁姑、萧继远在边境巡行视察,抓获几名宋兵“射鬼箭”。契丹有一种军礼,就是在出征前用死囚或敌方俘虏,班师前用敌方间谍,将罪人缚于柱上,乱箭将其射成刺猬,称为“射鬼箭”。

  二十二日,圣宗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萧太后命驸马都尉萧继远、林牙谋姑鲁、太尉林八等人严守边疆,不得漏掉宋朝间谍,同时严禁军中无故驰马,防止大军行动被宋军知晓。

  萧太后又下令,对宋朝境内的桑林果园一律予以摧毁,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破坏了宋人的经济作物,而是防备敌军在园林中埋设伏兵,这也是契丹历次南下的“必修课”。

  此次出兵,萧太后在军队各部中设置都。

  监,使各部各营,协调有序,勿相错杂混乱,更具战斗力。这对孤儿寡母,要给大宋皇帝赵光义一点颜色瞧瞧,教训一下狂妄的宋人。

  ◆小试牛刀

  雍熙三年(986)十一月二十八日,萧太后的主力大军行至唐兴县(今河北安新),宋军得到战报,高阳关都部署杨重进,率部屯于滹沱桥北。两军隔河对峙,辽军万箭齐发,射向宋营,为防备宋军偷袭,辽军纵火烧掉滹沱桥。

  宋辽两军此时打的只是小范围内的遭遇战,辽军并没有大举进攻的意思,想通过两军的接触,窥测出宋军动向,寻找出奇制胜的战机。

  二十九日,耶律休哥所部先锋卢补古、都监耶律盼率部攻打满城,遭到宋军猛烈反击,辽军略显颓败,卢补古一看形势不对,率先打马溜掉了。主将临阵脱逃,辽兵顿时慌了神,全都跟着落荒而逃,宋军随后掩杀,辽军大败。

  率轻骑侦察宋军行动的辽将拽刺双骨里,在望都与宋军遭遇,辽军马快刀利,一阵厮杀,擒获宋兵九人,获甲马十一匹。辽军没有搦战的意思,打过就撤。拽刺双骨里虽然只是小胜,辽圣宗还是命人马上送上美酒、银器,加以褒奖。

  对临阵脱逃的卢补古,圣宗也不客气,立即将其撤职,属下判官、都监等都被处以杖刑,并把这些人的罪状诏谕诸军,以示惩戒。辽主赏罚分明,以御盏郎君化哥替代卢补古权楮特部节度使,横帐郎君佛留替代耶律盼为都监,第二次对满城发起猛烈攻击,大将萧排押率部抢先登城,满城告破。

  从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初,辽军只是以小股游骑在边境上与宋军发生几次小规模的战斗,根本没有大举进犯的迹象,看不出要打什么大仗的样子。这就是萧太后作为一个女执政者心细如发的精细功夫,严谨专注,细密入微,一丝不苟。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宋太宗赵光义在开封有点坐不住了,这是什么情况?辽军几十万大军压境,双方只是互相干瞪眼,啥动作也没有。就好像拳击比赛,双方互相端拳头晃膀子,比谁的胳膊粗、拳头大,就是不肯出招。萧太后和耶律休哥可不这样认为,她们要不出则已,一招制敌。太宗就是那个沉不住气,第一个出招的人。决定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打破辽军的进攻计划。

  命令定州都部署田重进主动出击,进攻歧沟关,又命令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北进,寻找辽军主力与之决战。

  歧沟关之战,负责殿后,追击辽军至孤山的先锋官李继宣,战后,因功升迁为崇仪使,赐钱十万,白两,取代王继恩为易州驻泊都监。率骑兵戍守长城口,接受田重进调度。

  十二月四日,田重进奉命引兵出定州,与李继宣合兵一处,一举袭破歧沟关,斩杀辽兵一千余人,缴获一批牛马辎重。就在同一天,辽军先锋都统耶律休哥部在望都大败宋军。

  田重进接着又收复了易州,声势搞得如此浩大,却并没有找到辽军主力。他派出轻骑四出探查,方知萧太后大军都屯扎在固安、瓦桥关一带,随时准备大举进犯,田重进吓出一身冷汗,立即率军退回定州,加强战备。

  李继宣铁骑殿后,依旧是逆行而上,辽军向北败走,李继宣率军追至拒马河。辽军占据杨疃,李继宣率军径直掩杀过去,辽军点燃房舍,逃走。

  瀛州兵马都部署刘廷让知道辽兵势大,便与益津关守将李敬源相约,合兵一处,扬言要直取幽蓟。

  ◆于越的“诈降计”

  大于越耶律休哥早听说雄州刺史贺令图这个人,知道这个过气的国舅爷好大喜功,轻而无谋,也知道他跟赵光义的关系不一般,就想着戏耍一下他。

  耶律休哥命人给贺令图送去密信,“我获罪于契丹,旦夕愿归朝,无路自投,幸君少留意焉。”

  “于越”是辽国大于越府的首辅,位于辽。

  国百官之上,无具体职掌,意思是“大之极矣,所以没品。”是统治者对功劳最大臣子的最高奖励,在大辽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被拜为“于越”的功臣不超过十个人。

