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吼证道录 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安长街

《风吼证道录》第一百五十五章 永安长街

作者:南墙北望 字数:2821 书籍:风吼证道录

  准备停当,众人便开始在石猛的带领下进入君州城。

  灵兽辕太过显目,所以寄放在石将军府,到时候和觉松长老说了,让他派人来取,大家乘坐石猛安排的马车前行。

  在石猛的亲自带领下,沿路的盘查自然是毫无问题,将要到君州城正南方向的朱雀城门时,大家都开始下车步行,领略君州城的风采。

  宽阔平整的官道都不复前路那般破烂,青灰色石板整齐地铺在官道上,一路延伸到君州城内,路上行人马车来来往往,可窥君州城繁华之一斑。

  一风等弟子都是第一次来君州城,当看到巨大的朱雀城门时,大家都被其恢宏壮观惊呆了。

  高耸的城墙至少有将近五十丈之高,几乎和南宗寺的藏经阁一般高,从朱雀城门向两边延伸,如同两条青灰色的山脉,捍卫着君州城,城垛上有数不清的神威军团战士把守,旌旗招展,威风凛凛。

  城墙前面是护城河,由伊河分为两股绕城而下形成。

  在城墙那一岸,城墙脚紧临水边,无可施展。但是在对岸,却是房屋鳞次栉比,沿河而建,宽大的屋脊,高耸的酒楼,房屋外水岸上一色的巨大垂柳,柳丝绦绦,随风飘摇。

  沿着这一线房屋自然形成的街道上,贩夫走卒,乡野村民,还有出城赏郊外风光的大夫士子,携同家眷,共同把这沿河的房屋塞得满满当当,热闹喧哗声不绝于耳。

  官道正前方,是护城河上架设的巨大宽阔的石拱桥。

  桥头的两端,有高大神兽石像守卫,朝外这一端是两只色彩鲜艳的开屏孔雀神,面向城门那一端是两只展翅的金色凤凰,两座石像皆由君州城的巧匠打造,栩栩如生,凌空欲飞,色彩经年不变,鲜艳美丽。

  石猛向一风等弟子介绍,这桥名为天鸾桥,桥面最高处有一条隐秘不可见的横线,这是太清门加持法阵的界线,一旦有需要防护,则从桥中间断开,两端同时往两侧偏移,隔断来敌的进攻之路。

  城门更是恢弘庞大,高耸的城楼有百丈之高,城楼上开出近百个石窗,每一个都有战士瞭望和把守。

  一眼望去,城楼上的石窗密密麻麻,排列整齐,让城楼威武得如同长着近百只眼睛的巨兽。

  巨兽的大嘴就是城门,由两扇十丈之高的火铜铸就的城门组成,赤红的颜色让人炫目而凛然,产生一种坚不可摧的强大之感。

  城门口都是神威军团的战士把守,盘查极严,战士人数众多,城门宽阔,因此倒也没有耽误出入城门之人多少时间。

  众人在石猛的带领下,更是稍作检查便放行。

  大家经过巨大的城门和如同山腹一般高大的城楼通道,终于进入了君州城。

  君州城内又是另外一番风光。

  大家一进入城门,眼前便豁然开朗。

  此时正是夏天,君州城内的四灵神木的树叶都变成了火红的颜色,大街小巷处处都栽种着大大小小的四灵神木,一片明艳艳的红色,在阳光照拂下,闪烁着热烈的色彩,展示出蓬勃的生命力。

  比火红的四灵神木迸发出生命力的,是坊间大道小路、宽街窄巷的熙熙攘攘的人群。

  沿路向城内走,人来车往,行人如川流,每一座坊都安置着好几万老百姓,街头巷尾不计其数的摊贩艺人、琳琅满目的商家店铺,大人小孩,男女老幼,摩肩接踵,仅一座城坊便俨然如一座小城镇,而这样热闹的小镇,君州城内有一百二十八座之多!

  石猛走进一家店铺,为每人购置了一幅君州内的地图,君州城实在巨大,一不小心就会迷路,互相寻找也十分困难。

  但有一点好处就是,每一座坊都标明清楚,街道也各有名字,城坊都是排列整齐,有规律可循,如果手持一张地图,多在君州城内转悠上几天,了解了大概布局之后,便不会轻易迷路了。

