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古代开星舰 第四百七十四章 终章: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我在古代开星舰》第四百七十四章 终章:欢迎来到我的世界

作者:小耳朵的图图 字数:1950 书籍:我在古代开星舰

  次日一早。

  洪太妃就被刘太后召见了。

  无他,请她吃蛇羹!

  洪太妃走出延福宫门的时候,扭头忍不住扬起修长的粉爪,要可以,她真想把刘太后的脸给挠成大花猫。

  神气什么呀,不就是坐了先皇正妻的位置,不知道的还尊称您一声太后,知道的谁不嘲笑,先帝在世时,压根就是把后宫当收容所用的,你这个老姑婆,新婚洞房夜,连先帝的照面都没打着,便被打入冷宫了。

  “老女人,有本事自己弄死杨悦啊,就知道使唤人,为了你,我洪家整个都搭进去了,你个老贱人,我诅咒你天天吃蛇羹。”

  “话说昨晚放蛇的那谁啊,居然敢偷亲本宫,真是个好小子,想不到杨悦这阉狗人品不咋样,调教手下倒是挺用心的,吾心甚悦。”

  洪太妃低头瞄了瞄自己颤巍巍的存在,心花怒放,顿时腰挺的更直了,走路腿更飘了,自己还是很有魅力的。

  回了庆云殿,洪太妃立马拿起玉带,放到脸颊上蹭了蹭,闻着上面的气味,一脸陶醉……

  ……

  杨悦早上补了个觉。

  一觉醒来,就见到两张熊猫脸,正幽幽的盯着自己。

  “哇!”

  杨悦急忙起床,差点就是施展神通闪现跑路。

  还好自己眼神好,看清楚这两位国宝是自己亲亲的下属,郭丰安和崔秉忠。

  “你们两个大早上的吓人啊,不知道人吓人会死人的。”

  崔秉忠和郭丰安虎着脸催促道:“厂公,该起床拍戏了,第四集!”

  “知道了。”

  杨悦打了个哈气,立马下地,穿衣服,我腰带呢,算了,丢了就丢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片场正拍戏呢。

  姜文浩骑着驴找过来了。

  “杨兄,你可让我好找。”

  杨悦见到他,打个招呼,问道:“找我有事?正拍戏呢,请恕招待不周。”

  姜文浩回礼道:“我来是受院长所托,不知道杨兄何时有空,去白鹿书院授几堂课。”

  杨悦双手抱胸,眯细起双眼,就这么一个劲的盯着他。

  姜文浩被盯的浑身毛毛的,紧张问道:“杨兄何故如此看我?”

  杨悦哼了声:“姜兄,我看请我去授课是假,想诓我去,套我的最新剧集才是真吧。”

  姜文浩赔笑道:“哪有的事情。”

  声如蚊声,眼神闪烁,很显然心虚。

  “哼!”

  杨悦开口道:“授课可以,不过我的学生不求他天赋多高,但是也不能太榆木脑袋了,这样吧,我出一道题,你带回去,谁要说得出个所以然来,凑够一堂人数,我就去勉强开堂课。”

  “大善!”

  姜文浩欢喜无比,摊手道:“请杨兄出题。”

  杨悦出题:“我请问一句,为何读书方能生出浩然正气?”

  姜文浩笑道:“这问题有何难,因为觉醒通读天赋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谁都懂。”

  杨悦接着问道:“那为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能觉醒通读天赋呢?”

  “孔圣人曰:有教无类,既然有教无类,又为何会划分出读书人和白丁两类人呢,不该一视同仁,只要能识字的,不都该是读书人吗?”

  “难道就因为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便有智者愚者之分,强行把人划分读书人和白丁两类。”

  “有些愚者起步慢,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天赋,岂可一概而论,这样岂不是在推翻自己的有教无类说法,如此说来,圣人岂不是有错?”

  “圣人既然有错,那这圣人文章岂不从根本就错了,读了岂不是无用?”

  “圣人错了,那以天赋论人,岂不是错上加错。”

  “请姜兄为我解惑。”

  姜文浩瞪大了眼珠子,惊愕的半天,追问道:“你这是在深究为何有人能有天资修儒家,而有些人没有。”

  杨悦摇头道:“不是,你跑偏了问题,刚刚那是我的一些反驳之言,我其实还是想问他们的是,为何读书就能生出浩然正气,这个问题其实和天赋无关,而是在考验他们对儒修的本质有多深的理解,这个姜兄也可以想想,请好了再回答我吧,我去忙了,回聊。”

  姜文浩僵在原地,眼珠子直直的瞪着前方,穷尽脑汁,搜肠刮肚。

  良久,良久……姜文浩绝望了。

  他答不出这个问题,只能悻悻离去。

  白鹿书院。

  高志远见到姜文浩回来,激动问道:“怎么样?人请来了吗?”

