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高维寻道者 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道

《高维寻道者》第三百二十四章 武道

作者:鹓扶君 字数:3666 书籍:高维寻道者

  学宫里,林林总总,共有数百高冠博带的士子,见夫子突然将书卷掷到案上,抚须大笑了起来,他们不禁纷纷侧目,彼此讶异。

  这数百士子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形形色色,容貌不一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气息,每一个,都强绝到可怖!

  洪流般的武道意志勾连天地,无须催发,便在身侧显化出种种异象来,或庆云升腾,或龙蛇缠绕,或雷火交织,阴阳并起,或道气浮沉,五行生化——

  人仙!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第六境的人仙修为,名副其实的陆地神仙!

  甚至于,在这学宫里其中还有几个,其气机虽然内敛,却给人以一种深邃渊海似的感触,比之这些人仙,又更胜了一筹。

  一个紫衫少年背着大葫芦,轻袍大袖,神态洒脱;鹤发童颜的老者披着蓑衣,眉心一只天眼放射彩光;稚气的女童捧着书卷,在她脑后有一轮明光,其中似藏着一方小天地,宫楼朱阙、山川湖泽,都在明光中隐现;更有一个金甲巨人,肃立在其中,他的肌肤流转黄金光泽,如若一块永不可摧毁的黄道仙金。

  紫衫少年、老者、女童、金甲巨人……

  这四人气机巍巍峨峨,虽收敛了大半,却也如定天的神柱,难以忽视。

  上三境——

  紫衫少年这四人,更是超脱于人仙之上,是武道称圣的伟岸存在。

  “先生。”

  鹤发童颜的老者颤巍巍从坐上起身,他收起眉心那枚放射彩光的天眼,拜道:

  “先生因何发笑?”

  “水镜,你可知因缘吗?”夫子停下笑声,他打量学宫里这数百人仙和四位圣者,问道:“如何是缘起,又如何缘灭。”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从无明到老死的这十二个环节,因果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如此,便是十二因缘。

  “先生说笑了,自先生在此界撒播武道之前,学生便是学佛的,学佛数万载,如何不知十二因缘?”

  见夫子发问,老者嘿嘿一笑,道:

  “除十二缘起之外,在佛脉旁支,又有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其虽被统入于十二因缘之内,但在一些佛脉经典里,其又各有说法,弟子虽修了武道,但以前念经的老本行,却还是记得一些的。”

  老者在说话间,眉心处的天眼也忍不住一开一阖,其色纯净通透如琉璃,内蕴无穷彩光,

  学宫里诸士子,听到老者话语,有的默默点头,似是赞同,而另一些,心下虽不屑一顾,却不敢表露出来。

  四位圣者中,那个轻袍大袖,十分俊美的紫衣少年,更是直接偏转去脸去,发出一声冷哼。

  夫子把学宫诸生的表现看在眼里,缓缓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道统间的争端,哪怕是过了万世,也绝难以消弭,他们视彼此是道寇,是佛敌,即便武道传开,取代了原本的仙道与佛道,可数万年来的积怨,还是依旧存在。

  人心间的成见,便即是最大的块垒。

  “须轮转的那场劫难,已经过了无穷年岁,它留下的余波,却还是流毒无穷。”

  走上前几步,夫子声音淡淡传来:“黑潮侵坏万万小世界,与我那被神圣祭炼成舟楫的故土相比,你们小坛罗界,是大幸,也是大不幸!”

  夫子的视线从学堂诸生脸上一一扫去,目光在他们周身的异象,诸如庆云、金灯、鱼鼓、龙蛇等事物上略停留了刹那,忍不住连连叹息:

  “你们虽不身处舟楫,大道胎花也仅是权宜之计,抵御不了黑潮,但你们这些小坛罗界的众生,却也再不受限制,单单人仙数量,比之我的故土,就要足足多出了十倍!更逞论,你们还有上三境的圣者。

  相比之下,黑天子、王秋意之流,便是真正的可怜了……”

  黑潮广袤无尽,这些尸怨阴煞之流聚集成的造物,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天神与阿修罗而言,虽不过是纤芥之疾。

  但对于他们,乃至于明梁天的神圣而言,却是生死仇寇!