  接下来石猛要去太尉府商议事情,太尉府和大柱国所在的崔王府相隔不远,他将和一风及了毓丘尼同行。

  而了然大师等人,都准备去君州城内北宗寺的分寺——宝相寺。

  石猛给众人购买的地图上,较为出名的地点都有标记,例如宝相寺、鹤亭、鹿亭、大武帝宫、太尉府、崔王府、太师府、黄龙观等等。

  除了大武帝宫一片黑色,故意没有标记清晰,其他的地方,只要对比着地图行走,虽然路途远近不一,但不至于找不着北。

  纵然如此,石猛还是派了两名士兵引路,将他们领到宝相寺去。

  太尉府和崔王府都在永安街上。

  这条延绵数十里的长街,贯穿了整个君州城的西南部,与城中伊河东南段形成的夹角,这一大片南边的城坊,组成了君州城的朱雀城区。

  越靠近大武帝宫,达官贵胄就越多。

  圆形的大武帝宫所在的基座,被人们称之为云台,而云台四周的街坊,基本上都是达官贵胄和大家世族的府邸,越普通的百姓,则离城中心越远。

  一风他们是从南边的朱雀城门进城的,所以要折向西边,才能往永安街上去。

  一风和了毓丘尼两人,跟着石猛折向西边的永安街,再往永安街的前段走,而宝相寺在玄武城区,在君州城的北部,还要绕过大武帝宫的云台,向北而行。

  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一风和了然大师等人就在入城不久分别,各自往自己的目的地去。

  走在坊间的街道上,虽然不如朱雀主街那般宽阔繁华,却也有数不清的热闹。

  一风看到,坊间并没有砌墙隔断,但屋宇整齐排列,街道也并不局促,可以使驷马双向行驶。

  坊间的屋宇都建筑精美,深红色木楼和金黄色阁楼最多,酒肆、茶馆,茶饭飘香,客栈、药店,门庭若市,坊间小巷的集市、菜市,人流如织,等等,等等。

  城坊里的男女老幼,各色衣着,谈笑问候,喝茶闲坐,戏台喝彩,贸易争论,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一风还看到了坊内的学堂、私塾,甚至还有宽阔的修炼场所。许多各色衣装的年轻学子、道士,还有小和尚,在斗法比武。

  他们的衣袂飘摇,五光十色,威能波动,身影翻飞。或引发一阵喝彩,或引人惊声尖叫,虽然战况激烈,可是有来有回,并无杀伐之气。

  可见灵气修炼也在君州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他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种纯真的信仰之力,一种对于天地灵气最本质的追求,是一种天地大道在人身上最淳朴的运用。

  此时在修炼的这些年轻人身上,并无利益纠葛,并无势力冲突,也并无权力争夺,一切都是吸纳天地灵气,再释放出纯真之力,是天地大道顺畅运行,如同呼吸般自然。这是多么难得的一种状态。

  可是,在他们之上,在君州城外,三教势力盘根错节,彼此的发展互相制肘,又矛盾重重,冲突不断。

  从青萍镇的冲突,到雷鸣寺的挑衅,到小山寺的人道湮灭,还有只闻其名,不见惨状,但必定惨烈的据江原之战,冲突似乎是三教永恒的主题。

  而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信仰沾染上了利益的污秽,利益动摇了信仰的根基,使得信仰逐渐被利益蒙蔽,被权势左右。

  教派冲突中,信仰已经排到了末位,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是高举战戟的势利。

  一风自己本也是年轻人,可见识过那样残忍的杀戮之夜后,如同遭遇了一场轮回,纯真就在那样残酷的血腥中消失,而他的心智,与他的修为一样,得以突飞猛涨。

  不再单纯,或许是劫难的礼物。

  一风边走边看,边看边想,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永安长街,到了此处,他的眼前豁然开朗:这条长街可以说是他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恢宏壮丽,而又热闹非凡的街道!

  现在他相信了了毓丘尼之前的介绍,三十二匹马并驾齐驱,在此街道上驰骋,绰绰有余!

  只见街道两旁,先映入眼帘的,是并肩而建的深重大府邸,那些是达官贵人、王公勋戚的大宅,按照大武国制式凿就的各种神兽石塑,在府门前并列而行,街道两边对望,如同洪荒的古战兽场。

  更有高耸的巨大酒楼,和阔气十足的商铺,来往的都是非凡的人物,卖的都是珍贵的皮毛和金银、玛瑙、珍珠等宝物。

  这里的川流不息的人群,都与之前看到的城坊百姓不同,一个个都香脂艳粉,锦衣华服,马车也是精雕细刻,彩绦飞舞。

  高耸的酒楼上,巨大彩旗招展,传来动听的丝竹之声,和嘹亮高亢的喝彩之音。

  街道两旁金碧辉煌的商铺前,明亮的幌子飞扬,金丝绣字,银丝镶边,与沿街巨大的四灵神木火红的树叶,映衬出一片色彩绚烂。

  这些都是售卖金银珠宝和名贵皮毛的商铺,财大气粗,门店前还有招徕客人的大型戏台,上面有精彩的杂耍、评书、歌舞,等等,等等。

  真是热闹说不尽,繁华道不明。

  除了这些,街道上还有许多甲胄分明的巡逻队伍,和守卫士兵,他们金色的甲胄在阳光中熠熠生光,巡逻最前方手持猩红旗帜,上绣巨大“神威”二字,步伐铿锵,战戟硬刚,煌煌威势,不可逼视。

  一切井然有序,令人由衷感叹一句:不愧是大武第一,君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