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吼证道录 第五章 佛道劫数

《风吼证道录》第五章 佛道劫数

作者:南墙北望 字数:2908 书籍:风吼证道录

  翌日,青山寺。

  昨晚回来后,元隐已经把秀姑安置在房内,并且把了脉。

  秀姑只是因为受到冲击昏厥了,并无大碍。但他生怕再有异数,搬了蒲团在门外守候。

  笛衣法师回来后,听了元隐汇报情况,点点头,让其他师兄弟都去休息,他独自把还在昏迷的金罗带回了禅房。

  这个时候,师兄弟们都起来了。忽然“吱呀”一声,秀姑的房门打开了,她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看到元隐,模模糊糊地叫了一声“大师兄”。又好像想起什么,问道:“大师兄,你怎么在我房门口,我昨晚怎么了?”

  “你不记得了罢,也好。没事,你只是被一风吓唬了一下,受惊昏了过去,我有些担心,便在这里打坐。”元隐漫不经心地说道。

  “哦。”秀姑轻轻应了一声,随即脑袋一歪,说道:“一风这死小子呢?看我不收拾你!”说着便急急忙忙跑开了。

  元隐见秀姑一夜无事,便自顾自点了点头,来到了寺门口的石墩上修炼静心诀。

  其他师兄弟也先后来到了石墩上修炼,秀姑拎着一风的耳朵,一风莫名其妙,又不得不求饶着走了过来,随后听元隐的话,没有继续打闹,端坐下来练功。

  只有第三个石墩上空荡荡的。

  清晨修炼静心诀是青山寺立下的规矩,在修炼一个时辰的静心诀后,才开始用早膳、做早课,开始一天的其他修炼。

  寺里对早课或念经一类事情倒不是非常看重,但是由大师兄教其他师弟修炼静心诀功法,和众师兄弟之间互相监督修炼,是不变的两条规矩。

  此刻他们闭上双眼,任由体内灵气由丹田涌出,绕着全身的筋脉运转,运转大小周天,经由天柱、玉庭、百会等穴位,灌注到神庭。运转一个周天后,他们静心感受澎湃的灵力对身体的滋养。

  神庭净土,位于人的脑袋之内,只能用神识才能探查到,是修炼佛道功法的人身体内最重要的地方。

  “一风,你跟我来。”

  笛衣法师不知何时出现在石墩后面。师兄弟们齐齐睁开双眼,转过头看去,秀姑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在师父和一风身上转了两下,便盯着一风偷偷轻笑,“等着挨罚吧,死小子!”

  “哦。”一风无语地摸了摸头,跳下石墩,跟在师父背后,笛衣法师迈开步伐,走向寺院西南角浮屠塔,后面就是青山寺的后山了。

  “一风,你知道我们修炼要经过多少历练过程吗?”慢慢走出师兄弟的视线范围,开始走入后山之中,笛衣法师在前面淡淡地问道。

  “哦,师父,我知道的,大师兄教过我们,告诉我们要勤修苦练,提升灵力,修成正果。”虽然不知道师父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一风还是乖乖地回答。

  “嗯,如此说,倒也不错。不过仅仅如此,远远无法囊括咱们求佛的道路艰辛。”师父走到浮屠塔,却没有停步,折转向后山走去。

  一风觉得今天师父十分奇怪,但是又不好问出来,只好亦步亦趋地跟着师父走。

  “求佛路漫漫,不仅仅需要苦修,更需要机缘。”

  笛衣法师一面走一面说,“佛门的修炼之路,便是不断修炼,积蓄天地灵气。灵力如水,全身流转,蕴养身体,延绵寿元。

  “灵力积蓄到一定程度,于丹田出开辟藏灵之所。藏灵之所按照容纳灵力的大小分为子泉、玉池、佛海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藏纳的灵力之数有天壤之别。

  “同时,修炼功法,远转灵力,也会修炼四肢躯体,意在巩固身体承受灵力的极限。如果身体承受不了太多的灵力,修炼之路便止步于此。稍有偏差,还可能肉体破裂受损,甚至丧失性命。”

  一风在师父后面听得入了神,他以前只知道跟着大师兄修炼静心诀,便觉察出全身灵力涌动,四肢仿佛被灌注了强大的力量,可以跳跃数丈高,几丈远,还可以一拳就打歪一棵树,就是在练功场的几百斤的石锁都能轻易提起来。

  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力量来自何方,又有多少属于自己,身体又能够承受多少这种力量的灌注。

  他的修炼之路,还有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

  此刻,师徒二人已经渐渐深入西边后山了,但是师父没有停步的意思,口中继续娓娓道来:“修炼体魄,只是为求佛之路筑基,真正的修炼还远远不止如此。

  “神庭有净土,静心生万物。修炼佛道要不断参悟佛法,领悟法门,便会于人的身体内滋生慧根。

  “每个修炼佛道功法的人,脑袋中的有一处地方,叫做神庭净土,如有佛缘,慧根便会诞生在净土之中。

  “而拥有慧根,才是一个人可以修炼佛道的标志,也是他求佛之路的开始。

  “然后,修炼佛道之人,才能运行不同功法,调动丹田灵力,蕴养慧根,使之不断成长。慧根发芽、长大,将净化提纯灵力,反哺自身修为。

  “待到慧根成长壮大,于神庭净土修成菩提树,结出佛果,此刻神魂修成人形,于菩提树下参悟,机缘偶得,便飞升成佛,寿元无疆,佛法无边。”

