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古代开星舰 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幕(1)

《我在古代开星舰》第一百一十二章 第一幕(1)

作者:小耳朵的图图 字数:2017 书籍:我在古代开星舰

  “这还要准备?咱是谁?三绝大师杨明德的徒弟,亲徒弟,那还不是提笔就画,即兴发挥也碾压一代!”张俊平挥着手,一副豪气干云的样子,笑着说道。

  “天上飞的是什么?”杨明德抬头望天问道。

  “什么?飞机吗?”张俊平一时没明白,也跟着抬头看去。

  “是牛,牛都被你吹天上去了!”杨明德狠狠给了张俊平一个脑瓜崩,训斥道:“看把你能耐的,还即兴发挥,碾压一代。你打算碾压那一代人?我这一代?还是朱乃正、周思聪他们这一代人?又或者碾压杨飞云他们这一批人?

  你那么牛,你现场给我画一幅,我到要见识一下你即兴创作出什么大作!”

  “这个,师父,吹牛不犯法吧?”张俊平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道。

  他本意就是吹个小牛,活跃一下气氛,谁承想,师父居然会较真。

  “赶紧的,我看着你画!”杨明德准备借机好好调教调教张俊平。

  这个徒弟能力是有,也很有灵性,但是太狂了,居然敢放言碾压一代人,这要是传出去,得招惹多大的非议?

  没办法,师父较真了,张俊平也只能找来宣纸,笔墨。

  好在这些东西,家具店里就有,张俊平买回来准备闲暇的时候,练练字,练练画。

  现在有钱了,自然不用继续在青石板上练字。

  在青石板上写字画画,和在宣纸上写字画画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在工作台上,铺好宣纸,找了两个小木头块当镇纸,把宣纸压好。

  张俊平开始创作。

  唰唰,上来就是两道通长的墨线。

  张俊平运笔如飞,没有换笔,直接一支大号狼毫笔,以笔墨轻重、粗细来勾勒画中世界的框架,让画跃然纸上,形成立体感,层次感。

  以晕染来展现色彩,光暗的变化。

  看着张俊平豪放的动作,还有晕染时的力度和浓淡的掌握,杨明德暗暗点头,自己这个徒弟,水平还是有的。

  晕染是最吃功夫的水墨技法。

  笔划的简繁也是考验功夫的一个地方,有人简单几笔就能勾勒出群山峻岭,山峦重叠,千峰万壑。

  “咦?”杨明德眼睛一眯,张俊平画的并不是他以为的山水画。

  只见在张俊平笔下,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马路笔直而宽阔,一辆辆汽车奔驰在宽阔的马路上,路边行人匆忙而有序。

  “这是什么?”杨明德再次眯了一下眼睛,“这是立交桥?”

  82年,北京已经有了立交桥。

  杨明德早已经看出来,张俊平画的是一座城市,一座陌生的城市。

  整座城市沐浴在阳光下,一座座高楼大厦像丛林一样,层叠有序。

  整幅画最出彩的就是太阳的晕染,正是这阳光让画中的整座城市活了过来,有了灵魂。

  此时张俊平已经顾不得其他,全身心的投入到绘画创作当中。

  张俊平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不然前世也不会仅仅初中毕业。

  他只是比其他人更投入,一旦干一件事,总是能够投入全部精神。

  这不是先天,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没多久,张俊平长处一口气,放下毛笔,一副太阳下的城市,创作完成。

  杨明德看着张俊平即兴创作的太阳下的城市,没有做任何点评,只是久久注视着。

  等到墨迹干了,杨明德直接把画收起来,也没有留下吃午饭,就这么走了,只是离开了家具店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尤为灿烂。

  张俊平默默的把师父送到大门外面,一直注视着,师父骑着自行车远去。

  师父虽然没有点评,但是他脸上的笑容足以说明一切。

  杨明德刚走,张俊平就被一群室友围了起来。

  “张俊平,杨院长居然是你师父?”

  “平儿,你他娘的太牛逼了!”

  “你也太不够哥们了,这么大的事,居然瞒着我们,太可恶了!”

  “五只烤鸭绝对无法弥补对我们的伤害!”

  一群室友围着张俊平,发泄着刚刚受到的刺激。

  杨院长是张俊平师父这件事,比刚刚张俊平即兴创作一幅画,对他们的刺激还大。

  也就是这个年代,卧槽,还没有流传到国内。

  不然,这些室友,一定会围着张俊平大喊“卧槽!”

  一群大汉围着他喊“卧槽!”

  想想那画面,实在太美,不敢想。

  “几位哥哥,杨院长是我师父有什么好奇怪的,没有师父,我一个农村小子怎么能考入央美?我总不能见人就说,杨明德院长是我师父吧?

  好吧,好吧,晚上东来顺,我请客!”张俊平只能承诺请客,以此安抚他们。

  穿越到八十年代,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两位好师傅,对他关爱有加,虽然没有在技艺上指导他什么,但是,却一直都在默默的为他铺路,给他指引方向。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到了张俊平这个境界,师父能够传授的已经很少,靠的还是个人的悟性,艺术素养的积累。

  当然,到这个境界不是说师父不重要了,相反师父还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圈子的竞争,比想象的更加激烈,更加残酷,有一个好师父领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

  ……

  下午,张俊平把刚画出来的海报给林大妈、王大妈她们送过去。

  上午给了她们每人几张,但是肯定不够用她们还有分给东西城,海淀,朝阳的大妈们,让她们也帮忙宣传,就现在这百十张,估计人手一张都不够。

  晚上张俊平请所有人,一块到东来顺吃了一顿。

  第二天,张俊平早上和黄雪一块吃完早点,然后各自离开学校。

  今天没啥别的事情,张俊平一天都待在家具店,指导大姐夫他们制作家具,指导大姐、黄娟打磨抛光,刷漆。

  刷漆是整个家具制作过程中,很关键很重要的一道工序。

  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刷漆早已经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工种,漆匠。

  漆匠,早已经在数千年的木匠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产业链。

  漆匠不仅仅是在家具或者木制品上刷漆那么简单,还包括了养漆、割漆、制漆等一系列的过程。

  养漆,指的是种植养护漆树,割漆,则是指收割漆树的汁液,制漆就是把漆树汁液制作成漆,还包括了调制漆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