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吼证道录 第四百九十九章 王权霸道

《风吼证道录》第四百九十九章 王权霸道

作者:南墙北望 字数:2481 书籍:风吼证道录

  西北,锁州。

  一风率领着剩余的风吼军,慢慢随着前来接应的西北佛道的领事人们前往锁州中部。

  根据一风散出去的斥候和密探传回来的消息,杨炯已经率领残余的神武军团向西北移动,看样子是去找魏戬集结了。

  杨炯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他就这样回君州,震怒的大柱国和武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那么他拼尽一生赢来的地位和尊严将全部毁于一旦。

  另外一个消息是董寒被囚禁,作为罪人遣回君州,生死难料,毕竟十几万的神武军和上万的道兵和圣书院弟子全部惨死西北,即便武帝能够网开一面,崔王爷和国师严归真也不会放过他。

  武帝能够网开一面的前提是西北战场的胜利,杨炯决定和魏戬汇合,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位昔日同僚的生死,在这种情况下,难免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一风知道,这意味着下一场战役,就是风吼军的生死战,上一次被神武军团伏击虽然应对得相当出色,也击溃了神武军团,给他们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要想和魏戬的雷鸣军团及西凉铁骑正面作战,另外还有数万的神武军团兵马,这样的兵力对比,一风现在仅剩的四万名风吼军明显不够,西北佛僧团的战力情况还不是很清楚。

  一风骑在马背上,率军前行,旁边是前来迎接的西北佛僧及其僧兵团,领头的神僧法号叫做轮台。

  轮台大师的年纪和哈勒和尚差不多,容貌也很相似,并非五官的相像,而是同样的被西北风沙磨砺的脸庞,被西北炽热的阳光晒出红斑的黝黑皮肤,一样的干瘦。不同的是,轮台大师的眼睛却格外的明亮,这是修为实力达到一定境界的自然体现,是无论如何都隐藏不了的。

  他当日率领西北佛道五万僧兵前来救援,在路上遇到了溃败撤离的神武军团,顿时便明白了战局的胜负,于是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几乎全歼丢盔弃甲的神武军团,给幸存的神武军士兵内心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烙印。

  西北佛僧被神武军团截住了东南方向的退路,因此围困在锁州中央已经有许多时日了,所有的僧兵都憋屈愤懑难抑,有这样的好机会,如何能轻易放过发泄怒火的爽快!

  西北的贫瘠酷热的煎熬已经让他们辛苦太久了,这一场追击战简直就是驱散他们内心燥热的最凉爽的风!

  但是一风来到了锁州中部,才知道其实西北并不仅仅只有风沙和看不到尽头的荒漠戈壁,在路上的一部分地方竟然也有青青绿草原,许多当地老百姓都在这些地方放牧生活。

  还有许多看似贫瘠低洼的地方,老百姓竟然钻孔挖出了许多空洞,而这些连续的空洞都直通地下的暗河,这样的阴凉和河水让他们可以灌溉许多农作物,粮食和果物的颗粒饱满硕大,丝毫不亚于江南的鱼米之乡。

  现在一风终于知道西北佛道为什么能够在锁州中部坚持这么久了,有了这些粮食和饮水的供应,再坚持一段时日也不再话下。

  最让一风吃惊的是路上所见的老百姓对他们的态度,即便老百姓在远方放牧,或者在山谷中劳作,当他们看到路过的僧兵团时,都是直接跪下来,虔诚地对着他们朝拜,就如他们是西北最受尊敬的人。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

  西北土地贫瘠,所有的佛徒都是安居一隅,在挖掘的石崖洞穴中苦修,用他们最虔诚的信仰坚守己心,也感化了当地的许多百姓,他们会在逢年过节去佛僧聚集的石窟,或者旁边辛苦建造的佛寺去参拜,给令人尊敬的佛僧带去自己的供养物。