  姜文浩摇头,苦笑道:“杨悦说,要教就教些聪明的学生,还给我出了一道难题,谁答得上来,凑够一堂人数,他就来授课。”

  刘越好奇追问:“是何问题。”

  “为何读书能生出浩然正气?”

  姜文浩无奈回道。

  刘越嗤一声嘲笑道:“杨悦这话问的愚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觉醒通读天赋后,体内自然而然生出浩然正气,这还需要问吗?”

  姜文浩摇头道:“不不,他问我这个问题时,我也这么回了,不过他随后反问我,为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能觉醒天赋,还说孔圣人曰:有教无类,既然有教无类,为何还强分读书人和白丁?”

  “白丁一样识字读书,难道不该一视同仁,为何有人能修炼,有人不能,还说,若是强分人种,岂不是和圣人的有教无类背道而驰,如此岂非是说圣人错了,既然圣人错了,那圣人文章还有读的必要吗?圣人错了,那以天赋论人,岂不是也错了。”

  刘越瞬间愕然。

  高志远摸着胡须,不由深思:“他这般刨根问底,到底是何用意。”

  刘越抓狂道:“这什么烂问题,不就是有天赋和没天赋的事情吗,这种事还用得着深究吗?”

  高志远笑道:“我看明白了,杨悦就想知道,为何天赋不是一视同仁,为何有人有通读天赋,有人却没有,他在质疑为何世人天赋不公。”

  刘越想也没想回道:“读不通圣人文章,自然没那天赋,这有什么好质疑的。”

  姜文浩立马否认道:“不不,你们弄错重点了,杨悦说他并非是想探究为何天赋不公的问题,而是想问,为何读书能生出浩然正气。”

  “这不傻子都知道的答案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额,怎么又绕回来了。”

  刘越瞬间懵逼了,这个问题,好像是个死循环,让人很抓狂。

  高志远白眉紧锁,随即眼神放光的紧紧盯上姜文浩:“你从头到尾,把和杨悦的对答仔细道来,不可忽略任何细节。”

  “是。”

  姜文浩当下把和杨悦的对答,一五一十,原原本本都道出。

  高志远听完后,深吸一口凉气:“果然如此,我们都弄偏了,杨悦不是在质疑天赋不公,而是在追问,为何能生出浩然正气?”

  刘越抓狂回道:“不就是读书百遍……”

  “不!”

  高志远打断道:“不是这么肤浅的答案,杨悦想问的是,为何读书方能生出浩然正气,刘夫子,你别觉得绕口,用天赋一说来搪塞,撇开觉醒天赋不谈,老夫就想问你一句,为何你觉醒了天赋之后,就能浩然正气。”

  刘越回道:“因为我是读书人,读书人读圣人文章,便产生浩然正气,这有何好奇怪的。”

  高志远点出道:“杨悦就想你说出,为何读了圣人文章,才能浩然正气,这你能答得出来不?别扯通读天赋上去,他这是在问我等,为何其他途径不能有浩然正气,偏偏要读圣人文章才有,他这是在刨根问底儒家修炼的根本由来,并非是肤浅的追问天赋为何不公。”

  刘越眨巴眼睛,一脸懵逼震惊,错愕无比道:“他居然问这种问题,这……谁能打得出来,自古相传,读圣人文章,可养浩然正气,这约定俗成的事情,谁会去深究这个啊?”

  高志远无奈耸肩,摊手道:“你想当然认为的事情,他却喜欢刨根问底,这个问题,你无法回答吧。”

  刘越皱着眉头,耷拉着脑袋,想了许久,最后无奈摇头道:“书上没有教,我不知道。”

  高志远再看向姜文浩。

  姜文浩摇头苦笑:“我若知道答案,也不会空手回来了。”

  高志远当即召集学院夫子,把问题抛出。

  和刘越一般,众夫子直接抛出觉醒天赋这样里所以当的答案来,可是再深究一层问题,为何天赋觉醒,读圣人文章就能生出浩然正气。

  这顿时难住了所有夫子。

  无他,因为古往今来,约定俗成,读圣人文章,觉醒天赋,便自然而然生出浩然正气。

  从来就没有一个人深究过,为何偏偏是读圣人文章,生出浩然正气,为何读书才能生出浩然正气,其他法子就不行呢?

