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间的剑客 第一章 倒悬山下武陵人

《人间的剑客》第一章 倒悬山下武陵人

作者:人间尔尔 字数:4218 书籍:人间的剑客

  黎明的阳光穿过东边层层叠叠的群山缝隙如约照在人间,驱散着以梦笼罩世人的黑夜。

  九州十三国的武国有一座武王府。

  因为岁月侵蚀的缘故,如今武王府的外表已经没有当年的富丽堂皇,不过就单论外观的壮观程度而言,哪怕是武城三年前刚建好的城主府都无法相提并论。

  武王府是武国的始祖皇帝迫不得已而封赐给自己胞弟的府邸。

  之所以说迫不得已,是因为武国的江山,有一半是他胞弟打回来的。有着这份功绩在,为了不给外人说闲话,武国的始祖皇帝才迫不得已,以武国为国名的同时,还给自己的胞弟,封了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武王,赐了一座能与皇宫相媲美的府邸。

  时过境迁,始祖皇帝与被人戏称为二皇帝的武王早已不在,几经兴衰,近百年来式微的武王府,随着如今武王府的主人武玄策生有九子人丁兴旺而有了转机,甚至引起了如今武国庙堂那位的担忧。

  武王府的后山,一缕阳光顺着破旧的窗户照在窗台前的书桌上。

  昏暗的房间在阳光的映照下,显现了它的真容。

  松木做的床与桌椅,粗麻布做的蚊帘,桌子上放着的茶壶是如今大街上常见鹤嘴壶,从家具来看,和普通人家的房间没有什么区别。

  要不是房间宽阔得可以遛马与地上铺着的琉璃青砖彰显着屋子过往的辉煌,没有人会相信这是在武王府。

  窗台前的书桌上,此刻趴着一个伏案而睡,右半边脸上带着一个金色红边面具的红衣少年。

  少年的名字叫武陵,尚有几天,便年满十八岁。是如今武王府中最小的一辈,也是武王武玄策十七个孙子中的一个。

  从武陵记事起,他们一家就生活在武王府的后山。

  至于为什么没有与王府的其他人一起生活在武王府集群的府邸内,其中的原因,还得从他爹武破碎说起。

  武破碎年轻的时候,曾是武王府武王的不二人选,后来离开家出去远游了一趟,回来后剑心破碎,成了一个剑都拿不起的废物,整日以酒为伴。

  正因为如此,武破碎失去了武王继承人的身份。

  为了不给人说闲话,他们一家便搬到了王府的后山。这些年来,他们家大事小事,全靠为妻做娘的江旻月撑着。

  在少年手臂压着的纸张上,笔锋劲直写着三个醒目的大字。

  倒悬山。

  说到倒悬山,九州十三国中,但凡有点阅历的人,都有听说过。

  它是九州十三国中最高大的山,传说高达十万八千丈,连大雁都无法飞越,有着“人从山顶掉下,需要三天三夜才能掉落地面”的说法。

  阳光照在眼皮子上,光亮让武陵睁开了眼睛。

  武陵打着哈欠,抬起头看了一眼窗外。太阳已经高高挂在了窗外入秋后叶子边缘逐渐发黄的枫树树顶。

  武陵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当眼角无意间看到书桌上的“倒悬山”三字后,赶紧把书桌上昨晚写的东西收起,夹藏在一旁的书中。

  “还好没有被发现。”

  确定不易被发现后,心虚的武陵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他娘知道他在收集有关倒悬山的东西,指定少不了一顿破骂,说不定还会被罚去打扫墓园。

  到底还是一个生来就怕娘的少年。

  “倒悬山啊倒悬山,你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呢?”

  武陵望着窗外的枫树,一阵失神。

  倒悬山,一座自古以来就被神秘笼罩的大山。有记载以来,登倒悬山的人,已有数十万人,可最后活着回来的却寥寥无几。

  而活着回来的人,都有一个特点。

  不是疯了,就是从山上掉下来的活死人。

  可即使如此,每年入冬时,笼罩倒悬山的白雾散去后,除了各国派去登山的人,自愿去登山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一切只因传言倒悬山上有长生不死的仙。

  长生不死!

  这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事。

  最近半个月,武陵一直在翻阅书籍,搜集关于倒悬山的记载。

  随着收集,武陵发现倒悬山并没有那么简单。

  记载在案的登山人,人数就有数十万,这些人登山之后去哪里了?如果是死了,单凭这些人的尸骨,就可以堆成一座大山,即使倒悬山真有十万八千丈高,尸骨也足以从山脚排到山顶了。

  武王府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其中的藏书,无论数量还是记载的东西,都非常丰富。武陵已经把书阁的藏书看了七七八八,可关于倒悬山的记载却寥寥无几,甚至还没有市井百姓口中流传的多。

  武城大大小小的书铺也是如此。

  似乎有人刻意抹去了有关倒悬山的东西。

  倒悬山上是一副怎么样的景象,是尸骨铺地,还是别有洞天,同时是否有仙人,没有人知道。

  和每个少年一样,武陵一直想携诗酒行远,出去看一看世界,亲自去揭开世界笼罩在心头的神秘面纱。

  但为了提防武陵逃婚,武破碎与江旻月,从来不允许他离开武城。

  至于说去那一去无回的倒悬山,就更没得谈了。

  想到父母,武陵赶紧收回思绪。

  他眺望了一眼窗外,此刻屋子周围,除了偶尔的几声麻雀声,再没有半点动静。

  “都这个时辰了,娘呢?”

