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神王妃谋天下 第六十八章 屋顶聊天

《战神王妃谋天下》第六十八章 屋顶聊天

作者:无也 字数:1858 书籍:战神王妃谋天下

  张瑜对朝廷了解并不多,问姜青姝:&34;如若闹得最大,会是什么局面?&34;

  她沉吟道:“惊动御前,由天子下令三司会审,朝野关注,百姓皆知。”

  “那需要什么条件?”

  &34;牵涉朝中重臣及其亲属,要么是谋反、贪污等重大罪行,要么是民怨沸腾、群情激愤。&34;

  &34;这样啊。&34;

  张瑜转着空酒壶的手一顿,抬眼望向姜青姝,眼睛里满是笑意,“你懂的真多。”然后他很干脆地说:“那就这么办吧。”

  姜青姝:&34;?什么?&34;

  张瑜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一脸“你怎么还没反应过来”的表情,理所当然道:“三司会审啊。”

  &34;?? 2

  姜青姝瞬间瞪圆了眼睛,张瑜瞧着这小娘子呆呆愣愣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玩,&34;怎么?你不相信我?&34;

  姜青姝:&34;……&34;

  看他揍王楷的行事作风,她还真不太信。

  总觉得他把那几个主审官绑来揍一顿吏真实呢。正说着,霍凌处理好伤口,赶来了云水楼。太阳彻底要落下去了。

  东市市令击钲三百,以示闭市,东市中许多商铺开始陆陆续续关门,众人纷纷散去。

  随后,金吾卫便会开始巡逻,此乃本朝闭市宵禁的规矩,自开国女帝时期便定下。

  开国时期,政局不稳,无论是交易还是出行,皆严格管控,若有百姓夜间无文书而出行,被金吾卫抓到以后,杖二十都是轻的。

  如此制度令京城治安极好,且也是皇帝维持稳定和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更能令百姓出入、交易有序。

  只是随着时间发展,到第三四代女帝时,宵禁便一日比一日宽松。

  到姜青姝在位时,东西二市依然按时开市闭市,所谓“日午击鼓则开,日入击钲则闭”,但各坊宵禁的时辰往后推移,除了各坊酒肆必须在亥时之前关闭以外,百姓夜间出行并不会被处罚。

  这也是为什么,平康坊案件是在夜间发生的。

  如今的京城治安和前几任女帝时,简直是不能比,作奸犯科的人也多了很多,无论是基层的京兆府

  ,还是刑部和大理寺,都非常忙碌。

  姜青姝听到击钲声,便戴上帷帽,同张瑜一同起身,朝云水楼外走去。霍凌的马车便在楼外,她踩着杌扎上了车,进去时朝他的方向看了一眼。张瑜望着马车上的少女,&34;不知七娘,下次什么时候可以再见?&34;

  她想了想:&34;等这案子结束时。&34;

  &34;不能出来玩儿吗?&34;

  “不行。”她拒绝:“我家中规矩甚严。”

  本朝民风开放,很少有人乘坐车驾,况且这车精美低调,看起来便是出自鼎盛大族。

  她的家世定然极好。这么伶俐又见多识广的小娘子,也定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受过很好的教养。

  虽然她说过家中有夫君,但单独出行、会见外男、又口口声声说家人管得严,哪里看都只是个未出阁的小娘子。

  张瑜看破不说破,这少年懒洋洋地甩着身后的马尾:“那就说好了,等案子结束,我在这里等你。&34;