  这种经常性的聚集还创造了许多西北佛道的专属节日,例如燃灯节、焚香节等等,一方面是西北佛僧吃斋信佛、虔诚苦修的态度令人敬服,这种节日能够为佛僧们带来基本的生活物资;

  另一方面是他们宣扬的佛法,让老百姓们有一个正式且神圣的地方可以祈福求愿,倾诉内心的痛苦,分享自己辛勤劳作至收成的快乐,这是老百姓们除了生存、活着这一基本的要求之外,最重要的事情。

  另外,西北佛僧宣扬的轮回说,让他们身处这西北的苦寒之地憧憬着下一世,期待此生的苦痛必能化成下世的福报,让他们能够直面自己在西北的孤苦和寂寞,认认真真、诚诚恳恳地活下去。

  这是西北佛僧带给他们的希望。而人只要有希望,就不难活下去。

  除此之外,西北佛僧中有许多都是识字念经之辈,他们经常要云游四方,当他们看到这贫寒之地的老百姓们生病,而空旷的方圆数十里甚至数百里都无一个可以救治之人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充当起了光脚大夫的角色。

  于是,他们在游僧的身份之外,还有了另一重身份,游医。

  虽然并非每一个游僧都懂得或者擅长医治病人,这并非只是懂得识字就可以了,也需要阅读大量医经,和在大量药物中摸索救治经验才能够稍微胜任这件事。

  但是他们同样的慈悲为怀、悲天悯人的精神和态度,让他们即便没有医治百姓的手段,在另一部分游僧游医双重身份的佛僧的名声的影响下,也受到所到之处的百姓的极大尊敬。

  很可能一风他们现在经过的每一个村庄,都留下了西北游僧救治当地村民的经典故事,在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中流传成不朽。

  这种尊敬甚至超过了对当地官府官吏和府兵的尊敬,百姓村民对他们只有敬畏,其中畏惧的成分远远要大于尊敬,但是对于佛僧,确实从其精神态度到行事行径心悦诚服,深为敬服。

  加上这里并没有其他州境出现的那种佛寺壮大,侵占了老百姓的土地,欺软怕硬,玷污佛法的事情发生,当金龙令颁布传递到这里时,没有人能相信这是真的。

  但大武军团的动向和二皇子从驻守的边关撤回来的动静明明确确地告诉所有人,这是真的。

  所以,当西北佛道被围困在锁州时,不仅是他们的信念和对佛道虔诚的信仰让他们坚持了这么久,还因为所在之处的老百姓们的倾力支持,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补给。

  然而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些老百姓告诉他们,他们的反抗之战没有错,他们的杀戮和激烈的反抗都不是他们自愿的,老百姓们的话给了他们最大的精神鼓励,让他们能够在大漠中坚持下来。

  只要坚持真正的佛道道义,不去伤及无辜,不做伤天害理之事,不论是西北佛道还是风吼军,老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自然看得清清楚楚,自然会给予他们相当的信任。

  这样的情况几乎和江南的情况截然相反,但是这样的情况同时也说明,武帝的灭法战争存在极大的不合理性,一刀切的毁寺灭佛杀僧,会让相当一部分无辜的佛僧深受其害。

  但是帝王家的决定从来没有商量的余地,也没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必要性,也从不会思考决策的影响下的多样性。

  他们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只要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敢反抗,那更是株连所有佛僧,都是其罪可诛。

  帝王家从来不会去考虑佛僧们反抗的合理性,他们只看重自己屁股下的宝座稳不稳,不稳就剪除所有敢于反抗的势力。

  帝王们也鲜少能够真心地推动某个领域的变革,从古至今,千百年来,能够真心且有强大魄力完成某个领域变革的帝王几乎难寻,多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者。

  当出现这样的帝王时,且如此的变革切实推动了大多数人向更美好的生活发展时,才能被人们称之为伟大,称之为王道。

  而反之,他们的反面人们则会称之为,霸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