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乡村种田之祖宗保佑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张胜表哥

《乡村种田之祖宗保佑》第三百七十二章 张胜表哥

作者:烛行者 字数:2075 书籍:乡村种田之祖宗保佑

  大年初一,按照南泉村这边的风速,是要去每家每户供养的家里去拜年磕头的。

  聂天鸣转弯一圈之后,来到张胜家,刚巧这边也有几个年龄稍微大一些的,几个人组了一个牌局。

  “这位是?”

  在见到聂天鸣进屋时,一个身穿貂皮大衣的男人问道。

  张胜说道:‘这是天鸣,我们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

  而聂天鸣除了两个同村人认识之外,另外两个人,聂天鸣一点印象没有。

  “天鸣,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蒙新县的两个远方亲戚,我表舅来咱们村过年,这两个表哥也就跟着来了。”

  张胜的表哥?

  聂天鸣笑着我了握手,从兜里拿出烟就要往外散。

  “不抽这个,抽了咳嗽。”

  两个表哥有三十岁左右的模样,长得肥头大耳,和张胜是一点都不像。

  拒绝了聂天鸣的递烟动作之后,从兜里掏出一盒中华来,给大家散了散。

  聂天鸣丝毫不觉得对自己不尊敬,人家日子过得好,抽惯了好烟之后,还抽不惯自己这二十块钱一盒的。

  “兄弟,抽这个。”

  张胜表哥热情地把烟递到聂天鸣手上。

  平时聂天鸣是不怎么抽烟的,但这是过年,兜里揣着也算是交际应酬的一种方式了。

  几个人坐下之后,同村的一个叫做周岩的小伙,站了起来。

  周岩比聂天鸣大三岁,聂天鸣记得很清楚,之前他比自己高三个年级,之前丢了课本之后,还去他家里借课本上课呢。

  六个人就要打够级,人数刚刚好,都能参与进来。

  聂天鸣闲的没事,也就坐下来玩了几局。

  其中够级是当地的一个特色棋牌,但即便是如此,张胜的两个表哥,还是有些不了解,不太会打。

  而张胜则尽力解释一下,这样大家玩懂了,才能玩得开心。

  “够级应该用四副扑克牌,六个人围绕而坐,总共分为两帮,每帮三人。相隔的玩家为一同帮,相邻、相对的玩家为对方。

  其中两两相对的人,互称为“对家”,也叫做“对门”、“对头”等、。当局面出现没有相对的玩家时称为“无头”。各玩家按逆时针顺序抓牌、出牌,左右相邻的玩家称为“上家”、“下家”。

  在够级当中,是不分不区分牌面花色,大小王除外,只论点数和张数。点数从大到小为大王(红色)、小王(黑色)、2、A、老K、Q、J、10~3。

  每手发牌张数为任意,发牌后须按此张数依次由下家出牌。有的地方称张数为“壶”。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太一样。

  另外“挂花”不“贴钱”,在够级游戏中,大、小王牌叫做“大、小花”,又叫做“大、小虎”、“大、小鬼”、“正、副司令”等。点数“2”叫做“钱”。

  “挂花”与“贴钱”是指发牌、出牌时为达到一定的张数之和,将大、小王和“2”同其他被“挂”或“贴”的牌一起发出的玩法。

  其中的“挂花”与“贴钱”的牌力大小规定不同。“挂花”时牌力以大、小王为准,同时其他牌亦要大于上家牌。

  而“贴钱”时“2”仅为凑够张数,牌力仍以其他牌为准。“挂花”是够级游戏的重要内容,但“贴钱”的玩法现已渐被淘汰。本规则亦规定实行不“贴钱”的玩法。

  最有意思的也就是“憋三”了,是指点数“3”作为最后一手牌需顺利发出的玩法。因“3”的牌力最小,作为最后一手,顺利发出“3”的条件是上一手牌无其他玩家能够出牌(压住),否则“3”就将被留在手里,成为一手“死牌”,称之为“憋三”,亦即被“闷”或“清(净)”。