  “你为什么要见我?”她觉得好笑。

  云水楼满楼灯笼依次熄灭,最后一缕暖光掺杂着初升的夜色,给少年乌黑的瞳底浸上一层光。

  他饮过酒,白皙的耳根和脸颊都掺着淡淡霞色,在这暗处看不太分明。

  “到时候再告诉你。”他说。

  又卖关子。

  姜青姝笑了声,走进马车,放下了外头的帘子。她没有拒绝。也没有应下。

  坐在车外的霍凌一扬马鞭,驱车离开。

  …

  陛下归宫甚晚,薛兆已提前换榜上值,觉察到了不对。

  他意识到小皇帝可能偷溜出宫了,但盘问内侍省众人,皆说女帝是在君后宫中,他便直闯凤宁宫,声称有要事求见女帝。

  凤宁宫宫令许屏拦在凤宁宫外。

  她说:“陛下和君后歇得早,有什么事,还请薛将军明日再奏报。”许屏身为君后身边的得力助手,对外气场也甚为刚硬,此刻敢只身拦这些带刀千牛卫。

  区区宫令,薛兆却根本不放眼里。男人一手按着剑柄,目光倨傲,瞥了一眼神色肃穆的许屏,冷声说:“滚开,我要见陛下!”

  许屏说:“陛下口谕,任何

  人不得擅闯。”

  她越阻拦,薛兆越笃定这其中肯定有鬼,他嗤笑一声,往前沉沉迈了一步,许屏张开双臂拦着,目光坚定无畏地瞪着眼前的男人。

  “本将军为左千牛卫大将军,你区区一个宫令,怎么有胆子拦我?”薛兆微微俯身,盯着眼前的许屏,一字一句道。

  许屏冷笑:&34;将军如此硬闯,就不怕陛下和君后怪罪吗?&34;巧了。薛兆还真不怕。

  薛兆只怕张相一人,他现在一定要弄清楚女帝出宫了没有。

  他蓦地,偏头示意身后的侍卫,有两个侍卫快步上前,直接动手按住许屏,许屏被反扭着双臂挣扎着大喊道:&34;薛将军!你不可——&34;

  薛兆完全无视她,旁若无人地跨入凤宁宫。院中宫人皆不敢拦。

  就在薛兆要直入正殿时,门却被人从里面推开了。是赵玉珩。

  他身着单薄中衣,外披厚重雪氅,冷冷淡淡地立在那儿,看向混乱的庭院。正在挣扎的许屏看到君后出来,这才安静下来。

  &34;薛将军。&34;赵玉珩的目光从许屏身上扫过,又落在薛兆身上。

  对方身份在此,出于规矩,薛兆犹豫片刻,还是抬手对赵玉珩行了一礼,随后沉声道:“末将有要事求见陛下,还请君后行个方便。&34;

  &34;陛下在安歇。&34;

  “末将就进去看一眼。”

  “薛将军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赵玉珩唇角露出一抹极淡的讽笑,“陛下圣体尊贵,且为女子,岂你这等为人臣下者可轻易冒犯的?&34;

  薛兆绷着脸,目光黑沉,强硬道:“君后殿下如此阻拦,可是心虚?是不是陛下真的不在宫中?君后到底是不想让末将看,还是不敢?&34;

  他话音一落,赵玉珩便瞬间冷了声色。

  “放肆!”

  君后嗓音如冰,砰然坠地刹那,周围的宫人惊得纷纷匍匐在地。

  薛兆面无表情,毫不畏惧地直视君后,触及赵玉珩漆黑冰冷的双眼,竟也有那么一刹那,心生恐惧退意。

  但一想到张相,他再次又恢复了强硬的态度,沉声说:“末将身为左千牛卫大将军,须贴身护卫陛下安危,君后

  若再阻拦,休怪末将无礼。&34;

  赵玉珩冷淡地拢着袖子,庭院中寒风朔朔,树影摇晃,也吹起男人披散的乌发,将那张原本毫无温度的脸吹得吏寒冽几分。

  他说:“你可以闯一下试试。”让一下,算他输。

  他明明极其体弱,立在这儿,却令所有人不敢靠近。

  薛兆开始犹豫不定,他对那些宫人下手毫无不犹豫,但赵玉珩毕竟是一国君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且他心机太深,虽然弱得不堪一击,却根本让人不敢小觑。

