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 第1765章 挂机大法克制延迟

《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第1765章 挂机大法克制延迟

作者:绯欲丸 字数:1599 书籍:联盟之我真不是高人

  裴慎见她面色微白,还以为她是怕未来主母性子严苛,便安抚道:“自然是好的,陈松墨已查过了,此女养在郑渚身前十五年,熟读闺范,通晓词赋,性子柔和贤淑,将来必能容你。”

  容你。

  沈澜咀嚼着这二字,只觉这二字如同钢刀刮骨,刮得她鲜血淋漓,皮骨俱痛。

  她已面无血色,只死死咬着银牙,口中几乎要泛出血来。

  “何谓……容我?”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裴慎爱怜地望着她,慢条斯理道:“沁芳,你颖慧灵秀,难道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吗?”

  沈澜似乎不太明白裴慎的话,便怔怔地望着他。往日里的聪慧似乎俱成了空,只愣了许久,才迟钝地想明白了裴慎的意思。

  新夫人是不会容不下一个丫鬟的,唯一容不下的,是妾室。

  妾室。

  沈澜想明白了,却又觉得耳朵发懵,眼前雾蒙蒙的一片,口中血腥气一阵阵泛上来,约摸是咬破了腮肉。

  禅房菱花窗只用薄薄的一层桃花纸糊着,似有朔风透进来,泛着砭骨的凉意。眼前的茶盏杯盘无人动,便渐渐冷了下去。

  冷茶冷风,冷言冷语,似霜刀寒剑,严相催逼,只将她五脏六腑搅和在一起,疼得她说不出话来。

  三载时光,日盼夜盼,只盼着销去奴籍,出府逍遥。

  盼来盼去,盼出个大梦一场空。

  作者有话说:

  1 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出自《念奴娇·策勋万里——高启》

  2 吃食来源于《金瓶梅风俗谭》

  第26章

  见她面无血色, 人也怔怔的, 像丢了魂似的,裴慎蹙眉道:“春衫单薄, 可是冻着了?”

  沈澜心中悲郁, 哀思如潮,放在桌下的手指死掐着掌心,皮肉血红一片。

  疼痛让人冷静。

  沈澜勉强笑道:“爷, 窗户开的太大, 有些冷。”

  裴慎瞥她一眼, 面色淡淡的,也不知道信不信, 只是笑道:“既是如此,便关上吧。”

  沈澜起身, 见一截细木抵着窗框, 菱花窗半开半闭,待行至窗前, 便有清风拂面盈耳。

  她望出去,窗下是青石方砖,不远处摆着几个线条粗犷的陶土盆,栽种着几枝细白馥郁的栀子花,似霜华素雪,清盈芬芳。

  沈澜立在窗前,盯着那栀子花看了半晌,她看花,裴慎也在看她。

  满目青山秀色, 绿窗美人似花, 纤腰细若柳枝, 鬓间银钗似凤,正凭窗远眺,望极天涯。

  见她这般情态,裴慎只把玩着手中川扇,金柳钉扇骨,素白绢扇面,绘着落落怪石,幽幽清兰。

  原本看着雅致,素净,如今看来,这扇面上不该画兰石图,该细细绘一幅美人凭窗图。

  何须洒什么金粉银粉,只消用青绿抹出山水,再拿小羊毫勾勒人物,寥寥数笔,便能绘出她半喜半嗔半含情的样子。

  裴慎心里微痒,奈何此处绘不得,无奈掷下扇子,见她还站在窗前,笑问道:“愣在那里做甚?窗户外头这般好看?”

  沈澜回神,合窗轻笑:“爷,这灵霞寺还种花?既种了栀子,那可有种芍药?”

  裴慎闲坐,见她眉眼盈盈,再不是方才面无血色的样子,心里也欢喜,便笑道:“你可知灵霞寺以何闻名?”