  在将小元寰界祭炼成舟楫后,神圣们,便彻底舍弃了明梁天,也同时舍弃了围绕明梁天旋转的,那万万个小世界。

  小坛罗界与被祭炼成舟楫的小元寰界隔得极远,离着无尽虚空的浩瀚距离,也正因此,神圣降下的大幕,对小坛罗界并没有丝毫影响。

  若是在之前,在须轮转还未破灭,阿修罗与天神的战端还未开启时。

  如小坛罗界这般天地,即便是隔得再远,但也终究是围绕明梁天而生的存在,它们无一例外,都被神圣们牢牢把持在掌心里。

  但现在——

  现在的须轮转破碎,湮没万界的黑潮轰然开启。

  一切的一切,都再也不同了。

  故有的秩序被打破,天地的规格被重新划分,一切的,都是崭新的。

  神圣们龟缩在小元寰界的舟楫里,再也无力将大手伸向其他小天地,祂们只想早日渡过黑潮,来到那位真誓王的国土,寻求庇护。

  而其他围绕明梁天的小世界,或是被黑潮彻底吞噬,沦为厄土,或是如小坛罗界一般,祭起诸如大道胎花等千般手段,勉力在黑潮中求生存。

  这里,只是大破灭中,微不足道的一角罢了……

  “若没有老师,我等也无力祭起大道胎花,现在虽然狼狈,却终究是活了下来。”

  清清脆脆,还带着些稚气的声音蓦得响起,女童放下手中的书卷,朝夫子肃然躬身,拜了下去:

  “仙佛两道虽高妙,但也晦涩难言,若无老师给小坛罗界传授下武道,我们只怕早已死了,这小坛罗界也早早与隔壁的小山海界一般,化成了厄土。”

  此言一出,学宫诸生尽皆肃然,不敢怠慢,纷纷拜倒在地,口中称谢不绝。

  便是四位圣者中,一直都不对付的紫衣少年与老者,也都齐齐拜倒在地,不敢多言。

  武道的传下,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活命之恩。

  在夫子到来此方天地前,小坛罗界的众生,修行的是青帝传下的仙道与佛道,偶有些根脚独特,在明梁天后站着靠山的,修行的则是神道与人道。

  这四种至法,高妙至善,每一门都能直指无上大罗,证就一切时空永恒自在。

  但莫要说小坛罗界的众生,便是在明梁天内,这四等至法,也是残缺的。

  而武道——

  武道九境,下三境练精,中三境练炁,上三境炼神。

  这门以牺牲寿元来换取杀伐的修行法,虽然比不过四等至法,终归有界限,却胜在完整无缺,而在战力和浅显上,又赢了四等至法一筹。

  夫子远渡黑潮而来,他在小坛罗界传授下武道的经义,迫于生死威胁,小坛罗界还活着的众生纷纷废去了原先的道,将法力化成真炁,转修了武道。

  在牺牲寿元和潜力的前提下,他们赢得的,是强绝的战力与境界。

  尔后四圣在夫子的帮助下,合力祭起了大道胎花,护住了濒临破碎的小坛罗界。

  也因此,武道与夫子对于他们而言,是真正的——活命之恩!

  “我远渡黑潮而来,传授下武道,不仅仅是要救你们一命。”

  夫子摇摇头,他将手略抬了抬,跪伏在地的四圣和诸位人仙,纷纷被一股无形力道托起。

  “水镜,我刚刚问你何为缘起,又如何缘灭。”

  夫子将目光看向跪倒在地的老者:“在跟我学武道前,你曾是此界华严寺的祖师,可对?”

  “夫子所言不差。”老者恳切叩首道:“若非夫子的教导,学生只怕早早丧命黑潮了。”

  在黑潮未到时,神圣还未放弃明梁天的时候,小坛罗界,便以仙道三宗、佛家四脉,旁门七十二派为主宰。

  仙道三宗里,以紫霄仙门为盟主,四位圣者中,那背着大葫芦的紫衫少年,便是紫霄仙门的上代门主。

  而佛家四脉,则是共奉华严寺为尊。

  老者是华严寺的第六代祖师,也是此界寿元最长,活得最长久的人。

  他修行的是青帝带来的佛法,虽然小坛罗界佛法残缺,心经不全,但还是让老者修出了另一番天地来。

  只差一步,他便能触碰到罗汉果位,再塑金身,飞升至明梁天,成为上界神圣的一员。

  而这短短一步,却犹如不可逾越的天渊,它困锁了老者数万年,令他丝毫不得寸进。

  尔后,便是黑潮袭来,小坛罗界危在旦夕,便是老者这等佛法有成者,也无力阻碍,只得束手等死。

  直至夫子远渡而来,在小坛罗界传下武道,这众生,才得以窥见一丝天光。

  虽然废去佛法,但靠着万载年的阅历和底蕴,顺理成章的,老者成功修行到了第八境,成为小坛罗界四圣之一,也是四圣中,修为最高绝的一人。

  “我知晓,你们对我一直都很是好奇,在我传授武道时,甚至有人疑心,我是否暗藏了某些心思。”

  夫子环视学宫诸生,淡淡开口:

  “如此黑潮,仙神都难渡,我一个九境武夫,为何能安然跨越如此距离?又为何,要辛苦从小元寰界赶来,给你们传授武道呢?”