  薛兆甚至可以想象到,如果他今天动了他,等着他的,轻则军棍鞭笞,重则贬职问罪。

  但如果真放任小皇帝出宫了…

  张相不知道还好。一旦他知道了,或是女帝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等着他的会是什么……

  薛兆内心万分挣扎,最后他咬咬牙,猛地冲上前去,就在此时,他看到一道纤细单薄的人影扑了过来。

  是姜青姝。

  她衣衫单薄,赤脚踩着地,头发散着,直直扑到了赵玉珩的背上,赵玉珩一怔回头,看见她这副样子,连忙把她裹进宽大的氅衣里,按着腰扣紧在怀里,不让风吹到她。

  她在他颈窝里蹭了蹭,没动了。

  薛兆隐约看到女帝淡绯色的侧颜,身影一僵,猛地后退,跪地道:“是臣冒犯,还请陛下恕罪。&34;

  她没有说话。

  赵玉珩抱着怀里的女帝,心里直叹气,看向跪在地上的薛兆,冷冷道:“薛将军满意了?”

  &34;还不退下!&34;

  薛兆垂着头,默不作声地退了出去。

  赵玉珩把怀里的人面对面举着腋窝抱了起来,像抱着个孩子,直到把她抱回床上,才无奈地说:&34;不是让陛下别出来。&34;

  她埋头在他颈窝里,小声说:“朕没醉。”

  &34;没醉还这么黏人?”他低头贴着她的耳朵,“陛下,你知不知道桂花醋后劲最大?&34;约莫是一盏茶的功夫前。

  许屏还在外头拦着薛兆时,霍凌便走凤宁宫后面的暗道,把女帝送了回来,赵玉珩一接到自家夫人,便发现她喝了酒,虽然口齿伶俐且意识清醒,但目光湿漉漉的,含着醉意。

  和霍凌一起还好,一看见赵玉珩就扑了过来。

  赵玉珩有些不悦,姑且按捺着怒意给她宽衣,谁知道她变得如此黏人,双臂搂着他的胳膊不放。外面乱哄哄的,薛兆在闹,她烦躁地蹬腿:“朕要出去骂他!”赵玉珩按着她:&34;……陛下这个样子,就别露面了。&34;

  天子醉酒,被人瞧见多不好。

  她听到他这么说,便乖乖地任由他使唤宫人宽衣,湿漉漉的双眸瞅着他,像无辜的小狗眼睛。给她换好寝衣,赵玉珩亲自出去拦薛兆了。

  她在内室坐着,垂着脑袋打哈欠,又偏头看了一眼被风吹得乱摇的树影,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么大的风,君后怎么能出去?

  她便赤着脚追了出去。

  赵玉珩把她抱回来之后,将她整个人拢在自己的大氅里,暖她一双冰凉的玉足,她搂着他的脖子,脸颊贴着他的颈窝。

  这么近的距离,连他都有些心热,偏头一看,却发现她在一瞬不瞬地瞅着自己。也不知在看什么。

  两个人对视着。

  她忽然歪了一下脑袋,顺势靠在他的肩膀上,眼睫扑簌两下,舒服地闭上了。

  就像小猫在信任的人面前,会舒服地敞开肚皮,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赵玉珩真是拿她无可奈何,见她半睡半醒,便无声地做了个手势,让侍从把殿中的灯都熄了,只留下一盏灯,随后又低声说:“去熬点醒酒汤来,再把陛下的朝服送过来,明日上朝前备着。”

  “是。”

  宫人纷纷退下了。

  赵玉珩安置好怀里的人,拿起床头的一盏烛台,慢慢走出内室。借着昏暗的光,他看到垂头站在角落里的霍凌。

  他淡声道:&34;今日陛下归宫稍晚,你不在,薛兆势必怀疑你。&34;

  霍凌垂着头,唇抿得很紧,“属下知罪。”

  “知罪?”赵玉珩缓缓走到他面前,烛台照亮少年的脸,他凝视着他:“知什么罪?”&34;属下没能及时劝谏陛下不要去饮酒……&34;

