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吼证道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 崔铭狂妄

《风吼证道录》第一百七十八章 崔铭狂妄

作者:南墙北望 字数:2451 书籍:风吼证道录

  太子府中,日央时分。

  了然大师等人与魏晃共同吃过午斋,还没散去休息,便又有消息传来:

  大柱国崔铭中门迎佛僧,招至天降祥瑞,因此武帝大为开怀,特地派人带上丰厚奖赏前往崔王府,下旨嘉奖,奖赏的车队竟有一里之长,引起君州城内震动。

  随即大柱国崔铭又亲自前往云台南边太武桥,劝告进谏之人,诉明武帝苦衷与缘由,他又言明佛道对大武帝国贡献良多,引人为善,普度众生,民众看到的膏腴遍地的寺庙,只是少数不从道义者,今日之后,必会要求北宗寺惩戒,以儆效尤。

  紧接着,崔铭又把户部尚书拉过来,户部尚书当场答应,一定将灾民的事当做自家的事,在灾民的饥荒未解决之前,自己全家每日只食清汤寡水一餐,大柱国深以为然,也宣布要效仿之。

  于是大臣们带领灾民们散去,崔铭回大武帝宫,向武帝禀明此事,一场闹剧方散。

  魏晃听了消息之后,沉默不语,了然大师听了叹一口气。

  一风心中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心急如焚,倍感为难,如此一来,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灾民的问题,户部尚书虽然如此表态,但一直以来,他不是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没能力解决。

  大武国的钱粮税收,一大半都在寺庙之中存储着。灾荒不只是僧祗户,也有朝廷的普通乡野村民,人数众多。

  户部尚书对这部分普通灾民,已经竭尽所能赦免了所有税收,但他们依然和僧祗户一起沿途乞讨,那就是说明并非是朝廷不想解决,而是无从解决。

  从此看来,朝廷尚且自顾不暇,又哪来的钱粮赈灾僧祗户?

  所以,最关键的办法就是要佛道各处的寺庙开仓放粮,他们才是大武国最大的地主,现在武帝和崔铭都没想着动手,那灾荒灾民的问题必然不会得到缓解。

  而佛道变法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在大武帝和大柱国联袂演出的闹剧中,加重了对佛道宠幸的分量,而使御史大夫和十几名朝廷大臣遭受无妄之灾,这更像是热火烹油,让佛道和朝廷大臣的矛盾更深了。

  就在此时,祸不单行,乱上添乱,又有宦官急匆匆地进入太子府,宣读大武帝口头急诏,太后病重,让所有皇亲国戚赶往大武帝宫,不得片刻延误。

  所有人大吃一惊,魏晃连忙换上吉服,匆忙赶往大武帝宫。

  一风似有若无的感觉到,很多事情,从昨晚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之后,就开始变了。

  这两天大武帝宫和朝廷,风风火火的这些层出不穷的变故,似乎在酝酿着什么,就像暴风雨前的肆乱的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神智不清。

  这暴风后面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大武帝宫中,太后所居的佛堂中,武帝魏宇跪在床沿下,其他以太子魏晃为首的皇亲国戚层层跪在魏宇身后,神情悲痛。

  魏宇拉着太后的手,太后已经说不清楚话了,只是瞪着神采暗淡的眼睛盯着魏宇。

  魏宇朝身旁怒喝道:“昨晚太后在佛燕阁看花灯烟火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怎么今日就如此病重了?!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

  旁边的十几名御医惶恐地磕头,磕完后颤抖着身子道:“武帝明鉴,不知武帝可曾听说过‘回光返照’,这也是佛道之语,加上昨晚的一场异常暴雨加雷鸣的惊扰,所以太后她······”

  此时魏晃身后跪着的五皇子抬头道:“是啊,父皇,祖奶这是要修行成佛了,你应该高兴啊!”

  魏宇大怒道:“混账!你知道什么!什么修行成佛,好好活着不行吗?”

  这时,太后拉了拉魏宇的手,魏宇立即转头,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母后,您此生修佛,必有功果,不必害怕。”

  太后看着他,眼神透露出无助和凄凉,再没有平时修佛时的从容和慈悲。她的眼中是这佛堂侧室中满眼的金佛画像,神女佛花,漫天梵语佛符,可是眼神却愁云惨淡。

  这佛,到底还是没有修成啊。

  魏宇见此,终于苦耐不住,脸色神伤,眉头紧锁,嘴唇抿紧,眼中含泪,但他咬了咬牙,沉声道:“母后,您要是坚持不住,那便安心去吧!”