  沈澜见他有兴致讲古,便顺势摇摇头。

  裴慎道:“创立灵霞寺的戒持大师是讲僧,本朝讲僧不同于禅僧、教僧,需着深红条浅红色袈装。据传有一日,戒持大师云游至灵霞山,抬头见山顶红霞漫天,低头见身上僧袍深红浅红,两相呼应,可见天意如此,便在此地立下了灵霞寺。”

  沈澜笑问道:“既然如此,为何要栽种栀子,栀子色洁白,可不是红的。”

  裴慎只拿折扇点了点她,笑道:“栀子别名禅友,是西域薝卜花,《维摩诘所说经》乃大乘佛经之一,其中曾提及过,意为入薝卜林中嗅其香,如入佛寺嗅功德之香。故而寺庙栽种栀子虽少见,却并不奇怪。”

  沈澜心中哀叹,裴慎博闻强识,如此偏门的东西都知道。若他是个傻子该多好啊。

  语罢,裴慎嗤笑:“各大佛寺都种莲花、牡丹,灵霞寺大约是为了吸引香客游人,便遍栽栀子,图一个别出心载、与众不同罢了。”

  闻言,沈澜叹息道:“栽种栀子也就罢了,可既然霞光袈裟相映红,不种些色红的芍药实在可惜。”

  裴慎笑道:“芍药柔媚多情,妖而无格,佛寺哪里能栽种芍药呢?”

  沈澜摇摇头:“芍药有何不好?爷前些日子教我读《诗经》,正读到溱洧篇,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男女定情,互赠芍药。

  裴慎一怔,刚刚才透露要纳她为妾的意思,如今沈澜便来暗示定情之意,裴慎一面觉得她浮浪了些,一面又心生欢喜,便朗笑道:“你莫不是要来向我讨一朵芍药?”

  谁要你 的芍药!沈澜暗恼,只嘴上道:“爷误会了。”

  裴慎脸上的笑意便隐没了,神色淡淡的,只看着沈澜不说话。

  沈澜被他平静的目光看着,心知他已不愉,若解释不好,这朵芍药她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爷既来佛寺相看那郑家小姐,想来是定下了。奴婢只是想着,不如现在送些东西给那郑家小姐,好教她心中欢喜。届时夫妻之间互生情意,便能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听她温声解释,裴慎面色稍缓,只说道:“私相授受叫人不耻,待回府送些东西给苦斋公便是。”

  那怎么能行呢?沈澜摇摇头,温声道:“爷是男子,不知道女儿家的小心思,家中送出去的必是些绫罗珍玩,不是不好,只是显不出爷的心意来。”

  裴慎哪里耐烦这些儿女情长的事,不禁嗤笑道:“既然如此,你有何主意?莫不是真要去找一朵芍药。”

  “有芍药自然最好,郑家小姐通诗书,必定知晓爷的意思。可如今既然没有,那便摘些栀子花,还有方才山下的野花,错落有致地插在瓶中赠给苦斋先生。”

  “苦斋先生必能会意,转赠给郑家小姐,这比之金银财宝更能体现爷的心意,郑家小姐见了,必定欢喜。”

  这便要去讨好未来主母了?裴慎嗤笑,摆摆手道:“罢了,你且去摘来,届时叫陈松墨送去便是。”

  沈澜心平气和道:“爷,还是我去罢。”

  裴慎心道的确也该她去,便温声道:“陈松墨随你一同前去。”

  沈澜为难道:“爷,陈松墨是外男,见那郑家小姐恐怕多有不便。”

  裴慎蹙眉:“你待如何?”

  “还是派个小沙弥引我去寻几朵上好的栀子花,再去找个花瓶,然后去寻那郑家小姐。”

  裴慎思忖片刻,他此来灵霞寺,一是为了郑渚,二是想带沁芳去后山栀子林散散心,既然如此,赏景之时顺路摘几朵便是。

  思及此处,他点头道:“灵霞寺后山便是大片大片的栀子林,已是五月份,栀子花虽半开,游人却还不多,正宜登高望远,赏景探胜。”

  沈澜微惊,只强压着紧张,顺势点了点头。

  裴慎便出了禅房,喊了个小沙弥,引他们去后山。

  灵霞寺的后山果真是奇峰耸峙,千尺叠翠。遍栽栀子树,青枝绿叶,郁郁葱葱,多年生长早已枝繁叶茂,冠盖如林。

  此时云净风清,天光朗朗,苍翠横流的枝桠上点着朵朵白雪霜色,似清露凝霜,玉雪泛香。

  裴慎带着沈澜和林秉忠、陈松墨行步在林间,笑问沈澜:“如何?”

  沈澜行步之间只觉满目玉色,芳香扑鼻,便笑道:“爷,这栀子花如此之美,我可否向寺中僧人讨要些种子,回院子里种几棵?”