  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

  就和你在古代问,为什么东西为何海水可以生出盐巴来,不同重量的东西,掉下来会一道落地,为何有些东西可以漂浮在水面,有些则不能。

  这些约定俗成,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知识。

  你想当然的觉得他就是这样,可从来没有深究过为何会出现这些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本质根源所在。

  杨悦的问题就是在探究,为什么读圣人文章,就能生出浩然正气。

  不可以是读闲书,邸报等等,或者不读书也能生出浩然正气。

  为什么有人能生出天赋来,有人不能。

  同样是识文断字,就因为一句约定俗成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便划出一道天赋鸿沟来。

  他这是在向这个世界,向整个儒家发出灵魂拷问。

  白鹿书院的一众夫子被难住了,既然这个问题是杨悦给学子出的,那他们索性把问题转嫁了,交给学子来思考。

  学子更是一脸懵逼,很多人脑子不够,纠结于天赋论,可深究一番后,发现这事无关天赋,而是在探究此方世界儒修的根本。

  白鹿书院学子被问住了,不得已,向外界求教。

  很快,上京八大学府。

  白鹿书院。

  红袖书院。

  天府书院。

  应天书院。

  浩博书院。

  千岳书院。

  弘文书院。

  逸云书院。

  所有学子,夫子,都陷入了世纪大思考中。

  读圣人文章,为何就能生出浩然正气来?

  儒家的根本由来。

  各大书院夫子,学生代表,最终想不出来,齐齐奔赴文昌阁。

  文昌阁,大业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文相是当世二品亚圣,他手下的内阁大臣,个个最低也是三品儒师。

  求教于他们,必定能够得到答案。

  “你问什么?”

  文相张君正错愕的瞪向这些夫子学子,老眼直眨巴:“读书为何生出浩然正气,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觉醒通读天赋,自然而然生出浩然之气,这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你们好意思来问老夫。”

  张君正很不满意,这些老夫子,学子,都吃饱了没事干吗,居然敢来消遣老夫。

  高志远拱手见礼道:“文相稍安勿躁,我等问的并非如此肤浅,此事无关天赋,而是想问,为何读圣人文章,方能生出浩然正气,为何不是读闲书,邸报,亦或者只要识字,不许通读天赋,便可以生出浩然正气。”

  “再者,圣人云:有教无类,既然有教无类,又何来的读书人,白丁划分,都是一样的读书识字,岂可强分差别,有天赋觉醒一说,既有读书人和白丁划分,那岂不是与圣人之言背道而驰,如此一来,圣人之言岂非有错。”

  “圣人若有错,那我等所读经典,岂非都错了,既然错了,又如何生出浩然正气呢?”

  张君正眉头一挑:“我听明白了,你们是在刨根问底,问为何只读圣人文章,才能生出浩然正气。”

  高志远再拱手:“正是,还望文相为我等解惑。”

  张君正摸着胡须,想了想,然后冲一班内阁大臣问道:“尔等都说说吧,为何读圣人文章能生出浩然正气?”

  一干内阁大臣,个个陷入沉吟,思前想后,搜肠刮肚,其中一位大臣更是想的头发瞬间多了一大把白发。

  可最终,他们一个个摇头:“我等回答不出。”

  “从未想过,为何读书方才生出浩然正气。”

  “这问题刁钻难解。”

  “还请文相解惑。”

  张君正捏着自己胡须,苦笑的回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额?”

  所有人都傻眼了。

  当世亚圣都被问住了。

  丢人了。

  如此一来,岂非天下大儒都被问倒了。

  众大儒的脸上无不抽抽。

  这次真是丢人丢大发了,枉读圣贤书,竟连浩然气由来竟都不知道。

  天下大儒集体华丽丽的社死!

  内阁大臣询问道:“这是何人提出的问题?”

  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了白鹿书院的夫子们。

  高志远不敢隐瞒,其实想隐瞒也隐瞒不住,在场都是大儒,一身浩然正气,自己若是隐瞒,他们齐齐发难,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回诸位大人,是绣衣厂杨悦提出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