  &34;不对。&34;

  霍凌有些疑惑地抬眼。

  赵玉珩的双瞳里倒映着两道跳跃的烛光,嗓音压低,像是怕吵醒里面睡觉的人,&34;

  这不是你的错,为人臣下,切忌以自己的看法随意劝谏主君,你非谋臣,既是护卫,便尽好护卫的职责。今日陛下的确因为饮酒险些误事,但焉知饮酒不是为了更重要的事?&34;

  霍凌不明白君后为什么这么相信陛下,甚至不问他陛下是和谁饮酒,便笃定陛下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

  他想了想,问:“那……属下应该怎么做?”

  赵玉珩沉吟片刻:“明日起,你便告假请罪,说身体不适才未曾上值,趁此机会,在家中多歇息几日,尽快把伤养好。&34;

  君后和陛下说的是一样的。

  陛下也让霍凌告假。

  霍凌是真的不想休假,但他素来是听话的,便失落地应了一声——在陛下跟前,他不敢表现失落和沮丧,但在赵玉珩跟前便会不自觉流露真实情绪。

  赵玉珩看着他垂着头一脸沮丧,完全没了在陛下跟前竭力装出稳重成熟的模样,不由得轻笑一声,安慰道:&34;不必沮丧,来日方长,前几日陛下还同我夸过你,说你做的很好。&34;

  霍凌抬头,眼睛有些亮了起来,&34;真、真的吗?&34;赵玉珩淡淡一“嗯”,“我怎么会骗你?”

  霍凌呆呆地望着君后,眼睛瞪大了,很是受宠若惊。原来……陛下还夸他……

  他今日却一直在觉得自己没用,总是自责输给那侠客……甚至觉得自己不配保护陛下…屡屡受挫的沮丧忽然荡然无存。

  霍凌的手不自在地蜷了蜷,乌眸重新聚光,轻声道:“属下知道了,属下会好好养伤的,不会让君后失望……还有陛下。&34;

  姜青姝睡了很舒服的一觉。

  不知为何,她突然就梦到了穿越前的日子。

  那时的她,每日朝九晚五,下班之后便只需打打游戏、健健身,再牵着狗出门散步。每到周末,她还会睡到十点再慢悠悠起床,画个精致的妆,去和朋友们聚会。

  何其惬意呀。

  只是当天色未亮,宫人鱼贯而入,将她从睡梦中唤醒时,她望着头顶的承尘、华美的宫室,咸鱼梦终于夏然而止。

  果然是梦啊。

  遥远得简直令人恍惚了。

  成为女帝后,每日的生活都太过真实,反倒让她觉得从前的自己

  变得遥远起来,竟有些分不清哪个才是真实的她。

  姜青姝静静立在宫室内,漱口洁面,梳发更衣。

  她太安静了,眼皮子蔫蔫地耷拉着,全无前一夜饮酒后的黏人,赵玉珩看出小皇帝是还没睡醒,让人把醒酒汤呈上来。

  她乖乖地任由摆布。

  等朝服整理完毕,凤宁宫外备好的帝王仪仗远去,姜青姝走在寂静空荡的宫中长廊里,被冷风迎面一吹,才陡然清醒了些。

  她好像才终于进入了角色。

  &34;薛兆。&34;她平静开口。

  薛兆心底一紧,心道该来的果然会来,垂首上前,&34;…臣在。&34;

  “昨夜的事,下不为例。”

  她回身,垂旒下的双眸冷冷地看着他,&34;朕知你到底想干什么,平时朕可以与你相安无事,但你若再敢如此大闹凤宁宫,还敢动君后,朕便是当着张相的面,也定饶不了你!&34;

  女帝的语气甚为阴沉。

  薛兆昨夜的确理亏,但他后来一仔细回想,仍然觉得有几分疑窦,譬如女帝滴酒不沾,昨夜为何突然想饮酒了?为何那些人那么拼命地拦着?

