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轻风吹清风 第三十一章——难以捉摸

《轻风吹清风》第三十一章——难以捉摸

作者:梁木清 字数:2474 书籍:轻风吹清风

  又有人说道:“两位大人别急,还请让让在下。内人快过生日了,我早就答应让她那日要风光摆宴,还想请梅姑娘多多费心……"

  眼看着众人就在争吵起来,梅娘笑道:"承蒙各位大人看重,梅娘感激不已。只是今日是李大人设宴,还请各位大人好好吃菜喝酒,旁的事不必着急。"

  大家本是喝了些酒,又担心被别人占先,这才急了起来,现在听了梅娘的话,一想大家设宴的日子都不相同,果然是不用急的。

  众人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李大人自觉梅娘替他长了颜面,十分地喜悦,叫管家过来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于是当梅娘离开李府的时候,不但多出几封银子,另有各种绸缎吃食的赏赐,足足装了小半车。

  梅娘只身带着云儿去了李府,一走就是大半天,武大娘在家里很是担心,连卖烧饼都有些心不在焉。

  武鹏知道武大娘担忧,默默地承担起了原本梅娘和云儿做的那些活计。

  倒是武兴大大咧咧地没放在心上,还跟武月讨论梅娘回来会不会给他们带好吃的。家中几人各有心事,因此当李府的马车停在门口的时候,谁都没有留心。直到梅娘下了车,武大娘才看出来那个坐马车的姑娘是自家闺女。"梅儿,你可算是回来了!"

  武兴和武月看见梅娘,也一起从屋里奔出来。

  "二姐!"

  梅娘一边向他们微笑,一边从荷包里掏出一把铜钱放在车夫手中。“劳烦大叔送我们回来,这几个小钱请大叔喝茶。”

  车夫只当送个小厨娘的活计没什么油水可捞,没想到梅娘这么大方,顿时喜笑颜开,还帮着梅娘把东西都搬了下来。

  送走了车夫,梅娘转向武大娘等人。

  武大娘顾不得看那一堆东西,先拉住梅娘上下打量。"去人家府里都顺利吧?有没有被欺负?"

  武兴看那几盒糕点早就乐开了花,头也不回地说道:“二姐做饭那么好吃,怎么会有人欺负她?"

  武大娘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懂什么,那大户人家的规矩都大着呢,哪里是好伺候的?”

  云儿笑嘻嘻地说道:“大娘放心,二姐可厉害了呢

  ,那个老夫人还特意叫二姐过去,夸了好多话,还赏了她好多东西呢!"

  见两人确实安然无恙,连云儿都是格外兴奋的模样,武大娘才终于放心。梅娘扶着武大娘进屋,说道:“娘别担心,李府的人待我都很好。”武鹏和武兴搬着东西进了屋,梅娘先把那几封银子拆开,给武大娘看。

  只见李大人的赏钱就有二十两,李老夫人赏的那封是五两银子,还有李夫人等人赏的银簪,银三事,小银鱼等物,除了这些,另有两匹布,四盒糕点,一筐鲜果,风鸡干鱼若干。

  不止武大娘,连梅娘看了也有些意外。

  果然无论什么时代,最值钱的都是手艺啊,不过去帮个厨,主人家吃得高兴了,竟然就能给这么多赏钱。

  旁的倒还罢了,梅娘先把鲜果挑出几个尝了尝。不知道李家的庄子在哪里,出产的果子比外头卖的又大又甜,以后熬果酱肯定味道更好。

  梅娘想起一事,跟武大娘商量:"娘,李府的人都喜欢那果酱,我想以后就让云儿做果酱卖。"

  有钱赚自然是好事,武大娘一口答应:“那敢情好,今儿你俩没在家,还有几个来问有没有果酱卖的呢!"

  梅娘看了看厨房,指着一处说道:“原来那炉子太小了,咱们在那里再起个炉灶吧,云儿用着也方便。"

  云儿没想到梅娘想得这么周到,一时间十分激动,想要说会不会太麻烦,又说不出口。

  熬果酱很赚钱呢,她已经存了许多,很快就能把那三两银子还给武大娘了。

  她想着,等存够了银子,以后她赚的钱也都交给武大娘和梅娘。

  要是没有武家,说不定她现在早就沦落到那种地方去了,哪里还敢想凭自己的手艺赚钱呢?