  “这就是咱们的修佛之路的总体面貌。”

  一风呆呆地跟着师父走,深深地陷入师父刚刚的释道中。

  “你可知佛门修炼有几个境界?”笛衣法师转过身来,一风还在低头思考,差一点撞到他身上。

  一风吃了一惊,刹住身子,懵懂的双眼看着笛衣法师。

  “为师问你佛门修炼有几个境界。”笛衣法师轻轻地摸了摸一风的小光头。

  “哦,我听大师兄说过,好像是小乘、玉乘、大乘三个境界,但是刚刚师父你又说还有子泉、玉池、佛海三个境界,我,我有些糊涂了。”

  一风也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有一点扎手,又该去找三师兄剃头了。转念又想到三师兄现在还在昏迷不醒,又有点伤感和忧心。

  师父拍了拍他的小肩膀,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安慰他。

  “你之前很喜欢跟着金罗去山涧里挑水,我便拿挑水跟你打比方吧!“”

  “所谓功法,其实就是扁担和水桶,是挑水的工具。天地灵气,就是我们需要喝的水。我们把水挑回来了,总得用水缸装吧?那子泉、玉池和佛海,就是三个由小到大的水缸。

  “用小缸装水,我们就叫做小乘境界,用中间的水缸装水,就叫做玉乘境界,而用最大的水缸装水,那就是大乘境界。

  “而所谓神通,就是我们把挑回来的水用出去,洗菜、煮饭、蒸馒头,那就是各种各样的神通,有不同的效果和用途。

  “另外,我们用水的时候,也需要用到瓢来舀水,这瓢也是工具,所以咱们施展神通的时候,也还是需要用到功法。”

  “听明白了吗?”

  “啊,懂了!”一风心中豁然开朗,点了点头,结合刚才师父说的,他想了想,说道:“我们最重要的,不是用水去洗菜煮饭蒸馒头,那只是普通的作用。水的真正作用,是去滋养咱们身体里,那一处神庭净土的慧根,我们才能真正地长大,修为和境界才会提升,对么,师父?”

  笛衣法师眼中透露出欣喜的神色,快慰地点了点头。

  “可是,大师兄这么厉害,才只是小乘境界啊?”一风有些不甘心地嘟囔道。

  “哈哈,孩子气!”笛衣法师摇摇头笑了。

  “你可知道,有多少人是连佛门都无从进入的吗?大武国十四州,数万万之人,大多数人即便是将功法传给他们,修炼一百年,也无法吸纳天地灵气,更别说储存和蕴养灵力,修成子泉,成就小乘境界了。

  “每个能够修炼功法之人,都必须拥有修炼资质,慧根,就是咱们佛道的修炼资质,儒教和道门,也必须要有相应的修炼资质。

  “可不论哪一种,在凡人中,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之人。所以,修炼者的人数才会那么少。你大师兄的小乘境界,已经是无数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机缘了!”

  一风颇为惊叹地点了点头,以现在的他,实在难以想象整个大武国的修炼界的面貌。

  笛衣法师看到一风的悟性如此之高,来了兴趣,继续有滋有味地说道:“小乘境界内有乾坤,亦分高低。

  “在小乘境界内,佛法灵力灌注躯体,使之施展异于常人的力量,这是‘佛力’小境界;

  “灵力成气,牵引出体,引气归元,这是‘佛气’境界;

  “灵力生光,佛光暗藏,运转灵力,体内光晕流转,形成莫大佛力,这是佛光境界,神通更上一层楼。也是你二师兄火猴、三师兄金罗、四师兄书礼所处的佛门境界。

  “至于更高深的玉乘,乃至大乘境界,为师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笛衣法师感叹了一声,继续往前走。

  一风不自觉地点点头,说道:“哦,原来我和小师姐,还是佛力境界呢!”他突然反应过来,惊讶地说道:“师父这么厉害,都修炼不到玉乘境界吗?”

  笛衣法师脸色平静,似乎早已看破了这些,说道:“每个人的秉性不一,天赋不同,有些人修炼到佛力境界,就止步不前;有些人修成佛气境界,虽然灵气盎然,但是再难提升。

  “另外,每个人的开辟的子泉不一样,所能提升的潜力就不一样。每个人的子泉能提供的灵力种类、蕴含的力量不同,慧根成长的速度就不同。而一旦慧根得不到滋养,便会枯萎,甚至消失。

  “所以有些人就会一辈子停留在小乘境界的佛气甚至佛力境界,子泉也就成了死泉,灵气终有一天散去,直至身死道消。这就是所谓的‘佛渡有缘人’了。”

  笛衣法师口中颂佛,叹息一声。

  “除此之外,凡踏上修炼之人,此生必定遭劫,渡劫之后方能突破境界,继续修炼,达到更高境界。佛门中,便有三大劫数,一风,你天赋异禀,恐怕是在劫难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