  但他到底什么都没发现,女帝也的确无事。

  薛兆单膝跪地,垂首道:“臣昨晚太过担心陛下安危,是臣冲动,陛下恕罪……”

  姜青姝俯视着他:“既然知罪,朕便免你顶撞君后、枉顾朕的口谕之罪,只治你一个不守宫规、御前失仪之罪,去打十五军棍、答一百,小惩大诫。&34;

  薛兆一僵,低声道:&34;……谢陛下。&34;

  果然。

  女帝还是秋后算账了。

  薛兆自认倒霉,他已经不是被女帝第一回借机发难了,上回便已经警惕万分,结果这次还是轻率了。

  他心下暗道:看来,以后盯着这小皇帝的方式得改一改了,不能硬碰硬,对方一日比一日手腕强

  硬,他虽说没有发现什么,但心底总是隐隐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自己忽略了什么。

  姜青姝冷冷看他一眼,转身,继续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薛兆是一定是要罚的,昨夜那一闹

  ,发没发现她出宫不是重点,就算发现了,她大不了继续被限制行动,他们也不会把她如何。

  重点是薛兆那么做,当真是视宫规皇权如无物。

  今日朝参无事,下朝甚早,随后,姜青姝照例宣翰林伴驾,再让内侍省送几个好玩的东西来。

  打从科举筛了那些个翰林之后,姜青姝只要自己有闲暇时间,又不去凤宁宫探望君后,便会召那些人来刷刷忠诚度。

  她召人很是随机,几乎是要把他们全都轮流见一遍,要求也比较随机,时而让他们即兴作诗,时而对弈,时而作画抚琴。

  若是碰巧遇到个特长对口的还好,若是完不成皇帝的要求,虽说女帝不会怪罪,但也意味着下次没什么机会了。

  有崔嘉被宠信在前,这个机会如果把握的好,就能在皇帝跟前露露脸。

  所以这份差事,最吃香的成了御前行走的人。

  本朝的翰林,只待诏,无实权,偶尔能分分修撰文史的活,但说白了就是讨皇帝欢心的官职。

  要讨皇帝欢心,自然是要提前打听。所以这一回,又有好几个翰林拦住了前来宣旨的内侍省官员。

  “邓大人,不知这次陛下是要做什么……”邱彦笑着拉住前来传旨的邓漪,暗暗从袖中塞几个银两进去。

  邓漪不动声色地收了,淡淡道:“陛下今日赏玩进贡的鹦鹉,你们小心伺候着。”

  邱彦连连称是,心里却在暗忖,上回科举前三名在御前被问及鹦鹉如何,这次陛下应该不会再问了罢?

  其实这些称得上行贿的行为,都已经被实时监控到。

  姜青姝用完一顿午膳,便看完了一场“考前押题”的好戏,既觉得好笑,也觉得可笑。她看了一眼跟前还在勤恳侍奉的向昌,淡淡道:“你倒是轻松,跑腿的累活都让邓漪做了。”向昌头皮一紧,一时居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也分辨不了天子的意思。

  若从语气分析,女帝好像在调侃他&34;老是在御前轻松做事,已经显得有些懒惰了&34;。但如果深层分析,又好像有几分别的深意,更像是针对邓漪。

  向昌张了张嘴,还没回答,又听到女帝反悔道:“朕突然不想玩鹦鹉了,送回去罢,朕今日要去

  御花园钓鱼。&34;

  于是后来。那些奉旨

  侍奉的翰林,一个个全在御花园钓起鱼来。

  擅文的学子,倒真没几个是钓鱼好手。

  姜青姝拿着团扇卧在榻上,欣赏他们手忙脚乱的窘态,笑了。

  邓漪躬身侍立一边,看到这一幕,手心里皆是汗,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她今日失策了。

  不知陛下这突然是何意……

  姜青姝又拿刀亲自削了个苹果,小口啃着,笑吟吟地欣赏这些人备受煎熬的神情。

  她这副模样,倒是昏君样十足。

  哎,反正朕的风评不好,在阿奚的心里可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呢。一想到那个张家小郎君,她又不紧不慢地点开实时。

  让她瞧瞧,宫外现在是什么情况。

  n

  宫外,裴朔已经和张瑜碰面了。

  张瑜这人行事直接彪悍,直接把王楷五花大绑地丢到裴朔跟前,然后又将舞姬曲素叫出来,看得金吾卫中郎将申超眼皮子都是一跳。

  就,一口气,人全了?

