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神练习生 第五卷 传奇导师 第166章 成魔

《主神练习生》第五卷 传奇导师 第166章 成魔

作者:九十九度 字数:3756 书籍:主神练习生

  与此同时,铁河区政府几位领导正在研究龙口面粉厂的事情。

  周怀中把基本情况介绍了一下,区长杨立臣思索片刻说道:“各位,这件事你们怎么看?梁区长,你主管工业,先发表一下意见!”

  梁河区长是位老同志,已经临近退休,他划了根火柴点燃一根烟道:“把面粉厂卖给个人,咱们区可没有先例,我觉得要慎重,万一上面不同意,那咱们都得挨批,不妥呀!”

  杨立臣没发表意见,又看向另外一人:“张守业主任,你是体改办负责人,也说一说。”

  张守业喝了口水道:“现在国家已经开始推进企业改革,咱们铁河区也有不少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革。

  对龙口面粉厂,当初我们也想尝试股份制改革,可这厂子规模太小,并不符合相关要求,按理说倒也可以尝试一下卖给个人,但这种方式有点敏感,我们得考虑市里面的意见,万一像张区长所说,那就是给咱们已经找麻烦。”

  杨立臣接着问道:“张主任,你说现在面粉厂能值多少钱?”

  “这个吗?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那套设备五年前花了二十万,当时就是二手货,现在嘛,估计十万块钱顶天了,还有厂房,一两万块钱吧,至于说地皮,这个不好说,一千多平米怎么也值个七八万,加起来二十四五万?应该差不多了。”

  杨立臣轻轻说道:“二十五六万,不多。”

  其他人闻听心头一紧,区长又有想法了。

  杨立臣今年四十三岁,这个年纪成为沈城工业大区的区长已是非常年轻。

  年轻人有魄力,猛冲猛打,希望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做出一番成就。

  早在两年前,做为主管工业副区长的杨立臣就支持过两家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一家还是拥有一千多人的市级重点企业,以至于私下里有人称他为“杨改股”,这诨号“亦正亦邪”,有人称赞,也有人不屑,甚至有人幸灾乐祸,就等着他跌跟头。

  杨立臣岂不知有多少人等着看自己的热闹,可这有如何?难道因此就不改革了吗?那自己就是这个时代的罪人。

  当下的主流是改革,可怎么改?谁都不好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改革重点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这期间出现过问题,导致物价上涨,好在控制住了物价,市场经济也逐渐成为主流。

  这一步算是平稳下来,但接下来更大的问题出现,那就是市场经济规则下,国企没有竞争力,改革的重点就成为了国企改革。

  国企为什么没有竞争力?很简单,技术老化、产品落后、机构臃肿,就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年人。

  怎么样这个“老年人”返老还童?那必须要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同时淘汰那些人浮于事的人。

  说着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产品更新,首先你得有钱,没钱什么也干不了,这就是资本的作用。

  资本在工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资本的持续投入,工业化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更改。

  西方国家用了百年时间的积累才完成了工业化,采取的手段是不断扩张和侵略,疯狂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最终才让他们成为了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想绘制一幅工业化国家的蓝图,可一穷二白没有钱,靠自己根本完成不了基础工业的建立,好在大哥毛熊国出现了,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帮助这个小兄弟。

  短短五年时间就在北方建立了一百多个重大工业项目,什么火电厂、水电站、炼钢厂、煤矿和化工厂等等,从某个方面说,毛熊国的投入是国家工业化的第一桶金。

  当然,毛熊国并非乐于助人,他是有求于人,希望国家能顶上去,帮你建设只是酬劳罢了。

  后来,毛熊国霸道的本性显露无遗,最后毛熊国撤出支援。

  没了资本,国家工业发展变得艰难,在那段时间里,全国上下为了延续工业发展可谓想尽了办法,全民烧炉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时光飞逝,改革开放后,国家再次出现在世界大舞台上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业电气化,而国内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五六十年代,整整落后三十多年。

  这似乎又回到了刚刚建国时的阶段,国家依旧要打造工业化强国,可还是没钱,要知道八十年代初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只有廖廖几十亿米元,从岛国引进两套炼钢生产线就是百亿米元,全国上下那么多工业企业都无以为继,这一局怎么破?

  没办法破,只能在一边引入外资的同时一边对企业进行改革,主流方向是股份制,引入各方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也就是说发动所有人的力量提升工业水平。

  道理就是这些,即便在当下的时代里,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资本的重要性,可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得有资金,让地方掏钱?除非是重要的支柱企业,要不然不可能。

  杨立臣做为年轻的领导干部,深知当前的形势,特别是在了解铁河区的企业情况后,更是对企业的前景深深的担忧。

  铁河区做为沈城的工业区,拥有最多的工业企业,部级企业两家,这不归地方管,可以,先放在一边;厅级企业八家,这你也管不着,可以,再放在一边。

  区级企业十八家,都是几百人的中型企业,这就归你管了,还不算街道办的五十多家企业,加起来近万人的职工,算上家属更有五六万人,你怎么管?

  这些企业曾经让铁河区繁荣一时,十多年前,所有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直接卖给供销社,统供统销,生产多少卖多少,真是多劳多得。

  可现在完蛋了,生产出的东西供销社连理不理一眼,人家那里有南方来的更好产品,你这破烂谁要?要了也卖不出去,自己玩吧。

  一两个企业这样还可以接受,可一大半企业的产品都这样,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企业要完蛋了。

  市场规律下,企业不行就破产,看似简单,实际绝非如此,企业破产了工人怎么办?送到其他企业工作?可下家企业也要破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