  武陵微微蹙眉,深感奇怪。

  要是以往,江旻月早过来催促他去学堂教堂弟堂妹们读书识字了。

  自从两年前,也就是武陵十五岁的时候,书院的夫子跟武王武玄策说武陵的才识已经不逊他,于是武陵每天便多了一个任务,就是教堂弟堂妹们读书识字。

  起初武陵是不愿意的,后来武破碎知道这事后,允许了武陵一件梦寐以求的事。

  武陵也就答应了下来。

  反正教一群七八岁的小孩读书识字,并不是什么难事。

  “十一哥!十一哥!”

  在武陵疑惑间,屋外传来一阵呼喊声,随后踏声跑来一个急匆匆的身影,是他九叔的儿子武真。除此之外,武真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他的学生。

  这小家伙,每次听到什么新鲜事,总会第一个跑来告诉他。

  看着武真气喘吁吁的模样,武陵不由皱起了眉,“难道赵国那边出事了?”

  九州十三国中,以武国、赵国和天狼古国这三国最为强大。这些天,武王府经常可以听到赵国那边的事,据说赵国发生了兵变。不出意外,战乱会伴随赵国很长一段时间。

  以十三国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不定战争会蔓延开,席卷其它国家。

  武陵给武真倒了杯茶,说道:“小真,发生什么事了吗?”

  武真喘着大气,把茶杯举过头,大口大口喝了下去,显然是使出吃奶的力气跑过来的。

  武陵揉了揉他的头,笑道:“慢点喝,不急。”

  武真喝过茶,直接拂起衣袖去擦嘴边的茶水,这一幕看得武陵无奈摇了摇头。

  看来他平时的礼节课是白教这些家伙了。

  武真气息略微平复后,开口说道:“三哥回来了!”

  “三哥?”

  武陵心神一颤!

  怕武陵不知道,武真连忙补充道:“就是八年前去登倒悬山的那个三哥。”

  武陵双手握住武真的小肩膀,激动说道:“三哥如今在哪?”

  武真说道:“在议事大殿!只不过……”

  没等武真把话说完,武陵直接跑了出屋子。武真目瞪口呆在原地,他还是头次看到一向稳重有序的武陵这么失态。

  武陵满心欢喜,如轻舟过万重山,向武王府的议事大殿跑去。

  三哥武向阳是同辈的兄弟姐妹二十几人中,武陵最仰慕的人,也是对武陵影响最大的人。

  武国尚武,其中又对剑情有独钟。

  其实不止武国,整个九州十三国都是如此。无论是田间的农夫,还是庙堂的王侯将相,多少会一点剑术。

  每个九州十三国的人,在小时候,就会开始习武。

  小时候,武陵看着同辈的人都已经学剑,而父母却只让他读书识字,不许练剑,为此心生怨气,终日闷闷不乐。

  直到有一天,一个少年跑来跟他说,剑没什么好学的,多看几眼就会了,而读书识字,才是这世界,人最应该学的东西。一个人,剑术再厉害,也就只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想要解决天下人的问题,首先要读好书。

  那少年还说,读书才是天下最厉害的剑术。

  明,斩恶人而天下人呼好;暗,杀权贵高人于无形。

  这少年就是他的三哥武向阳。

  一个如名字一般,充满阳光,向阳而生的少年。

  也正是听了武向阳的话,武陵才开始认真读书。

  从那天开始,武向阳每次练剑的时候,旁边总是跟着一个拿着书本读书的小孩。

  不过这种日子只持续了三年。

  在武陵十岁那年,武向阳跟随武国的登山人,去了倒悬山。

  九州自古就有着组织人去登倒悬山的习俗。

  数千年来,九州国家的数量一直在变化,但这个习俗从未有改变。每一个国家建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登倒悬山。被国家派去登倒悬山的人,皆被称呼为登山人。

  倒悬山有三个最佳登山口。

  由于倒悬山在九州的中央,每个国家去最远的登山口都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正因为如此,起初登山人去登倒悬山都会走离自己国家最远的登山口,还会敲锣打鼓,弄个十分大的阵势。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去倒悬山的路上,吸引其它国家民众的注意,向天下宣告国家的成立。