  张瑜懒洋洋地靠着柱子,非常爽快潇洒地对裴朔说:“查吧,你还缺什么人,我去绑过来。”裴朔挑眉。

  申超:“……”他身为金吾卫,好想说这样是不合规的。这叫绑架吧。

  不过申超一想到这案子,硬生生把话憋回去了——管他的,人是这位侠士绑的,跟他又没关系。裴朔开始依次问话,王楷依然是一问三不知的状态,曲素却说了许多。

  “沁儿已经被郜远纠缠了很久,那郜远声称能帮沁儿脱籍赎身,要娶沁儿为妾,但沁儿宁死不为妾,也不喜欢那郜远的做派,自然绝不答应。我们身份低微,不过是低级伎者,哪里反抗得了郜远……&34;

  “后来,那郜远恼羞成怒,便故意在一日酒宴上刁难沁儿,让她出丑,又将她献给大理寺卿家的大郎伏敬……&34;

  曲素说着,还怯怯地看了一眼被堵嘴捆绑的王楷,小声说:“当时,王世子也在场,他还在起

  哄。&34;

  王楷:&34;……&34;

  裴朔拢袖站着,凉凉地看了一眼王楷,“继续说。”

  “沁儿自然不肯答应,她不小心摔碎了酒杯,惹得伏敬发怒,险些因此迁怒郜远,郜远

  不敢得罪伏敬,心里暗恨沁儿不识好歹,沁儿后来悄悄同我说,郜远离开之前,还威胁了她一句,说给她三日时间反省,否则休怪他无情。&34;

  申超皱眉:“那混账就这么把人杀了?”

  曲素低声道:“后来的事……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那一日,沁儿回来的时候失魂落魄的,两眼无神,袖口还有血迹,我问她话她也不答,只看见她从枕头底下掏出了一把刀,然后她让人转告郜远,说她答应嫁给郜远为妾。&34;

  “我察觉到不对,那天晚上想留下来照看沁儿,谁知管事嬷嬷突然叫我去南曲赴宴,我回来的时候,就听说发生了命案。&34;

  曲素说着,跪了下来。

  &34;几位大人。&34;

  她低泣道:“我们虽为官奴,此身微贱,却从不做害人之事,沁儿定是被人逼迫,才会想拿刀杀了郜远,可她哪里是郜远的对手……&34;

  申超暗骂一声:“真是混账。”

  裴朔神色凝重,一边旁听的张瑜也站直了,神色认真起来。如果曲素说的是真的,那案子的来龙去脉便很简单了。裴朔又问:“你可认得此案被指认的凶手荆玮?”

  曲素点头,“我听沁儿说,这个荆玮是三年前来京城的,当年他饿晕在城外快死了,是沁儿的家人救了他,后来他在京城安顿下来,以杀猪为营生,也是为了报恩。&34;

  “但是这个荆玮……”曲素说:“我曾无意间听到他和沁儿说话,他留在京城,似乎不仅仅是为了报恩,是因为别的事……&34;

  申超摸着下巴,说道:“现在唯一一个疑点,就是这个荆玮又是为什么不辩解,甘心顶罪呢?”裴朔眸色一暗,心道,八成是和五年前的裁军之事有关。

  这种官宦子弟,也只能欺压欺压普通百姓,郜远也只是个小角色,荆玮到底是从军过的人,不可能这么容易被陷害,除非是有什么人和事在威胁他,比如郜远的父亲……左威卫将军郜威。