  贺令图真是奇才,竟然利令智昏,没有识破这是耶律休哥的诈降计,而是轻信其言,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这个惊天秘密,幻想着自己单独收服这位契丹战神,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私下里派人给耶律休哥送去重锦十两,以示交好。

  耶律休哥带兵逼近瀛洲,贺令图是瀛洲守军中的先锋官。耶律休哥认为是时候行使下一步棋了,立即派人到军中给贺令图传话:“愿得见雄州贺使君。”

  耶律休哥做官已经到了“大到没品”的于越,而且屡立战功,在高粱河、岐沟关两次大败宋军,被封为“宋国王”,此时又大兵压境,处于绝对优势,人家干嘛要投降?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知道这是瞎扯淡。

  贺令图闻言大喜,竟然不辨其真伪,以为耶律休哥正是按先前说好的,前来纳降,高兴得不得了,就想着独吞这份“大功”,“即引麾下数十骑逆之”。贺令图没跟任何将领商议,带着傲慢与得意,亲引数十骑大摇大摆地“造访”辽营,想去接受耶律休哥的投降。

  宋辽连年交战,诈降这种套路已经被用得烂大街了。满城之战,河北宋军就是靠着诈降,把契丹权臣韩德让的老爹韩匡嗣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是前车之鉴啊!大于越耶律休哥没想到贺令图这个傻瓜真的能自动送上门来。

  贺令图离着中军账还有十来米远,耶律休哥坐在胡床上就骂开了:“汝尝好经度边事,今乃送死来耶!”你经常喜欢经营猜度边境之事,今天是来送死是吗?看来,耶律休哥也知道“雍熙北伐”的始作俑者就是贺令图。

  耶律休哥大手一挥,左右一哄而上,一顿乱砍,将跟随贺令图而来的数十骑随从全部杀死。先锋将六宅使、平州团练使、知雄州贺令图,这才知道上当,为时已晚,就这样做了契丹的俘虏,被反绑了,押入大牢。

  身为先锋官,战场上不辨敌我,轻信敌方主帅诈术。太宗能够在对辽战争决策中,听取如此智商之人的进言,只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身为先锋官,仗还没打,就先被不明不白地抓了俘虏,还损失了数十骑,对刘廷让所部宋军来说,大伤士气。

  贺令图的父亲贺怀浦,跟随杨业父子血战陈家谷。贺怀浦在激战中撞见辽国大将耶律奚底,二骑相交,没战几个回合,就被耶律奚底一斧劈于马下。

  《宋史》载:“初,令图与父怀浦首谋北伐,一岁中父子皆败,天下笑之。”一年之内,贺令图父子皆败,明明是尽忠报国,却要招来天下人的笑话,看来这笑谈的起因还在宋太宗这里。不为成功找出路,只为失败找理由,这是很多人的通病,贺令图父子只是不幸成为雍熙春冬两场败仗的背锅侠。

  耶律休哥在望都用“纳降计”擒获了宋军先锋官、雄州刺史贺令图,随即转师东向。与萧太后和辽圣宗亲领的主力大军会合,准备攻打集结在瀛州附近的李敬源和刘廷让所部宋军。

  ◆君子馆之战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太宗赵光义自恃读过《太平御览》,然而他的军事水平真的不敢苟同。他在北方各线都设了都部署,布防有了,却没有总指挥。就是说这些都部署都是平级,没有隶属关系,他们分守边郡,各自为战。这就给辽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耶律休哥得知宋军正在集结主力,决定立即实施阻绝,各个击破,打乱宋军的战略部署。闻知耶律休哥大军逼近,刘廷让深知自己将面临着一场恶战,立即派人与沧州都部署李继隆商议,“精卒后殿,缓急为援。”分遣麾下约一万的精锐骑兵,留给李继隆来指挥殿后,让他在瀛州战况紧。

  急之时,率部前来增援。

  刘廷让与李敬源合兵一处,大军浩浩荡荡出瀛州城,北上迎战来犯之敌。宋军出动多少兵马,史书上未记载,步兵和骑兵加起来,或许不足三万。以三万对十几万,悬殊不是一点点。

  英雄百战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刘廷让也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誓与契丹决一死战。

  这年的冬天异常地冷,泼水成冰,是历年来少有的极度严寒天气,简直要冻掉下巴。

  十二月九日,耶律休哥发兵扼住险要,截获宋军辎重并焚烧其粮草,随后协同主力大军开始合围宋军。萧太后命宰相安宁率领迪离部及三克军殿后,自己亲统大军,与南院大王耶律留宁、于越耶律休哥会合,十几万辽军铁骑叫嚣着向宋军发起总攻。

  强弓硬弩原本是宋军克敌致胜的利器,冰天雪地,宋军将士衣着单薄,手脚都被冻得麻木僵硬,连弓弩的弦都拉不开,十分被动。辽军是皮帽皮裘皮靴,还有皮手闷子,保暖性比宋军好得太多。在装备上,宋军比辽军差的不是一点点,仅这一点上就输了。辽军马急刀快,强弓利箭,往来飞驰,越战越勇。