  不过随着倒悬山有仙人的传言流传,这一切就都变了。

  到现在,每个国家派遣登山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近乎每年都有。登山人登山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宣传自己国家,而是成了各国帝王,为寻求长生药的求药人。

  武向阳并不是武国的登山人,是自己自愿去的。

  去倒悬山的目的也不是求什么长生不死,而是为了凭借一人之力,完成武王府的使命,让后辈之人,不用再为了使命而赴死。

  武陵来到武国议事大殿的门口时,大殿内已经围满了许多人。

  有着三代共一堂传统的武王府,除去下人,单是武玄策一脉,就有着半百人。平日里有点什么大事,都十分热闹。这不,偌大的议事大殿,此刻已经围得水泄不通。特别是武王武玄策还没有来,看热闹不嫌事多的小一辈,捏着鼻子以免吸入地上之人散发出的熏熏臭味的同时,嘴上还说个不停,而大人们,也在小声议论着自己的。

  武陵的到来,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

  要是以往,武陵来到这里,见到这些长辈,一个一个招呼打下来,得半天的时间。

  “武王到!”

  武陵到来的同时,议事大殿的后堂响起司仪的声音。

  原本热闹喧嚣的议事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无论是小一辈的,还是大人,纷纷靠边站好。

  人群散开,站在门口的武陵,正好看到了一直想见的身影。

  只是看到地上躺着的人后,武陵瞳孔极速变大,人如被雷劈了一般,一动不动在原地,完全忘记武王武玄策已经到来。

  地上躺着的人,头发蓬松挂满了泥土和草屑,衣服脏如三五年没洗,那张原本阳光帅气的脸颊,已经被凌乱的胡子侵占。如今武向阳,和路边的乞丐没有一点区别,哪还有八年前的模样。

  武向阳躺在地上,像痴情人被心爱的女人抛弃后,喝酒买醉,最后醉得不省人事一般,不停傻笑。

  “三哥?”

  武陵不顾众人的眼光,跑上前蹲在武向阳身边。他摇了摇武向阳,但对方眼神迷离,没有一点反应。武陵再次呼喊道:“三哥,我是小麒麟,你醒醒啊!”

  武向阳并没有因为武陵的呼唤,而清醒过来。

  武向阳脸上因头发遮挡的疤痕,在武陵的摇动下,显露了出来。

  武陵急忙掀开他的头发查看。

  只见三条狰狞的疤痕如蜈蚣趴在武向阳的脸上,恐怖吓人。

  这一刻,武陵忧虑的内心突然被急剧涌上头的愤怒代替,柔情似水的眼眸,转眼杀意盎然。

  下一刻,大殿内传出武陵歇斯底里的怒吼。

  “谁干的!”

  怒不可及的吼声,响彻整个议事大殿。

  周围的小孩吓得赶紧抱住一旁大人的腿,不敢看向武陵。连威严稳重,向来无论遇到什么大事,都不动声色的武玄策,也被武陵的举动吓了一跳。

  武玄策看向地上的两人。

  此刻被杀意笼罩双眼的武陵,哪还有被赵家人笑是“慧秀外中优胜深闺豆蔻”的模样。

  当看到武向阳,武玄策内心一颤。

  “又废了一个吗?”

  武玄策袖子里的拳头,紧握得嘎吱嘎吱响。

  似乎受到了惊吓,武向阳迷离的眼瞳,突然聚焦在武陵脸上。目光停留了一会,武向阳摇着头,神情认真说道:“天外不是天,我们都是笼中雀,都是别人玩物。”

  “对!都是笼中雀,都是别人的玩物。”

  随后武向阳眼神恍惚,哈哈大笑起来。

  不用多说,众人也知道,武向阳已经疯了。

  武向阳的发疯,也验证了登倒悬山回来的人,不是疯了就是成了活死人的说法。

  武玄策开口说道:“都散了吧!”

  众人虽然想留下来从武玄策口中知道武向阳经历了什么,但还是不敢挑战武玄策的威严,听到这话,纷纷散去。

  见只剩武陵和武向阳了,武玄策对一旁的管家说道:“老杨,把向阳带下去洗漱一番吧!”

  武陵忍住心中的愤怒与杀意,抱起武向阳,要离开,却在这时,耳边传来武玄策的话,“红衣,你留下,让老杨去就行了!”

  红衣是武陵的字。

  武陵回头,迟疑说道:“爷爷,我……”

  没等武陵说完,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门口走了进来,大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与身影一同前来的,还有一股浓烈熏人的酒气。

  武陵定眼看去,发现来人正是他的父亲。

  武破碎。

  见到武破碎,主位前站着的武玄策身子微微颤抖。

  武玄策没有想到,十多年没走出王府后山的武破碎,竟然出现在了他面前。

  武破碎沙哑的声音响起,“听你爷爷的吧!因为接下来的事情与你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