  为从逻辑上解决“憋三”的结果意义,本规则规定,被“憋三”玩家视为并未走人,称为“憋三留头”,同时被“憋三”后不能“接风”。

  作为够级中的重头戏, “点四”是争吵最多,也是最为体现勾心斗角的玩法了。

  就是“开点”发“4”的玩法。该玩法规定“4”仅在开点之后才能被发出,如不再开点,“4”即作废,须扔掉,即手中不能留“4”。

  但在有的“点四”玩法中,如不再开点,“4”亦不作废,仍然须作为一手牌发出。本规则认为,因“4”的牌力仅大于“3”。

  玩家应至少有一手发牌权才能发“4”,为使不开点造成的失衡最小,故采用前者作废扔掉的玩法(“自然点”情形除外)。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玩家不再开点,又不行使扔“4”的优惠,那么必须单独或“接风”发出“4”,而不能保留手中。

  作为“憋三”和“点4”的玩法前提,是需要 “买三买四”的。

  即当有玩家自然没抓到“3”或“4”的情形时,须用“钱”即“2”从有多余“3”或“4”的对方玩家“购买”,称为“买三买四”。

  “购买”的顺序规定不一,通常应优先向对家购买,如对家无多余,则向相邻的二家对方购买,如仍无,则由同帮相赠(亦可付“钱”),即“先买后送”。同时用来“购买”的“钱”须为自然抓到的,即不能是“吃贡”、“卖三卖四”或者“点手”所得的“钱”。

  如果玩家没有自然抓到“2”或不足时,则由同帮购买、相助。为增加趣味性和提高不确定性,有的玩法还规定,从四副扑克牌中单独或者全部抽出10张“3”、10张“4”,只留下6张“3”或者6张“4”,那么将提高玩家抓不到“3”或“4”的机率。

  玩家“3”、“4”都没抓到时,称为“不三不四”。在该玩法中,四副扑克剩余196张牌(54×4-20),玩家首抓牌,将由对家最后收牌,可以核实抓牌是否有误,本规则对该玩法予以提倡。

  上面提到的够级牌。各种规则对够级牌的定义基本相同。本规则规定,至少有5张“10”、4张“J”、3张“Q”、2张“K”、2张“A”、2张“2”和各1张大、小王牌为够级牌。“挂花”为够级牌。其中,不包括点数“2”和大、小王的够级牌称为纯够级牌。

  各规则对于至少2张“2”还是1张“2”是否作为够级牌存在争议。本规则认为,如果1张“2”即可作为够级牌,那么对于单张牌的轮流打法以及单张“2”即可被“烧(捎)”的局面将过于苛求,故不予采纳。

  打够级与够级响应。够级游戏的本义即为打够级即“勾击”。在均“有头”的局面下,玩家发出够级牌,对家必须响应,其他人响应则为“烧(捎)”牌。对家如不响应,则玩家发牌,对家阖牌。

  “无头”是指玩家的对家争得“头科”或“革命”成功时的局面。

  此时玩家没有对家,称为“无头”。“无头”的玩家发出的够级牌,或对于其他玩家的够级牌不受够级响应限制。

  但有规则规定,对家“革命”后,玩家对于是否“有头”有声明选择权。

  本规则认为,声明选择权系主观决定的结果,不符合制定游戏规则应尽量追求客观的原则,故本规则规定是否“有头”不能选择,应以“革命”的结果而论。

  原因是,既已“革命”成功,就已争得“三科”或“四科”,玩家当然“无头”,如玩家选择“有头”则对“革命者”不公;

  若“革命”失败,应视为玩家继续“有头”,因为如果玩家选择“无头”,则增强了“革命”对方的势力(无头打点等),显然不利于双方平衡。

  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张胜的两个表哥都有些被说得迷糊了。

  这到底是怎样的智商,才能想出这么复杂玩法的棋牌?

  不过聂天鸣轻声笑了笑,无论是怎样的玩法,在自己眼中,都像是一张透明的白纸纯洁,让自己一览无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