  裴慎朗笑道:“府中自有花房,你若要赏栀子,且叫他们养来便是。”

  两人说说笑笑,沈澜又挑了几朵半开半闭的栀子花苞,摘下来捧在手中,又跟着裴慎往前走。

  行至半山腰,气温便低下来,栀子花喜暖,尚未开,满目只余翠色。无花可赏,此时游人越发稀疏。若再往山顶去,一朵花都没有,游人恐怕也一个都没有了。

  前方已无景可赏,裴慎本欲折返,只是见沈澜额间细汗,香腮飞霞,心知她累坏了,若此时折返,恐怕更累。

  思及此处,裴慎便道:“方才小沙弥说半山腰往上有个四角小亭,专供游人歇息,且去歇一歇罢。”

  沈澜累得直喘,只点了点头,便跟着裴慎往前走。行了几步,忽见前方栀子树掩映着几个人影。

  走近一看,竟是几个健妇,俱是藕色比甲,身材粗壮,抬着篮舆,还有个年轻丫鬟穿着秋香色衣裳,立在一旁。

  沈澜暗道也不知哪家达官显贵有此雅兴,竟也来赏景。她一面想,一面跟着裴慎往前走。

  谁知刚走到这群人附近,那丫鬟见了他们,竟大惊失色,慌慌张张就要往前跑,还张嘴欲喊。

  见状,裴慎即刻冷下脸,唤了一声林秉忠。只见林秉忠两步上前,只拿刀鞘劈在这丫鬟后脖颈上,此人应声而倒,周围健妇俱被吓得尖叫出声。

  “闭嘴,谁吵我便杀了谁。”陈松墨拔刀威胁道。见了雪亮刀锋,四五个健妇便默默颤抖啜泣,不敢言语。

  独独其中一个胆子稍大些,颤抖威胁:“我、我家老爷虽未入仕,但还有个三老爷是、是礼部侍郎,贼子休得无礼。”

  裴慎看了看这群人,只问道:“你们老爷叫什么?”

  那健妇大概是觉得威胁有效,便鼓起勇气道:“不敢直呼主家名讳。”

  裴慎冷声道:“可是郑渚?”今日他来灵霞寺,只与郑渚有关。

  见那健妇愕然,裴慎便知道自己猜对了,只冷笑一声,摆摆手,径自绕开这群人,直直往山上去了。

  林秉忠抽了这群人的腰带将她们绑起来,又撕了衣服将嘴堵上,留在原地看守。

  沈澜心里惊涛骇浪,一时间竟 不知该不该跟上去,只是陈松墨已跟了上去,她也不好落下,便咬咬牙也跟上裴慎。

  裴慎人高腿长步子大,又常年习武体力好,几乎转眼之间便不见踪影,待沈澜喘着气追上裴慎时,只见他袖手立于树下,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来。

  沈澜微微抬头,见前方青翠山色间掩映着一座四角小亭,飞檐翘角,清漆碧瓦,霎是别致。

  上亭的台阶沿山势蜿蜒,曲曲折折,沈澜等三人便立于青石阶上,前方山势突出,兼之两侧花木掩映,亭中人甚至都没注意到他们,只兀自诉尽衷肠。

  “你、你生得真好看。”那男子站在亭子一角,站得远远的,只低头道:“你诗也写得好。”

  说着,取出怀中红叶笺,柔情诵读道:“寺中灵霞层渐染,山后越桃竞相燃,凭栏不见南归雁,望断天涯有谁怜。”

  郑慧娘也站的远远的,闻言,便红了脸,嗔道:“哪来的登徒浪子,你胡说什么!”

  “我没胡说。是你叫我来见你的。”那男子急忙解释道:“你的诗,灵霞寺,后山,从南面上来。我照着你的诗来,便见到了你。”

  沈澜心道怪不得那群仆婢在山北面等着,原来是郑慧娘从北面上山,叫这男子从南面上山,好避开仆婢们。

  且被打晕的那个年轻丫鬟必是这郑慧娘的亲信,还能在山下为她望风。

  好灵秀的姑娘。沈澜暗叹。

  亭中的郑慧娘已是羞红了脸,讷讷不语。那男子便急了,行礼道:“敢问姑娘芳名,家住何处,小生明日便央求父母,前去提亲。”

  郑慧娘脸色一白,忽转过身子,闷声道:“你走罢。”

  那男子急了,再三追问之下,郑慧娘已是泪眼涟涟:“我爹要将我嫁给魏国公世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