  “那就再砌个炉子吧。”武大娘看着屋里,微微皱眉,“唉,这屋子还是太小了,做什么都不方便。"

  以前只做烧饼,还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家里又要卤肉又要腌泡菜,如今还要做果酱,厨房就显得越来越小了。

  梅娘笑道:“等再攒些钱,咱们就买个房子住,这个房子把后面都打通了,就能做更多的吃食了。"

  大家想着以后买大房子,再把生意做大做强,个个儿都充满了干劲。这日武大娘像往常一样出门买

  菜,可才出去一炷香的功夫就回来了。武鹏问道:“娘,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武大娘提了提手里一个硕大的猪头,说道:“方才一出门就碰见周医婆了,她昨儿回乡下,正好

  赶上夏祭,给她分了个猪头,她正愁不会做呢,看见我就索性送给我了。"

  武兴接过猪头,惊奇道:“哟,这么沉!”

  "这个猪头至少有十二三斤呢,鹏儿,兴儿,快去烧火,咱们今天烧猪头吃。"武大娘说道。一说到吃肉,孩子们分外积极。

  武鹏打水,武兴生火,云儿忙去刷锅。

  看着弟弟妹妹们兴奋不已,梅娘正想跟武大娘说笑几句,回过头却见武大娘脸上带着浓浓的忧色。

  梅娘一怔,低声问道:"娘,怎么了?"

  武大娘叹了口气,说道:“刚才听周医婆说,前几日西郊下了场冰雹,打坏了不少庄稼呢,也不知道你大姐家怎么样了。"

  梅娘搜寻了一下记忆,想起武家的大姐早几年嫁到了京城西郊的一个农户家中,如今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

  虽然偶尔才联系,可是武大娘依然放心不下大女儿。

  梅娘柔声劝道:“娘别担心,西郊那么大呢,说不定大姐家那边没事儿呢?这两日咱们多打听着,要是有谁去西郊,就求人家帮着打听一下大姐家的消息。"

  武大娘想想也只能如此,再一想如今家里过得好了,还攒下了一些钱,就算大女儿家不幸遭了灾,她也能帮衬一把,便点点头答应了。

  梅娘便拉着她过来,一起收拾猪头。

  把生猪头放入大盆中,温水浸泡,用小刀刮去猪毛和污垢,切掉猪耳朵和猪舌头等部位,再用砍刀把猪头一分为二,放入锅中焯水。

  猪头朝下放入锅中,加水淹没猪头,放入葱、姜片和酒。煮沸后,改用小火慢炖,当猪肉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猪头从锅中取出,剔去头骨。

  在砂锅中加入醋、绍酒、冰糖、酱油和肉桂等调料,放入脱骨的猪头,转小火慢炖。

  等到猪头肉像豆腐一样嫩滑,然后将其从锅中取出,把猪头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将锅中的汤汁用大火煮开,直到汤汁变稠,然后浇在猪头上。

  />

  武兴早就守在锅边,看着这一大盘猪头肉顿时看得直了眼。

  炖好的猪头红亮油润,连皮带肉烧得酥烂无比,只用筷子轻轻一扒,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就脱落下来。

  再蘸上些滚烫浓稠的汤汁,越发显得无比诱人。

  “二姐,能吃了吗?”武兴拼命咽着口水,眼巴巴看着那盘肉。

  梅娘用筷子轻轻打了下他的头,说道:“饭还没做好呢,你急什么?”

  武兴这才想起来还有饭,马上叫道:“二姐,我想吃炸酱面!”

  听他这么一提,武月也叫了起来:“我也要吃炸酱面!”

  上次梅娘给王猛他们做了炸酱面,孩子们虽然害怕官差,可是看着炸酱面还是十分眼馋。那次是梅娘做了招待官差,他们不敢吃,现在有了机会,他们当然想尝尝炸酱面的味道了。“一群小馋猫!”梅娘忍不住笑了,口中虽然这么说,手下却已经开始揉面切面条了。切好面条,梅娘让云儿过来煮面,自己则去做肉酱,武鹏在一旁切菜码。

  大家一起帮忙,炸酱面很快就做好了。

  武兴早就捧着碗坐在桌旁,梅娘端了面条上来,就看见桌上的猪头肉上已经添了几个缺口,武兴还在欲盖弥彰地舔嘴巴。

  梅娘又生气又想笑,索性就不骂他了,她想着这猪头肉太过油腻,怕他们吃多了撑着,便把肉分出来一半,只让他们吃一半的猪头。

  一整个猪头做完了,至少能有五六斤的肉,分出一半也有两斤多,足够孩子们吃了。孩子们一手抱着炸酱面,一手抢着猪头肉,吃得连话都顾不上说。梅娘嫌油腻,只吃了一碗面条,几块瘦肉就放下了筷子。武大娘吃了一块猪头肉,香得直抿嘴。

  "这烧猪头这么做,可真是太香了。"

  武鹏把嘴里的肉咽下去,说道:“二姐这个菜不该叫烧猪头,听着不好听。”

  “那你说,该叫什么呢?”梅娘好奇地看向武鹏。

  武鹏想了想,说道:“你们看,这是猪头,上面还淋着红色的汤汁,所以应该叫鸿(红)运当头!"