  很好。

  裴朔托申超去通知刑部的人来,暂时将曲素带去刑部安置,便站在原地,开始细细沉思,如何筹划全局。

  他看向一侧懒洋洋的少年:“劳烦阁下,将齐国公世子带回。”

  张瑜踢了踢王楷,奇道:“他派人刺杀你,你不想计较?”裴

  朔微微眯眼,不动声色,“与本案无关,在下无暇计较。”

  张瑜却笑了起来,“无关?那可未必。”他轻松地一拎王楷的衣领,在对方呜呜乱叫的惊恐注视下,恶劣地说:“看我的吧,我有办法。”

  然后这少年直接轻松地扛起王楷,一跃上了屋顶,顷刻间就消失得没影。

  刑部的人来带走曲素,裴朔一同回了刑部交代来龙去脉,刑部尚书汤桓乍然听闻裴朔的重大突破,心中大喜,很是欣慰地拍了拍裴朔的肩,“你小子真是不错!”

  裴朔抬手一拜,&34;大人谬赞。&34;

  汤桓说:&34;下一步,你当如何?此事还是缺点火候……&34;

  的确。

  裴朔想到那神出鬼没、连身份都不知道的少年,不由得皱眉,暗忖那人说的“办法”,到底是什么?

  很快。

  大概一个时辰后,裴朔知道了。说来也是荒谬,裴朔还是从汤桓那儿知道的。

  当时汤桓紧急去了大理寺一趟,回来时便是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还喃喃道:“真是活见了鬼……这叫什么事儿啊……&34;

  裴朔便问:&34;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人怎么如此为难?&34;

  汤桓急得团团转,正在思忖怎么向上头汇报此事,一听裴朔发问,想起裴朔素来聪明,便想让他出出主意:&34;你是不知,今日有人在大理寺外击鼓,口口声声说要自首,声称自己杀人了……&34;

  随后大理寺将那自首的人盘问一番,才知道他杀的是齐国公世子派来的刺客。那人一边说,还一边把齐国公世子本人绑来了。大理寺卿伏岳:&34;?&34;

  再一深问,又问出了涉及了王楷刺杀裴朔未果的事,紧接着就牵涉出了那桩杀人案,以及前段时日京兆府审的那个酒肆老板案。

  这事牵涉人员太复杂,大理寺直接把刑部尚书汤桓、齐国公王之献、京兆府尹等朝廷官员一口气全叫去了。

  汤桓去的时候,本来也没想太多,反正不是他刑部的案子,他就当看个热闹呗。

  谁知。当他看到那自首的人时,眼前一黑。

  张瑜。

  张相的亲弟弟张瑜!!!

  汤桓前天夜里

  刚刚拜访过张府,与张相交谈时,偶然瞥见过那位张家小郎君。

  汤桓印象极为深刻,一是因为这少年青春年华、明媚漂亮,当时便在张府的庭院中练剑,身手令人惊奇。

  二是因为,素来神色冷峻、令人畏惧的张相,仅仅只是朝窗外看了一眼,目光便柔和了几分。他温声道:“阿奚,今日天凉,练完剑记得擦擦汗,莫着凉了。”

  那少年一个旋身,利落地收剑入鞘,笑道:“知道了阿兄!我又不小了。”

  这对兄弟感情极好。

  汤桓当时深有感触,便立刻奉承道:&34;原来这便是那位久不在京中的小郎君?今日一见,身手真是了得。&34;

  张相淡淡一笑,并未多言。

  结果今日。在大理寺,汤桓看到了这没事跑来自首的张瑜。

  京中认得张瑜的人微乎其微,那大理寺卿伏岳还在逞官威,私下里商讨时,他有意巴结齐国公,说:“世子肯定是无心之过,先将那自首的小子定个罪再说。”

  汤桓:“……”求求你可闭嘴吧。

  所以,他到底,要怎么通知张相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