  “夫子悲天悯人,这——”

  “吹捧的话暂且不用说。”夫子抬手打断,坦然开口:“不瞒诸位,我传授你们武道,的确是别有用心!”

  “这——”

  “我信夫子。”

  “老师,这是为何?”

  “先生的用意,某家是信得过的!”

  ……

  “我或许……”

  在纷杂的声音里,一道低沉的嗓门沉重响起,金甲大汉抬起头,道:

  “我或许,知道先生的用意。”

  “试言一二。”

  “我不知道先生是如何渡过黑潮的,但先生传播武道的用意……”四圣中的金甲汉子沉默了半响,犹豫开口:“武道极擅攻伐,同境中,仙佛两道难觅敌手,先生造就我们,是想斩杀神圣吗?”

  金甲汉子出身七十二旁门,在四圣之中,境界也是最低的,才仅仅止步于第七境。

  对于夫子的用意,他心中向来隐隐有所揣度,今天,趁着这一刻,他终于讲了出来。

  “一界之中,仅得了四圣,且连一个九境都不得,依靠你们去对抗神圣,无异于缘木求鱼……更可况,至德仙曾与真誓王的女儿定下姻亲,你们敢杀吗?”

  夫子自嘲笑了笑:“你错了,我并非这个用意,而且,我要做的东西,比你们想的,也要大胆的多。”

  “那……”

  “我能不惧黑潮,是在年**感武道时,得了一道本命神通,其名为微光白阳玄术。”

  不理会金甲汉子错愕的表情,夫子答道:

  “那是身合一界的无上大法,天地不死,我身不葬,而小元寰界早被祂们打造成渡世舟楫,也因这个,我才能不被黑潮磨灭。”

  学宫诸生霎时沉默了下去,空气也忽然沉寂。

  合界的玄功?

  诸生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可置信。

  武道里,还有这等神通吗?

  身合天地,绝不仅仅意味着不会被杀死,更关键的,是寿元。

  那悠久的,足以媲美神圣的无尽寿数!

  “合界的大玄术……原来……”良久,老者苦笑一声:“老师为何把它告诉我们?”

  “黑潮将被肃清,天地离重归清明的日子,也将不远。”夫子淡淡开口:“祂,已经命藏了……”

  命藏?

  区区一个命藏,算什么?

  “老师?”背着大葫芦的紫衫少年皱眉:“学生不明白。”

  “在年少溺水时,我曾与一个古老存在达成了交易,在那场交易里,我得到了微光白阳玄术。”

  “而作为交换……”夫子顿了顿,轻声开口:“我将传播祂的道,使祂从沉眠里醒转过来。”

  道——

  道——

  紫衫少年垂眼思索了半响,悚然一惊,几乎从原地蹦起来!

  武道!

  那是武道!

  “老师!我——”

  紫衣少年刚脱口而出,话音却戛然而止,他震愕抬头,却瞥见夫子脸上是一副疲惫却释怀的景象。

  “这些年来,从小北斗界到小坛罗界,我一共行了二万四千七十二方天地,该做的一切,我已经做完了……”

  “老师。”不理会学宫里突兀的雅雀无声,紫衫少年嘴唇蠕动了良久,涩声开口:“为何……”

  他想问的太多,话到喉头的刹那,却不知该从何问起。

  不单是他,此刻学宫所有人,都被夫子的话语狠狠震住,他们脸上带着将信将疑的神色,似是恐惧,又似是欣喜。

  “越是长大,我便是越是惊惧,我的这些作为,对祂而言,只怕连锦上添花都算不上。”

  夫子沉默抬起眼,他看向另一方天地,那里,刚刚度过三浊的白术勾动天地,身侧自然显露出金灯与赤龙等煌煌异象来:

  “祂醒来,仅仅只是因为祂想要醒来。

  就像水的宿命,注定是要朝着低处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