  此时已经将近日落时分,云台对岸奔忙的人们,被如血的夕阳笼罩着,每个人都仿佛带着一张血红的面具。

  突然,他们听到,一阵异常沉重的铜号声呜咽着从大武帝宫传出来,随即是大武帝宫的太清宫响起一阵巨大的钟鸣。

  所有的百姓都停下脚步,惊愕地看着云台上,被夕阳染红的巍峨耸立的大武帝宫。

  就在这时,像接应似的,正北的宝相寺中,黄钟大吕轰然齐鸣,伴随着宏大的梵音吟唱,不知道有多少和尚在念经,响彻君州城。

  而正西方,则升起一朵彩云,被夕阳染成血红,不断有金色的雷电轰隆作响,震荡着西边的天际。

  东方的天空中,蓦然出现无数颗异常闪亮的璀璨星辰,星辰投放的光芒朝大武帝宫射过来,将整个大武帝宫照耀成一片雪白,甚至盖过了夕阳的金光。

  当星辰的光芒投射过来时,云台想起了一声巨大的龙吟,高亢嘹亮浑厚的龙吟直冲天际,震响整个君州城。

  这些世所罕见的天地异象,吸引着君州所有的百姓,他们纷纷涌上街头,抬头四顾,不知道今日傍晚这君州城的天际,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神迹和奇观。

  在钟声梵音吟唱、金色闪电和雷鸣炸响、星辰银光和高亢龙吟声中,等他们看清楚后,所有百姓都被这一幕幕的天地异象震慑住,如同被定住了灵魂,眼神发直,呆呆地看着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辉煌壮阔奇观。

  直到大武帝宫深处,传来一个巨大无比的雄厚声音:“大武帝国,太后圆寂!——”

  所有的君州城百姓,才明白今日神迹出现的缘由,同时纷纷摇头叹息。

  但是大武帝宫,佛堂之外,十八柱耸立的金色经幢旁,大柱国崔铭和国师严归真却并非扼腕叹息,他们眼神深邃,并肩站立在这些金色经幢中央,抬起头看着包围他们的金色经幢。

  严归真淡淡道:“我们俩不进去真的好吗?”

  崔铭眉头一挑道:“你没听到吗?大武帝国,太后是‘圆寂’。”

  严归真冷笑道:“也是,太后一生修佛,咱们进去也是招嫌。更何况,里面还有北宗寺的觉空和尚呢。”

  崔铭冷冷道:“今日,你不是谋划着要严贵妃吹耳边风的吗?”

  严归真冷哼一声道:“我哪有大柱国那般手段,层层铺垫,有条不紊地,唆使那些不要命的大臣乱动,就把武帝的心思摸透了,还利用佛子,顺了武帝崇佛的心意。小清这时候再要出言劝阻,才是真正不识时务!”

  崔铭道:“那你还让黄龙观观主开启星罗天罡阵,引龙啸天?好大的手笔呵,不也是想尽办法讨好武帝吗?”

  严归真道:“崔王府的天地金雷也不同凡响啊,想必缀虹池的鱼都死光了吧?”

  崔铭哈哈大笑,毫不掩饰地道:“为了讨好武帝,死几尾神鱼又算得了什么!”

  严归真道:“不过今日的这些事,无疑是为佛道又加重了分量,如此一来,以后再要想动佛道,恐怕会让百姓觉得武帝反复无常啊!”

  崔铭道:“你舀过水么?”

  “什么?”严归真疑惑道。

  崔铭道:“你把瓢覆过去,狠狠压在水缸里,压得越深,它弹出来的冲劲也越大!”

  严归真恍然,问道:“这也是武帝的意思吗?看上去他好像是真心拥护佛道的。”

  崔铭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瞧这些十几丈高的金色经幢,我们俩被包围夹在中间,是不是正像如今的儒释道三教的局势?”

  严归真点点头。

  崔铭继续问道:“今日太后‘圆寂’,你说我把这些经幢打烂会怎么样?”

  严归真惊呼道:“你怎么敢如此狂妄,武帝他不会——”

  话音未落,崔铭手臂挥动,一股浩然的威势冲出,一根十几丈高由整块黄金打造的经幢猛然炸开,接着是第二根,第三根······

  转眼间,佛堂外十八根金色经幢,全部炸裂,轰然碎开,顿时金块纷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