  梅娘笑着点点头:“好,就叫鸿运当头!”武大娘更是高兴,亲自夹起一大块肉给武鹏。"好小子,才读了几日书,就会说成语了!"

  前几日

  梅娘已经买了各种启蒙书籍回来,得了空儿就教弟弟妹妹识字读书,武兴是个满脑子只有美食的吃货,武月还小,云儿对读书不感兴趣,一心做果酱赚钱,几个人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武鹏对读书最为上心,才几日已经认得不少字了,还跟着梅娘学了一些吉祥的成语,想着回头招呼客人可以用。

  现在听武鹏居然能把才学的成语活学活用,武大娘和梅娘都是既惊喜又欣慰。

  其他几个孩子见武鹏用功读书就得了夸奖,也都收起心思,想着自己也要多识字多看书,好让梅娘和武大娘夸他们。

  梅娘看着几个弟弟妹妹互相说着你认识几个字,我看了几页书之类的话,暗暗松了口气。

  她还怕武大娘他们疑惑她怎么忽然就识字了,经常要假装不认识某个字,还要找机会拉着何庆问某段书是什么意思。

  何庆吃了梅娘做的好吃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武家人亲眼看见何庆教梅娘识字,就没有起疑心。

  以武家目前的情形,送弟弟妹妹去书院是不现实的,只能让她先暂且教着了。

  等到武大娘吃完饭,来买烧饼的客人们就多了起来。

  因着天气炎热,许多人都懒得做饭,买几个烧饼,几块把子肉、卤豆干之类的菜,再冲一杯果茶,又省事又便宜。

  天刚擦黑,连烧饼带卤肉就全都卖完了。

  武大娘很满意最近的收入,烧饼卖完了就早早收摊,有时候还会带孩子去逛逛夜市。

  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开开心心最重要嘛。

  武大娘正招呼武鹏过来帮忙上窗板,忽然有两个年轻男子急匆匆走了过来。

  "大娘,还有没有把子肉了?"

  "是大海呀!"武大娘把窗板放下,擦了一把汗,“你来得晚了,今儿的肉都卖完了!"听她这么说,两人顿时满脸失望。

  另一个男子抱怨道:“哥,都怪你,非得这么晚才回来,你可是说好了,今儿请我吃肉喝酒的!"

  “嗨,我这不是想着今儿把活都干完了,明儿就能歇歇了吗?谁知道就回来晚了!”

  武大娘听他们俩说话,忽然想起来一件事。

  "对了,大海,大江,你俩会砌炉灶吗?&#34

  ;

  之前梅娘跟她说要给云儿砌个炉子熬果酱,她还没来得及去找人呢。

  彭大海挠挠头:“看大娘说的,我们哥俩不就是干瓦匠的吗?大娘您要砌炉子?”武大娘让武鹏接着上窗板,带着兄弟俩进了屋。

  "就在这里,砌个这么大的炉子就行……"

  武大娘对着墙根比划着,回过头却发现两个人压根就没看她,而是齐刷刷地盯着某处地方。武大娘疑惑不已,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去,才看到那是梅娘之前搁在柜子上的猪头肉。

  虽然现在有些凉了,可是那酱汁黏在猪肉上,越发显得肉皮油润红亮,小小的屋子里肉香弥漫。武大娘清了清嗓子,试图把哥俩的理智拉回来。

  "就这些要求,你们听清楚了吗?"

  彭大江扯了一把彭大海,彭大海才如梦初醒。

  “啊?"他擦了擦口水,一脸尴尬,“您说这肉多少钱一斤?”武大娘原本觉得他们进屋就盯着肉看,颇有些失礼,现在听彭大海这么一说,忍不住笑出了声。

  “谁跟你说肉了?我说炉子呢!”

  "啊?对对,砌炉子……炖肉的……"

  看着喃喃自语的彭大海,武大娘知道这盘猪头肉是难逃毒手了。

  她哭笑不得,扬声说道:“大海,我问你什么时候能来砌炉子?要是你们哥俩把活干好了,这盘肉大娘就送给你们!"

  听到这话,彭大海哥俩瞬间来了精神。

  "能来,明天就能来!”彭大海连声答应,“大娘要急着用,我俩去吃口饭,吃完就来,连夜把炉子给大娘砌好!"

  武大娘哈哈大笑:“你把大娘当什么人了?你们干了一天活不累啊?回去歇着,明日再来吧!”她一边说,一边把猪头肉拿起来,放在菜板上切成片。

  之前梅娘把猪耳朵和猪舌跟把子肉一同卤了,本想明天吃的,武大娘也顺手都给切了,跟猪头肉一起包好,交给彭大海。

  "这肉就算定钱了啊,明儿你们哥俩一定要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