  十日,刘廷让、李敬源兵败莫州(今河北任丘北鄚州镇),宋军撤退至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君子馆村县),辽军紧追不舍,将宋军团团包围。

  刘廷让督率部下苦苦支撑,他的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作为战役预备队的李继隆。他在战前特意分兵给李继隆,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出奇制胜。

  李继隆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作战勇猛在军中那是出了名的。然而,歧沟关之战,李继隆亲眼见证了辽军的强悍,作为先锋军,自己率军殿后还能安全撤下来,实属侥幸。

  此时天寒地冻,弓弩都被冻上了,很难拉开,当他接到刘廷让部的战报,顿时陷入了极度的矛盾之中。大宋的两架战车,李继隆和李继宣,二李组合,所向披靡。如今,没有大将李继宣的辅佐,李继隆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少胜算。

  打仗不是拼命,与其全军覆没,不如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他觉得现在带兵上去,必定会被辽军围困。一个落入烂泥潭的人,如果你也跳入泥潭去救他,只会双双送命,得不偿失。最终,李继隆断然拒绝前去救援,而是引兵退往乐寿(今河北献县)。

  十一日,辽军发起猛烈进攻,刘廷让所部宋军,满怀希望地等待李继隆的援兵救命。御前忠佐神勇指挥使桑赞率所部力战,辽军源源不断地前来增援,宋军的援兵一个人影也没见到。从早晨杀到下午,宋军损失惨重,死者数万人,李敬源战死。

  久候援军不至,宋兵孤立无援,精锐尽皆战死,所剩兵将无几,桑赞支持不住,率部抢先逃走;刘廷让被部下扶上战马,逃出生天,捡了一条命;高阳关都部署杨重进,被辽军生擒,下落不明。

  此战,宋军几乎“全军陷没”,辽军也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国舅详稳挞烈哥、宫使萧打里两员大将战死。

  君子馆之战,宋军没有统一调度,各自为战,被耶律休哥抓住了机会,造成了最后的惨败。

  十三日,辽兵用宋兵的尸体筑成京观。将敌军尸骸高高堆起,封土夯实垒成方锥形高台,谓之筑“京观”。战胜一方打扫战场时,处理敌方尸体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掩埋和筑京观,古代打仗不可能带着铁锹,刨坑掩埋费时费力,效率太低,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将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京观。 @ 这只是京观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比较残忍的,就是把战败者的头颅割下来,堆积成塔。筑“京观”既是对敌国最好的震慑,又可以昭示炫耀自己的武力,耶律休哥每次打胜,必筑“京观”,炫耀自己的战绩。

  ◆全线溃败

  兵败如山倒,残存亦末路。

  极寒的天气,单薄的衣衫,人马冻死者相望,河北宋军完全丧失了斗志,竟然用未习战斗的。

  乡民守御。《续资治通鉴》载,“时沿边疮痍之卒不满万,计料乡民为兵,皆白徒,未尝习战,故辽师所至长驱,其势益振。”

  辽军乘胜扩大战果,分兵前来略地,如入无人之境,契丹战神耶律休哥再一次成为宋人挥之不去的噩梦,邢州、深州、祁州、德州,先后被辽军攻破。辽军攻打深州(今河北衡水深州)时,因为深州宋军投降不及时,守将以下官员全部遭到诛杀,辽主放纵士兵大肆抢掠。《辽史》载:“时宋人欲止儿啼,乃曰:‘于越至矣!"”

  博州监军马知节得知刘廷让兵败,料定辽军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丁壮,修治城池,修补战具,储积粮草,时间就准备妥当。官吏百姓认为他多此一举,对他发动劳役颇有微词。不久,辽军果然打来,见城中有备,便放弃攻打,避开而去,众人这才叹服马知节未雨绸缪。 _o_m

  到了雍熙四年(987)年正月,辽军又连破束城(今河北河间市束城镇)、文安(河北廊坊市文安县),辽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民不聊生。

  宋军一路狂败,耶律休哥没想到宋军这么不禁打,契丹人再一次迎来了“灭国后晋”时期的好牌,耶律休哥誓要马踏中原,至少也要把辽国边界推到黄河一线。

  此次南征,萧太后的目的只是教训和报复宋人,目的达到了,辽军的士气空前高涨。所谓物极必反,“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她决定见好就收,立即传令下去,大军不要再向前进发,调转马头,撤军班师。

  萧太后下令班师,真实的原因,并非是妇人之仁,而是辽军在山西战场遇到了麻烦。

  辽军主力在东线进攻望都、瀛洲的同时,总管山后方面军事的北院大王耶律蒲奴宁作为牵制力量,也发动山西方面的攻势,率军自胡谷,兵临代州城下。

  代州告急!山西危机!

  谁说书生百无一用,只靠三寸不烂之舌,偏有那忠肝义胆,偏有那大肚能容,大敌当前,忍不住要为这天下苍生,振臂一呼。

  莫笑文人迂腐寒酸,谈笑间,也能樯橹灰飞烟灭,在这风雨飘摇的大地上,书写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古传奇。

  破敌的重担,关键时候还是落在一介书生张齐贤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